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國軍事院校代表齊聚陸軍工程大學共同探討——今天,我們如何培養...

2020-12-13 中國軍網

6月10日至16日,以「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為主題,來自巴西、埃及、日本、墨西哥、奈及利亞、南非、泰國等7所外國軍事院校領導齊聚陸軍工程大學,和我軍10餘所陸軍院校領導以及陸軍研究院領導,圍繞陸軍轉型與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和辦學育人經驗,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請關注今日出版的《解放軍報》的詳細報導——

8國軍事院校代表齊聚陸軍工程大學共同探討——今天,我們如何培養未來軍官

■雲利孝 雷 彬 解放軍報記者 錢曉虎

與會代表參觀陸軍工程大學軍人體能訓練與機能評定實驗室。潘 濤、孫 星攝

奈及利亞國防學院代表在論壇上提問。潘 濤、孫 星攝

與會代表了解我軍輕武器構造。潘 濤、孫 星攝

密林深處,霧氣瀰漫。一架直升機呼嘯而來,全副武裝的戰士快速索降,呈戰鬥隊形搜索前進。接下來,他們要靠手中僅有的工具和裝備,在鳥獸出沒的森林裡至少生存一周,完成上級指定的「秘密任務」……

這個場景並非電影大片,而是當代軍校學員訓練中的一幕。帶來視頻的是巴西黑針軍事學院學員旅旅長席爾瓦上校。此刻,他正在向其他國家的同行們介紹本國的軍事人才培養模式,大家的思緒被他帶到了遙遠的亞馬孫熱帶雨林。

6月10日至16日,以「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為主題,來自巴西、埃及、日本、墨西哥、奈及利亞、南非、泰國等7所外國軍事院校領導齊聚陸軍工程大學,和我軍10餘所陸軍院校領導以及陸軍研究院領導,圍繞陸軍轉型與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和辦學育人經驗,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打開一扇窗

用國際視野探尋人才培養方案

6月10日,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巴西黑針軍事學院席爾瓦上校熱情地握住陸軍工程大學外事參謀王中銳的手。對於此次論壇,席爾瓦充滿好奇和期待,而對王中銳來說,這一切並不陌生。

2011年10月,由美國西點軍校等13所中外軍事院校參加的院校長論壇在原解放軍理工大學舉行。當時,剛從軍校畢業的王中銳第一次參加了這一國際性交流活動。

時隔8年,為何再次舉辦這樣的論壇?「這還得從一份課題研究說起。」王中銳說,去年,上級賦予陸軍工程大學一項關於如何提升中外軍事院校交流效益的課題研究任務。經過研究討論,大家達成共識:在新知識、新技術、新理論不斷湧現的時代,陸軍建設加快向信息化、智能化、無人化方向發展,要想緊跟世界軍事前沿,必須把準世界新軍事變革脈搏,積極推進軍事教育交流合作。

在論壇舉辦現場,通過一張張外事活動的照片、一個個對外交流的故事,記者看到了陸軍工程大學近年來開展國際交流合作情況的軌跡:先後4次代表我軍院校赴美參加美國西點軍校「桑赫斯特競賽」,2015年承辦東協防長擴大會掃雷行動研討會,2015、2016年代表我軍工程兵派員赴庫克群島、湯加參加「熱帶曙光」人道主義救援減災多國聯演……

「多層次、全方位的對外交往,讓我們充分借鑑世界各國辦學育人經驗,為加快院校改革轉型、提升辦學育人水平注入了新動力。」談到中外軍事院校交流合作的效益,活動組織者盛立新深有感觸。

研討現場,從混合戰爭到信息作戰,從人工智慧到大數據,從科學精神到信息素養……各國代表聚焦世界陸軍理論發展前沿暢所欲言,不時掀起一陣陣「頭腦風暴」。

「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是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用世界的眼光探尋人才培養方案,正是舉辦該論壇的初衷所在。」陸軍工程大學校長王金龍說,通過這次論壇,我們更清醒地看到,隨著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演進,世界新軍事變革必將由信息化向智能化邁進。提早應對戰爭形態和作戰方式的深刻變化,是對我軍指揮員的要求,更是對我軍院校教育者的鞭策。

認清一個理

在變與不變中尋找改革出路

當一隻色彩鮮豔的蝴蝶飛到你面前,你會怎麼做?

答案是:迅速擊落它!

臺上,南非軍事學院院長法羅準將向與會人員分享了他的觀點:未來戰場,不再僅僅是人與人的對抗,智能控制的無人作戰平臺無處不在,搭載人工晶片的昆蟲載體防不勝防,一個機器人、一隻小動物,都能夠在信息偵測和戰鬥行動中發揮不可估量的作用。

奈及利亞國防學院軍事訓練部部長烏努馬朱盧準將認為,軍校學員即將面臨的是一個軍事上的「烏卡」時代(「VUCA」,指一個揮發性、不確定性、複雜性、模糊性的世界),這種特殊的軍事環境,將使生長軍官培養面臨巨大挑戰。

臺下,陸軍工程大學軍事高等教育研究室主任趙儉仔細聆聽著發言。近年來,趙儉主要研究軍隊院校教育轉型問題,承擔了「軍隊綜合大學教育訓練轉型的任務、問題與對策」等多個重點課題。

「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變。」論壇上,各國院校代表們普遍提出了一個時代的命題:改革。而改革,也一直是趙儉關注的重點話題。

趙儉說,近年來,各國陸軍院校都在積極推進院校改革轉型,以期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少人認為,在變革的時代,改革創新是軍隊發展的重要「引擎」。例如我軍的陸軍步兵學院,就針對生長軍官本科培養從5年「合訓分流」改為4年一貫制的實際,優化重構了「厚基礎、寬口徑、有縱深、能貫通」的本科教育課程新體系。

說著,趙儉將目光投向了剛剛走到臺上發表主旨演講的墨西哥國防部軍事教育總局局長兼陸空軍大學校長梅迪納中將。梅迪納中將介紹,經過一系列的改革,墨西哥形成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軍事教育系統。這套教育系統包括初選、基礎軍事訓練、文化軍事培養和後期教育等多個環節。近年來,他們重點在軍官後期培養方面進行了較大改革,為生長軍官設置了培訓班、提高班和高級課程班等不同層級培訓,並與軍事訓練體系緊密聯繫,根據武器裝備、軍官任職單位特點、可能遇到的挑戰等開展一系列有針對性的訓練。

然而,變革與傳承從來都是無法完全割裂的。「歷史延續性」是趙儉在論壇期間捕捉到的另一個重要話題。

一次交流時,席爾瓦向趙儉展示了一幅油畫。畫中,一名騎士策馬衝鋒,軍刀閃閃發亮;旁邊是一張現代的「帥照」,圖中的學員駕馬奔騰,眉宇間鬥志昂揚。席爾瓦解釋說,巴西軍校現在仍把騎術作為學員軍事訓練的一個重要環節,他們認為這是學院永遠維持本色的保證,也體現了一支軍隊的歷史延續性。

和席爾瓦上校觀點類似,外國軍事院校代表普遍提到了本國軍隊的傳統育人理念和長期特色做法。他們相信,優良的歷史傳統是提升軍隊戰鬥力的重要源泉。這也引起了趙儉的強烈共鳴。

研討期間,各國院校代表來到光榮的「臨汾旅」,聆聽中國官兵講述該旅長期積澱形成的「猛、狠、拼、犟」攻堅精神和「鐵心跟黨、勇於攻堅、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等優良傳統。

趙儉告訴各國代表,中國軍隊向來重視歷史傳承。無論如何改革,軍隊根本的性質宗旨、基本的軍事制度和優良的傳統作風始終沒有變。

「傳承紅色基因,擦亮學員政治底色;推進改革創新,促進學員全面發展。」趙儉說,把握好軍事教育的變與不變,是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的重要原則和出路。

走向一條路

用打仗的標準衡量新型軍事人才

一頭短髮、動作麻利、說著一口流利的英語……論壇上,一個中國女學員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她叫王文宇,是此次論壇的學員志願者之一,負責接待聯絡和會議保障工作。自信、樂觀、思維活躍,王文宇身上洋溢著「95後」軍校學員特有的氣息。

看上去溫文爾雅的王文宇,是一個標準的「斜槓青年」:她是計算機軟體和編程的「電腦發燒友」,還是蹚水跨澤演練的排頭兵。去年,在第六屆陸軍國際學員周上,她還以精準的槍法贏得了中外學員的一致點讚。

王文宇的「斜槓」,正應了烏努馬朱盧準將的觀點:讓學員接受更有難度的不同類型挑戰,有利於對學員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和鍛造。

「無論哪個時代,軍人始終為戰鬥而生,軍校必須為打仗而建,這是必須扭住的核心。」一些外軍院校代表提出,他們把射擊訓練、突擊訓練、傘兵訓練、軍事測繪等獨立作戰技能,納入到課程設計和考評範圍,使生長軍官練就應對各種環境的韌勁,保持堅強的體魄毅力。看來,用打仗的標準衡量新型軍事人才,是各國做法各異但殊途同歸的共識。

6月13日,王文宇陪同各國院校代表來到陸軍工程大學「烽火」機器人俱樂部。現場,學員們正在操作自行設計的排爆機器人。「中國的軍校學員怎麼會有如此豐富多彩的課程內容和創新活動?」有外軍院校代表問王文宇。

「教員告訴我們,未來戰場會越來越『小』,對學員的要求卻會越來越『多』。為了適應未來作戰需要,學校對我們提出『一品四能』的新定位,要求我們具備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質、指揮打仗能力、思維認知能力、工程實踐能力和帶兵管理能力。這就要求我們努力成為能指揮、會管理、精專業的複合型人才。」 王文宇的回答令人刮目相看。

席爾瓦上校與王文宇聊起了巴西的學員生活。目前,巴西正在探索實踐新的「教育4.0」理念,突出強調對學員綜合素質特別是科技創新素養的培養。

「每到假期,我們會鼓勵學員去進行跳傘、攀巖、潛水等戶外運動,每年的『巴哈大賽』,學員們會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大學生進行越野車拉力賽,這些都是極具娛樂性和互動性的『隱性課程』。」談起巴西軍校學生豐富多彩的課外生活,席爾瓦顯得頗為自豪。

跨梅花樁、過阻隔牆、穿鐵絲網,在陸軍工程大學室內軍體訓練館,觀摩了該校自主研發的300米室內障礙訓練演示後,埃及軍事技術學院教育長莫斯塔法感慨道:「這是對軍人速度與力量的巨大考驗!」

王文宇熱情地向莫斯塔法介紹起陸軍工程大學「精武杯」系列軍事項目對抗賽的改革歷程:由過去的校內操場競技升級為野外陌生地域連貫實施,由單兵單課目競技升級為班組協同多課目綜合比拼,由各院校內部競技升級為軍內外和國內外高校同場較量……生動的講述引起了莫斯塔法的濃厚興趣。

中國軍校學員的自信陽光和全面的綜合素質給莫斯塔法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要向我的學生們講述這次來中國的經歷,並讓他們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要到中國來看看!」論壇結束時,他主動邀請王文宇合影留念。

王文宇笑著點點頭。「未來,值得期待。」她說。

相關焦點

  • 如何培養未來軍官?聽聽8國軍事院校代表怎麼說
    6月10日至16日,以「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為主題,來自巴西、埃及、日本、墨西哥、奈及利亞、南非、泰國等7所外國軍事院校領導齊聚陸軍工程大學,和我軍10餘所陸軍院校領導以及陸軍研究院領導
  • 2019年中外陸軍院校長論壇在陸軍工程大學舉行[組圖]
    研討交流現場 潘濤 攝  根據2019年國際軍事合作計劃,以「變革時代陸軍生長軍官培養」為主題的中外陸軍院校長論壇10日至16日在陸軍工程大學舉行,中外20所陸軍院校領導出席了論壇。  本次論壇緊盯世界陸軍理論發展前沿,與會代表將圍繞陸軍轉型與新型軍事人才培養所面臨的重大問題和各國辦學育人有益經驗進行討論交流。巴西黑針軍事學院、埃及軍事科技學院、日本防衛大學、墨西哥陸空軍大學、奈及利亞國防學院、南非軍事學院、泰國陸軍帕尊宗告尉官學校等7所外軍院校領導,我軍12所陸軍院校領導以及陸軍研究院領導參加研討交流活動。
  • 從新調整組建的陸軍工程大學開局看我軍院校改革發展
    這所在改革大潮中走上歷史舞臺的軍種工程大學,從此開啟了培養強軍人才的新航程。強軍興軍,關鍵在人才,基礎在教育。院校是人才成長的基地。乘著新型院校體系建立的東風,我軍院校建設正加速邁向培養強軍人才的新高地。
  • 陸軍工程大學校長: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世界一流的軍事強校
    解放軍報獨家連線陸軍工程大學校長王金龍少將——如何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軍校?這位將軍校長講明白了。記者:請問陸軍工程大學在瞄準一流目標加快自身建設發展上有什麼具體考慮和打算?王金龍校長:我校是陸軍唯一一所綜合性工程大學,肩負著建設世界一流軍事強校、培育一流打仗人才的歷史重任,我們倍感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 陸軍工程大學揭牌,由工程兵學院等5所院校合併組建
    8月2日上午9:00時整,陸軍工程大學校名揭幕儀式隆重舉行。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等黨政機關,東部戰區、南京軍區善後辦、江蘇省軍區、南京警備區、陸軍指揮學院、海軍指揮學院等駐寧部隊院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河海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中電熊貓集團、第二十八研究所等高校科研機構,以及校本部官兵代表,共260餘人參加儀式。
  •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由於今年是新一輪軍隊院校改革後首次招生,26所軍校的名稱是首次曝光,許多考生及家長不了解其基本情況,如:這些軍校駐地在哪裡?分別是在什麼院校基礎上新調整組建的?各校辦學特色和優勢是什麼?具體有哪些專業招生?文科、理科生各招多少?如何報考這些院校?怎麼聯繫各校的招生人員?
  • 訪陸軍工程大學校長王金龍
    新時代 新理念 新坐標——訪陸軍工程大學校長王金龍■解放軍報記者 張 琳 特約記者 雲利孝新時代對人才培養提出了新要求,請您談一談貴校堅持舉辦陸軍國際學員周的目的和意義?王金龍:習主席在全軍院校長集訓開班式上強調,要全面實施人才強軍戰略,全面深化我軍院校改革創新,推動院校建設加快轉型升級。當今時代,開放辦學已成為世界一流軍校的創新點、聚焦點和著力點,只有開放的教育體系才能超越局限、博採眾長、富有活力。舉辦陸軍國際學員周,就是要為培養新型軍事人才進行有益探索。
  • 立德樹人 為戰育人——陸軍工程大學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紀事
    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陸軍工程大學全面貫徹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加快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為強軍事業提供有力人才支持。  「新時代軍事教育方針,就是堅持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為強國興軍服務,立德樹人,為戰育人,培養德才兼備的高素質、專業化新型軍事人才。」
  • 8所獨立學院負責人齊聚江城,探討新時代下學校發展和轉型道路
    為探索創新培養多元應用型人才,共商高校轉型新發展,3日,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湖北大學知行學院、武漢工程大學郵電與信息學院、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武漢體育學院體育科技學院、三峽大學科技學院、長江大學文理學院、湖北工程學院新技術學院等8所獨立學院院長齊聚一堂,共同召開「湖北同類學院發展論壇」
  • 全國51所軍事院校大集合
    4、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河南鄭州):主要培養高、中級工程技術人才和指揮、管理幹部的全國重點理工科高等軍事院校。  8、軍事交通學院(天津河東):是全軍唯一培養軍事交通運輸和軍用車輛裝備領域高層次人才的學院,隸屬總後勤部。  9、軍事經濟學院(湖北武漢):是培養我軍後勤建設人才的高等軍事學府,隸屬總後勤部。  10、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江蘇南京):主要任務是為全軍培養國際戰略研究、軍事外交、國際外事等專業幹部,是我軍軍事外交和外語專業人才的培訓基地。
  • 陸軍工程大學張碧波政委在2019屆學員畢業典禮上的講話
    今天的典禮,我要送給大家三個詞,這三個詞就是我們的校名:陸軍—工程-大學。今天,我們在這裡隆重集會,舉行陸軍工程大學2019屆學員畢業典禮,共同慶祝1786名學員順利畢業,在這個莊嚴而又喜慶的時刻,我代表大學黨委、王金龍校長和全校官兵,向即將告別母校的全體畢業學員表示熱烈的祝賀!向辛勤養育你們的父母、向全體精心育人、甘於奉獻的教職員工表示衷心的感謝!
  • 陸軍工程大學訓練基地首屆軍事體育運動會開幕
    來源:中國陸軍微信公眾號 作者:陳鑫、劉志恆、王在凱釋放青春動力 燃燒戰鬥激情陸軍工程大學訓練基地首屆軍事體育運動會開幕■ 陳 鑫 劉志恆 王在凱近日,陸軍工程大學訓練基地隆重舉行第一屆軍事體育運動會。練為戰,賽為戰,拼為戰——40支代表隊、512名運動員在近20個大小項目的賽場上同臺競技,激烈比拼,一時間,運動場上「硝煙」四起,戰味十足。▲ 旌旗招展,催人奮進;步伐堅定,鬥志昂揚。速度與豪情,延續軍人敢打敢拼的男兒本色。
  • 鐵血軍魂,介紹國家十所重點軍事院校
    鐵血軍魂,國家十所重點軍事院校。有興趣報考軍校的朋友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以及想去那所城市來選擇。除了國防大學以外,部分軍校排名不分先後。1、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前身為著名的「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是一所綜合性大學,簡稱國防科技大學、國防科大,是一所直屬中央軍委培養國防科學技術人才副大軍區級的綜合類最高學府。位於湖南省長沙市。
  • 國內43所軍校如何選——國防大學、國科大領銜!
    【中國大學教育】發布教育相關專文,歡迎大家點擊「關注」按鈕,我們會持續更新關於中國大學的相關文章,給您帶來最有用的資訊。國內目前共有軍事院校43所,其中軍委直屬高校2所、海軍部隊直屬院校8所,陸軍部隊直屬院校12所,空軍部隊直屬院校10所,火箭軍部隊直屬院校3所,戰略支援部隊直屬院校2所,武警部隊直屬院校6所。這麼多的軍事院校,那我們該如何選擇呢?
  • 高校——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簡稱「陸工大」,以、工程技術與作戰指揮融合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該校校本部座落於南京市,另設石家莊校區、通信士官學校(重慶)、軍械士官學校(武漢)和訓練基地(徐州);佔地11422畝,建有教室679間、各類實驗室(專修室)684個、遊泳池(館)10個、標準田徑運動場14個、室內綜合訓練館(含地下靶場)8個,圖書館總面積5萬平方米,開辦了48個本科專業;共培養出
  • 臺灣軍事院校——鳳山陸軍軍官學校
    三軍官校是臺灣正規軍官最重要的來源,也是培養三軍軍官最重要的搖籃。   鳳山陸軍軍官學校的前身可謂鼎鼎大名——1924年建立的黃埔軍校,該校經廣州南京成都輾轉遷至臺灣1950年復校。目前主要培育陸軍軍官。學生來源有三:陸軍正式學生、預備軍官團學生與專科班學生。   現在的官校四年八學期需要修滿128個學分。
  • 軍改後專升本可以報考的院校!
    經過40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現在已成為一所多專業、多層次的綜合院校,為全軍培養軍事交通運輸方面的高級工程和指揮、管理人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交通學院地處天津市河東區。「空軍軍醫大學」、「四醫大」,坐落於古都西安,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直屬的重點綜合性醫科大學,是國家「211工程」、全軍「2110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雙一流」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是軍隊培養高、中層次醫學專門人才的搖籃。
  • 國內外建築學人齊聚天津大學 探討建築教育方向
    國內外建築學人齊聚天津大學 探討建築教育方向 2017-10-22 17:13:5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 美國三大軍事院校中的人文教育
    □郭英劍 陸海空三大軍校進行新一輪教學改革 美國軍事學院實際上是一所培養陸軍軍官的本科學校,由於位於距離紐約市約80公裡的西點(West Point),從而常被稱為「西點軍校」。該校是美國歷史最悠久的軍事學院之一,曾經培養出了兩位美國總統,是世界「四大軍校」之一。美國海軍學院是培養美國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軍官的本科學校,位於馬裡蘭州的安那波利斯。美國空軍學院位於科羅拉多州的斯伯林斯,是美國培養空軍指揮軍官的本科院校。這三所軍校,不僅在美國而且在世界上,都有著良好的聲譽。
  • 荔枝軍事:嗨,我是新型陸軍,這是我的「八一」名片!
    荔枝軍事:嗨,我是新型陸軍,這是我的「八一」名片! 國 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出生日期:1927年8月1日 出生地:江西南昌 ,兩邊分別向外延伸形成機翼象形圖形,代表直升機,上方為車(齒)輪與槍炮口象形圖形加"十"字形瞄準線,代表槍炮和輪式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