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分《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華人藝術家的創作高潮

2020-12-14 鈦媒體APP

文|鋅刻度,作者|李覲麟,編輯|羅世浩

最近,Netflix推出了共18集的獨立短篇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18集故事互無聯繫,並由獨立製作團隊完成,風格迥異,但都展現了極具想像力和個性的動畫主題、製作手法。

一經上映,這部動畫作品就受到了鋪天蓋地的好評,豆瓣評分達到9.3。其中第三集《證人》無限循環的情節,以及足以以假亂真的動畫質感更是讓觀眾感嘆如今動畫製作水準的高度。

在這背後,匯聚了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匈牙利等國家的頂級動畫製作團隊,他們又組成了18個創作小組,帶來了這場視覺盛宴。其中,也不乏一些來自中國的動畫設計師。

鋅刻度聯繫到了在《證人》中負責2D場景設計的凌雲,他被粉絲們稱為「凌大大」,他將為我們講述作品背後的故事。

霧都理科男蛻變成楓葉國藝術家

凌雲原本並沒有學習美術繪畫專業,而是在重慶郵電大學學習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畢業後,凌雲在環球數碼學習了幾個月的3D動畫製作。因為對畫畫這件事十分喜愛,凌雲想要嘗試一下做動畫。但後來覺得動畫太難,就去了EA公司做了一名概念設計師。

一次偶然的機會,凌雲得到了在加拿大一家特效製作公司工作的機會,便一直在那兒工作生活至今。

去年底上映的《蜘蛛俠:平行宇宙》(以下簡稱《蜘蛛俠》)一舉摘下了第76屆金球獎最佳動畫、第91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長片等多項殊榮。在這部動畫當中,凌雲負責Visual Development。主要就是研究視覺風格,確定成片方向,將實際場景中的街道、景觀等元素轉化為手繪效果。

這個團隊裡的很多人都是凌雲非常喜歡的藝術家,幾個人一起畫畫的感覺給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最終獲得的獎項不僅對整個項目組工作給予了肯定,對凌雲來說也有著非凡的意義,他認為這是一部偉大的作品。

沒想到不久之後,他又與其中的幾位藝術家相遇了。《蜘蛛俠》是一個長片項目,投資大人員多,前期後期畫師有幾十個。不過《證人》是個短片,投資少,導演Alberto Mielgo自己拉了一個團隊來製作,選擇的幾個畫師恰好就是和他一起在《蜘蛛俠》裡工作過的。

對於這次參與《證人》的製作,凌雲有諸多感受,他將這部作品定義為美式動畫製作的革命。從項目的概念,到製作的過程,都是一次全新的體驗。

3月25日晚上7點半,凌雲在大洋彼岸的加拿大一字一句描述這段有趣的經歷。

「我也很好奇導演怎麼寫的劇本」

鋅刻度:凌雲你好,首先感謝你接受採訪。《愛、死亡和機器人》大火之後,你參與製作的第三集《證人》作為尤為出彩的一集,受到了觀眾一致好評。你能向我們介紹你在團隊中的主要工作是什麼嗎?

凌云:我在項目裡負責2D場景監督,繪製背景,這倒沒什麼困難的。就我自己而言,儘量畫到最好就行了。不過上映之後,很多觀眾的反應都是不相信是畫的,所以我覺得算是做到位了,哈哈。

鋅刻度:在我看完《蜘蛛俠》和《愛、死亡和機器人》這兩部作品之後的一個感覺就是:一部比一部更好了。那你覺得自己進步了嗎?

凌云:我覺得主要是畫功進步吧,包括對繪畫的理解、處理手法以及對色彩的把握等等。只不過呢,畫畫只要一直堅持就肯定有進步的,比如我現在就又比《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時候進步了不少。

鋅刻度:其實當我看完整部作品之後,我覺得裡面的動畫電影風格非常多元,每個劇本所展現出來的想像力也更加讓人驚嘆,你了解《證人》的劇本創意來源是怎樣的嗎?

凌云:劇本是導演自己創作的,他找我的時候其實《蜘蛛俠》項目才剛結束不久。當時他把劇本發給我看,我就很好奇他是什麼時候寫的……

《證人》劇情採用無限循環的的方式

創作者想做更成人化的東西

鋅刻度:我之前看到你說「《愛、死亡和機器人》最應該吹爆的是項目理念」,那請問具體是怎樣的一種理念呢?

凌云:這個理念就是自由,打破主流思維的壟斷。現在北美動畫產業主流思想就是「動畫片就是合家歡,必須要老少鹹宜」,但是很多創作者早就不滿這個限制,他們想做更加成人化的東西,做自己喜歡看的東西。

鋅刻度:具體來說,創作這部作品的自由度是在哪些地方得到體現的呢?

凌云:最大自由度就是導演完全可以自己把握一切。就像你們知道的,主流動畫製作中,導演是受到很大限制的。但我們這次基本上沒有受到投資方的限制,製作流程非常順利。

鋅刻度:我在你微博上看到你說這部作品是「美式動畫製作的革命」,這個定義是怎麼來的呢,又將會給動畫製作史帶來怎樣的革新?

凌云:就像剛才說的,主流動畫被幾大動畫公司把持,製作者想做不一樣的東西苦於得不到資金的支持,Netflix啟動這樣的項目本身就是一場革命,如果觀眾反響好,不但Netflix會繼續,相信其他公司也會參與到這場革命中,將來動畫業會比較熱鬧。

別讓審美拖技術後腿

鋅刻度:有人認為製作動畫用貼圖的方式是為了圈錢,不知道你怎麼看待這件事呢?相比之下,手繪又有哪些優勢呢?

凌云:其實這個要用藝術的眼光來看,藝術家主觀創作出來的東西是有簡化與取捨的,捨去了很多不必要的信息,但是留下了真實感,在一個運動的鏡頭裡面觀看者的大腦可以輕鬆吸收這些信息,產生真實感,人物動作也是同理。

鋅刻度:在國外動畫製作行業工作的這些年,您看到了國內外在這方面的哪些差距呢?

凌云:差距這個東西看怎麼想,如果照著別人的風格來做永遠都會走在後面,做出自己的風格和內容就不存在差距了,比如沒人會人拿日本動畫和美國動畫談差距,不過這個東西是整個產業長期積累發展成熟的結果,相信沒人會覺得國內動畫已經發展成熟了吧。

鋅刻度:那你認為中國的動畫製作還需要在哪些地方實現突破?

凌云:每個人或者團隊風格都不一樣,可能國內的動畫人更有資格討論這個問題。我看到國內有各種風格的動畫人,水平非常高,哪裡需要突破只有他們自己才清楚。

鋅刻度:如今已被奉為「大神」的你,想要對哪些未來希望從事動畫製作領域的人說些什麼,或者給予哪些建議呢?

凌云:「大神」只是粉絲們的調侃,可能和動畫沒太大關係,我個人覺得,希望大家能發展出適合自己的製作方法與風格,不要盲目跟風,核心創作者的畫非常重要,畫是動畫的基本。技術永遠都在進步,希望不要讓審美拖了後腿。

精品短劇或成文化產業新風口

《愛、死亡與機器人》的爆紅,除了超高的製作水平和優良的劇本外,更重要的其實是概念。就像凌雲所提到的,這是一次革命。

一方面,是Netflix大手筆投資,卻又不幹涉創作者的自由度。這樣的環境給了創作者更腦洞大開的創作力,而不再是畏手畏腳地在框架裡重複作業。

另一方面,「短小精幹」的製作方式已經開始逐步成為內容風口。觀眾的習慣、資本的走向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這類劇集成為主流的趨勢。

Netflix此番的大膽嘗試,獲得了觀眾的極高認可,這無疑會激發動畫、電影創作者的創作激情,同時也給予了其他企業更多的發展思路。儘管要想完全實現這樣開放的創作環境還有一段距離,但Netflix的確帶來了曙光。

相關焦點

  • 豆瓣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豆瓣 9.4 分,被吹爆的《愛,死亡和機器人》好看在哪? 豆瓣 9.4 分!吹爆!炸裂!18 禁!腦洞超大!動漫版《黑鏡》!強勢安利!
  • 《愛、死亡和機器人》豆瓣9.3分背後:Netflix年投130億美元搞原創...
    你最近是否被Netflix出品的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刷屏了?《愛,死亡和機器人》被國內網友親切地稱為《愛死機》,它由18部獨立動畫短片組成,每集時長6至17分鐘不等。因為有《搏擊俱樂部》導演大衛·芬奇和《死侍》導演蒂姆·米勒擔任監製,未開播先受到期待。
  • 愛死亡和機器人被禁了嗎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在哪看
    豆瓣 9.4 分!吹爆!炸裂!18 禁!腦洞超大!動漫版《黑鏡》!強勢安利!立刻給我看!冷靜一下,愛範兒沒瘋,以上都是 Netflix 新劇《愛,死亡和機器人》在社交網絡上的刷屏好評,包括感嘆號本身 100% 還原。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一份豆瓣9.2分的死亡答卷
    昨日清明,死亡是這個節氣裡不得不面對的話題。如果選擇一種顏色來形容死亡,恐怕靜默的藍色最為妥帖。近日火速躥紅網絡的網飛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中,就有一集用藍色來闡釋「死亡」的深厚內蘊。
  • 《愛,死亡和機器人》,除去重口味依然很刺激!
    網飛劇集形式不斷推陳出新,最近一部形式超前的新系列劇 ——《 愛,死亡和機器人 》又刷爆了 pyq 。網友們紛紛打出了豆瓣 9.3, IMDb 9.0 的高分。這部由大衛·芬奇和蒂姆·米勒監製的動畫短片集,由 18 個沒有前因後果的科幻動畫短片組成。仿佛是長度不夠拍成電影的短篇拾遺。
  • 推薦一部高達9.1分的動畫片《愛死亡與機器人》
    這絕對是值得你看的一部動畫片首播: 2019-03-15(美國),共18集,每集15分鐘,豆瓣評分9.1分一部動畫片為什麼會如此的高分,從片名可以看出,這是講述人類最基本的最能引人深思的話題,愛與死亡,
  • 我敢說,《愛,死亡和機器人》就是今年最好的動畫!
    上周最火熱的迷影事件,無疑是《愛,死亡和機器人》(Love, Death & Robots)在Netflix放出。這部令無數影迷翹首企盼的動畫合集,甫一流出,豆瓣評分便直飆9.5,估計最後評分會穩定在在9.0以上。看完,我只有一個感覺——「炸裂!」;只想做一件事——「吹爆!」
  • 《愛,死亡和機器人》背後的Netflix動畫布局
    文 | 劉彥希編輯 | 師燁東  《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全球走火,為Netflix牌動畫打響了2019年的第一炮,每集5-15分鐘的自由時長及其毫無禁忌的內容,以新鮮、未來、硬核攻佔了全球觀眾的心,國內觀眾對此也相當買帳,該動畫在豆瓣上拿到了
  • 「愛,死亡和機器人」觀後
    文 | 闌夕既然作為年度神劇預定,享受過後,還是簡單評價一下「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單集吧:Episode 1 桑尼的優勢★★★★★Episode 3 證人★★★★★應該屬於那種會讓蒸汽朋克的愛好者們直接顱內高潮的一支片子,虛實結合的半架空設定讓人看得在入戲和出戲之間欲罷不能,魔法與科技、傳統與現代、西洋和遠東、妖獸與人類在籠子裡碰撞顛簸,就像那輛駛向太平山頂的火車,拉開了一切詭譎故事的序幕
  • 「動漫推薦」《愛,死亡和機器人》一部評分9.4的優秀動漫
    《愛,死亡和機器人》是於2019年3月15日上線播放的一部美國動漫,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合集由18部分組成,且每集的故事都單一的個體,每部分時長5-15分鐘,這部動漫短片涵蓋多種類型,包括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這些短片也將包含多種形式,包括傳統2D和3DCGI短片等
  • 豆瓣9.2!R級神劇《愛,死亡和機器人》
    IMDb 8.9,豆瓣9.2。2019年剛開年,網飛(Netflix)就用一部18集的動畫短片合集,贏了。想必你也已經幾乎看厭關於《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內容和討論,但是,我們還是覺得,欠這部硬核作品一個認真的哲學解釋。
  • 《愛,死亡和機器人》十八個故事,引發十八次人生思考
    Netflix這部話題性很高的《愛,死亡和機器人》(愛死機),整部劇18個小短片,尺度之大,裸露之徹底,暴力之殘忍,釋放了觀眾最原始的荷爾蒙。很多人說裡面過於推銷肉體和暴力,但這兩個主題,不就是人類最原始的,但一直克制的東西嗎?相信這對懂得思考的人,必然會有所收穫。
  • 一碗麵還沒泡好,《愛、死亡和機器人》的故事已經講完
    頂著《驚奇隊長》和《復聯4》的風頭,一部名字拗口難記內容撲朔迷離的泡麵番竟然在社交網絡逆風翻盤了。這部名叫《愛,死亡和機器人》(以下簡稱《愛死機》)的新劇由 Netflix 發行,B 級片精神領袖蒂姆·米勒和大衛·芬奇監製,召集了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韓國的頂級動畫人共同製作。而在創作過程中,兩位監製也給了他們最大限度的自由。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消息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在三月份的時候,就爆出會回歸,望眼欲穿的情況下,迎來的卻是假消息!然而等到9月末,迎來的還不是確切的消息,只是一個預告片,而且是預熱的預告片,什麼時候播出,仍未知,確實夠折磨人的!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不僅僅是好看,還有對人性的思考
    大家好,我是漫語漫念,這一期和大家聊一聊這一部動畫《愛,死亡和機器人》。這一部動畫是由NetFlix出品,提姆·米勒和大衛·芬奇執行監製的成人向動畫短片集,於2019年3月15日在美國首播。在豆瓣上評價高達9.1分,因為是成人向的,所以這一部在國內正經視頻網站上並看不到。這部動畫的製作非常精良,提姆·米勒擔任過《死侍》的導演,而大衛·芬奇獲得多次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導演獎提名,也獲得過美國金球獎電影類-最佳導演獎,代表作品有七宗罪、搏擊俱樂部、消失的愛人、社交網絡。有這兩位大牌的導演來監製一部動畫片,劇情和質量好的沒話說。
  • 機器人比人類更懂得愛和死亡:一部動畫背後的哲學
    這部動畫劇集,就是網飛出品的《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一季18集,每一集只有十幾分鐘。被網友親切簡稱為《愛死機》。這部動畫劇集由不同的工作室出品,多個導演編劇參與,製片人大衛芬奇的想法是有的小工作室無力承擔長篇動畫,但有自己的特色,做短片動畫是非常合適的。
  • 《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預告用第一季的畫面
    Netflix正式發布了《愛,死亡和機器人》第二季的先導預告片,宣告這一曾經被全網吹爆的短片集再次來襲。對於《愛,死亡和機器人》,想必很多小夥伴都不陌生了。這部於2019年3月上線的Netflix原創動畫劇集,一播出便在動畫界引起了轟動,被稱為「動畫版《黑鏡》」。對比起傳統的連續動畫劇集,《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創作形式頗為創新大膽。
  • 愛死亡和機器人無刪減版觀看地址 在哪可以看愛死亡和機器人
    Netflix的最新科幻動畫集《愛、死亡和機器人》3月15日首播以來,幾乎一夜之間火遍全網,在中國地區也是同步流行,豆瓣上拿下9.3的高分,並被網友戲謔地稱為《愛死機》。事實上,其中有很多故事是沉寂數年的名篇,如講述了一個人工智慧藝術家回歸本我的《齊馬藍》,是英國科幻作家阿拉斯泰爾·雷諾茲2006年的作品,曾在2012年由中國國內的《科幻世界》雜誌譯成中文並刊登。時至今日,當我們對照AICAN和GAN的崛起,會覺得這個預言般的構思是如此深入本質,好像把AI藝術的未來都講到了極致。
  • 《愛,死亡和機器人》幕後珍藏設定大合集!
    好動 學習站 《愛,死亡和機器人》 (Love,Death&Robots) 由NetFlix出品
  • 《愛、死亡和機器人》:一部不錯的科幻片
    這部名為《愛,死亡和機器人》的動畫短片精選集由7個部分組成,每部分時長5-15分鐘。涵蓋多種風格類型,有科幻、奇幻、恐怖和喜劇,短片也包含多種形式,有傳統2D和3DCGI短片等。《愛、死亡和機器人》一共18集,圍繞著愛、死亡和機器人而展開,讓我們不僅感嘆生命短暫而不確定,世事無常又艱辛,如何自處,如何追夢,好像是我們每個人所面臨的終身課題。最後,祝各位都能心懷大愛,赤誠一生吧大家的討論環節有非常多的思考湧現出來,說明電影本身給大家有非常多的啟發,這是價值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