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媒記者走進文昌孔廟 感受歷史文化積澱

2020-11-25 東方網

原標題:網媒記者走進文昌孔廟 感受歷史文化積澱

  文昌孔廟。南海網見習記者吳勇輝攝

  文昌孔廟。南海網見習記者吳勇輝攝

  東方網7月18日消息:「文昌河畔紫貝山陽,文昌中學桃李芬芳……」正如文昌中學校歌中唱的,文昌如同其名「文運昌盛」,自古以來其重教崇禮,人才輩出,特別是近代以來,文昌更被稱為「文化之鄉、將軍之鄉、華僑之鄉」等,遊走於文昌的大街小巷,還不時的可以聽到學堂中朗朗讀書聲,尤其是在這孔廟裡。

  7月18日,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的全國重點媒體「發現美好新海南」——2017年網際網路+城市推介大型主題活動媒體團來到文昌孔廟,親近感受古色古香、充滿儒家文化氛圍的古建築群,體味文昌人在歷史的變遷中孜孜不倦的,對文化教育精神價值的追求。

  文昌孔廟位於文昌市東風路77號。據史料記載,1042年(北宋慶曆年間),文昌在舊縣治所在地安知鄉何恭都潭布村(現文昌東路鎮下路橋南)的縣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區第一座孔廟。明洪武八年(1375年)遷於現址,建築面積3300平方米。它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也是我國南方最具特色的古文化遊遊點之一.被譽為「海南第一廟」,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為中國惟一一座不朝南、不開大門的孔廟。

  文昌孔廟。南海網見習記者吳勇輝攝

  文昌孔廟。南海網見習記者吳勇輝攝

  文昌孔廟已修葺一新。文廟平面布局嚴謹,左右對稱。庭院寬廣,佔地面積共3300平方米。前庭中軸線上布有欞星門、泮池、狀元橋和溫文爾雅的於孔子全身塑像。橋邊一古井、名曰「聖泉」,泉水清甜,數百年從未乾涸。後院主建築為大成門和大成殿,大成門前立有數米高的孔夫行教像一尊,大成殿屬框架式木結構,重簷歇頂,古樸莊重。內設孔子神龕、神像、神牌、配十二哲神位、楹聯,祭器齊全。還有清代康熙皇帝璽印的「萬世師表」、嘉慶皇帝璽印的「聖集大成」、鹹豐皇帝璽印的」德齊幬載」、光緒皇帝璽印的「聖協時中」四塊塗金描紅的巨匾,赫然懸掛殿中。楹聯,祭器齊全。

  文廟內諸多建築上雕刻的花草、鳥獸、歷史人物千姿百態,堪稱傑作。後院兩旁的廡殿內,新近還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書畫、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北京孔廟孔子72弟子圖譜的展覽。1993年重新復開放,1994年恢復了祭孔活動,舉辦「文狀元」、「理狀元」、「少年文狀元」大獎賽,重振興教助學之風。文昌孔廟以它古色古香的明、清兩代建築工藝和啟蒙益智的儒家文化氛圍,深深地吸引著莘莘學子、海外華僑和國內外各界遊客。

  文昌孔廟是中國惟一一座不朝南開大門的孔廟,據說是因為老文昌人曾經立誓:若文昌未出狀元,孔廟就不開大門。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

  據了解,文昌孔廟既是文昌古代教育的搖籃,也是近代文昌教育的發祥地,是代表文昌歷史文化的標誌性古建築群,在傳承歷史文化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和人文價值。

  四川在線編輯劉暢說,孔廟的保護非常好,在孔廟裡有清代4位皇帝璽印的巨匾流傳至今沒有一點損壞,這也可以看出文昌對文化、歷史古蹟的保護力度非常大,同時反映出文昌對教育的高度重視。大眾網青島站內容總監高忠業說,他來自山東,孔子的故鄉,剛踏進文昌孔廟第一感覺很親切。他從保存完好的孔廟中看到了文昌對教育的重視,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對歷史名跡的保護,感受到文昌深厚的歷史文化積澱。

  此次活動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南海網承辦,中共文昌市委宣傳部、中共瓊海市委宣傳部、中共萬寧市委宣傳部、中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縣委宣傳部、中共三亞市委宣傳部、中共海口市美蘭區委宣傳部、海航地產集團有限公司、三亞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協辦,特別鳴謝天涯海角遊覽區、檳榔谷、魯能希爾頓、七仙嶺君瀾度假酒店、三亞國際免稅城、香港深井陳記燒鵝餐廳、三亞鳳凰嶺海誓山盟景區等企業友情贊助。

相關焦點

  • 抗疫英雄、網媒記者編輯走進南海博物館 感受文化遺產魅力
    &nbsp&nbsp&nbsp&nbsp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6日消息(記者李昊)7月26日上午,參加「天然氧吧健康海南」——2020全國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國重點網媒推介活動的抗疫英雄和媒體記者們走進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感受來自南海及海上絲綢之路豐富文化遺產的魅力
  • 原創組圖丨抗疫英雄、網媒記者編輯走進南海博物館 感受文化遺產魅力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7月26日消息(記者 李昊)7月26日上午,參加「天然氧吧 健康海南」——2020全國抗疫英雄海南行暨海南自由貿易港全國重點網媒推介活動的抗疫英雄和媒體記者們走進中國(海南)南海博物館,感受來自南海及海上絲綢之路豐富文化遺產的魅力。
  • 網媒記者「遼西北看發展」阜新行 瑞應寺海棠山感受佛教文化
    9月25日上午,「走進遼西北看發展」2014全國網媒遼寧行採訪團40餘名編輯、記者走進瑞應寺,感受佛教文化。(齊魯網記者張偉攝)  9月25日上午,「走進遼西北看發展」2014全國網媒遼寧行採訪團40餘名編輯、記者走進瑞應寺,感受佛教文化。(齊魯網記者張偉攝)
  • 探訪海南文昌孔廟:一座不開大門的孔廟
    遊客遊覽文昌孔廟。凌楠 攝中新網文昌9月20日電 (凌楠)9月19日,「服務自貿港,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文昌孔廟、溪北書院,感受文昌深厚的文化底蘊。被譽為「海南第一廟」的文昌孔廟,是海南省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築群之一,屬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文昌孔廟。凌楠 攝據說老文昌人曾立誓,若文昌未出狀元,孔廟就不開大門。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成為一座不開大門的孔廟。而這正從側面反映了文昌人對文化的精神追求與教育的重視。
  • 探訪海南文昌孔廟:一座不開大門的孔廟
    遊客遊覽文昌孔廟。凌楠 攝遊客遊覽文昌孔廟。凌楠 攝中新網文昌9月20日電 (凌楠)9月19日,「服務自貿港,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文昌孔廟、溪北書院,感受文昌深厚的文化底蘊。文昌一直沒有狀元,孔廟就至今沒有大門,只有一左一右兩個側門,成為一座不開大門的孔廟。而這正從側面反映了文昌人對文化的精神追求與教育的重視。據史料記載,1042年(北宋慶曆年間),文昌在舊縣治所在地安知鄉何恭都潭布村(現文昌東路鎮下路橋南)的縣衙旁建起了海南地區第一座孔廟。
  • 海南文昌雞香飄四海 全國網媒記者探訪加工全過程
    「百家網媒看海南第二季——2013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冬季海南行」記者編輯一行參觀生產車間,深入了解文昌雞生產過程(南海網記者 張茂 攝)  南海網海口12月13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楊雋瑩)位列海南四大名菜之首的「文昌雞」,是每一個來海南的遊客必嘗的美食之一。
  • 2019全國主流網媒記者團走進重慶大學:感受不一樣的精神氣質
    來自全國的主流網絡媒體記者不僅走進重大校園參觀校史館、深空探測中心、虎溪雲湖、電鏡中心等,還就重慶大學辦學特色、校園文化、新工科建設、文科突破等話題進行深入採訪。,那就是務實、低調」,來自山東大眾網記者張靜,這樣表達自己的感受。
  • 南洋文化採訪團走進文昌鋪前 感受僑鄉文化
    南海網記者陳望 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文昌3月7日消息(南海網記者陳望)3月7日,「南洋文化之旅·感受文昌魅力」大型媒體採風活動走進文昌鋪前鎮,在參觀美寶村吳家老宅、百年林家大院和溪北書院過程中,媒體記者們感受到鋪前厚重的漁港文化及僑鄉文化。
  • 外國友人走進孔廟 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8日訊 (記者 郝亞松 胡高彤) 10月28日上午,「Touch濟寧」——「致敬孔子,禮讚先師」研學體驗活動走進曲阜孔廟,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等地的近百名師生代表參觀,通過感知孔廟,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 網媒記者:在採風中感受贛縣客家文化(圖)
    贛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雷向來訪的網媒記者們介紹客家文化 在客家文化城內,李雷介紹能體現客家文化的實物。魅力無窮的贛南客家文化,吸引著諸多網媒記者。大江網訊 記者時雨攝影報導:經過近6個小時的奔波,11月3日中午,來自全國18家網絡媒體的記者從南昌來到了贛縣。在贛縣,網媒記者們受到贛縣縣委常委、宣傳部長李雷的熱烈歡迎,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記者們對李雷介紹的贛南客家文化充滿興趣,在下午的實地採訪中,諸多老記感嘆:「客家文化真是魅力無窮!」
  •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青海藏文化館 共同翻開藏文化的「百科全書」
    中國山東網7月23日訊 (記者 張元元) 7月23日上午,「大美青海·夢幻察爾汗2018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看青海」採訪團走進位於西寧市湟中縣魯沙爾鎮蓮花湖畔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香巴林卡青海藏文化館,領略藏傳佛教文化,共同翻開藏文化的「百科全書」。
  • 網媒記者探訪徐州「漢代三絕」
    中國江蘇網9月11日訊(記者 袁濤)兩漢文化看徐州。9月8日,「開放型經濟在江蘇」全國網媒記者採訪團來到徐州,走進徐州漢文化景區,考察了被稱為「漢代三絕」的漢墓、漢兵馬俑和漢畫像石,感受了徐州豐厚的兩漢文化底蘊。
  • 唯一門不朝南的文昌孔廟
    )文昌孔廟位於海南省文昌市東風路77號。文廟內 諸多建築上雕刻的花草、鳥獸、歷史人物千姿百態,堪稱傑作。後院兩旁的廡殿內,新近還增添了孔子箴言和名家書畫、山東曲阜孔廟、孔府、北京孔廟孔子72弟子圖譜的展覽。1993年重新復開放,1994年恢復了祭孔活動,舉辦「文狀元」、「理狀元」、「少年文狀元」大獎賽,重振興教助學之風。
  • 網媒山西行走進司馬光祠 感受名相仰謁之地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張冬豔】9月11日,第十屆全國網媒山西行來到運城後的第二天,天空一掃連日的陰霾,露出難得的陽光和藍天。早上8點,媒體記者一行人一同前往位於山西夏縣水頭鎮峨嵋嶺上的司馬光祠,來一同仰謁這位四朝元老的歷史韻跡。
  • 百餘名外國師生走進孔廟 TOUCH儒家文化的歷史印記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28日訊 (記者 郝亞松 胡高彤 通訊員 莊子帆) 10月28日上午,Touch濟寧——「致敬孔子,禮讚先師」研學體驗活動走進曲阜孔廟,來自俄羅斯、澳大利亞、泰國等地的百餘名師生代表參觀,通過感知孔廟,深入了解儒家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 服務自貿港 文化興文昌 | 採訪團走進「海南第一廟」品讀中國傳統文化精髓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9月19日消息(記者 黨朝峰)「這是我十年來第三次來文昌孔廟參觀,每一次給我的感覺都不一樣。」9月19日下午,自媒體從業者丁海根,跟隨「服務自貿港,文化興文昌」海南文昌融媒體行採訪團走進文昌孔廟後,發出這樣的感慨。
  • 迎新納福:2019文昌孔廟祈福廟會初四開啟
    記者近日在文昌市旅文委處獲悉,2019文昌孔廟新春祈福廟會將於農曆正月初四(2月8日)至正月初六(2月10日)在文昌孔廟舉辦,為八方遊客奉上一場吉祥喜慶、紅紅火火的年俗盛宴。 據了解,今年的祈福廟會將圍繞著「詩書禮樂」主題氛圍精心布置,其中一大亮點便是妝點在大門入口處唯美的花燈油紙傘林,寓意節節高升、團圓美滿,為春節期間前往孔廟的遊客們帶來吉祥美好的祝願
  •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山西平定 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
    吳瓊 攝中新網陽泉12月24日電(吳瓊)24日,來自全國20餘家網絡媒體的記者走進山西省陽泉市平定縣的兩家博物館,了解該縣的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平定砂器和平定刻花瓷,近距離感受非遺文化。走進平定砂器博物館,館內陳列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張宏亮幾十年來收集的平定及周邊地區歷代砂器實物,包含從春秋時期至近現代平定古窯址系列砂器器皿等。記者參觀平定砂器博物館。 蘇航 攝現年19歲的張淑焱是平定砂器第四代非遺傳承人,自小跟隨其父親張宏亮學習砂器技藝。
  •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中國福山」 感受景色原味洞天福地
    中國江西網訊記者王樊報導:飄渺入仙的雲霧,高聳入天的金頂,層層疊疊的古官道……一幕幕壯觀的景象構成了秀美神奇的安福武功山。9月19日,首屆全國網媒吉安行記者團行抵「中國福山」,記者們領略了江南三大名山之一的安福武功山。
  • 全國網媒記者走進海口火山泉休閒農莊 感受農家氣息
    「百家網媒看海南第二季——2013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冬季海南行」記者編輯一行來到海口火山泉休閒農莊,體驗與海口特色農業有機融合的「綠色旅遊」,感受海口休閒農業的魅力。(南海網記者 張茂 攝)  中國江西網(大江網)訊 記者肖瑩報導:12月12日上午,「百家網媒看海南第二季——2013全國重點網絡媒體冬季海南行」記者編輯一行來到海口火山泉休閒農莊,體驗與海口特色農業有機融合的「綠色旅遊」,感受海口休閒農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