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5日,梁振英當選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四屆行政長官人選。千裡之外的山東威海,一場"認親"活動隨即開始。(東方IC/圖) |
江培珍拿著能證明自己是梁振英表姐的證據——一張拍攝於1964年的照片。按她的說法,照片右邊的拘謹男孩,就是香港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南方周末記者 翁洹/圖) |
2012年3月25日12點34分,梁振英當選香港特區第四任行政長官人選。五分鐘後,他陸續收穫了兩個故鄉,一個堂兄和一個表姐。
在香港特區候任行政長官梁振英祖籍所在的山東省威海市,一場"認親"活動正在展開。至2012年3月28日記者發稿時,短短三日,已經有兩個村莊和兩個家庭表示他們和梁振英沾親帶故。其中,"堂兄"梁景新與柴裡村綁在一起,「表姐」江培珍則與西豆山村互為印證。
故裡「柴裡村」
在這場認親競賽中先拔頭籌的是柴裡村。
3月25日12點44分,在梁振英當選特首人選十分鐘後,威海市柴裡村迎來了歡慶時刻。花了3000塊錢購買的鞭炮「噼噼啪啪」地響著,28響禮花「嗖嗖」升空,在這個寂寥村莊的上空炸響。
從上空俯視,坐落在301省道旁邊的柴裡村色彩單調,由大片黑色土地、土黃色平房和多穿藏青色衣服的村民構成,毫不起眼。但這一天,村莊點綴了明亮的色彩,那是身著金色衣服的腰鼓隊和大紅色衣服的扇舞隊在翩翩起舞。
這場慶祝顯得有點突然。這一天不是任何節日,在村莊的歷史上,村民們從來沒有在這一天這麼高興過。這次破例,是因為千裡之外的香港進行了特首競選,祖籍威海的梁振英獲勝,他被認為是柴裡村人。
村裡的平靜是在3月21日打破的,這一天,香港的《東方日報》來到了這裡。接著,《大公報》、《文匯報》等香港媒體及《威海日報》、《威海晚報》等當地媒體紛紛趕到。
林毅在這個寂寂無名的村莊當了11年的村支書,突然發現村子很有可能是名人梁振英的故裡。在此之前,柴裡村最有名的產品是富士蘋果。
不用費太大的勁,林毅就能明白這對於村莊的重要意義:招商引資、交流合作、"最起碼,這是村裡的光彩。"這個喜訊就像一塊餡餅從天而至,砸在柴裡村的頭上,而作為領導的林毅,工作的當務之急是撿起這塊餡餅,不讓它消失。
最重要的是證據。林毅找到了村裡的族譜,畫了一張譜系圖,以資證明村莊與梁振英的關係。
譜系圖根據八卷本泛黃破舊的"梁式家乘"而作。柴裡村90%的村民姓梁,而「家乘」即「族譜」的古稱。為了讓梁振英與村莊的關係更為簡單明了,林毅把族譜中的重要部分用圖表的形式畫在了一張村委會的辦公信箋背面。這張圖表已經給每一位到訪的記者看過,但由於保管得小心翼翼,尚完好無損。
這份呈金字塔的圖表中,最頂端的名字是「梁葆栒」。林毅介紹,「他是梁振英的爺爺」;「梁葆栒」下轄三根箭頭,指向「梁啟元」、「梁慶元」、「梁澤元」三個名字,其中「梁澤元」下面又有一根箭頭,指向新任港首「梁振英」。
「梁澤元就是梁振英他爹,梁振英是柴裡村人。」林毅總結道。
79歲的梁景新則是柴裡村的另外一份證據——他是「梁啟元」的兒子,「梁啟元」是「梁澤元」的哥哥。換而言之,梁景新是梁振英的「堂兄」。
族譜和梁景新被反覆呈現在記者面前,梁景新一遍又一遍地回憶,「梁澤元」於上世紀40年代求學離鄉,曾在成都寫過家書。
不過,香港記者對此提出了異議——在香港,梁振英的父親叫梁忠恩,而不是「梁澤元」。
林毅的解釋是,梁澤元到香港後改了名字,「這在當時是很常見的」。
然而還有其他的疑點:首先,梁振英的父親赴港的時間對不上,據香港媒體之前報導,梁父於上世紀20年代便已在香港做警察;其次,梁振英曾於1986年、2005年、2009年三次回威海,其中2009年還是以私人身份進行的尋根之旅,還帶了老婆孩子,卻從未回過柴裡村。
儘管尚存爭議,但林毅覺得梁振英可以考慮在故裡投資建廠,「希望梁先生能到家鄉走走看看,支援家鄉,指個致富道路。我們是有這個想法,但咱還沒有接觸,講多了不體面。」
柴裡村可提供梁振英投資的項目,林毅還沒有想好。他表示,柴裡村村民多種蘋果,人均年收入7000元左右,「不窮」,但村集體經濟幾乎是片空白,每年光靠出租林地收入200萬元。「希望能建個廠,做蘋果加工出口。」
至於這是否符合特首的職責,林毅了解不多。"特首,就像村裡的書記一樣吧。"林毅哈哈笑著回答。
「堂兄」梁景新
梁景新知道自己可能是梁振英的「堂兄」,是在2005年。當年梁振英訪問威海市,有政府官員來到村莊進行查證。
梁振英是誰?柴裡村的660名村民大多搖頭。村裡沒有一個人見過梁振英,也沒有一個人見過梁振英的父親。除了村支書林毅的兒子曾於1999年至2006年隨部隊駐港,村裡連去過香港的人也沒有。
唯有梁景新回憶起來,自己曾經有一位小叔,上世紀40年代曾經外出求學,輾轉成都等地,最後不知所終。
「小叔最後可能去了香港。」就此,梁景新成了梁振英的「堂兄」。
梁景新對自己與新特首的關係並不自信,「要我說也說不好,我也是一知半解。」
他的回憶非常不穩定,有時候他說梁澤元在上世紀40年代離開家鄉,有時候又說成是50年代。但據梁振英所著《阿爸的手》中回憶,其父母二戰前即已從山東搬到香港生活。
一眾香港媒體記者對梁景新的身份莫辨真偽,向橋頭鎮政府求證,鎮政府也無法給出證據。梁景新聲稱曾有"梁澤元"的照片,但記者索要時照片已不知去向。
為了核實身份,橋頭鎮派出所所長向《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提供了一張1965年拍攝,含有梁忠恩的集體照。丁春麗轉而讓梁景新辨認。「他花了不到一分鐘,就從31個人裡面找到梁忠恩」,這讓丁春麗稍稍放心。另外一個讓她傾向於梁景新確乎是梁振英「堂哥」的證據是,梁景新和梁忠恩,都長了一雙特徵明顯的招風耳。
3月25日,選舉當天的上午,梁景新和自己的13名兒孫,在孫子梁兵家觀看特首選舉的網絡直播。雖然他連一句粵語也聽不懂,也不甚了解選舉的程序,但為時3個小時的直播,梁景新看得很認真,身邊的香港記者也不時給他充當翻譯。
「堂弟」順利當選後,梁家歡呼雀躍。出於尊敬,村裡在村口慶祝之前,首先在梁景新的家門口放了一掛鞭炮,兩發禮炮。隨後,他連午飯都沒有吃,一遍遍接受媒體採訪,並召集家人讓媒體拍全家福。
「表姐」江培珍
江培珍是梁振英在威海市的第二個「親人」。
江培珍最重要的證據是一張照片——一個男孩立於兩個女孩左側,身著西服,靦腆地笑著。照片的背後寫著三個小孩的名字,其中有"振英(建平)11歲"的字樣。照片的底部寫著「1964年留念」。
「我是梁振英的表姐。」江培珍稱,她父親江鳳滋有兩個妹妹,都在香港。其中江秀枝是梁振英的母親。江培珍記得,小姑江鳳英的丈夫曾在上世紀40年代赴香港探親時滯留不回,其後小姑為尋夫於1952年赴港。至於江秀枝夫婦何時何故赴港,江培珍並不清楚,。
江培珍聲稱她曾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與兩位姑姑多有通信,但信箋已在多次搬家中遺失。「每年寫一兩封,就是討論家長裡短。」
1977年,55歲的江鳳英回威海探親,「她還在我們家住了一晚。」那一年,梁振英正好從英國布裡斯託理工學院畢業,獲測量及物業管理學士學位。江培珍並不記得小姑有談到表弟。但她表示,小姑回港後不久,梁振英的母親曾給他們寄過兩磅糖果。
江培珍說,她家與香港的親戚最後一次通信是在上世紀70年代。1984年,江培珍的父親去世,「他囑咐我一定要再聯繫上香港的親戚,我做夢都經常去香港。」
「我們也不是想沾什麼光,就是歲數大了,想把親戚找到。」今年69歲的江培珍末了強調,她大哥江培海在威海市江家寨開有一家「一萬平米」的飯店,歡迎梁振英參觀。
另一個故裡「西豆山村」
在為時三日的尋親活動中,西豆山村是出現得最晚的那個,但它也最有信心。
3月26日這天清晨,剛當選下任香港特首的梁振英,抵達添馬艦香港政府總部,與現任特首曾蔭權會面。
幾個小時後,梁振英的「表姐」江培珍在接受《威海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其父江鳳滋曾介紹,「江秀枝的丈夫梁忠恩是威海人,其老家在榮成一個叫豆山的地方」。
兩日後,江培珍即發現,西豆山村村支書梁玉敬找上門來。西豆山村地處榮成市柳埠鎮,位於威海市東南部,與梁振英的另一處「故裡」柴裡村相距8公裡。
梁玉敬的證物是另一份梁氏家譜。梁玉敬向在場的南方周末記者展示,其中確有"梁忠恩"的名字。記者再欲多看,梁玉敬便合上,稱此事敏感,必須經過鎮政府同意才可接受採訪。
「我們基本上肯定西豆山村是梁振英的故鄉了,梁振英是柴裡村人一點依據也沒有。」梁玉敬信心滿滿地說。
梁玉敬並不忌憚柴裡村會先入為主。他表示,3月27日,柳埠鎮政府已經帶領《威海晚報》記者張軍濤前去認證。
這場對梁振英故裡的爭論仍未結束,但報導此事的記者已經顯露疲態。3月26日,張軍濤在微博裡寫道,梁忠恩和梁澤元不可能是同一個人,但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