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古鎮的美麗與憂愁

2020-12-12 騰訊網

去年五一期間,鳳凰古城小長假四天累計接待遊客37.6萬人次,高於「網紅古鎮」烏鎮的30.4萬人次,與麗江古城不相上下。今年國慶期間,也許是人們在家憋了太久的原因,鳳凰古城八天累計接待遊客達到87.3萬人次。鳳凰已經火了很多年,現在不僅熱度未減,而且愈發火爆,並帶動著湘西其他古鎮成為眾多旅客的目的地。

▲鳳凰古城旅遊業數十年來愈發火爆,平日裡也遊人如織。供圖/圖蟲創意

因為沈從文,

湘西成了中國人嚮往的故鄉

提起湘西,人們總是充滿了美麗的想像,這很大程度得益於近代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描寫。湘西是沈從文的故鄉,他曾在給妻子張兆和的信中說:「小地方的光、色、習慣、觀念,人的好處同壞處。凡接觸到它時,無一不使你十分感動……不是有人常常問到我們如何就會寫小說嗎?倘若許我真真實實的來答覆,我真想說,你到湘西去旅行一年就好了。」 通過沈從文動情的筆觸,我們看到了沅江寧靜,小舟橫渡,古鎮的吊腳樓錯落分布,善良的行人笑容樸實,翠翠與爺爺相依為命。即便是一場龍舟賽,也沒有擁擠和喧鬧,一切都處於一種無需矯飾的、自然而然的閒適狀態……這些鮮活又獨特的畫面,構成了人們對湘西古鎮最初的印象,並吸引著人們從全國各地,輾轉高鐵、大巴千裡迢迢趕來,只為一睹湘西的美好。

▲安靜的河流、烏篷船、吊腳樓,構成了我們對湘西古鎮最初的想像。圖源/網絡

人們嚮往湘西古鎮,本質上是因為它契合了我們對於故鄉的回憶和想像——印象中的故鄉,不也是有著安靜的河流、善良的人兒、淳樸的生活。只是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很多人的故鄉在消失,而湘西因著自然的隔絕,還保留著許多古老的樣子。 正如沈從文在《邊城》中所寫:「邊城所在一年中最熱鬧的日子,是端午、中秋與過年。三個節日過去三五十年間,如何興奮了這地方人,直到現在,還毫無什麼變化」。現在人們的生活變化太快,過去的很多習俗、習慣都在快速演變著。這當然是大勢所趨,無人能夠抗拒,只是人們偶爾還是想要脫離當下,回到過去,找回遺失的美好。

▲一到節假日,湘西古鎮便吸引大量遊人,其中鳳凰必是遊人爆滿。圖為沱江邊正在進行的民族風情表演。攝影/尹繼東

在《湘行散記》中,沈從文這樣讚美故鄉的河「正因為它同都市相隔絕,一切極樸野,一切不普遍化,生活形式、生活態度皆有點原人意味」。這樣的文字,對於城市中機械式地過著996生活的人們,實在太有衝擊力了。 當然,想像歸想像,湘西古鎮實實在在有足夠的魅力,讓每一個到此一遊的人不虛此行:豐富的自然生態資源,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和鮮明生動的民族特色,每一點都讓這裡顯得與眾不同。比如在鳳凰古城,人們可能更多關注的是沱江邊的吊腳樓、烏篷船和少數民族風情表演。但漫步古城小巷,你會偶遇文學巨匠沈從文故居,民國總理熊希齡故居,一門三代四傑的陳寶箴博物館......讓人不禁感嘆,邊城不邊,小城不小!

▲沈從文出生於鳳凰,也在鳳凰長大,如今在鳳凰古城內有沈從文故居。圖源/網絡

武陵山下沅江水,

孕育湘西古鎮群

大湘西,一片神奇的土地,大部分屬於武陵山區,在地理範圍上包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張家界市、懷化市和邵陽市、永州市的部分地區。這裡是雲貴高原東北側與鄂西山地西南端之結合部,屬中國由西向東逐步降低第二階梯之東緣,武陵山脈由東北向西南斜貫全境,東南以雪峰山為屏障,四圍高山使湘西顯得「與世隔絕」。 湘西內部地形複雜,地貌多樣。西南石灰巖分布極廣,多溶洞、伏流;西北石英砂巖密布,因地殼作用形成小片峰。東西部為低山丘陵區,平均海撥200~500米,溪河縱橫其間,兩岸多衝積平原。地貌總體輪廓是以高原山地為主,兼有丘陵和小平原,並向西北突出的弧形山區。

▲湘西自治州分布有眾多巖溶臺地,一座座如豆腐塊的山林立,上面分布有稀疏的村落,山與山之間是深切的峽谷。攝影/向文軍

湖南省境內由南向北依次分布著湘江、資水、沅江、澧水4條主要水系,最後向東北方向匯入洞庭湖。其中,支流縱橫的沅江貫穿湘西全境,湘西境內沅江流域長度超過5公裡的支流有1491條之多,其中主要支流7條,長度均超過140公裡,具有十分便捷的航運條件。因此湘西在隔絕之中,又有開放的通道。 湘西是湘黔渝三省市交界之地,也是少數民族生存、遷徙之地。在這塊狹長的邊境之地上,土家族、苗族、侗族與漢族作為人口最多的四個民族,以「犬齒交錯」之勢分布,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接近80%。歷史上,中原王朝對生活在西南高原山地的少數民族進行治理,常常受到大山阻隔。而從漢口一帶過長江之後,從洞庭湖西側南下,可以沿水道往西進入湘西和貴州,由於資水和澧水上遊不能到達貴州,而支流眾多的沅江延伸到了貴州腹地,且路程較短,所以沅江理所當然成為了當時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重要通道。

▲湘西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圖為位於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縣的馬田鼓樓,始建於1644年。攝影/李貴雲

明清時期,湘西成為帝國向西南山地開發的「首善之地」。州府衙門、衛所訓總等行政軍事機構沿沅江紛紛設立,行政地位的凸顯帶動了沿岸商業,也讓沅江流域的木材、桐油、生漆等貿易更加繁榮。沿著沅江溯遊而上,一個個重要的商鎮、軍鎮逐漸發展成型。這其中,有以苗防為目的的軍鎮——鳳凰,在清嘉慶二年(1797年)升級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貿易重鎮——洪江,明清時期就是湘黔兩省邊界木材、桐油出口的大宗口岸,到了民國,年出口貿易值一度與省會長沙不相上下。其他尚有號稱湘西四大古鎮的裡耶、茶峒、浦市、王村,皆是沿河商貿重鎮。 另有許多不出名的古鎮在地方上也頗具影響力,如因水庫建設淹沒在水下的託口鎮,曾經是貴州境內清水江(沅江源頭)運輸木材入湘的第一站,木材在此靠岸統一紮排,再向下行駛;龍山縣的隆頭鎮,坐落於沅江二級支流洗車河與酉水交匯口,是湘西北重要的山貨吞吐地,以出口桐油、木材、五倍子、生漆等為主,後因修建水電站也大部分淹於水下。

據湘西古鎮研究專家、長沙學院教授劉沛林統計,目前沅江流域尚存古鎮近百處,沅江在其中充當著不可取代的連接作用。以沅江幹流為主軸,以7條支流為次軸,古鎮群呈樹枝狀、輻射狀、多通道的形式分布在湘西境內。湘西古鎮作為如此密集、成規模的古鎮群,在國內實屬罕見。

▲湘西四大古鎮之一的王村鎮,因拍攝電影《芙蓉鎮》而改名芙蓉鎮,被譽為「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供圖/圖蟲創意

「邊城」的煩惱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裡便匯入茶峒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只一裡路就到了茶峒城邊」 這是小說《邊城》開篇的一段文字,讀過的人印象都會很深刻。其中出現的茶峒,即茶峒古鎮,是真正的「邊城」原型地。茶峒古鎮,坐落於沅江支流酉水河畔,位於湖南與貴州、重慶三省市的交界處,距湘西自治州花垣縣城25公裡。依靠發達的水路交通,茶峒自明清時便貿易興盛,成為湖南省的西大門和湘西四大古鎮之一。然而真正讓茶峒名聞天下的還是沈從文發表於1934年的小說《邊城》。

▲位於酉水河畔的茶峒古鎮,至今仍保留著比較古樸的風貌。圖源/網絡

今天提到邊城,很多人都以為是鳳凰,其實鳳凰古城只是因沈從文故居,又是沈老先生長眠之地而聞名。隨著鳳凰旅遊業火爆全國,人們對湘西古鎮的關注似乎都被它吸引了去,真正的「邊城」茶峒卻在酉水河邊稍顯安靜。2010年,鳳凰古城剛進入快速發展期,鳳凰縣每年接待遊客量已達500多萬人次,這對核心景區僅佔地1平方公裡的地方,是個驚人的數字,而同期茶峒年接待遊客數量不到50萬。 為了提高知名度、發展旅遊業,茶峒多年來與鳳凰爭奪「邊城」的名號。2005年,茶峒鎮乾脆改名叫邊城鎮,坐實了《邊城》文學世界原型的地位。不過改名並未給這座邊陲小鎮帶來更多人流量,與鳳凰相比,邊城鎮遊客數量至今還是小巫見大巫。也許改名只是發展旅遊的因素之一,交通、基礎設施等條件的改善可能更為重要。與交通便捷、開發最早、基礎設施完善的鳳凰古城相比,邊城鎮地理位置更為偏僻,在公路為王的時代,曾經發達的水運優勢不再,基礎設施建設也落後了很多。

▲曾經水運讓茶峒貿易興旺,如今以陸路運輸為主的時代,茶峒只能依靠旅遊業發展經濟。圖源/網絡

然而,也因此,邊城鎮保留了更多人們想像中湘西古鎮的風貌。河邊的吊角樓,嘻嘻的孩子,鬱郁的青山,一切依舊如往日滌蕩身心,只是翠翠已化身為一尊石像與她的那隻黃狗翹首在河中央的石灘上,等待著她所企盼的人從遠方歸來。走在邊城狹窄的老街,踩著一塊塊青石板鋪地的小巷,「故鄉」的氣息撲面而來。相比於人聲喧鬧、燈火輝煌的鳳凰古城,在邊城鎮,人們的確更能感受到在小說中所看到的那邊城世界。 小說中的「邊城」因為保留了故鄉的原生態形象,讓許多人念念不忘;而現實中的「邊城」,卻在為如何吸引更多遊客、提升旅遊業憂愁著。如何一邊充分開發資源,一邊留住本真生活,這是一個難題,需要更多的人思考和探索。

▲位於沅江邊的鳳凰古城旅遊資源卓越,最早進行商業開發,取得巨大成功,成為湘西其他古鎮效法的對象。攝影/田根

參考資料

·錢燁.湘西古鎮 距離「邊城」有多遠[J].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2020,(10)

·李忠東,張晶.湘西巖溶臺地 喀斯特家族裡的新景觀[J].中國國家地理繁體版,2019,(04)

·周紅,林鋒.湘西古城鎮的發展歷程與旅遊發展研究[J].中國名城,2017,(08)

相關焦點

  • 湘西「最出名」的古鎮,景色美過麗江古鎮,如今遊客絡繹不絕
    旅遊景點越來越多,其中不僅有古色古香的,還有一些現代氣息的景點,如果大家想要更親密的了解大自然的話,那麼就可以去尋找一些古鎮。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注意到了古鎮,對於古鎮也有了很多了解,所以去古鎮旅行成為很多人的首要選擇。可是現在很多景點都加上了古鎮二字,可是他們是真正的古鎮嗎?如果大家無法選擇的話,可以先來看看小編今天為大家推薦的這個古鎮,特別適合大家前去遊玩。
  • 沈從文只寫出了湘西古鎮10%的美,真正去過才能玩懂湘西!
    然而每一個去過湘西的人都會感慨:湘西,真的值得火!都說湖南10分美,湘西佔了9分。而湘西的10分美,湘西古鎮就佔了9分!神秘的巫儺文化,柔美的山水古鎮,奇幻的民間傳說,都讓無數人都種草了這片湘地最後的秘境。湘西,更是一個由古鎮連成的仙境。沒有一座座雋永的古鎮,就沒有動人的湘西風情。
  • 航拍湘西邊城古鎮(組圖)
    原標題:航拍湘西邊城古鎮 >    這是10月6日航拍的邊城古鎮。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地處湘黔渝三省市交界地區,是沈從文名著《邊城》的原型小鎮,優美的風景、淳樸的民風賦予邊城古鎮獨特的魅力,成為人們觀光採風的上佳之選。
  • 秘境湘西——裡耶古鎮
    大山深處的秦史館——裡耶古鎮 裡耶與王村、浦市、茶峒並稱為湘西四大古鎮,是土家族的發祥地之一。
  • 湘西不只有鳳凰古城,這些古鎮才是湘西最值得去的地方
    說到湘西旅遊,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鳳凰古城,鳳凰確實是美的,但現在商業化過重,遊人過多,其實湘西的美,絕不僅在那一座鳳凰城。唯有深入這片隔絕了浮躁與喧囂的邊城淨土,你才能真正讀懂沈從文筆下《邊城》世界的純美。
  • 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湘西芙蓉鎮
    因此,千年古鎮也有不少。這不,今天我恩就來看一下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湘西芙蓉鎮。芙蓉鎮,本名王村,是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鎮,位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境內的永順縣,與龍山裡耶鎮、瀘溪浦市鎮、花垣茶峒鎮並稱「湘西四大名鎮」,又有酉陽雄鎮、「小南京」美譽。
  • 湘西這4個美輪美奐的古村古鎮,小眾卻不容錯過
    這山與水造就的仙境般湘西,不只是有鳳凰古城,還有不少小眾古村古鎮,你去過幾個? 1 古丈縣翁草村 它隸屬於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村約有800人,身處山中,綠意盎然,吊腳樓古色古香沿山而建,更像個避世的桃源。
  • 湖南除了湘西鳳凰外,最具神秘色彩的古鎮,曾被著名作家寫進書中
    最後便是湘西古鎮了,瀏覽江南秀麗與神秘。前面兩個地方需要消耗一定體力才能完成,畢竟都是高山陡壁嘛。而去湘西就要輕省些,坐車就能到達目的地。而且旅遊者向來又分好幾派系,其中就有一群鍾愛國內古鎮的遊客。他們喜歡這種保存了幾百上千年的古建築和風情,似乎踏上古鎮的那瞬間就能穿梭到久遠的年代一樣。那麼說到湘西古鎮,大部分人腦子裡下意識就會閃現鳳凰兩個字。
  • 湘西的代名詞不只有鳳凰,這些絕美的古鎮一樣惹人心懷!
    湘西,中國一個神秘的角落,那裡的古老村落,個個如同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讓人充滿了無盡的幻想。但是提到湘西,幾乎所有人都會想到的是鳳凰古鎮,可是,湘西那些絕美的古鎮,絕不止鳳凰一個!忘記鳳凰吧,神秘的湘西古鎮還是原來的淳厚質樸,澄清空明,不染片塵。每一個都隱藏著千年的故事和唯美容貌。
  • 湘西藏著中國唯一一座建在懸崖和瀑布上的古鎮,夜景堪稱一絕
    湖南湘西真的是一個神秘的地方,提起它,人們可以首先想到著名的鳳凰古城,還可以想到古代屍體文化、湘西盜匪記等關於湘西的很多傳說。陝西遍布新天地,許多村莊躲在深山裡,保存著比較淳樸的民風和比較獨特的建築物。
  • 湘西古村落
    29個;而據我們歷時數年的田間考察,發現湘西有特色村落103個,百年老宅1947棟,特色民居多達10971棟。這些民居宅院和村落猶如一枚枚璀璨的胸針,別在湘西如詩般美麗的文化衣領上。一是分布在酉水流域的傳統土家族聚居村落;二是分布在臘爾山臺地、呂洞山一帶的傳統苗族聚居村落;三是分布在沅水、酉水沿岸的碼頭古鎮
  • 湖南湘西古鎮,擁有2000多年歷史,劉曉慶曾在此拍攝著名電影!
    湖南的湘西也有以芙蓉命名的芙蓉鎮, 我叫芙蓉鎮, 景色優美,文化深厚而聞名,成為受人喜愛的旅遊勝地, 這個芙蓉町是湖南省湘西苗族自治州境內的永順縣,據考證,這個芙蓉町已經有2000多年的歷史,境內瀑布很多,因此被稱為「被瀑布懸掛的千年古鎮」, 由於姜文和劉曉慶主演的電影《芙蓉鎮》在這裡拍攝,芙蓉鎮的名聲一直很高,每年都有數百萬遊客來觀看。
  • 湖南被忽略的一座古鎮,是湖南省的西大門和湘西四大古鎮之一
    在這座古鎮的地域表現過程中看,它所具有的社會旅遊價值也不低,也能通過發展古鎮旅遊的方式可以實現較好的區域發展,而在對這座古鎮的表現下看,它也有較強的社會旅遊意義,同時,如今的湖南對它的古鎮保護重視程度也很高,對於它的古鎮發展上而言,對於它的看重程度也比較高。
  • 累了,就去湘西!
    ,助力湘西文旅產業發展。乾州古城是南長城的大本營,與鳳凰齊名的雙子城,龍鳳城,是神秘湘西的文化窗口,湘西非遺大觀園。▽胡家塘▽曾經貧窮落後的小村莊,變成了如今的「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中國美麗休閒鄉村」、「國家森林鄉村」、國家AAA級景區和全國鄉村旅遊示範村,十八洞村歡迎您的到來~邊城原名茶峒,歷史上曾是軍事防禦要地,也是沈從文筆下的湘西小城。地處湘黔渝三省交界處,有「一腳踏三省」之稱。
  • 這裡本是湘西一座千年古鎮渡口,卻因為一部電影,而名聲大噪
    這裡本是湘西一座千年古鎮渡口,卻因為一部電影,而名聲大噪,芙蓉鎮在湘西,這是有著千年以上歷史的古老城鎮的渡口,過去古鎮上有很多瀑布,所以被稱為「掛在瀑布上的千年古鎮」。也許不知道,芙蓉町的名字叫王村,雖然歷史悠久,但是知道的人不多,多虧了劉曉慶、姜文主演的電影《芙蓉鎮》,給四十歲以上的國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給湘西永順縣的王村的人們也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財產。
  • 以水為墨抒繪美麗與幸福——河長制助推新湘西建設
    與十八洞村一樣,湘西州300萬土家苗漢各族兒女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切囑託,努力打贏精準脫貧攻堅這場歷史性戰役,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道路上,以水為墨,始終守住綠色底線,助推美麗開放幸福新湘西建設。
  • 鳳凰古鎮: 欣賞湘北美麗的田園風光, 領略湘西神秘的自然風景
    九景的話基本是一些故居,大同小異,感興趣的還是可以了解一下,都會有講解員在一旁講解的,第二天早上去泛舟,忽略掉江中大片的水草周圍的風景還可以,有當地的特色,晚上可以去看看篝火晚會,還是比較有趣的,還會穿插兩段拍賣會,本來最期待的是湘西趕屍的那個節目的
  • 神秘湘西丨這幾個美景,不信你都去過……
    這些湘西小眾景點適合你!走在古鎮上,像是穿越到了千年的時光。街邊串起的紅燈籠和沿途向你憨笑的當地人,會給你帶來一種溫暖和煦之感,令你的內心堅定而踏實。 裡耶是湘西的四大古鎮之一,也是土家族的發祥地。
  • 專家解析:湘西裡耶可打造美麗國土縣域文化起源地標
    活動期間和研討會上,有關專家對龍山縣及裡耶古城生態文化旅遊、土家族文化開發、裡耶秦簡及秦代古縣文化大遺址研究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我國最具規模的秦簡牘出土檔案文獻申報國家和世界記憶遺產、打造美麗國土縣域文化起源地標等,提出了諸多寶貴意見和建議。
  • 遊湘西:來邊城茶峒古鎮,尋找早已經失去的精神原鄉
    湘西茶峒.邊城舊夢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隻黃狗。」 這是文學巨匠沈從文大師的代表作《邊城》中的第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