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風輕拂,樂曲飛揚,畢業花百子蓮搖曳生輝,昂揚著蓬勃的生命力。
華東師範大學2020屆畢業典禮分上下午兩場在閔行校區和中山北路校區露天舉行,並同步在人民網、學習強國、央視頻、微博、B站、抖音、快手、華東師大應用、華東師大直播平臺等渠道,面向未能到場的畢業生、畢業生親友和海內外校友進行全程線上直播。畢業典禮得到了央視頻、人民網視頻首頁推薦以及新浪微博等開屏資源推廣,各平臺線上收看數超過450萬次。
校領導梅兵、錢旭紅、朱民、王宏舟、楊昌利、曹友誼、孫真榮、李志斌、周傲英、戴立益,校學術委員會和各專門委員會負責人,校長助理,學部、院系、書院等單位主要負責人,校友代表,教師代表,畢業班輔導員,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等出席典禮,一起見證了師大學子完成學業開啟人生新徵程的重要時刻。
加冕,共克時艱的高光時刻
六月是屬於畢業生的季節。2020年,華東師大共有畢業生7700人,其中研究生4298人,本科生3402人。今年有2000餘人因疫情等原因在線上參加畢業典禮。
今年的畢業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同學立志投身教育事業,超過兩成的同學將繼續求學深造,不少同學即將進入各自的專業領域工作,還有同學選擇投身軍旅、服務基層、支援西部,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用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使命與擔當。
典禮主持人校黨委常務副書記王宏舟表示:「看到每一位畢業生面對未來充滿自信、意氣風發,母校深深地以你們為榮,為你們自豪!」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對於2020屆的畢業生來說,新冠疫情帶來的各種挑戰也成為了他們畢業之前的一場「大考」。疫情無疑帶來了一場巨大的社會危機,但同時也意味著是一種危中之機,困境激發了華東師大人敢想敢做探索線上教育新形式的精神動力,困境同時也讓全體師生在危難之際更加萌發了守望相助彼此砥礪的共同體意識,可以說這一屆的畢業生在離校之前修了一門極為特殊的理解人性之光與互助精神的「大愛之課」。
雲申請、雲答辯、雲畢業……疫情發生以來,華東師大創新機制推進畢業工作,全力保障畢業生按期獲得學位,同時全校上下共築就業「同心圓」,突破常規精準施策,為畢業生就業全程護航,將疫情對畢業生獲得學位及就業的影響降至最低。畢業生們排除各種困難,與學校全體教師同心同德,共克時艱,終於迎來了畢業典禮的高光時刻。
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錢旭紅向各學部、院系負責人頒發學歷學位授權書,希望通過他們將這份榮耀和祝福傳遞給每一位畢業生。
畢業典禮上,416名上海市優秀畢業生和469名校優秀畢業生獲得表彰,全體校領導為優秀畢業生代表頒獎。
▲校黨委書記梅兵為「學生心目中最優秀教師」頒獎
校黨委書記梅兵為「學生心目中最優秀教師」頒獎。自2001年起,華東師大每年在本科畢業班學生中開展「評選你心目中最優秀教師」活動。
連續五年被本科畢業生評選為最優秀教師的老師,學校授予「學生心目中最優秀教師獎」。綜合近五年本科畢業生評教結果,2020年度「學生心目中最優秀教師獎」獲得者是政治學系易妍老師,傳播學院羅薇老師,經濟與管理學部金鑄老師、葉明華老師,體育與健康學院張中印老師,國際漢語文化學院尚雅楠老師、蔣冰冰老師,教育學部佔小紅老師。此次獲獎教師獎金由上海青浦區安喬私立幼兒園捐贈。
錢旭紅校長:「前浪」給「後浪」的最後一課
在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這個人生的重要時刻,校長錢旭紅圍繞青年人如何處理個人與時代的關係,以「天降大任、苦難出頭、花繁九州」為題,給2020屆畢業生上了「最後一課」。
▲錢旭紅校長致辭:「天降大任、苦難出頭、花繁九州」
在疫情給每個人帶來壓力與挑戰的當下,錢旭紅呼籲畢業生們學會辯證地看待自身與時代的關係,學會將危機轉化為個人成長的契機。他引述孟子的名言「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道:「所有的艱難困苦,都是你們走向成熟、邁向成功的重要因素或資源。紛亂的時勢會給芸芸眾生帶來苦難,但是也能夠造就無數英傑人物,並以脫胎換骨的方式推動人類歷史發展。更重要的是,在這個時段不僅僅只有悲傷、困惑及艱難,大難之下有真情,你們同時也感受到了來自社會的愛和溫暖。」
疫情陰影仍舊籠罩世界,可能有一些人會陷入到虛無的困境之中進而懷疑人生的意義,錢旭紅以歷史的經驗和個體的感悟告誡畢業生要有一種積極向上勇猛進取的人生觀,要在艱難困苦之中將自己造就成為一流的人才:「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研究對象之一就是自己,在把握自己與世界的良性互動中,進而做最好的自己。所謂的人生意義,應該是你賦予你自己的人生以意義,你應該主動體悟時代和世界所賦予你的人生意義。」
而要創造和賦予人生以充實而光輝的意義,錢旭紅勸告畢業生們做更成熟的自己,他以自身數十年如一日的閱讀和思考經驗指出:「我強調的系統閱讀,不是每天隨波逐流的快餐閱讀,而是研究型閱讀、批判性閱讀、經典性閱讀。要每日多讀書、讀好書,是我這個『前浪』對『後浪』的囑託。你們需要擁有並保持獨立的精神、自由的思維、創造創新的活力,而在所有當中,最為重要的前提是健全地擁有形象思維與邏輯思維、批判性思維與創造型思維。通過頭腦的強大帶來我們手腳的強大,通過心的強大帶來我們全身的強大,而心腦強大才是真正而最終的強大,最終實現國家的強大、民族和文明的強大,進而貢獻人類和天下。」
未來,願你們如群星閃耀
在畢業生即將離開校園、描繪人生嶄新藍圖的時候,作為年青一代的燃燈者和領航人,教師們希望能將人生與學術的真諦傳遞給莘莘學子,而師長們的囑咐,將化為學子們面對未來更多挑戰時的精神力量。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院長田陽作為教師代表,結合其研究的專業生動地展現了一個科學研究者對於學術事業的熱愛,也詮釋了韋伯所言的「學術作為一種志業」,她以自己的學術體驗和生命經驗告訴畢業生們,真善美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希望即將走上新崗位的同學們要善於發現美,時常感恩美,勇於創造美。田陽引述羅曼·羅蘭的話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生活。』在國家民族歷史發展的進程中,自大夏大學、光華大學開始,華東師大人始終以天下興亡為己任,以自強不息為傳統,一代又一代品德高尚、視野開闊、具有厚重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敢於擔當的棟梁之材從這裡啟程。」「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他的位置而是他的方向。」田陽風趣地說道,石墨柔軟,滑膩留痕;鑽石堅硬,光彩奪目。石墨和鑽石外形天壤之別,但具有相同的「質」,都由碳元素組成。她衷心期待畢業生們勇於追求真、善、美,給理想多一份堅守和忍耐,終將成為有趣的靈魂,收穫美好的人生。
▲1983級中文系校友、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洱作為傑出校友代表視頻寄語
1983級中文系校友、中國現代文學館副館長李洱先生作為傑出校友代表,精心錄製一段視頻與學弟學妹雲端相聚。他講述所在的中國現代文學館成立於1985年,現已成為中國現當代文學的資料中心、交流中心、展覽中心和研究中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文學博物館。他第一次走進這個展覽大廳,就驚奇地發現,這裡展出的眾多作家和學者當中,華東師大校友是最多的,有如群星閃耀。
作為第十屆茅盾文學獎得主、著名作家,李洱語重心長地對畢業生說道:「對於未來不可預期之事,我們可以從過往的歷史中尋找答案:當我們回首來路,我們就可能找到未來的道路;當我們推己及人,我們就可能找到與他人和世界相處的方式,並且贏得一個健康的自我。而在這個過程當中,我相信你們和我一樣,會不時地收到來自母校的祝願和提醒。我們惟一能回報的,或許就是以自己的思考和行動,去闡明一個基本的道理,那就是人的境況有可能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努力而得以改善。」
擔當,懷揣夢想奮力前行
▲師範專業畢業生宣誓儀式,由1984級中文系校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堅領誓
畢業典禮上,華東師大聘任237名畢業生為校友聯絡大使,希望通過校友聯絡大使,建立校友與學校、校友與校友之間更加廣泛而密切的聯繫,更好地回應校友的關切,服務學校的發展。同時還舉行了師範專業畢業生宣誓儀式,由1984級中文系校友、復旦大學附屬中學校長吳堅領誓。
▲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項目碩士畢業生歐寧瑞(愛爾蘭籍)
▲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張文斌
▲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碩士畢業生凱撒(哈薩克斯坦籍)
作為畢業生代表,精密光譜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博士研究生張文斌用五年的時間完成了從科研的初入門者到如今學業有成的青年學者的轉型,他的發言展現了勇於探索不懈鑽研的華東師大人的風採。
參與多個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在國際知名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發表了超過30篇學術論文的軟體工程學院博士畢業生汪誠愚與張文斌有著同樣的治學「甘與苦」,也從中悟出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真諦。
來自愛爾蘭的哲學系中國哲學全英文項目碩士畢業生歐寧瑞,將繼續留在華東師大攻讀博士學位。2012年他在上海訪學交流期間曾來過華東師大,大學畢業在倫敦工作幾年後,他意識到「我的緣分不是在某臺辦公桌電腦前,而是在中國傳統文化浸潤的校園裡」。
來自哈薩克斯坦的國際漢語文化學院碩士畢業生凱撒表示,作為經歷著新冠疫情的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一代,更應該明白命運共同體的真諦,「我們每個人就像是世界這個大城堡的一磚一瓦,我們應該找到自己的位置,發揮一己之力,讓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
以綜合排名第一的成績保送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並成為其國民經濟學專業僅有的3名直博生之一的經濟與管理學部本科畢業生張梅蘭感慨道,「哪怕未來的道路不免崎嶇、偶有頑石,也務必帶著師大的底色、秉持師大的精神勇往直前,用自己的奮鬥青春書寫獨一無二的精彩人生。」
教育學部本科畢業生王垚相信讀萬卷書、行萬裡路的道理,她講述了在校期間前往江西上饒和新疆喀什開展教育扶貧支教的體驗,希望今後有更多的同學加入,讓教育扶貧的火炬傳遞下去,為「建教育強國」「以教育強國」,奉獻師大青年的智慧。
傳承,青春奮進的師大精神
正如錢旭紅校長所言,希望同學們在校園的這段經歷,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面對未來可能的各種困難和挑戰,去書寫自己的人生精彩篇章。對每一個即將告別母校的同學而言,生命中有過這段經歷,會更加懂得什麼叫勇氣和希望,什麼叫責任與擔當,會更加明白自己的人生,是如此緊密地同祖國命運與民族命運聯繫在一起。
當「天耀中華,風雨壓不垮,苦難中開花……」的歌聲響起,一面鮮紅的巨幅校旗從觀眾席後面緩緩往前平移,將畢業典禮推向了高潮。校旗凝聚著艱苦篤學的師大氣質,傳遞著堅忍不拔的師大品格,更代表著青春奮進的師大精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擔當。在飄揚的校旗下,2020屆畢業生是特殊的一屆畢業生,也將是不平凡的一屆師大人。
畢業典禮最後舉行了校旗傳遞儀式,校旗由畢業生代表呈送校黨委書記梅兵,再傳遞給在校生代表。這面光榮的校旗,將在一屆又一屆的師大人手中傳遞下去,光榮的師大精神將在一代又一代師大學子心中傳承。
畢業典禮結束後,錢旭紅校長身穿大紅校長服,先後在閔行校區圖書館大廳和中山北路校區校史館與畢業生們合影交流。
溫情與大愛,伴你起航
雖然面臨疫情帶來的各種困難與挑戰,但為了讓畢業生不留遺憾、在一種隆重而溫馨的氛圍中告別母校奔赴前程,早在幾個星期前,華東師大就開始籌劃操辦,努力給極為特殊的這一屆畢業生打造一個既安全又有儀式感的畢業典禮。
鑑於當前疫情防控形勢,畢業典禮全程露天舉行,採用線上與線下同步進行的「雲畢業典禮」形式。為保障師生健康和安全,華東師大對現場參加畢業典禮的師生從申請參加到入場就座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如實報告健康狀況,經批准後方可現場參加,入場前由所在院系安排測量體溫,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統一帶隊入場並在指定區域就坐,座位保持一定間距等,典禮現場還安排了校醫、救護車等,並有防暑藥物可領取。
儘管遇上特殊的畢業季,但畢業該有的儀式感一個也不會少。6月17日,華東師大2020屆400餘名師範生線上線下同上「畢業一課」。這堂特殊的「畢業一課」既是未來教師大學時代的最後一課,也是準教師從教之路的出師集結。6月23日學校還舉行了雲畢業晚會,師生們精心準備的節目,為畢業生帶來一場視聽盛宴。
此外,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學部院系匠心獨運地為畢業生精心設計了各種紀念文創,希望他們帶著母校給予的這份獨特禮物堅實地踏上人生的求索之路和奮鬥之路。
比如給全體畢業生的華東師範大學2020畢業生紀念文創「學而立人」,這是一組帶有ECNU元素的書立和帆布袋,由設計學院學生創業團隊理所製造&畫熠設計創作。這組畢業文創以校徽為主要靈感來源,將水杉形象與2020、ECNU相結合,搭配師大紅的顏色,傳遞挺拔、積極、內斂、向上的精神,寄予了學校對畢業生們學而立人的期許。孟憲承書院的「出師」、經管書院的「奔騰入海」等紀念文創,既承載著畢業生們在麗娃河邊、櫻桃河畔的專屬記憶,又都寓意深遠,讓即將離校的學子們感受到母校的溫情與大愛。
這些都將成為被畢業生珍藏的人生記憶,所見證的是輝煌,所應許的是未來,所念想的是母校,伴隨他們勉力前行。
來源:華東師範大學 文字 | 田波瀾 攝影 | 劉洪義 李振東 嚴加呈 林澤傑 鄭洋洋 魯曉慶 陳睿多 林付為 導播 | 董生 攝像 | 濮亞筍 黃茂森 視覺 | 呂安琪 外宣通聯 | 戴琪 直播通聯 | 金亞珺 視頻 | 悟飛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