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失敗對所有女人都是一個不小的打擊,哪怕心態再好、再陽光、再積極向上的女子,嘴上說著「無所謂」,心裡也是在滴血的。婚姻對女人的價值和意義,遠遠大於男人,如果做了母親,很多女人寧願犧牲自己的終生幸福也要給孩子一個形式上完整的家。
只不過,這種形式上的完整,也必須兩個人都同意才可以。一方宣布退出,另一方就沒有選擇的餘地了。婚姻走到盡頭,夫妻窮途末路,哪怕沒有各自歡喜,也會一別兩寬。
張愛玲說,「對於三十歲以後的人來說,十年八年不過是指縫間的事,而對於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
年輕的時候,一生一世、相伴永遠是隨口就說的承諾。年齡越大,越不敢說這樣的詞語,因為知道背後的責任,因為不想讓誰失望,雖不見得人不負我至少做到我不負人。
婚姻的解體說明兩個人都有問題,彼此都在這段關係中承擔著自己的責任。無論離婚的原因是什麼,女人在再婚之前,都要弄清楚上一段婚姻失敗的原因。如果第一段婚姻離得糊塗,第二段婚姻進的迷茫,將來可能還會迎接第三段婚姻的到來。
沒有哪個女人願意離婚,選擇再婚也沒有什麼錯。但是,如果二婚二離的話,女人需要找找自身的原因在哪裡。人過40,復婚、二婚都不要輕易做決定。
與前夫離婚的時候,凌蘭已經40幾歲了,兩人早就沒有什麼感情了,為了孩子才堅持到他高考後再離婚。凌蘭和前夫都覺得,這點付出與犧牲,是身為父母應該做的。兩人和平離婚之後,前夫很快就有了女朋友,不到一年就結婚了。凌蘭心裡有一個疑問,一直也沒有問出口。
凌蘭的第二段婚姻有點與前夫置氣的意味,看前夫那麼快就組建了新家庭,自己也不能落後。於是,與一位正在追求她的男士領證結婚了。現任有一個小女兒和他們一起生活,凌蘭那時並不知道,他的小女兒會成為後來兩人離婚的主要原因。
一起生活之後,凌蘭發現小女兒被現任嬌慣得不成樣子,對她這個後母也頗有敵意。不是在現任面前搬弄是非,就是講他們一家人從前開心快樂的日子。凌蘭想,沒必要和一個孩子計較什麼,作為成年人,自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
一開始,現任偶爾還會指責女兒兩句,時間久了,他對女兒的信任超過了凌蘭,再加上他的前妻本就有復婚的打算。有時,凌蘭看到朋友圈裡現任與他的前妻和女兒出去遊玩的照片,覺得自己是個多餘的人。這個位置太尷尬了,凌蘭忍受了幾年,糾結了幾年,終於還是在50歲的時候離婚了。
凌蘭離婚的頭兩年,前夫也離婚了。當前夫得知凌蘭單身之後,遂向她提出了復婚。和感情沒有什麼太大關聯,只不過是年齡都不小了,在一起搭夥過個日子吧。畢竟他們也算原配夫妻,還有一個共同的兒子呢。
凌蘭卻不這樣想,她覺得人生中的這兩段婚姻已經讓她很累了,她需要時間思考一下,接下來的人生是一個人過還是再找個伴。
再婚夫妻,兩人都有孩子,難免會為各自的孩子多考慮一些。而且,畢竟沒有原配夫妻的情分,沒有共同的孩子,在經濟上會更計較一些,付出真心實意的人也比較少。與其隔著心過日子,凌蘭想不如自己一個人的生活更灑脫。
復婚也好,再婚也罷,凌蘭都不願再考慮了。至少在她遇上第三個值得嫁的男人之前,凌蘭準備好過單身的日子了。
夫妻雖是前生世界的情分,也是今生選擇的結果。凌蘭的第二段婚姻,開始就註定了會失敗,她甚至沒能搞清楚頭婚的問題出在哪裡,就因為前夫結婚而結婚了。猜中了開頭,卻沒猜中結尾。
頭婚、二婚或是復婚,女人都需要考慮清楚。人過40之後,每一個選擇都需要三思而後行,多問問自己如此選擇的原因是什麼,也要做好心理準備,是不是可以接受最壞的結果。
可能很多人選擇戀愛或婚姻的原因和林徽因說的那句話一樣,她說,「我會懼怕孤獨嗎?我只是偶爾會感覺寂寞。」
一個人的孤獨有很多排解方法,兩個人的孤獨卻是無法拯救的寂寞。因為,孤單加孤單不等於兩倍的孤單,而是等於寂寞的平方。
—END—
話題互動:你們是如何看待此事的呢?
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