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帶你讀懂古埃及. 意外

2021-02-23 意外藝術

幾千年來,從龜殼獸骨、竹簡、紙草(古埃及用)、獸皮(羊皮紙)、絲帛、紙張,到今天電子書的出現,閱讀越來越簡便了,但閱讀卻越來越困難了 。

只有能激發好奇心的書,才能讓人找回閱讀的樂趣!

這期的《藝術很難嗎》,意公子跟大家聊了聊古埃及的死亡文明

說起埃及,好像大家都很熟,隨口就可以說出金字塔,法老,木乃伊,什麼的詛咒,尼羅河...

但是,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呢?法老是不是全是男的呢?金字塔裡面的結構是什麼樣的呢?


這裡頭有太多神秘而有趣的事情,我們不了解。

同樣的,在一期視頻節目裡,也講不完的古埃及神秘而龐雜的文明。但是意公子發現了一本書,用非常有趣生動的方式能夠讓你「一本書讀懂古埃及」。

 

今天,意公子想把這樣一本神奇的百科書推薦給你:

《神秘古埃及》

一口氣讀懂古埃及

 

我們都知道古埃及是四大古文明之一,不論你是了解藝術還是研究文化,它都是不可避開的一個內容。

意公子小時候,經常在各種書刊以及電視上看到神秘的古埃及。說到古埃及,印象最深的就是金字塔,渾身裹著繃帶的木乃伊,還有不知道真假的寶藏、古老的秘法與詛咒的傳說。


它和恐龍世界一樣神奇。只要一聽到,總能吸引孩子(甚至咱大人自己)去想像!

 

一般的科普書,面對這麼神秘有吸引力的古埃及,也往往是用「公元前几几年發生某某事」這種無聊的方式,活生生澆滅你的好奇心和興趣……

 


意公子的筆記

而這本百科書則是有一個可愛的時間軸,選用每個時期最具代表的一個東西,形象地代表那個時代。

比如:新王朝時期,埃及最主要的是侵略周邊國家擴大版圖。所以,這個時期的代表物,就是一輛戰車。

 


除了這樣形象貼心的表達,跟其他枯燥的百科書不同的是,它不是按照時間一點點跟你講古埃及文化。

而是分為八個主題:歡迎來到古埃及、埃及的統治者、古埃及人的日常生活、死後的旅程、宏偉的金字塔、帝王谷、古埃及的神廟和城鎮、重現古埃及。每個主題在書裡都像一場探險。


 

用圖文+立體紙模的形式,還原一個真實又神秘的古埃及。不是簡單地翻讀白紙黑字,還需要你動手去翻一翻,轉一轉才能發現更多古埃及的知識和秘密。


比如,神秘的金字塔,翻開一頁躍然紙上。

 

還有打開的機關,裡面是詳細生動的圖示;


更有聰明的埃及人是怎麼如何搬運巨大的石頭,建成金字塔的。


  

這本書裡還告訴你「6步製作木乃伊的方法」,告訴你,木乃伊其實沒那麼可怕...


 

拉一拉、信封袋、卡片、迷你手冊等豐富的互動方式,閱讀起來一點也不枯燥。

 


 

讓每一頁書裡都有可以再翻開小頁;


像俄羅斯套娃那樣,藏著更深層次的內容介紹,讓翻開的每一頁都變成了一次奇妙的探險。

還有更多小提問設置,提醒讀者看書的時候別忘了要思考起來。


市面上有很多厚厚的古埃及專題的書,一本書讀懂古埃及其實不難,難的是把這些深奧乏味的知識,用非常有趣生動的方式呈現出來。

讓對古埃及感興趣但又不夠專業的真愛們,能夠在這樣輕鬆有趣的閱讀方式下,離心目中遙遠神秘的古埃及更近一點!


這同樣也是一本適合小朋友閱讀的百科書。

 

不識字的小朋友會被那些立體的插畫和金字塔吸引;而識字的孩子對書中的內容有認知了,也許不是大人講故事,小朋友會反過來和你分享。

而這本書同樣吸引著大人,裡面神奇的木乃伊製作方式、傳奇的墓室傳說...我想,這是本最適合全家一起「漲姿勢」的神奇百科書。

想像一下,晚上睡前,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打開這本書,就像了開啟一場只屬於你和孩子的埃及探險...

長按二維碼

購買《神秘古埃及》


相關焦點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教你如何選書、讀懂一本書、內化知識
    書是絕大部分問題的出口,如果你正感到迷茫或焦慮,不妨開始讀書。想要讀書,卻不知道讀什麼好;讀一本書,好似讀不太懂;讀完一本書,卻沒有記住多少東西?不用焦慮,這並不是你的能力差,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問題,這是我們普羅大眾都有的問題。只要掌握了一定的讀書方法,我們就可以改變現狀。
  • 書評《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同看一本書,為什麼他能如此精闢的把書的內容講出來,而自己卻讀過就忘,甚至有些書還讀不懂。對於讀書的問題,樊登用這本書,給出了他的答案。下面給大家介紹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本書總共分為八章,我給這本書畫了思維導圖,是這本書的結構及主要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 書評《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同看一本書,為什麼他能如此精闢的把書的內容講出來,而自己卻讀過就忘,甚至有些書還讀不懂。對於讀書的問題,樊登用這本書,給出了他的答案。下面給大家介紹下這本書的主要內容。本書總共分為八章,我給這本書畫了思維導圖,是這本書的結構及主要內容。大家可以參考一下。這本書講了什麼?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不為讀而讀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第四章和第五章2.新知和行為「要想把一本書讀懂,還要養成讀完以後總結的習慣。」很多人聽過類似的話語,但真正去實行了嗎?為什麼讀完一本書,讀了就忘記了,記不住書中內容呢?什麼才是一本書真正有價值、值得記錄的內容呢?是名言警句?文中作者總結了8條評判標準:a.當你感覺概念被清晰界定的時候,一定要記下來。b.當你感覺問題很嚴重的時候,要記住它。c.當你感覺某種解釋令你很意外的時候。
  • 拜讀《讀懂一本書》後,才發現讀懂一本書是要這樣做的……
    讀一本書不難,但是讀懂以及能夠記得一本書說了什麼內容很難。我們往往匆匆把一本書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整本書也就忘光了!這就是我讀書時的常態。每次我看到別人能夠把一本書能夠說出來甚至能夠把這本書裡面的精華給說出來的時候,我十分敬佩。於是,去拜讀了樊登的《讀懂一本書》。
  • 讀懂一本書全攻略
    這是擁有2200萬粉絲的講書人樊登寫的一本書,樊登把多年讀書和講書的經驗都寫在了這本書裡,從成立樊登讀書會開始,樊登已經講解了300多本書,所講解的每本書都附有腦圖,讓讀書變得不再是費時費力的事,對於閱讀速度較慢的人,不僅提供了一個快速吸取書中精華的方式,還在不知不覺中引導了大量人開始快速閱讀
  • 讀懂一本書,讀懂一個人
    有許多記者想採訪他,他說:「如果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味道不錯,你有必要認識生這隻蛋的母雞嗎?」他把小說當成作者生的蛋,認為一切都在小說中,沒必要認識作者。真的沒必要嗎?司馬遷寫他到魯國曲阜孔子故裡旅行,到了魯國,看孔子留下來廟堂、車服、禮器,等等遺蹟。那時離孔子生活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四百多年,孔子的影響還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很多人繼續保留著那種以禮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 這篇文章教你讀懂一本書,學會萃取書中精華
    這是一篇介紹如何讀懂一本書的文章。書讀完了,我們到底有沒有讀懂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這本《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看樊登如何提取書中精華。這篇文章將從以下三點來做介紹:作者如何逆襲成為一名著名的講書人?如何讀懂一本書?
  • 如何高效讀書,讀懂一本書
    利用周末的時間讀完了樊登老師的作品——《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這本書詳細講解了如何選書、讀書、解書和講書。選書是起點,有可借鑑參考的標準和訣竅;讀書和解書是過程,是看明白一本書的關鍵;講書是結果,是驗證讀書效果的有效途徑。
  • 一本書就能讀懂諸子百家?真的,這本書的作者沒有忽悠你
    ,你又知道幾位?孔孟老莊墨子韓非,但凡姓氏後面帶個「子」的,不都是思想家嗎?中國的古代的思想家是真不少,他們各有各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各有各的主張,你會發現他們的想法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想要讀懂這些中國哲學家們的思想,還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 《讀懂一本書》|讓你走進不一樣的人生四境界
    很多人都聽過樊登讀書,今天就跟大家一起解讀樊登老師的著作——《讀懂一本書》,走進人生四境界第二境界:讓人體會到從三個月讀一本書到兩天快速閱讀,掌握重點、品味精華;很多人讀書喜歡邊看書邊玩手機或者停頓,殊不知間斷讀書就像聊天被打斷自己的思路一樣,失去了其中的樂趣和快感;而其實讀書講究連貫性和自由性,剛開始閱讀時不要直奔主題,先積累再精簡,。如果目的性太過強烈後,就會大大減少了大量的腦力摩擦帶來的意外驚喜。
  • 《高分讀書法》:三個心法,讓你快速讀懂一本書
    人生在世,總有這樣、那樣的困惑和不如意,讓你鬱悶,焦慮,而讀書卻是治癒你人生困苦的一劑良藥,帶你走出困境,獲得重生。只是,很多人都知道閱讀的好處,也嘗試著拿起書來讀,卻總是很難堅持下去。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讀完之後,你不知道書裡講了什麼,也就是說你缺乏一種把書讀透的能力。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如何做讀書筆記?
    更多的情況是:看完一本書,書中的內容了解個大概,如果要把這本書裡面的精華提取出來,腦子裡面就一團亂麻,不知道到底哪些才是最應該抓住的「黃金」。解決專業問題要向專業的人學習,在讀書方面,樊登老師無疑是最專業的。到底如何才能找出書中的有價值的內容?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中,樊登老師就為我們總結了8條值得借鑑的標準。
  •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讀後感。
    說實話,我很少在今日頭條以這種方式來推薦一本書。我認為這是一種涉嫌廣告的行為。但我想,真正喜歡閱讀的人他都不是自私的。他會把自己看過的好書會分享給大家。同樣我也是如此,於是就有了以下這段文字: 《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一口氣讀完,可以說受益匪淺。在當下看似知識大爆炸,各種短視頻橫行的年代。其實我們顯得更加的無知。因為消息來源的渠道太多。我們也根本無法甄別這其中的真假。
  • 真正讀一本書,把書讀懂,吃透!
    真正把一本書讀懂、吃透!最重要的不是 讀書數量, 而是 真正把一本書 讀懂、 吃透。 ——《讀懂一本書》隨著 電子產品的普及化, 讀書 變得輕鬆又方便。在樊登 《如何讀懂一本書》 中說到, 讀書重要的不是數量, 而是真正的讀懂、讀透!一、擴大知識儲備 簡單的說, 就是你的大腦內存要多, 在看書之前, 你平時要不斷的吸收知識。
  • 用思維導圖解讀一本書——《讀懂一本書》(六)
    從《讀懂一本書》思維導圖來解讀,會依據原有章節結構來分別解讀,以自己的淺薄的見識,用更淺顯易理解的表述書中內容,尤其是精華,要點部分。閱讀間隔會打破你閱讀的樂趣和快感,一開始一定要一口氣讀到底。看完以後再去看不懂的地方。一邊看書,一邊玩手機?要專注的閱讀。帶著目的閱讀vs自由閱讀帶著目的性去閱讀,要了解一本書的框架和脈絡。知道問題,現狀,解決方法,最有價值點,案例,論證等。
  • 一本書讀懂中國哲學?真的,寫這本書的哥們兒真的沒有忽悠你
    ,你又知道幾位?孔孟老莊墨子韓非,但凡姓氏後面帶個「子」的,不都是思想家嗎?中國的古代的思想家是真不少,他們各有各理解世界的方式,也各有各的主張,你會發現他們的想法跟今天的我們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想要讀懂這些中國哲學家們的思想,還真的是一件不太容易的事情
  • 怎樣才算讀懂一本書?
    《讀懂一本書》中告訴我們每本好書都自帶使命,書中從選書的原則,讀書的方法和講好一本書的路徑等多個方面,為讀者打造了一場關於閱讀的盛宴。本書作者樊登老師是樊登讀書創始人,樊登讀書的會員已有3000多萬,樊老師每周用40-50分鐘的時間解讀一本書,幫助更多人養成讀書習慣。
  • 讀懂一本書沒有那麼容易
    今天讀完了樊登老師的《讀懂一本書》,有很多東西留在心裡,。可是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讀書需要懂得底層知識這一個章節。說真正的讀懂書需要了解以下七個方面的知識儲備:1.心理學知識。2.經濟學知識。3.邏輯學知識。4.哲學知識。5.人生經驗。6.國學知識。7.管理學知識。
  • 《讀懂一本書》第二期
    我推薦大家讀非虛構類的書,因為它能拓寬你的視野,提高你的認知,還能鍛鍊你的邏輯思維能力,這些才是最重要的。看不懂,很好啊,這說明你正處在認知的舒適區之外,這說明你在升級你的大腦,只不過這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積累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