就在大股東四川信託欲脫手全部股權,宏信證券被待價而沽之際,一紙限制業務活動的罰單給了這家四川老牌券商迎頭一棒。9月1日,宏信證券方面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獨家透露,7月以來,陸續有多家機構到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和資產評估,公司已於日前召開股東會通過了大股東擬轉讓公司股權事項,目前還未確定意向買家。但值得注意的是,8月31日,證監會掛出罰單顯示——宏信證券被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當前正處於公司部分股權急尋接盤者的關鍵階段,重罰落地對股權出售有何影響也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問題。
暫停資管產品備案半年
風控部負責人去職
8月31日,證監會官網掛出對宏信證券採取限制業務活動、責令處分有關人員措施的罰單,證監會列出宏信證券「三宗罪」:一是違規新增表外代持,多個資產管理計劃存續期間委託其他機構代持,但未按資管計劃自持債券進行核算,也未統一納入規模、槓桿、集中度等指標控制;二是兩隻定向資管產品分別與國通信託同日內開展同一標的債券、券面總額相等、回購期限相同的買斷式回購交易,兩筆交易存在1%的價差,合規風控未予以預警核查;三是合規風控存在異地展業稽核審計次數不足、質押券信用等級低於投資要求未予關注、債券交易詢價留痕監控不到位、中後臺部門未設置交易明細核對專崗、部分回購交易首期質押率超300%等問題。
由此,證監會對宏信證券採取暫停資產管理產品備案6個月(為接續存量產品所投資的未到期資產而新發行產品除外)的行政監管措施。相關責任人亦收到處罰,證監會要求宏信證券對資產管理部負責人曹東初、定向資管產品宏信龍江1號投資經理梁橙橙、定向資管產品宏信信成1號投資經理姜惠平、時任風險管理部負責人常亮作出處分,並按公司內部規定對上述人員進行經濟處分與問責。
另外,曹東初、梁橙橙、姜惠平三人還被證監會採取認定為不適當人員措施。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兩個月前,今年6月23日,證監會便開出罰單對上述問題負有領導責任的宏信證券風控部負責人常亮採取監管談話措施,彼時證監會也直指宏信證券內部控制存在缺陷,經營管理混亂,嚴重損害委託人利益,並存在故意繞開監管的交易行為。
宏信證券方面向北京商報記者透露,上個月常亮因個人原因已經從公司離職。對於整改情況,宏信證券方面表示,公司內部會按照證監會的要求,儘快完成整改。
大股東擬轉讓全部股權
多機構上門盡調
值得一提的是,近月來,宏信證券正處於部分股權急尋買家的關鍵階段,該公司大股東四川信託因多個資金池類信託產品出現逾期一事正謀劃脫手資產自救,擬公開掛牌轉讓其持有的宏信證券股權。
根據宏信證券2019年年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宏信證券共有12家股東,其中,四川信託持股60.376%,為其第一大股東。
今年6月以來,四川信託捲入風口浪尖,多個逾期未兌付的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款項牽動投資者神經,6月中旬,四川信託方面給出了初步的補救措施,其中便包括準備轉讓所持有的宏信證券股份以及變賣川信大廈總部來抵扣資金。關於資產處置進展,8月2日,四川信託公告曾表示,公司提出了《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川信大廈房產的議案》及《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宏信證券股權的議案》,經公司2020年7月23日董事會審議通過,目前已提請股東對上述議案進行表決。
對於股權轉讓事項的具體情況以及進展,9月1日,宏信證券董事會辦公室人士獨家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宏信證券已於8月11日召開股東會審議通過了大股東擬轉讓公司股權的事項,據其透露,四川信託擬將其持有的60.376%的股權全部轉讓,有關公司股權變動的事項由公司首席風險官牽頭負責。「今年7月以來,陸續到公司進行盡職調查和資產評估的機構有很多,目前還沒有確定意向買家,關於掛牌轉讓的具體進展,是大股東在做,目前公司尚未獲得更多消息。」
對於股權轉讓事項對公司有何影響,上述人士表示,目前沒有影響,公司還是在正常經營當中。
在股權尋求轉讓之際,收到限制展業的罰單,是否會對股權轉讓實施產生影響?券商投行從業人士何南野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展業限制罰單,會對公司日常運營產生負面影響,但不影響公司的股權方面的資本運作。
資管、投行失利
宏信證券「成色」幾何?
而今,宏信證券正待價而沽,業內也將目光聚焦於其經營發展情況。
宏信證券前身自2001年便已成立,雖是四川老牌券商,但公司發展近20年一直「默默無聞」。根據中國證券業協會發布的98家證券公司2019年經營業績排名,宏信證券總資產103.96億元,排名第81位;營業收入8.04億元,排名第76位;淨利潤1.86億元,排名第68位。在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結果中,宏信證券獲評CC級。
宏信證券收入結構相對均衡,截至2019年底,公司經紀業務、投行業務、資管業務、利息淨收入、投資收益業務佔營收比重分別為26.55%、18.59%、15.23%、8.02%、27.45%。
值得一提的是,宏信證券此次被監管限制業務活動的資管業務在2019年實現淨收入1.23億元,同比增長86.95%。展業受限半年難免對公司業務收入造成不利影響。Wind數據顯示,宏信證券今年以來僅成立了1隻集合資產管理計劃,對比來看,去年全年共發行了4隻集合資產管理計劃產品。
資管業務失利,年內宏信證券投行業務也表現欠佳。在今年券商整體投行收入大增的大環境下,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1日,宏信證券年內股權承銷規模、收入紛紛掛零,債券承銷規模74.63億元,行業排名第70位。
在展業受限,主要業務競爭實力欠佳的情況下,會否影響接盤方購買意願?何南野表示,券商牌照較為稀缺,價值比較高,對於想涉足證券行業的購買方而言,是具有一定吸引力的,應該能快速找到接盤方。但是資管產品備案暫停6個月,不利於公司新增資管業務的開展,可能會削弱公司股權出售價值。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財務與金融系教授孟慶斌進一步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如果出現了一些風險事件,多少會影響轉讓估價,不過資管業務在宏信證券收入結構中原本就利潤貢獻有限,只要「殼」乾淨,或有負債未見增加的情況下,基於券商牌照的稀缺性,如果四川信託市場化轉讓牌照,應該會有不少意向方接盤。
年報顯示,2019年末,宏信證券負債總額為89.15億元,扣除代理買賣證券款後,自有負債總額為50.59億元,較2018年增幅21.91%。年末公司合併報表剔除代理買賣證券款餘額後資產負債率為69.17%。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馬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