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刊文:新世紀三次危機消磨美國的霸權

2020-12-07 澎湃新聞

光明日報刊文:新世紀三次危機消磨美國的霸權

張志新/光明日報

2020-07-25 07:11

光明日報7月25日消息,新世紀以來,美國先後遭遇「9·11」恐怖襲擊、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三次大的危機。而美國對這三次危機的應對,顯示出自冷戰結束後美國在對外戰略、經濟模式和社會治理等方面的內生矛盾日益積累和疊加。

「9·11」恐怖襲擊發生在美國「一超獨霸」的巔峰時刻。冷戰結束後,美國自詡「戰勝了蘇聯」,獨享「冷戰紅利」,甚至於想把「單極時刻」延長為「單極時代」。事與願違的是,一方面,美蘇兩大陣營對峙局面結束後,「城頭變幻大王旗」,昔日的盟友可能成為今日的對手。曾被美國極力扶植、用於對付對手的「基地」組織與美國反目成仇,成為美國的「心頭大患」。另一方面,美式價值觀及生活方式與伊斯蘭國家文化的矛盾,在後冷戰時代集中爆發出來,導致以「基地」組織為代表的極端勢力對美國實施恐怖襲擊。

「9·11」事件後,美國人不得不捫心自問:「他們為什麼恨我們?」政治分析家理察·巴尼特認為,所有的民族都宣揚本民族優越性的倫理觀,但美國則使其成為一種宗教。美國人的這種心態反映在國際事務上,就是試圖將自己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力圖使意識形態、制度與美國不同的國家接受美國的模式,但是這種做法往往招致其他國家和族群的強烈反對。美國人不願承認或者面對的一個現實是,當他們在追求「超級大國」地位,並為維護自身利益而在全球推行美式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的時候,實際上觸動了其他國家和族群的根本利益,勢必引發對美國霸權的強烈反彈。同時,當時的美國小布希政府對「9·11」事件的應對,更讓美國從一個戰略錯誤走向另一個戰略錯誤。就在世界上多數國家都在道義上支持美國反對恐怖主義的時候,美國政府卻在傲慢與盲目的新保守主義指導下,先後發動阿富汗戰爭與伊拉克戰爭。其後的事實證明,這兩場戰爭非但沒有讓美國變得更加偉大,或根除恐怖主義,反而使得美國變得虛弱和孤立。

2008年源於美國的金融危機從另一個側面暴露出美式資本主義的弊端。當金融投機分子不擇手段地將不良資產打包和偽裝成優質資產出售的時候,再漂亮的泡沫也終有破碎的那一刻。美國經濟學家海曼·明斯基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就成功地預言了此次危機,他說,謹慎的資本主義已經讓位給大膽的資本主義:大多數人都想要借錢,而銀行也願意借,因為這樣銀行才有利可圖。由此,放貸人和借貸人創造了一個自我實現的上升螺旋,或者說「泡沫」。明斯基將這個不顧後果的借貸體系稱為「龐氏金融」。從次貸危機到金融危機,再到席捲全球的經濟危機,膽大妄為的美國資本家最終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然而,受金融危機影響最大的人卻不是最先作惡的人,在美國社會最底層掙扎的民眾才是最大的受害者。2008年金融危機留給世人的教訓是,所謂「民主政體+自由市場」的「華盛頓共識」不再是包治百病、包打天下的「良方」;相反,如果制度不能限制資本家的貪得無厭,類似的危機還將再次出現,將民眾拖入水深火熱的危機之中。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的蔓延則凸顯美國社會治理能力的短板。一方面,是聯邦政府無力統籌和協調全國公共衛生事務。1月中旬,美國首例新冠病毒感染者被確診,川普政府卻沒有認真對待這一威脅。2月10日,川普還泰然自若地宣布,隨著氣溫升高,病毒會「自行消失」。直到3月22日,美國才宣布對1/3人口實行禁足措施,但此時美國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已超過2.5萬,錯過了遏制流行病蔓延的最佳時期。大疫當前,聯邦疾病防控中心作為應對疫情的核心機構,卻在與州和地方政府搶奪抗疫物資。英國《衛報》表示,川普總統本人發起的「反科學攻擊」正成為對美國人健康「最大的威脅」,「川普的一派胡言可能誤導公眾,並且分散頂尖科學家的注意力,他們本該集中精力應對病毒,卻要費心消除川普的胡言亂語造成的危害」。

另一方面,各州各行其是,在防疫上一州一策,難以做到一聲令下統一行動,其結果是「按下葫蘆浮起瓢」,疫情很快在全國蔓延,而且一發不可收拾。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在宣揚人權至上的美國,窮人和富人在獲得檢測和醫治方面差別巨大。有數據顯示,此次疫情中黑人在死亡人數中的佔比兩倍於黑人在美國總人口中的比例。《華盛頓郵報》報導稱,在密西根州,只佔當地居民人口數量14%的非洲裔美國人患病人數卻佔總數的40%。在疫情高峰期,紐約市布朗克斯和昆斯兩個最窮社區的感染人數是人口密度最高的曼哈頓的兩倍。當有記者質疑富人優先得到檢測時,川普竟然回答說:「生活就是如此。」此外,在經濟上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嚴重的是失業的普通民眾,而長期處於社會底層的非洲裔和拉美裔更是首當其衝。

疫情在美國暴發的一個副產品是由於黑人青年弗洛伊德被白人警察「跪殺」在全美國引發的反種族歧視、要求族群平等的「黑人的命也是命」大規模示威抗議運動。該運動揭示出美國司法體系長期針對黑人等少數族裔的系統性、歧視性執法,更揭示出黑人等少數族裔與白人在經濟與社會地位上的極度不平等。但是,川普政府目前的所作所為非但沒有彌補美國社會的裂痕、從根本上解決「黑白矛盾」與族群的不平等,反而出於鞏固基本盤、獲取保守派選民支持的目的,進一步加深社會分裂。顯然,美國的種族問題難以因此次運動得到些許解決。

綜上所述,新世紀以來,美國所遭遇的三次危機都從不同程度上暴露出美國在對外戰略、經濟模式和社會治理等方面的重大缺陷,導致這類重大缺陷的美國重重內生矛盾並未消除,還有加劇的可能,將不斷損耗美國的實力,消磨美國的霸權。

(作者系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所副研究員,原題為《新世紀三次危機消磨美國的霸權》)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美國霸權,9·11,2008金融危機,新冠肺炎影響

相關推薦

評論(59)

相關焦點

  • 金融危機與美國經濟霸權:歷史與政治的解讀
    本文擬以歷史和國際政治的角度,從分析美國經濟形勢入手,對金融危機及美國經濟霸權的命運進行初步思考。一探討美國經濟霸權的意義,不僅在於準確解讀當前美國經濟形勢,更在於把握美國總體實力或霸權地位的走勢。如果把美國的霸權地位分解成軍事霸權、政治霸權、經濟霸權和科技文化霸權,那麼經濟霸權的變數最大,也最可能決定美國霸權未來的命運。
  • 光明日報刊文:探索建立中國的科技期刊評價標準
    光明日報刊文:探索建立中國的科技期刊評價標準 江曉原/光明日報 2020-09-03 09:27
  • 光明日報刊文評微電影《三分鐘》:站臺相聚抒寫著家國情懷
    光明日報刊文評微電影《三分鐘》:站臺相聚抒寫著家國情懷 婁國標/光明日報 2018-02-06 14:36
  • 美暢銷書作家刊文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是美國民主的失敗
    美暢銷書作家刊文稱:美國新冠肺炎疫情危機是美國民主的失敗 2020-05-27 12:27:41   來源:央視網
  • 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三大支柱是什麼?
    編輯:簡易財經作為全球第一強國,美國靠什麼來維持自己的全球霸權?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美元霸權,這是美國維持全球霸權的重要「支柱」。美國還可以通過美元霸權體系「收割」全球財富,通過貿易的形式向全球輸出美元,最後再通過美債使得美元回流,美元的「一進一出」形成閉環,美國利用這一「通道」實現對財富的收割,亞洲金融危機、拉美金融危機都是鮮活的例子。
  • 光明日報刊文:如何說話體現官員素質
    光明日報刊文:如何說話體現官員素質
  • 光明日報刊文:論文可「退位」 學術水平不能「降級」
    光明日報刊文:論文可「退位」 學術水平不能「降級」日期:2019-04-29  來源:光明日報操作    據報導,清華大學近日發布了《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培養工作規定》,其中不再以學術論文作為評價博士生學術水平唯一依據的規定引人注意
  • 《光明日報》刊文:多美!「小涼山彝族風尚」
    《光明日報》 2020年9月27日 第11版多美!「小涼山彝族風尚」【扶貧藝話】「設計是什麼?設計的社會價值在哪裡?」(作者:吳碧波,系中國美術學院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 來源 |《光明日報》 2020年9月27日 第11版 編輯 |胡心雲原標題:《《光明日報》刊文:多美!「小涼山彝族風尚」》閱讀原文
  • 光明日報刊文:跟風出版、模仿抄襲成為許多童書出版的途徑
    光明日報刊文:跟風出版、模仿抄襲成為許多童書出版的途徑 張昀韜/光明日報 2017-01-04 09:50 來源:澎湃新聞
  • 光明日報刊文:公交車上有寫作業專用「課桌」?實在是想多了
    光明日報刊文:公交車上有寫作業專用「課桌」?實在是想多了 李一陵/光明日報 2019-04-08 09:25
  • 應對美國文化霸權的中國策略
    美國藉助全球化在世界推行文化霸權,這極大地威脅到包括中國在內的諸多國家民族的文化安全。文章主要分析了美國文化霸權對中國文化安全的威脅,並提出應對策略。可以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層面與心理層面的安全屏障,能夠提升國家的整體安全,相對於政治、經濟、軍事安全來說是一種更深層次的國家安全。因此,在全球化時代,維護國家文化安全對於一國的穩定發展有重要意義。中國國家文化安全的現狀首先,伴隨著西方文化產品的湧入,我國國民產生了盲目的崇外思想。
  • 光明日報刊文:從五運六氣理論看新冠肺炎疫情
    光明日報刊文:從五運六氣理論看新冠肺炎疫情 顧植山/光明日報 2020-03-01 07:06
  • 美國「疫苗霸權」把弱小國家逼上絕路
    然而,有分析指出,「疫苗霸權」的作祟讓事情並不像憧憬中的那麼樂觀,很多國家可能會陷入「沒錢買」或者「有錢也買不到」的困頓中。在這方面,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首當其衝。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伊朗銀行系統的制裁是華盛頓迄今最嚴厲的制裁,這增加了層層的環節,使人道主義和醫療物資的獲得十分複雜。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發言人說,除了法律問題之外,金融公司和其他企業也不願與伊朗合作,「可能需要兩到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交易。
  • 新世紀中短篇小說的敘事倫理-光明日報-光明網
    (劉小楓語)新世紀中短篇小說在創作方法上仍以現實主義為主,但是在敘事倫理方面和以前有所不同。1980-2000年的中短篇小說的敘事倫理有些簡單化傾向,而新世紀中短篇的敘事倫理則有多元化和複雜化趨勢。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權力敘事的鮮明倫理傾向。新時期中短篇小說大多遵循現實主義原則,敢於直面生活,揭示生活的某些本質方面。
  • 美國濫發鈔票,會影響到「美元霸權」嗎?
    來源:不執著財經最近,有三件事情,讓大家覺得美國要濫發鈔票了:第一,美聯儲宣布無限量貨幣寬鬆,很多人認為是無限量向市場提供流動性。第二,川普籤署了2萬億美元的經濟剌激計劃。意在放水稀釋金融風險,同時向美國經濟注入了流動性。第三,美國政府向大約8000萬美國老百姓發放1200美元/人。國內很多人認為,這是美聯儲直接印錢出來發給老百姓的。但時至今日,美元指數走勢並不是很弱,還在100上下徘徊,至少在短期內美元霸權並沒有受到影響。
  • 環球深觀察丨美國「疫苗霸權」把弱小國家逼上絕路
    然而,有分析指出,「疫苗霸權」的作祟讓事情並不像憧憬中的那麼樂觀,很多國家可能會陷入「沒錢買」或者「有錢也買不到」的困頓中。在這方面,飽受美國制裁之苦的伊朗首當其衝。分析人士指出,美國對伊朗銀行系統的制裁是華盛頓迄今最嚴厲的制裁,這增加了層層的環節,使人道主義和醫療物資的獲得十分複雜。全球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COVAX)發言人說,除了法律問題之外,金融公司和其他企業也不願與伊朗合作,「可能需要兩到三倍的時間」才能完成交易。分析人士表示,除非這些限制被取消,否則伊朗在獲取疫苗方面可能面臨更危險的延遲和進一步的阻礙。
  • 美國「主宰太空」的霸權思維與國際社會背道而馳
    然而,美國卻在不斷加速推進太空軍事化—— 和平利用太空 不要背道而馳■豐松江 第75屆聯合國大會裁軍與國際安全委員會(聯大一委)11月6日表決通過「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決議。然而,在國際社會共同為之努力的大趨勢下,美國卻再次背道而馳,不但質疑「不首先在外空部署武器」決議,而且在決議通過的同一天,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稱,美「第9太空三角洲部隊」被委派遂行「軌道戰」任務,主要在太空實施監控、甚至在必要時發動太空攻擊。此外,文章還指出,美軍已經在研發用於太空戰的雷射武器等。
  • 半世紀來的三次「臺海危機」中揮之不去的美國身影
    過去幾十年,臺海曾多次燃起硝煙或準軍事對抗,這就是通常所說的臺海危機。一般認為,分治後曾發生過3次臺海危機。第二次臺海危機時間:1958年8月23日至1959年1月7日戰事:「八二三炮戰」,又稱為「炮擊金門」。金門,這個與福建廈門隔海相望的小島,曾經被視為「反攻的跳板」、「海上長城」。
  • 趙磊 張馨:美國資信評估霸權背後的場域邏輯
    引子美國的資信評估霸權向來都是國際金融市場不可小覷的角色。美國在全球範圍內的資信評估霸權是如何確立起來的?在嚴峻的信任危機中何以屹立不倒?在當今的國際投融資市場上,來自美國資信評估機構的評級意見已被廣大投資者奉為圭臬,實際上為美國的全球經濟治理確立了風向標式的霸權地位。這種絕對的行業主導地位及其廣泛而深遠的國際影響力在數次全球性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愈發凸顯,美國通過資信評估這個支點撬動全球資源、資金和市場的強大配置力也愈發引人關注。
  • 馬克斯韋伯與美國的世紀霸權
    正是韋伯教導我們,這一歷史性的衰退都是美國導致的。在以往,西方世界內部總是存在列強競爭,諸民族爭霸,這種競爭是如此波瀾壯闊,往往能延綿幾十年乃至數個世紀之久。競爭刺激了社會的科技、制度和知識變革的需求,是無所不在的竟爭導致了兩方世界的興起。雖然,西方社會短時間內會也出現霸權,但彼時霸權的存在卻並非絕對的,總有一種或多種力量在抗衡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