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字3元」:網絡衝量文背後「隱秘的角落」

2021-01-08 騰訊網

不用坐班打卡,不用考慮996還是007,頭頂光鮮亮麗的作家光環,網絡寫作為無數愛好者打開大門。只用敲擊鍵盤,就可掙錢、出名,實現一將功成、人生逆襲。

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在內的作家,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而他們身後無數網絡寫手,則存在於「隱蔽的角落」:每天6000字以上的默認寫稿量,類似的橋段、雷同的情節……白晝黑夜,鍵盤敲擊不停,最後呈現的是電腦屏幕上一排排文字。

「千字3元」的市場價,曾被不少網友認為「不如要飯」。隱藏在這座「創作金字塔」最底層的網絡寫手,是一群什麼樣的人?他們如何看待「千字3元」的價格,又如何靠寫衝量文謀生?紅星新聞記者走進這群衝量文寫手,試圖揭秘網文背後「隱秘的角落」。

QQ群接單:千字2-7元

QQ群中,頭像閃動、消息不斷,不停有人發言。這是一個接近千人的約稿群,從2016年建群開始,就是甲方、乙方約稿買稿的平臺。

「收開頭文,男生頻道、女生頻道均可,過稿千(字)10(元)起無上限。1-2w(字)正文+2000(字)起完整大綱即可投稿,最晚3個工作日內給回復。」上午8點11分,有甲方開始了新的一天的約稿。甲方還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價格千字2-7元。」

消息發出後,很快有人跟帖,「有工作室需要寫手嗎?」

到了下午,又有新的甲方約稿:「千字15(元)起招男女頻作者。千字6(元)起招寫手。」

電腦的另一頭,新晉寫手小林躍躍欲試。她第一時間點開甲方頭像,「你好,這種開頭文有啥要求嗎?」消息發送失敗,群主禁止臨時聊天,必須加好友。小林好友申請後,對方很快通過,發來了長長的約稿要求。

收稿是按照男生頻道、女生頻道來的。神醫、首富等類型更受男讀者喜愛,女生頻道則是霸道總裁文、復仇文更受歡迎。

對方還給小林提供了一份大綱模板。男主的人設可以是冰冷、面癱、雷厲風行,女主的人設可以是冷靜、睿智、愛憎分明。

「每1萬字左右出1個小高潮,每3個小高潮組成1個大高潮。爽文的高潮就是爽,虐文的高潮就是虐,甜文的高潮就是甜。」模板裡寫道。

完稿時間都是按小時計。「1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48小時內完成。2萬字正文類型,6小時內出試稿,試稿後96小時內完成。」

「衝量江湖」有衝量文還有衝量畫、衝量音

在另一個約稿QQ群裡,約稿的範圍擴展到文章、配音、畫圖多個方面。文章可以衝量,音、畫為什麼不能?這裡是一個由文、畫、音構築的「衝量江湖」。

所有的勞動價格都是按人民幣個位數來計算的。如果是衝量文,大部分市場價是千字3元、4元、5元;如果是畫圖自製表情,價格是1元一個。有新的配音員為了拓展市場,初期甚至願意接受無償配音。

群裡既有乙方求接單,也有甲方來約稿。更多的時候交易都是私下進行,不會在群裡直接對話。為了更快成交,有的乙方會把處理過的繪圖、配音發上來,給甲方作參考。

1月6日中午12點25分,有甲方來約頭像,「缺好看頭像,加(QQ)。」下午2點25分,有乙方來求接單,「超高質量約音!這裡接配音,青年音、老年音、少年音,公子溫情、總裁低音炮等都會,看字數時間定價格,還有人物性格。」

約稿群裡乙方求接單。

大部分時候,群裡都是賣方在提供可以做的事,「1元接,只限今天,卑微畫畫人請求約爆。」「3元接畫,不鴿(不會中途放棄)。」「20元一千字的文,質量保證,文風黑暗抑鬱,甜甜也可以。」

約稿群裡乙方求接單。

QQ群數據顯示,306位群成員中女性數量超過一半(182人)。從年齡上劃分,306位群成員中00後佔了200人。

湫霜是群裡一個接單畫師,她偶爾也會把自己的畫處理後發在群裡,看看有沒有甲方喜歡。

今年年初,14歲的湫霜開始擔任畫師接網單,而她學畫畫的時間可以追溯到6歲。像畫表情、頭像一類,她給出的價格是2元,「如果(數量)多的話會(更)便宜,可以免費做成動圖。」湫霜時間靈活,也可以根據單主訴求立刻畫,很快就能出圖。

湫霜和甲方接單談價記錄。

湫霜一直愛好畫畫,之所以會接觸這行,是她有一次自己找不到合適的表情包,「我就想自己畫一個,發現靈感越來越多,就把自己喜歡的動漫人物融入了進去。之後我自己又去接觸了製作動圖的方法,就成了現在的樣子。」

湫霜的畫。

日更6000字 「寫作更像是搭積木」

「在這裡,寫作更像是搭積木,按照固定龍骨往裡面填充就是。想要房子還是森林,想要紅色還是綠色,一開始就搭好了。」小林覺得,自己在敲鍵盤時,更像是順著模板走的敲字機器。

按照要求,小林需要交上2萬字的正文稿,以及2000字的大綱,通過審核後繼續寫。在這裡,日更6000字是不言自明的最低要求。

小林剛剛接觸到的千字2-7元,幾乎是網絡寫手這行的最低標準。1000字給2元錢,聽起來匪夷所思,但小林說,這類稿子其實不用動腦。「這種稿子你可以理解為廢稿,基本上只用主角名字正確,隨便放水就行了。」小林解釋。「不求質量、只求數量」是小林總結的廢稿標準,在行內它們有一個更出名的名字——衝量文。

「衝量文與質量文是相對的。簡單來說,就是對文章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情節合理通順,字數達標基本都能收。有的衝量文就是垃圾文,充數的,有一些網站為了掛自己書庫量而向衝量文作者直接收購。衝量文不是用來看的,而是充數。」網友@青燻煙 解釋。

網絡兼職作家予慕卿認為,千字3元的稿酬對作者的努力是一種消磨,「花費這麼長時間與取得的報酬明顯不對等,而且合同卡得越來越死,對作者的限制越來越大,作者自己本身的權利是很小的。」

兼職網絡寫作4年以來,現在的予慕卿可以日更6000字。她介紹,保底的話最低只有每千字3元,但是也有短篇小說能夠達到1000字120元的稿費,本質上還是看這本書寫得好不好。

網文作者的收入一般包括全勤、訂閱、禮物3個部分。予慕卿介紹,「最普通的全勤600元(每月)就相當於每千字3元。本來寫小說就是件很沒意思的事情,浪費時間又賺不了多少錢,辛辛苦苦也是為了自己的愛好。有很多人入行甚至連每千字3元都拿不到。」

即使如此,予慕卿還是不認為自己是衝量文寫手:「我沒有接過真正意義上的衝量文,因為手速跟不上。」

去年一年,靠寫網文予慕卿得到的收入不到3000元。入行4年,她對如今自己的網絡稿酬感覺還好,「也算是一種努力的證明。」她發過一條微博「調侃」自己,「一本書60萬字,3個月全勤1800(元),算下來寫了一本千字3(元)的衝量文。雖然很不甘心,繼續加油吧。無論如何第一個中長篇完結,還是鼓勵一下自己。」

予慕卿幾個月來寫網文的收入。

很多人嚮往的寫作夢,或許只屬於金字塔尖的人物,而衝量文作者是創作金字塔的最底層。公眾耳熟能詳的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等作家,都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

拋開價格 有人只為享受接單創作的過程

接單畫師湫霜或許是這個「衝量江湖」中,最怡然自得的那群人中的一員。

對她來說,價格本身不重要。其畫畫作品價格在15元每張左右。如果是動態小表情,價格在2元左右。「我不會比較划算與否,只享受畫畫的過程,最後的結果可以讓我們雙方都獲益,而我並不在意最後的利益有多少。其實我的價格一直比別人低,我認為價格不重要,畫畫開心就好。」對她來說,對繪畫的渴望、被需要的感覺,遠超換回的錢。

這樣的接單更像是體現湫霜自身價值。「給別人畫畫,別人開心了,我自己也會開心。我想把自己的美術發揮到最好,起碼能證明自己不是沒用的。我在群裡畫畫,雖然不是最好的,但我儘量把客人的要求做到極致,把自己做到最有耐心。」

她還希望通過接單提高畫畫技藝,「我從小協調能力不好,我畫的畫根本就不如別人。之前的畫畫技術一直卡在瓶頸期有好幾年了,是這兩年裡突破的。我覺得找到了自己的畫風,筆觸管理、顏色調配、空間管理、局面分布布局、人物比例都覺得有提升。」

「製作一個動態表情,我覺得可以用秒來計算。因為已經畫好了底稿,就是簡單地改點細節、塗上色,就按照一二十秒來算。如果是特殊要求的話,也就2分鐘。」湫霜說。

她還記得自己第一次作品被買走時的激動,「當時是我主動找的單主,畢竟那會我剛入群。當時構思費了很多稿子,最後是突然靈感而定的稿子。整個過程加上背景就三四天。」這第一單給她帶來了15元的收入,「並不多,但我特別滿足。最後拿這筆錢和後面賺的錢一起買了美術用具。」

「千字3元」 有人也能月賺上萬

很多人質疑,一天24小時到底能不能寫這麼多字?一位從業者向紅星新聞記者透露,手速本身就是一個作者的基本功。

「手速是可以練的,像我自己從原先2000字一小時保質保量,到現在4000多字一小時保質保量,如果質量差點可以上6000(字一小時),很多東西都能潛移默化,衝量也是這個原理。」該從業者表示。

這樣的速度靠電腦打字就可以完成,「很多東西熟能生巧。」

也有人質疑千字3元的收入,為什麼不去幹其他工作?送外賣、送快遞,都比這個賺得多。甚至有網友稱這個價格「不如要飯」。該從業者解釋,「如果我說有些人1小時就能寫1萬字呢?一天工作10個小時,這種衝量都是千字5元、6元的,是不是就將近兩萬元一個月了?千字3元只是行業最低價而已。千字10元、30元甚至100元也有,這種作者一般手速都在(每小時)3000字左右。」

該從業者覺得,「按照3000字時速,熟練的作者能寫出質量很棒的作品。可能這1000字帶給他的收入就有幾百上千,這個在中上層作者中很普遍,衝量只是最底層的。每個行業最底層都賺得不多,也最辛苦,這很正常。」

「疫情之後,或許因為許多人湧入了這個行業,大部分平臺對於稿子的質量要求越來越高。部分平臺全勤調整有點大,對於吃全勤的作者來說很不友好。基層寫手的生存環境本就惡劣,盜版更是讓很多作者連基本的訂閱都得不到。需要改善的地方太多。建議全職的千萬不要入行,以寫小說為生賺錢這個念頭想都不要想,隨便找個兼職比寫文靠譜多了。」予慕卿說。

「認識一個時速大佬,在工作室寫衝量文的,一天幾萬字,不需要動腦子,也不需要什麼文筆,一個月寫上八九十萬字,也能月入過萬元。」一位知乎網友說。

紫金陳:靠網絡寫作「比上班工資更高的,可能只有幾百人」

在知乎上,很多圈內人解釋了衝量文存在的原因:「一些小網站需要衝量文來衝量,本來這些文章的作用也是衝量。」

即使身處「隱秘的角落」,對於網絡寫手來說,「紫金陳」們像是燈塔,照亮了無數寫文者腳下的路。

隨著《無證之罪》《隱秘的角落》《長夜難明》一系列犯罪小說改編網劇的走紅,原著作者紫金陳逐漸走入公眾視野。從最開始在天涯論壇寫文,到媒體冠名「中國版東野圭吾」,再到如今知名推理作家,紫金陳靠寫文實現了「人生逆襲」。

不過,在紫金陳眼中,網絡寫作是「一將功成萬骨枯」。「全國真正吃這碗飯的,一個月能賺5000塊以上的,不會超過兩三千人。比上班工資更高的,可能只有幾百人。收入很高的大神是極少的。」紫金陳如是說。

紅星新聞記者 顏雪 實習生 劉遠航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 彭疆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相關焦點

  • 「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
    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在內的作家,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而他們身後無數網絡寫手,則存在於「隱蔽的角落」:每天6000字以上的默認寫稿量,類似的橋段、雷同的情節……白晝黑夜,鍵盤敲擊不停,最後呈現的是電腦屏幕上一排排文字。  「千字3元」的市場價,曾被不少網友認為「不如要飯」。隱藏在這座「創作金字塔」最底層的網絡寫手,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 網絡衝量文背後:QQ群接單千字2-7元 日更6000字
    來源:成都商報原標題:「千字3元」 網絡衝量文背後的「衝量江湖」不用坐班打卡,周中周末不用加班,頭頂光鮮亮麗的作家光環,網絡寫作為無數愛好者打開大門。只用敲擊鍵盤,就可掙錢、出名,實現一將功成、人生逆襲。是這樣嗎?
  • 「千字3元」也能月賺過萬?揭秘網絡衝量文「江湖」
    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在內的作家,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而他們身後無數網絡寫手,則存在於「隱蔽的角落」:每天6000字以上的默認寫稿量,類似的橋段、雷同的情節……白晝黑夜,鍵盤敲擊不停,最後呈現的是電腦屏幕上一排排文字。   「千字3元」的市場價,曾被不少網友認為「不如要飯」。隱藏在這座「創作金字塔」最底層的網絡寫手,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 千字2-7元 底層網絡寫手如何靠寫衝量文謀生
    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在內的作家,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而他們身後無數網絡寫手,則存在於「隱蔽的角落」:每天6000字以上的默認寫稿量,類似的橋段、雷同的情節……白晝黑夜,鍵盤敲擊不停,最後呈現的是電腦屏幕上一排排文字。「千字3元」的市場價,曾被不少網友認為「不如要飯」。隱藏在這座「創作金字塔」最底層的網絡寫手,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 千字3元 塔底寫手有「活路」嗎?
    紫金陳、唐家三少、天蠶土豆在內的作家,是國內寫文金字塔尖的人物,而他們身後無數網絡寫手,則存在於「隱蔽的角落」:每天6000字以上的默認寫稿量,類似的橋段、雷同的情節……白晝黑夜,鍵盤敲擊不停,最後呈現的是電腦屏幕上一排排文字。「千字3元」的市場價,曾被不少網友認為「不如要飯」。隱藏在這座「創作金字塔」最底層的網絡寫手,是一群什麼樣的人?
  • 我們臥底了一個網絡寫手群,千字3元不如要飯
    /《傳聞中的陳芊芊》不知道網文大神們是不是會真的離開,或者下一單千字3元生意來的時候,繼續默默接單的仍然還是他們。千字3元的那種。雖然錢少到不如要飯,但還是有許多人搶著幹。「打字工」已經成為一個市場成熟、需求細分的職業了。「大量衝量文。千3-千5。有寫的來」。在各類衝量文的貼吧裡,為了一份寫一千字換三塊錢的工作,寫手們留下了十幾頁的留言回復,期待樓主能和他們聯繫。
  • 網文寫手背後的秘密,千字小說僅賣三塊,不如去上街要飯
    這背後的生意又是怎麼樣的?今天就來扒一扒這背後的秘密。在百度貼吧"衝量文"吧,充斥著大量的招工的信息,隨手翻翻好幾頁就有。"打字,賺錢,千字3元,學生黨和空閒黨來。"但遺憾的是,大多數以為的衝量文是是《三重門》和《夏至未至》,但其實贅婿文、飛升文、都市男女才是自己的參考書目。文字世界的"按斤賣"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如果覺得日寫萬字的衝量作業完不成,也可以嘗試其他工作。例如招聘某寶文案寫手、知乎問答200字帶自己帳號回答4元一篇等等。
  • 千字3元不如要飯!底層寫手時更萬字,靠寫文實現人生逆襲有多難
    近日,有媒體對網文衝量寫手群進行了爆料:在某個近千人的群裡,時不時就可以看到約稿信息,有甲方收廢稿開頭文,過稿後,價格為千字2到7元。寫衝量文的話,市場價格一般為每千字3元、4元到5元左右。千字3元的收入,為什麼不去幹其他的工作呢?
  • 文字論斤賣,萬字只值50元,網絡寫手年入百萬的夢想有多遙遠?
    再總結下這些招募給出的價格,一般都是千字5-10元不等,甚至有些會壓價到3元左右,簡直是白菜價。但是這樣的乞討價格還是有很多人一窩蜂上去詢問,甚至還有寫手自發簡介貼「各種要求,各種價格都OK」。如果只是衝量文的要求,那的確不用太費腦筋,千字三元有的是人搶著接。這些人大部分是來接兼職的,所以對價格要求並不高,而且一旦有新的任務出現,根本來不及多想。「千字5元是衝量吧裡最常見的標準,如果是個言情類總裁類的無腦文,那很快就被搶沒了。」
  • 《隱秘的角落》大火背後 劇場模式掙錢又挽尊?
    文/陳玉琪「一起爬山嗎?」當「衣冠禽獸」張東升(秦昊飾)摘下假髮,不少網友稱他為「安家和2.0」,成為新一代「童年陰影」。近日,愛奇藝「迷霧劇場」第二部懸疑短劇集《隱秘的角落》把觀眾嚇出陣陣冷汗。秦昊飾演的奧數老師張東升帶著自己的嶽父嶽母爬山,前一秒嘴裡還叫著爸媽,後一秒,就將兩個人推下了懸崖。
  • 銀幕上的隱秘角落,也應該站有一個現實的兇手
    導讀:優質的國產懸疑劇,在銀幕上的秘密角落、對現實罪惡的推論和預演從來都不會缺席。文 | 楊一欣《隱秘的角落》收穫的高評,或許不能拿簡單的「出圈」二字加以概括,事實上,它同其他優秀的國產懸疑劇一樣,其最深入人心之處,除了製作的精良外,還在於其文本所逼視現實的那些猶在未萌之處。
  • 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到底隱秘了多少角落
    秦昊主演的《隱秘的角落》這部電視劇已經大結局 ,追劇的同時一邊感慨一帝影帝演技的精湛,一邊感慨一這部電視劇劇情的緊湊,又一邊感慨著這部電視劇為什麼叫《隱秘的角落》。而這部《隱秘的角落》到底隱秘了多少角落呢?秦昊在劇中飾演的張東升.
  • 3塊錢連一包薯片都買不到,卻能買到真人寫的1000字網絡小說
    但讓我萬萬沒想到,3 塊錢其實還能買到一個真人寫的、1000 字網絡小說。。。在 「 衝量文吧 」 裡,就有將近五萬個帖子,用如此低廉的價格,尋找著各類日更寫手。寫出來湊數的一千字,寫手能拿到 3 塊錢;過了審核的開頭,一千字能拿 10 塊。在這些招聘裡,千字 15 都已經是進階的價格了。
  • 精品短劇走出隱秘的角落
    12集短劇集成為風口,從年初的網劇《唐人街探案》,到豆瓣評分8.9的《隱秘的角落》,多部短劇集的成功,讓越來越多的影視公司關注到這一領域,並投身其中。  在CEIS2021大會,娛樂資本論論壇涉足了多個新類型板塊。懸疑劇論壇上,愛奇藝副總裁、自製劇開發中心總經理戴瑩就提到,懸疑短劇的崛起既能給平臺和製作方帶來商業回報,也是對懸疑短劇市場潛力的一個肯定。
  • 深度分析《隱秘的角落》背後的隱喻,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
    而當這些標籤疊加在一起時,就誕生了2020年6月的驚喜——《隱秘的角落》。懸疑推理劇因其自身的「燒腦」特性,具備了極高的參與度,打破了性別和年齡的桎梏,在觀眾群體中廣受歡迎。與原著的文本相比,《隱秘的角落》劇集為人物賦予了更加生動的情感、複雜的人性和戲劇化的行事動機。
  • 隱秘的角落隱秘的究竟是什麼
    隱秘的角落 隱秘的究竟是什麼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完這部劇了這部網劇短短12集劇情十分的婉轉曲折首先讓我們先來品一品作者起名的藝術所以他們想要通過自己來改變這種生活,但是走錯一步路就踏向了深淵張東升全劇最後說的一句話,你可以相信童話童話和現實本就是一線之隔,可以相信現實也可以選擇相信童話朝陽可以永遠是朝陽,但朝陽也可以東升這就看內心的選擇了隱秘的角落中
  • 《隱秘的角落》最佳懸疑劇的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事實
    前段時間最火的懸疑劇《隱秘的角落》中,當被人提起「一起爬山嗎」、「你看我還有機會嗎」、「時間管理大師朱朝陽」、「《小白船》警告」、「朱朝陽黑化」,這些詞的時候,是不是熟悉感隨之而來,就有很多想要發表的言論呢?
  • 《隱秘的角落》——隱秘在什麼地方?
    在我們的一般觀念中,成年人的世界是複雜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帶上面具進行掩飾,我們可以將面具之下的世界稱之為「隱秘的角落」,因而成人年的世界以面具為界可以分為顯明的世界——帶上面具的世界和隱秘的世界——被面具遮蓋的世界,而這兩個世界是不同的,甚至互相分裂乃至對立。
  • 武志紅:你看懂《隱秘的角落》背後的權力遊戲了嗎?
    訂閱「三維演說家」,每天學習演講 回復「學習」,送你獨家演講手冊 近期很多人都在看《隱秘的角落》,很多細節處理上都是細思極恐。
  • 《隱秘的角落》霸屏背後,留給愛優騰的想像空間還有多少?
    《財經》新媒體 舒志娟/文 潘西/編輯沒有鋪天蓋地的營銷,網絡劇《隱秘的角落》就這樣霸屏了,圈粉了一大票人氣和熱度。2020年有望成為懸疑類劇集發展的大年,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下稱,愛優騰)三家共出手20多部懸疑題材作品。而在懸疑劇大幅度布局的背後,是視頻平臺的舉步維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