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之家」 九月半: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2020-09-17 吉林農村報

不知不覺,秋意漸濃,九月也已過半。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

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梧桐夜落,秋風細細,每一絲空氣裡,都滲透著思念的味道,每一片秋葉上,都書寫著思念的篇章。

看到晴空,大雁歸去,黃葉飄落,我的心,早就飛向你在的方向。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

沉思往事立殘陽。

被酒莫驚春睡重,賭書消得潑茶香,

當時只道是尋常。

——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

秋風清冷,有誰知道納蘭的悲傷?

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

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世事無常,聚散匆匆,面對離別,納蘭做不了什麼,我們也無可奈何。

唯有思念,才能在這西風揚起之時,在這夕陽西下之時給予人們一點點慰藉。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一如韋應物在《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所寫: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深秋夜晚,獨立散步於涼風中。寒涼的秋意,激起了詩人的思念。

我們總會在某一個場景下,突然想起一個人。

有人說,明月千裡送相思。只要有思念在,不管相隔多遠,你的情意也會到達。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別後不知君遠近,觸目悽涼多少悶。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夜深風竹敲秋韻,萬葉千聲皆是恨。

故攲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宋·歐陽修《玉樓春》

自你走後,滿目悽涼。我們斷了書信,該去哪裡尋你,我亦不知。

深夜裡,秋風吹起竹葉,蕭蕭不停,千聲萬聲都是離愁別恨。

人最怕秋夜了,悽涼的秋風一陣一陣,敲打著人的心,總會提醒我們想起那些離去的人。

這個秋夜,想問一聲故人,你還安否?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孤獨的李白也在《子夜四時歌·秋歌》中發出自己的感慨: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徵。

即使山長水遠,也阻擋不了這濃濃的思念。

顧城說:明明是我的風箏,卻嫁給了藍天,線斷了,思念沒斷,風停了,思念沒停。

思念,就像是懷揣著千般情感,在千山萬水中穿行,去尋覓,去呼喚。我願為你,千千萬萬遍。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洛陽城裡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唐·張籍《秋思》

當洛陽城裡秋風起的時候,張籍想起了家鄉,想起了家人。他們在幹什麼呢?

張籍執筆寫了一封家書。當送信人要出發的時候,他匆匆叫住,我要再看一遍,看我還有什麼事忘記說了。

張籍是千萬萬想家人的寫照。秋風帶來了思念,更帶來無數遊子的憂愁。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正如杜甫在《月夜憶舍弟》中寫道: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年少時,總想著出去闖闖,待到成功時衣錦還鄉。可是, 有時候,一旦分別,再見就遙遙無期了。

在遠離家鄉的某地,共看一輪明月時,才發現,月亮啊,還是故鄉的最美!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我在秋天裡,等風,也等你。

人面不如花面,花到開時重見。

獨倚小闌幹,許多山。

落葉西風時候,人共青山都瘦。

說道夢陽臺,幾曾來?

——宋·辛棄疾《昭君怨·人面不如花面》

人不如花,花有重開日,可人無再見時。

當秋風吹落一片片葉時,正是最銷魂的時候,人和青山一樣,都因為思念而消瘦了。

說好了要在夢裡相會,可你為什麼還不來?只能長嘆一句: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也罷,不管你來還是不來,我都在秋風蕭瑟中等你。願攜一程秋色,與你相逢。

圖片來源:詩詞天地

待到那時,應該如岑參在《涼州館中與諸判官夜集》中所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別來三五春。

花門樓前見秋草,豈能貧賤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幾回,鬥酒相逢須醉倒。

世界很大,轉眼我們天各一方;

世界很小,再次相逢時,我們定要把酒言歡,訴說各自的相思之苦。

不一樣的秋風,一樣的思念。

已經入秋很久了,當秋風起時,也許你思念的人還在遠方。

秋風吹黃了夏日的綠,帶來了黃葉,也帶來了思念。

就讓我們把最好的祝福寄在秋風裡,祈禱它吹過你身旁時,為你帶來好運健康。

作者:詩詞天地·月歌。本文首發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轉載請標明來源。

來源:吉報盛景房地產

總編:孟繁傑 石巍 韓鐵英

編輯:初慧

相關焦點

  • 九月半: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世界很大,轉眼我們天各一方;世界很小,再次相逢時,我們定要把酒言歡,訴說各自的相思之苦已經入秋很久了,當秋風起時,也許你思念的人還在遠方。
  • 詩詞丨九月半: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詩詞天地,ID:shicitiand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不知不覺,秋意漸濃,九月也已過半。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
  • 詩詞丨九月半: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不知不覺,秋意漸濃,九月也已過半。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梧桐夜落,秋風細細,每一絲空氣裡,都滲透著思念的味道,每一片秋葉上,都書寫著思念的篇章。一念秋風起
  • 九月半: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不知不覺,秋意漸濃,九月也已過半。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秋風清冷,有誰知道納蘭的悲傷?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 8首秋風詩詞,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梧桐夜落,秋風細細,每一絲空氣裡,都滲透著思念的味道,每一片秋葉上,都書寫著思念的篇章。看到晴空,大雁歸去,黃葉飄落,我的心,早就飛向你在的方向。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有人說,明月千裡送相思。只要有思念在,不管相隔多遠,你的情意也會到達。
  • 詩詞丨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
    不知不覺,秋意漸濃,九月也已過半。秋天是思念的季節,當秋風起,思念也隨風而來。秋天,可能天生就是思念的時節。梧桐夜落,秋風細細,每一絲空氣裡,都滲透著思念的味道,每一片秋葉上,都書寫著思念的篇章。——清·納蘭性德《浣溪沙·誰念西風獨自涼》秋風清冷,有誰知道納蘭的悲傷?看片片黃葉飛舞遮掩了疏窗,佇立夕陽下,往事追憶茫茫。酒後小睡,春日好景正長,閨中賭賽,衣襟滿帶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願以償。
  • 一念秋風,一念相思,伴我紅塵清歡,誤我浮生多年
    正值深秋,淡淡涼風, 一如似水年華;濃濃相思,恰似秋色漸染。一念秋風起,一念相思長,拾撿時光縫隙裡散落的細碎美麗,赴一場時光的約。落葉空山,年華向晚,人間三千秋色,最終落於何處?是流雲煙水之畔,還是炊煙暮靄之中?是滿徑落紅的瑟瑟秋風裡,還是殘荷枯梗的瀟瀟秋雨中?
  • 一念秋風起,一念花辭樹
    於秋風中,輕拾一地闌珊,感受秋意綿長,體會深秋靜美…… 一念秋風起,一念花辭樹,一念故人心上過。人生,總有一種靈魂的相契,在秋水天長處,如約而至。感恩這一場相逢,無論結局是聚是散,終究豐盈了歲月。在那落葉滿地的日子裡,細數過往,溫潤於心。
  • 淺談天台宗的「一念三千」論說
    智者大師提出以「三千」來代表整個宇宙的領域。這個「三千」的提出並非是毫無根據的。他分別依據三部經論,以三個步驟來建立這套「一念三千」的架構。首先,他依《華嚴經》十地品的「十法界」的說法發揮成「十界互具」的理論,而成「百界」之說;然後依《法華經》方便品的「十如是」,說明每一界的種種存在方式,由此而成「百界千如」;再加上《大智度論》卷四十七的「三世間」觀念,因而組織成了「三千世間」的論說,此三千世間在我們平常的一念心之中,已經具足,所以稱為「一念三千」。
  • 一念秋雨落,一夜相思長,三首秋雨詩詞讓你想起了誰?
    一念秋雨落,一夜相思長,三首秋雨詩詞讓你想起了誰?不知何時,夜空中飄起了細雨,微涼的雨絲滴落在芭蕉葉上,一葉葉,一聲聲,擊打著詩人的內心,勾起了無限的愁思。詩人一直到了三更才堪堪入夢,夢裡的他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可是沒多久,他便從夢中驚醒。再也無法入眠的他擺起了棋盤,直到燈花落盡。回想這十年,羈旅天涯,一事無成,他的心中愁苦到了極點。
  • 「詩詞鑑賞」九月,又是一年秋風起!
    九月已至,秋風又起,秋天的風在不經意間,把大地點染得美如畫卷:色彩錯落,層林盡染,紅葉簇簇,如錦似霞,仿佛走進了唐詩宋詞的意境中。就如詩人所描繪的那樣:色彩斑斕,迷醉人心。>秋風入窗裡,羅帳起飄揚。這首詩借景抒情,主要表達的其實是這羈旅之情和思歸之心,它說明秋風的來去雖然無處可尋,卻又附著它物隨處存在,風吹樹動,蕭蕭木葉,那無形的秋風分明已經近在庭院、來到耳邊了。
  • 佛緣專欄:一念不起·萬念俱熄
    撰文:提舍一念不起·萬念俱熄當達摩從爐灶取來一大把灰為「求法」的慧可斷臂上傷口止血,並使內功幫徒弟療傷;慧可開始覺得痛時,脫口請求師父:「能不能請師傅幫我安心?」而達摩說:「你把心拿來,我幫你安。」他說:「我找不到那顆心了。」而當達摩回以:「我幫你把心給安了。」時,我一鼓作氣「細心」品讀,企圖安定自己這顆「心」,竟發現「心」並未隨達摩的長長蘆葦度過長江,而仍飄蕩無依。粗淺的我想起《禮記 大學》為心列出「定靜安慮得」的進程,原來心不定,如何能「安」啊?
  • 淨空法師:「一念相應像閃電,念念相應必定見佛」
    中國文字「念」是會意,上面是「今」,下面是「心」,今心,現在心上有,就是念。現前一念之心有阿彌陀佛,就是真正念佛。大勢至菩薩在楞嚴會告訴我們: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念,都是心裡真有阿彌陀佛,二六時中不間斷,這種人哪有不見佛的道理?古德告訴我們,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 暖心文案: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秋風漫捲
    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秋風漫捲。One thought, thousands of mountains; one thought out, autumn wind rolling我更希望以後只有你沒有例外。好像什麼都不在乎 卻又什麼都放不下。
  • 「讀書」《一念之轉》: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之轉是一個工具,主要作用是幫你化解煩惱困惑。這個工具多厲害呢?一位男士對他酗酒的父親既厭又恨,長達數十年,卻在短短45分鐘內,對父親的態度有所轉變。>上次我們已經講到,拜倫凱蒂是在「中途之家」的地板上被一隻蟑螂點亮,突然悟道的。
  • 星雲大師:天堂地獄在一念之間
    我數十年的出家生活,也是經常在「天堂」、「地獄」的門前徘徊,感謝佛法的妙意,讓我在受諸苦難的時候,信仰中的正知正見指引我,讓我能甘之如飴,例如叢林十年的參學期間,在缺衣缺食的生活裡,在無錢無緣的遭遇下,我總能生起善美的「一念」,認為這是難得的磨鏈,所以能夠無怨無尤地接受;不公平的委屈、不應有的難堪紛至沓來時,我也往往浮現光明的「一念」,視之為「當然」的教育,因此也能夠心安理得地度過
  • 一念花落,相思成殤;一念花開,流年靜好
    歲月靜好,念起便是溫暖。歲月靜好,我相信最美的風景,就在心裡。紅塵種種均在一念之間。一念起,路盡處柳暗花明;一念滅,走不出滄海桑田。一念花落,相思成殤;一念花開,流年靜好。更多的時候,與其用一生的懷念彌補今生的錯過,來還前世欠下的痛,不如找到回憶中的靈魂,給那顆飽嘗風霜的心,安一個溫暖的家。案頭落紅,散落花箋,寫盡江南情韻,豈知夢裡花開多少花落多少?
  • 一念秋風起,一念梧葉落
    經歷了國破、家亡、夫死、逃亡的種種不幸遭遇,心裡悽悽慘慘戚戚,再聽到黃昏時分碎雨敲打在梧桐葉上的聲音,李清照怎一個愁字了得!李清照被譽為「詞國皇后」。她的詞,讀少了,會遺憾;讀多了,心會碎。其實李清照跟每個曾經害過相思的人一樣,徹夜難眠、望穿秋水。
  • 「讀與賞」《蜘蛛之絲》: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只需一念,便是天堂轉身一念,竟是地獄天堂與地獄只在一念之間生活既非天堂更非地獄>置於天堂地獄之間只在一念一念善意即是天堂一念惡意就是地獄善惡之念就在一瞬上一秒天堂下一秒地獄天堂地獄到底是什麼樣子
  • 王陽明:人之善惡,只在一念之間
    王陽明制定這份鄉約的目的是讓當地人通過修身心存善念,用善念待人處事,最後成為善良之民,可謂苦口婆心。在《南贛鄉約》中有這麼一句話:「認知善惡,由於一念之間,爾等慎思吾言,毋忽!」這句話不難理解,他說的是人由善變惡或由惡變善,都只在一念之間,讓當地人銘記在心,不要把他的話當耳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