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詳細路線攻略,造訪千年水利奇蹟

2020-12-11 驢友吧

從小就喜歡歷史,喜歡三國,一直是個歷史迷、三國迷。兩千年前的水利奇蹟都江堰,從小便響徹耳際。一直想去看看這座秦時修建,漢時軍護的水利工程,一直想去探尋它飛沙分水的建造秘籍,更想去看看那些埋在水下的鎮河神物。今天給各位分享一波都江堰攻略,有幫助就抓緊收藏分享哦!

圖:都江堰。

實用信息 | 關於都江堰

是全世界迄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主要有魚嘴分水堤、飛沙堰溢洪道、寶瓶口進水口三大部分構成,一直發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都江堰附近景色秀麗,文物古蹟眾多,主要有伏龍觀、二王廟、安瀾索橋、玉壘關、離堆公園等。

景區門票

成人票90元,學生憑證可購優惠票45元;四川省及省外老人憑證購半票;70周歲以上(含70周歲)老人憑證免票(黃金周期間所有老年證均需購半票);講解器10元(另付費);景區觀光車車票往返15元,單程10元(從碑亭—魚嘴)。

圖:都江堰。

開放時間

8:00~17:30(12月1日~3月1日)

8:00~18:00(3月2日~11月30日)

最佳時間:四季皆宜,春夏最佳。清明時有放水大典,但遊客比較多。

用時參考:半天或1天。

交通情況

汽車:在茶店子汽車站乘直達都江堰的汽車,發車時間為6:30~19:00,車程約1小時,票價17元。

城際鐵路:在成都火車站(即成都北站)乘到都江堰火車站的城鐵,車程30分鐘左右,票價15 元/ 人;或從犀浦站乘城鐵到都江堰火車站,車程20多分鐘。

自駕:走成灌高速公路都江堰下道,全程60多公裡,行車約1小時。

圖:都江堰。

從成都到都江堰市有近70公裡路程,不是自駕的話,最便捷的方式是坐成都到都江堰的城際鐵路。四川的城際鐵路簡稱城鐵,車票在12306網站或是火車站售票廳都可以購買,跟動車和高鐵基本一樣,只是列車編號以C字打頭。

圖:城際鐵路列車時刻表。

從成都火車站出發到都江堰市的城鐵上午最晚一班是08:49始發,如果錯過了這一班就要等到下午兩點鐘的車了,中間大片的宜出行時間成都站都沒車坐,這點比較坑爹。在錯過上午最後一班車後,我只能拎著行李箱從成都火車站倒地鐵到犀浦站坐犀浦到都江堰的城鐵,不僅耽誤時間,而且成都站到犀浦站的距離也不算短,所以特此提醒想要上午到達都江堰市的遊客,早上一定要早些出發。

圖:列車時刻表。

從犀浦站坐城鐵到都江堰非常的快,只用了20多分鐘就到了,這可是兩個城市之間的穿越,速度真是讓人喜歡。城鐵的價格非常的便宜,感覺比高鐵動車便宜太多了!成都火車站到都江堰市票價15元,犀浦站到都江堰市的票價只有10元,超級便宜!

圖:都江堰計程車。

都江堰市區不大,車流量也不多,一路都很順利,基本不存在上下班擁堵高峰。整個都江堰市區給人的感覺非常的乾淨明快,尤其是路上的熊貓圖案計程車非常的萌!

遊玩信息 | 景區大概覽

遊覽路線

景區路線:都江堰市區—灌縣古城—南橋—都江堰景區離堆大門—臥鐵廣場—伏龍觀—寶瓶口—飛沙堰—魚嘴—安瀾索橋—堰功堂—老君殿—玉壘觀—門犀亭—馬王殿—南橋

圖:都江堰景區遊覽圖。

灌縣古城

行走了半個中國,終於在都江堰遇到了好天氣。都江堰景區在都江堰市中心,景區與灌縣古城連為一體,站在古城上,一側是現代城市,一側是千年古堰,景色奇秀,山水入懷。灌縣古城城牆城樓雖然都是新建的仿古建築,但還是讓人感覺歷史氣息濃鬱。

圖:灌縣古城。

走進灌縣古城,街道寬敞整潔,路旁樹木蔥綠,跟城外的景色完全不同,加上天氣晴朗,出遊的心情更是開朗。

圖:灌縣古城。

都江堰南橋

在城裡經過一條很長的飯店長廊,七拐八拐的到了一處寬闊的廣場。這裡就是著名的都江堰南橋了!而都江堰景區的正門也就在南橋廣場邊。

圖:南橋。

南橋建於清光緒四年,也就是1878年,曾多次遭遇戰火焚毀,後又被洪水衝毀,1982年,國務院將南橋劃入都江堰文物保護區範圍。2008年汶川地震後又被判定為危橋,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並加裝了燈光亮化。現在的南橋基本上是在原址上後建的仿古廊橋建築,但南橋的韻味仍舊十足,尤其廊橋夜景,更是都江堰的一絕。

圖:南橋。

南橋建造精美,匠心獨運,尤其獨特的造型和繁複的工藝,還有它那絢爛奪目的南橋夜色,是讓所有遊客迷戀動心的風景。

圖:南橋。

從都江堰城隍廟出口這裡往回走,又能路過南橋。南橋的夜色是非常漂亮的,趁著天空壓出藍色,趕緊多拍幾張。

圖:南橋夜景。

南橋的橋廊裡雕梁畫棟,美不勝收!

圖:南橋橋廊。

橋邊的長廊華燈初上,開始熱鬧起來。腳下的岷江水也被燈光換個色彩。

圖:岷江夜景。

站在南橋上,腳下奔騰的黃綠色江水就是從都江堰中湧出的岷江,今年雨水特別的多,已經超過98年的歷史同期水平,所以水勢很大水位很高。

圖:白天的岷江水。

岷江兩側都是仿古的長廊,長廊下都是店鋪商家。長廊非常的長,一眼望不到邊。白天廊下零星有人打著麻將喝著茶,夜色降臨之後廊下觥籌交錯熱鬧非凡!

圖:岷江。

南橋廣場邊就是都江堰景區的正門,但廣場太大,不大的門頭顯得不是那麼的顯眼。都江堰景區有多個出入口,建議從南橋廣場這邊的正門進入,這樣遊覽下來不會落下任何景點。

都江堰景區

圖:都江堰景區正門。

我到達景區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多了,景區17:30前都可以買票進入,景區下班後,各個出口不關閉,不用擔心出不去。下午去的時候遊客比較少,整個景區都很清靜,想好好品味都江堰的驢友建議在日落前兩小時進入景區。

圖:都江堰正門。

景區門票90元,學生的話有半價優惠,網上買電子門票的話有一元優惠。取票口就在正門口的售票處電子票取票窗口,只需要出示簡訊就能取到門票,用時不到一分鐘,還不用排隊,非常的方便。

關於講解器,個人覺得不需要租,也不需要找導遊,因為景區裡旅遊團非常多,你不想聽講解都不行!走一路聽一路,而且反覆的聽,完全是耳朵磨出繭的節奏!

圖:都江堰旅遊電子票。

進到景區裡,走不遠就是一個小廣場,廣場中心原型噴泉下遊四根橫躺的鐵柱,這四根鐵柱叫做臥鐵。

圖:臥鐵。

臥鐵是埋在內江"鳳棲窩"處的淘灘標準,也是內江每年維修清淘河床深淺的標誌。

圖:臥鐵。

相傳李冰建堰時在內江河床下埋有石馬,作為每年淘灘深度的標準,後來演變為臥鐵。現有四根臥鐵分別是明朝萬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國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我們看到的這四根臥鐵的複製品,其真品還埋在內江河床下。

圖:臥鐵。

景區內的環境非常清幽。從正門到第一個景區伏龍殿距離不短。沿途兩側都是噴水池和歷史名人雕像。有很耳熟能詳的諸葛亮、張松,也有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名人。

圖:都江堰景區。

這棵銀杏樹被稱作張松銀杏,相傳是西蜀別駕張松親手栽種的,距今有1700多年的歷史。因為樹根盤結如鶴足,民間有化鶴飛翔的傳說,所以為譽為"白鶴仙"。

圖:張松銀杏。

路的盡頭就是伏龍觀了。旅遊團一般到了這裡導遊都不會帶領遊客登觀的,只是簡單的介紹幾句便繞了過去。其實伏龍觀裡有很多看點,尤其在觀下可以近距離觀賞寶瓶口,不登殿實在是可惜。

圖:伏龍觀。

傳說因李冰父子治時曾在這裡降伏孽龍在離堆之下,取名"伏龍觀"。現存殿宇三重,前殿正中立有東漢時期所雕的李冰石像。殿內還有東漢堰工石像、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

圖:李冰像。

這尊石像就是李冰像了。在1974年都江堰遷重建安瀾索橋的時候,工人第一次在河床內挖出石人。後來,這尊石像被文物專家考證為李冰像,移到了伏龍觀裡保存。

圖:堰工像。

1975年初,在距李冰像出土地點約60米處,一尊持鍤石人像再度被發現,這尊"堰工"像,被多數考古界專家認為是李冰所造三石人之一。

圖:飛龍鼎。

這尊鏽跡斑斑的大鼎就是唐代金仙和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時的遺物——飛龍鼎。鼎上龍舞雲繞,非常的繁複。

圖:飛龍鼎。

在伏龍觀裡逛了一圈,在二樓的位置有平臺和亭子可以俯瞰都江堰景色。整個都江堰有三大件,分別是魚嘴、飛沙堰、寶瓶口。從離堆大門進入景區,參觀這三大件的順序正好是反過來的,也就是先到寶瓶口再看飛沙堰最後到魚嘴。伏龍觀所處的山頭就是離堆,面前逐漸縮窄的水道就是寶瓶口了。

圖:伏龍觀。

上圖是從對面拍的伏龍觀,伏龍觀所在的山包就是離堆,左邊的河道就是寶瓶口。離堆與對岸的山原本是一體的,為了節制水流古人人工鑿山,用火燒石裂的方法將離堆與山體分離,開出了一條水道。岷江從寶瓶口流出的水,進入了川西平原的灌溉水網, 旱則引水浸潤,雨則杜塞水門,保證了約300萬畝良田的灌溉,使成都平原成為旱澇保收的天府之國。

圖:寶瓶口。

站在伏龍觀上,腳下是就是寶瓶口,水勢湍急,水位線也已經很高了。

圖:寶瓶口水勢。

離堆有條步行道,可以順著岷江水一直前行,是欣賞寶瓶口的好位置。

圖:欣賞寶瓶口的好位置。

飛沙堰是都江堰三大件之一,具有瀉洪、排沙和調節水量的功能,可以說是確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災的關鍵要害。飛沙堰的作用主要是當內江的水量超過寶瓶口流量上限時,多餘的水便從飛沙堰自行溢出;如遇特大洪水的非常情況,它還會自行潰堤,讓大量江水回歸岷江。

圖:飛沙堰。

飛沙堰的另一作用是"飛沙",岷江從萬山叢中急馳而來,挾著大量泥沙、石塊,如果讓它們順內江而下,就會淤塞寶瓶口和灌區。飛沙堰巧妙的利用了水流的離心作用,使堤堰擁有了自行清理泥沙的能力,在眾多水利工程中顯得獨特而神奇。

圖:飛沙堰。

據說測算,當內江流量超過每秒1000立方米時,飛沙堰分流比超過40%以上,分沙比可達75%左右。洪水越大,飛沙堰的分流比越高,排沙效果越顯著。經飛沙堰二次排沙後,進入寶瓶口的推移質僅佔岷江總量的8%左右。也就是說,飛沙堰能處理河水中百分之九十左右的泥沙,實在是太令人驚嘆了!飛沙堰下的石碑,不知道是用來測量水位的還是做淘灘涂的參照。

圖:飛沙堰石碑。

這條洩洪渠是飛沙堰的一部分,有木板橋連接兩岸。河水暴漲時超出的江水可以從洩洪渠排除,以減小寶瓶口的壓力。平時這裡是乾涸的河道,時有部分江水從離堆前的閘口排道洩洪其中。

圖:飛沙堰。

古時飛沙堰,是用竹籠卵石堆砌的臨時工程,現在已改用混凝土澆鑄,以保一勞永逸。洩洪渠兩側的堤壩可見整齊排列的鵝卵石,這是用來降低水流速度,減少洪水對堤壩的衝擊,形狀和作用都與古時的竹籠相似。

圖:洩洪渠。

都江堰景區的自然環境非常好,青山綠水,空氣清新,再加上晴好的天氣,整個人心情都跟著楊過明媚起來。看過了寶瓶口、飛沙堰,都江堰的重頭戲就剩下一個魚嘴了,但是看著對岸山頂的亭臺樓閣,和這青山綠水的自然景色,實在安奈不住到對岸踏青尋芳的衝動。

圖:都江堰景區。

從飛沙堰到魚嘴有一段距離,不是很長。可以從飛沙堰旁邊的碑亭坐觀光車到達魚嘴。車票往返15元,單程10元。坐車的人比較多,需要排隊等車。其實觀光車說是到魚嘴,其實連安瀾索橋都沒有到,在半路就停了,剩下的一半的路還是要自己步行,個人認為這個觀光車比較坑,走路過去5分鐘也就足夠。而且沿途風景超級好!

圖:沿途風景。

魚嘴因為形狀像魚的嘴而得名。魚嘴包括百丈堤、榪槎、金剛堤等一整套相互配合的設施,主要作用是把洶湧的岷江分成內外兩江,西邊叫外江,俗稱"金馬河",是岷江正流,主要用於排洪;東邊沿山腳的叫內江,是人工引水渠道,主要用於灌溉。因為來的時候是豐水期,所以在與嘴上什麼也看不到,離得遠些從山頂俯瞰反而更能體會魚嘴的精妙。

圖:魚嘴。

在古代,魚嘴是以竹籠裝卵石壘砌起來的,現在是仍是用類似於竹籠子的鐵籠裝著卵石建造的。

圖:鐵籠裝著鵝卵石。

這座鐵索橋就是安瀾鐵索橋了。嘉慶年間,有夫妻重修了此橋,兩岸行人可以安渡狂瀾,所以叫做安瀾橋,又叫夫妻橋。上世紀七十年代,安瀾橋從原址向上遷移了一百多米,遷橋過程中在河道中發現了伏龍觀裡的那尊李冰石像。

圖:安瀾橋。

安瀾橋現在是一座鐵索橋,橋面鋪木板,鐵索由麻繩包裹。走在橋上,橋身搖晃的比較劇烈,但還算穩妥。

圖:安瀾橋。

橋面距離水面非常的近,是真正的觸手可及!走安瀾橋過岷江還是非常刺激的。

圖:安瀾橋。

到了安瀾橋,已經是下午5點多了,景區裡已經沒有什麼旅遊團,只有零星一些散客。因為沒有擁擠的遊客,所以可以安然的站在橋上欣賞兩邊風景。

圖:安瀾橋。

因為安瀾橋也叫夫妻橋,所以到了對岸,撲面而來的就是一牆的許願牌。

圖:安瀾橋。

一般旅遊團過了安瀾索橋到了這裡,都江堰之行也就結束了。但跟團走其實只遊了一半都江堰,更多的美景和震撼其實是在這側的山上。

圖:堰功堂。

沿著廊橋往上走,是堰功堂。本想穿過這裡上到一座閣樓上眺望都江堰,沒想到爬了半天台階到了閣前卻發現門被鎖著,不允許遊客登臨。

圖:堰功堂。

與對岸平坦的地勢不同,這一側都是山路。時間已經過了18:00,陽光已經變得柔和起來。整個山上基本沒有什麼人,全程走下來一共就遇到了五位遊客。

圖:石階。

山上有很多美麗的臺階、小路,整個山路清幽靜謐,植被濃密,負氧離子非常的豐富,一路下來感覺自己都有些醉氧了!最喜歡這種景區裡沒有人的感覺了,感覺碩大一都江堰就是自己一個人的!

圖:石階。

沿著一條條美麗的山間小路向上走,半山處有座太極殿又叫老君殿,殿面不大,香火還算繁盛。殿前有一個很寬敞的平臺,可以俯瞰山下風景。

圖:太極殿。

太極殿的位置只在半山,山勢又不高,所以視角也比較受限,但景色還是不錯的。

圖:太極殿。

林木太蔥蘢了,擋住了一部分的視線。這是遠望魚嘴的方向。

圖:眺望魚嘴。

這邊是飛沙堰的方向,遠處隱約能看到城市的身影了。

圖:眺望飛沙堰。

從太極殿出來,繼續往上走,想到整個都江堰的最高點秦堰樓俯拍都江堰景色,可是到了電梯處,卻被告知下班電梯不營業了!圖中順著山勢向上的一排房子就是電梯間!

圖:電梯間。

這麼長的電梯間是不是很壯觀!

圖:電梯間。

既然不能登臨秦堰樓,那就只能遠眺一下了!

圖:遠眺秦堰樓。

都江堰的山不高,坡度也不大,路修的很好,所以很好走,爬起來一點都不費力氣。沒走多久就到了玉壘關。要說這個玉壘關可謂大有來頭。與立管有1100多年的歷史,建於唐代貞觀初年,所處位置為臨江的虎頭崖,扼住松茂古道的咽喉,有"川西鎖匙"之稱。杜甫詩中所云"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說的就是這個玉壘關。

圖:玉壘關。

玉壘關有條不太明顯的小路,可以登臨關頂。小路旁有很多壘疊整齊的石牆,一看這風化程度就能感覺到它們飽經滄桑。估計這些石牆就是當年玉壘關的原址所在。

圖:玉壘關。

玉壘關上的風景不錯,比太極殿那裡的視角要寬闊許多。這裡能夠遠眺飛沙堰的全貌。

圖:遠眺飛沙堰全貌。

山下就是飛沙堰,那條索橋就是來時走過的排洪渠上的索橋。對面山上的亭子叫門犀亭,那裡是視角更好,我們一會就過去。

圖:飛沙堰。

都江堰這段的松茂古道景色非常的漂亮,很多公園裡的景色都沒法跟這條古道的姿色相比較。林木蔥蘢,花開芳豔,整個一林間仙境!

圖:松茂古道。

這裡是靈官樓,屬於都江堰城隍廟的一部分。光聽靈官樓這名字就感覺陰氣十足。這是一個小坡地段,有很長的臺階,臺階兩側建有屋角誇張的建築,感覺有點陰曹地府的感覺。靈官樓的主體建築在維修中,所以也就沒能做更深入的了解。

圖:靈官樓。

靈官樓外有棵奇怪的古木,看似人型,手裡還拿只筆。這個傢伙叫"魁星",是棵千年烏木,牌子上說是天雕地刻自然形成的,但怎麼看怎麼覺得是人工雕刻大。這個魁星在傳說中是主宰文運的,魁星點鬥、獨佔鰲頭說的都是他。所以好多學子都來拜魁星,求個高中。

圖:魁星。

從景區裡出來,外面是個廣場,很多大媽在跳廣場舞。要有忠狗粉絲在後面聚精會神的欣賞。

圖:跳廣場舞的大媽。

這個出口的大門還是很漂亮的,隨著門上的燈光亮起,都江堰開始被夜色包圍。

圖:都江堰的夜色。

遠山如畫,南橋如夢。夜色中的都江堰別有一番風味。

溫馨提示 | 都江堰貼士

1、 成都有多個火車站,常說的成都站或是成都火車站是指成都北站。

2、 成都火車站客流量大,安檢較為嚴格,始發車都是提前30分鐘檢票,建議預留足夠時間到火車站候車。

3、 成都火車站到都江堰火車站上午最晚一列車發車時間為08:49,不要錯過發車時間。

4、 成都到都江堰的城鐵車票可以在12306等網站網購。

5、 都江堰火車站有很多低價拉客的黑車,他們低價攬客然後半路推薦走另一條所謂只有當地人知道的冷門線路,一般收取100元,這些都是騙遊客的,他們只是帶你遠遠的望望都江堰,看不到都江堰的精髓,千萬不要上當。

6、 都江堰景區就在都江堰市中心,住宿建議選擇都江堰市中心附近的酒店,住宿比較多,選擇性也比較大,環境也較好。

7、 景區上午遊客較多,建議選擇下午錯峰遊覽,傍晚人非常少。

8、 景區面積比較大,很少有賣水賣吃食的攤位,夏天遊覽建議備足飲用水。

9、 飛沙堰景區附近有商家打著憑門票免費拍照的幌子招攬遊客,拍完只給張2寸的小照片,大照片需要遊客掏錢購買。

相關焦點

  • 川蜀水利奇蹟,2300年過去了,為啥都江堰依然可以福澤四川?
    important}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許多建築奇蹟。但其實,無論多麼漂亮宏大的建築,其實用價值也就在當時那個年代就結束了,現在我們也只能當成文物古蹟欣賞欣賞。不過今天我們要聊的這個古代建築,卻真的是一個偉大的奇蹟,它不僅在古代時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即使到了如今21世紀,它也依然在發光發熱著。它就是四川岷江水利樞紐——都江堰。關於都江堰的介紹,西瓜視頻創作人【李永樂老師】的作品【千年奇蹟都江堰:2300年前的水利工程如何造就天府之國?】
  • 都江堰旅遊攻略——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都江堰旅遊攻略——都江堰被譽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南橋是都江堰景區外的免費景點,但是人很多,大多都是走累了歇腳的。南橋是一座美麗壯觀的廊橋,有著各種彩繪,雕梁畫棟。南橋臨近都江堰景區大門,從景區步行就能到達。
  • 都江堰:岷江上建造的千年奇蹟
    以一口堰為城市命名的,實為罕見,這座城,這口堰,就叫都江堰。這口堰的分量之重,可見一斑。德國地理學家李希霍芬早就發現了都江堰的價值,成為把都江堰詳細介紹給世界的第一人。1872年,他以行家的眼光,盛讚「都江堰灌溉方法之完善,世界各地無與倫比」。
  • 都江堰放水節中獎名單公布 附遊玩路線與攻略
    前期【都江堰放水節】微信搶票活動中獎名單,今天將會在都江堰旅遊門戶網公布,趕快去看看「幸運兒」名單中有沒有你的名字吧!詳詢:都江堰旅遊門戶網官方網站【http://www.djy517.com】進行查看。昨天愚人節,但小編向你們保證,本條消息我們只「娛你」,不「愚你」!
  • 都江堰,世界偉大的人工水利遺產奇蹟!
    細數中華民族的發展史,同時也是一部流淌著的水利開發建設史。華陽國志中記載成都「水旱從人,不知飢謹,時無荒年,天下謂之天府也。"這其中離不開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功勞。這座歷史最長的無壩引水工程,成就了成都兩千多年來的繁榮與興旺。01都江堰的建造原理是什麼?
  • 都江堰水利工程歷史由來
    三國蜀漢時期,都江堰地區設置都安縣,因縣得名,都江堰稱「都安堰」。同時,又叫「金堤」,這是突出魚嘴分水堤的作用,用堤代堰作名稱。唐代,都江堰改稱為「楗尾堰」。因為當時用以築堤的材料和辦法,主要是「破竹為籠,圓徑三尺,以石實中,累而壅水」,即用竹籠裝石,稱為「楗尾」。直到宋代,在宋史中,才第一次提到都江堰:「永康軍歲治都江堰,籠石蛇決江遏水,以灌數郡田。」
  • 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都江堰
    一項偉大的古代水利工程,因為都江堰的存在,才有了成都平原的千裡平川和「天府之國」的產生。被稱為古代水利的燦爛明珠。時到今日,都江堰水利工程仍然發揮著作用。汶川大地震給都江堰造成了沉重的打擊,二王廟大殿和伏龍觀屋面垮塌,甘孜州丹巴碉樓群有兩座垮塌,很多古建築隨山體滑坡毀於一旦。不幸中的萬幸是,建於兩千年前的都江堰幾大主要水利工程組成部分挺了過來,這被許多考古專家視為奇蹟。目前都江堰的主要組成——魚嘴(分水堤)、寶瓶口(引水口),飛沙(洩洪堤)基本無恙。
  • 都江堰攻略 必不可少的旅遊小技巧
    都江堰是我國最著名的水利工程之一,一直以來都是人們旅遊的熱點景區之一。所以我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些關於都江堰一日遊攻略技巧,使你的旅程更加愉快。都江堰不僅風景優美,而且歷史文化悠久,是世界上保存最完整、時間最久且至今為止都在使用的水利建設,一直以來造福萬民令人稱讚。
  • 都江堰牽手江都站 共啟水利基本現代化徵程
    「古有李冰都江堰、今有人民江都站」。11月28日,「都江堰·江都站世紀工程交相輝映共建儀式」在江蘇省江都管理處舉行,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蘇川兩地的水利人在江都管理處真情攜手,開展合作共建,全面開啟水利基本現代化徵程。
  • 人均100元,一天玩轉都江堰,超值攻略
    我的行程:11:22 犀浦—— 都江堰 10元18:09 離堆公園—— 成都 10元最佳瀏覽路線我推薦的路線是:從犀浦站到 都江堰 站,前往瀏覽 都江堰 景區,從雲廊扶梯處的入口進入景區。一般一輛車都有一個導遊,只要到了 都江堰 站,導遊都會在一個招待廳讓希望前往景區的遊客集合,然後湊足了一輛車就集體出發前往景區。官方導遊帶的路線就是瀏覽的最佳路線。免費的巴士會把大家帶上山,正好在雲廊扶梯的入口處,大家在參觀完雲廊扶梯後,只需要一路下山瀏覽就可以,非常省力。
  • 都江堰你只知道青城山?請收好這份小眾防坑全攻略
    在高壓與PM2.5共存的環境裡呆久了,需要去森林裡洗洗肺,感受負離子爆棚的清新,穿梭於千年古堰之中,這篇攻略將以最地道的玩法讓你知道都江堰為什麼有那麼多人留戀到在此隱居~最佳解鎖都江堰姿勢解鎖世界文化遺產都江堰,首先需要以正確的遊覽方式了解古代勞動人民開鑿修建宏大水利工程及2000多年以來的防洪灌溉原理
  • 都江堰牽手江都站 世紀工程共啟水利基本現代化新徵程
    11月28日,「都江堰•江都站世紀工程交相輝映共建儀式」在江蘇省江都管理處舉行,從巴山蜀水到江南水鄉,蘇川兩地的水利人在江都管理處真情攜手,開展合作共建,全面開啟水利基本現代化新徵程。
  • 路線|成都熊貓基地都江堰1日遊
    這是一條行程比較豐富的路線,不需浪費多的時間,1天就能玩轉熊貓基地+都江堰!D1: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川菜博物館、都江堰DAY1遊玩攻略在成都大大小小几十個景點中,接待遊客人次最多的非大熊貓基地莫屬。
  • 歷史的奇蹟,都江堰
    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三個問題,卻都與一個舉世聞名、巧奪天工的水利工程有關,它就是都江堰。這是一個可與長城媲美的偉大工程,一個活著的歷史奇蹟。兩千年來,都江堰一直默默造福成都平原上的百姓,成就天下聞名的「魚米之鄉」。為什麼都江堰有這麼大魔力?一切還要從其設計者和建造者李冰說起。
  • 攻略| 成都(青城山-都江堰)旅遊景區
    直到今天,山上的天師洞、建福宮、上清宮、祖師殿、老君閣、朝陽洞等數十座道教宮觀仍完好保存,與山間遮天蔽日的古樹一起,見證著兩千年來的歲月風霜。 都江堰是中國戰國時期秦國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眾修建的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是全世界至今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無壩引水為特徵的宏大水利工程。
  • 去嗨皮旅行都江堰旅遊全攻略,帶你玩轉都江堰
    在富饒的天府之國——四川境內,都江堰其實算不上風景秀麗的景觀,但它作為一項巨大水利工程,卻造福著數以萬人,更是讓周邊城市的經濟、農業等實現了飛速騰飛。去嗨皮針對都江堰的景點,來介紹一下最佳的旅遊攻略。都江堰旅遊攻略:都江堰水利工程和青城山是前往都江堰旅遊必打開的兩個景點,前者是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最佳遊玩路線:東大門→玉壘閣→二王廟→飛沙堰→魚嘴→離堆公園→南橋。後者則是青城天下幽,道教名山。兩處景點可以一天遊覽結束。
  • 成都都江堰國慶旅遊攻略 十一自駕遊路線推薦
    遊覽路線:  成都到青城山都江堰一日遊推薦行程:  早晨7:00從成都市區出發,9:30左右抵達都江堰景區;10點左右遊覽都江堰風景區(遊覽時間2小時左右):從離堆公園進入都江堰風景區,遊覽離堆公園觀碑亭 → 離堆 → 堰功道 →清溪園→都江堰水利工程→寶瓶口引水口 → 飛沙堰洩洪壩 → 觀魚嘴分水堤→秦堰樓
  • 都江堰迎今年最大洪峰!且看千年水利工程分洪洩流,守護...
    視頻:都江堰新聞中心鄭光鑫今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刷爆了朋友圈而且央視也為都江堰水利工程點讚兩千多年以來,它送出涓涓細流,灌溉沃野良田今天水靈妹就帶你近距離感受這座最古老的大型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於秦昭王末年(約公元前256~前251),由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
  • 劍與遠徵悽風谷地詳細路線流程攻略
    劍與遠徵這遊戲中玩家挑戰一些副本試煉是可以獲得豐厚獎勵的,當然有些挑戰需要你合理的規劃路線才能夠獲得最好的收益。下面我們就為小夥伴們分享悽風谷地這個副本的詳細路線流程攻略,你肯定會用得上的!劍與遠徵悽風谷地詳細路線流程攻略1,走紅星,殺3,踩藍月到左上,殺1,踩紅月,殺2,踩綠月回起點。左上220先不打2,走藍星,殺3,踩綠月回起點。
  • 高清航拍,千年都江堰如何「淡定」洩洪?
    @風吹陰山草:太守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千年大計、質量第一,兩千多年了仍然服務於後人,真是人間奇蹟。@_攝友約克_:歷經數千年,至今仍能發揮作用的水利工程!基建狂魔是自帶祖先基因的…@捲毛jiumua:本土居民旅遊專業表示,這個原理光講清楚就很複雜,真的挺自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