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中國館延展首日,也是延展門票對外銷售的第一天,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參觀、購票。上午9時剛過,中國館續展售票廣場內就已排滿了購票者,遊客需排一個半小時才能買到門票。
長時間的排隊使得倒票「黃牛」有機可乘,他們在售票窗口大量購票後,轉而向排隊遊客加價出售,原價20元一張的普通票被標價50元。
「黃牛」稱多買給予優惠
昨天上午9時20分,售票廣場採取限流措施以後,遊客需要先在上南路排隊等候,再視廣場客流情況逐批進入售票廣場。記者看到,隨著廣場外遊客隊伍的逐漸增長,「黃牛」也紛紛出現,十幾名「黃牛」徘徊在隊伍兩旁,不停地低聲詢問遊客是否需要門票。
記者上前搭訕一名倒票「黃牛」詢問門票價格,該「黃牛」開價50元,並向記者表示這些門票都是他們趕早前來購買的,「現在賣給你,能省去你3個多小時的時間。」當記者詢問能否一次性提供10多張門票時,「黃牛」說:「沒問題,但需要等上幾分鐘,門票一會兒就到。」他還表示,由於記者提出的購買數量較多,他還能提供些許優惠。最後,記者以「購票人數尚未確定」為由終止了交易。
記者在現場看到,由於排隊隊伍前進速度緩慢,像記者這樣同「黃牛」搭訕的遊客不少,且成交率頗高。
「黃牛」循環排隊獲取票源
為何遊客需要長時間排隊,而「黃牛」手中卻票源充足呢?記者在現場調查發現,這些「黃牛」大多是團夥行動,以達到利益最大化。他們先是通過循環排隊、一次性大量購票等方式購買門票,而後集中分配,最後才向遊客倒賣。
此外,記者發現「黃牛」並沒有採取「囤票」策略,而是根據遊客需求來決定購票數量。
昨天上午9時40分左右,記者在售票廣場內看到,「黃牛」在完成一次購票後,可以滯留在售票廣場乃至售票窗口前,循環排隊等候下一步購票指示。比如,一名「黃牛」完成購票走出售票區域後,立刻將手上數十張門票轉手給另一名「黃牛」,而後又一次排進隊伍中。記者昨天上午整個採訪期間,始終有幾張「熟悉」的面孔不斷在排隊人群中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