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憲法規定的宗教信仰自由?

2020-12-18 四川新聞網

 在我國,宗教信仰自由是憲法和法律所保護的重要權利,但公民行使宗教信仰自由應遵循三個原則,即合法性原則、宗教與國家教育制度分離的原則、獨立辦教原則。全面正確地貫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一方面要求尊重每個公民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都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對不尊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損害宗教界合法權益的錯誤行為,必須堅決予以糾正;另一方面要求堅持權利和義務的統一,宗教信仰自由不等於宗教活動可以不受任何約束,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首先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要把國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承擔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政策的義務。

  宗教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和義務範圍內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反對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20世紀80年代以來,一些邪教組織打著宗教旗號進行違法犯罪活動,邪教「教主」或歪曲宗教教義,製造邪說,矇騙群眾,抗拒國家法律、法令的實施,煽動推翻政府;或利用迷信,裝神弄鬼,致人死傷;或聚眾淫亂,詐騙錢財,嚴重危害人民群眾正常的生活和生產秩序。

  廣大人民群眾和宗教界人士對此深惡痛絕。司法機關對這類嚴重危害社會和公眾利益的違法犯罪分子依法懲處,正是為了維護公眾利益和法律尊嚴,是為了更好地保護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和正常的宗教活動。

相關焦點

  • 從憲法文本研究宗教信仰自由
    在我國目前缺少憲法實踐作為憲法理論研究支撐的前提下,從某個憲法問題出發,以憲法文本作為考察對象,在法理上是可以突破的,至少可以在比較憲法學的意義上作出貢獻。     對宗教信仰自由與憲法的關係的認識而言,筆者認為我國現行憲法第36條的規定在邏輯上是比較完整的。現行憲法第36條共有4款內容,第l款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 甘肅2020考研法律碩士憲法學簡答題之我國憲法宗教信仰自由的內容
    甘肅2020考研法律碩士憲法學簡答題之我國憲法宗教信仰自由的內容 20考研已經開始,是否已經制定好了考研學習計劃?
  • 《反恐法》限制宗教信仰自由是無稽之談
    然而,極端主義思想又常常與宗教相關。此款規定中將「歪曲宗教教義」當作是煽動極端主義一種方法,關鍵是看是否落實到極端主義。這一規定並無評價任何宗教教義的內容。因為我國實行政教分離,宗教信仰是公民的私事,所以宗教教義的內容不屬於國家法律調整的範圍。  《反恐法》的這一規定與我國憲法的相關規定完全一致,並且是維護國家意識形態安全的重要舉措。
  • 楊孝容:國家治理現代化與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
    我國憲法已明確規定「國家尊重與保障人權」 ,並規定了受國家法律保障的公民基本權利的內容,對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的保障即為其一,但在現實生活中,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的保障仍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擬通過考察當今中國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現狀,嘗試為國家治理中的宗教治理及有關宗教信仰自由權問題提供一些研究材料。
  • 十多項法律法規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這是在1997年我國首次發布宗教信仰自由白皮書後,第二次就此問題發布的白皮書。 白皮書指出,二十多年來,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不斷完善,我國宗教工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更加規範,至今為止,我國已經形成由十幾部法律和法規組成的完整法律體系,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 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6年6月  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  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政府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任何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和個人不得強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視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進行破壞社會秩序、損害公民身體健康、妨礙國家教育制度的活動」。
  •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
    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更加規範,對廣大信教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加全面有力。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中國憲法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同時規定:「國家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
  •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全文)
    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更加規範,對廣大信教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加全面有力。  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中國憲法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 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
    二、宗教信仰自由的法律保護  中國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到憲法和法律的保護。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的一項基本權利。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 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
    新疆的宗教歷史表明:一教或兩教為主、多教並存是新疆宗教歷史的基本特點,交融共存是新疆宗教關係的主流;宗教必須與其所處時代和人文環境相適應,實現本土化,才能得以延續;不同宗教間的戰爭和同一宗教不同教派的紛爭,致使人們沒有自由選擇宗教信仰的權利。二、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政府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
  • 專業派|中國共產黨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歷程大梳理
    問:中國共產黨是如何堅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毛澤東選集》合訂本,第971頁) 五、1949年9月29日通過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第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有思想、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通訊、人身、居住、遷徙、宗教信仰及示威遊行的自由。」
  • 《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全文)
    二、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政府對宗教事務的管理更加規範,對廣大信教公民合法權益的保護更加全面有力。  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受中國憲法保障。《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三十六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 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四個特點
    4月3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白皮書用一系列事實說明,中國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具有深刻、真誠、一貫和牢固等四個特點。
  • 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符合國情
    長期以來,中國始終堅持從本國國情和宗教實際出發,汲取國內外正反兩方面的經驗,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依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促進宗教關係和諧、發揮宗教界積極作用的成功道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中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把宗教治理納入國家治理體系,用法律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係,宗教信仰自由權利保障的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特點和優勢進一步凸顯。
  • 望海樓:中國宗教信仰自由的四個特點
    白皮書用一系列事實說明,中國一如既往地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具有深刻、真誠、一貫和牢固等四個特點。深刻:中國共產黨對宗教問題有深入思考,認為尊重宗教信仰自由與主張辯證唯物論並不衝突。
  • 白皮書:新疆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
    新華社北京6月2日電(記者孫鐵翔、胡龍江)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日發表《新疆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白皮書。白皮書指出,尊重和保護宗教信仰自由是中國政府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與公民義務相統一,公民無論是否信仰宗教,都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
  • 最新報告:新疆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充分實現
    中新社烏魯木齊11月3日電 新疆伊斯蘭教協會3日發布《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報告》(簡稱《報告》),稱新疆宗教信仰自由權利得到充分實現。近來,美西方反華勢力大肆散布所謂新疆「限制宗教信仰自由」「剝奪少數民族公民信教權利」「強拆清真寺」「迫害宗教人士」等謬論。對此,新疆伊斯蘭教協會發布報告,展示新疆宗教信仰自由狀況。
  • 宗教在人類社會中的意義與宗教自由——楊合理
    例如,宗教可能是人對於理解自然現象及其生活經驗的需求,可能是人在情感上對於解釋和適應神秘與災難並進而獲得內心平靜的需求,可能是個人歸屬於某一群體以排遣孤獨感的需求等。宗教正是出於對「我」究竟自何而來、究竟為何而生、究竟向何而去等人生問題的執著追索而充滿魅力。實際上,宗教自由之所以是人類社會普遍保護的一種人權,受到憲法和法律保障,是因為它需要人性的契合,表達了一種使人向善的目的。
  • 國新辦發表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政策和實踐白皮書
    白皮書約8000字,除前言和結束語外共包括五個部分,分別是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宗教信仰自由權利的法律保障、宗教活動有序開展、宗教界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宗教關係積極健康。白皮書指出,中國是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國家。中國始終堅持從本國國情和宗教實際出發,實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保障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構建積極健康的宗教關係,維護宗教和睦與社會和諧。
  • 尊重和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中國實踐
    1997年,中國首次對外發布宗教信仰狀況白皮書,用數據和事實說話,向世界介紹中國的宗教信仰自由狀況,引起廣泛關注。20多年來,中國宗教信仰狀況發生了怎樣的變化?新版白皮書給出了最權威、最深入的解答。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宗教工作,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要求,科學回答了新時代怎樣認識和看待宗教、如何處理宗教問題和怎樣做好宗教工作等重大問題,不斷豐富、完善和發展保障宗教信仰自由的基本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