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子3次懷孕均遭遇妊高症重度子癇前期

2020-12-10 太平洋親子網

深圳女子3次懷孕均遭遇妊高症重度子癇前期

2018-12-19 12:07:34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視覺中國 供圖

  對大多數女人來說,懷孕生子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是水到渠成的自然過程。可對30歲的林女士來說,懷孕之路卻是荊棘遍地、步步維艱。她3次懷孕都遭遇子癇前期,所幸第3次在深圳遠東婦產醫院副院長、大產科主任蘇放明教授的幫助下,提前幹預,懷孕7個多月後提前誕下女嬰。經過產科和新生兒科的及時救治,目前母女平安。

  女子3次懷孕均遭遇子癇前期

  林女士此前已經有過兩次懷孕經歷,但均是懷孕到第23周就出現血壓升高、尿蛋白等情況,因妊娠子癇導致胎死腹中,之後在深圳市人民醫院做了引產。當時,由時任市人民醫院產科主任的蘇放明術後叮囑林女士,今後再懷孕一定要提早幹預。

  約1年後,渴望當母親的林女士再次懷孕了,她既開心又擔心。有了前兩次的遭遇,她害怕這次還會出現「子癇前期」。於是,懷孕沒多久她就來到遠東醫院找到蘇放明,希望能幫她這胎順利生產。

  之後,遠東醫院產科密切監測林女士的血壓等孕期相關指標,從第12周起,開始採取服藥等措施預防子癇前期。到了第25周,林女士突然開始出現血壓升高、蛋白尿和水腫等症狀。於是,醫院將林女士收治住院,並對症處理。儘管對妊娠子癇做足了措施,然而,嚴重程度還是讓人猝不及防。保胎至第29+周,林女士病情發展迅速,尿蛋白持續增多,血壓升至120/180,並伴有胸悶、浮腫等不適。

  蘇放明仔細檢查了林女士及胎兒情況後,發現其情況危及孕婦和胎兒生命,於是為其做了保胎措施,於10月13日行剖宮產,林女士順利誕下女嬰,體重1100克。

  極低體重早產兒闖五道難關

  女嬰出生後,不久就被轉入遠東醫院新生兒科住院治療。「出生時不足30周,且體重僅1100克的極低體重早產兒,呼吸系統等器官發育還不夠成熟,這些都是我們在後續治療中面對的各種問題。」遠東醫院新生兒科主任謝士軍說,孩子出生後經過搶救闖過了「五關」。

  據了解,女嬰剛出生就出現了呼吸窘迫、新生兒肺炎、貧血等症狀,一轉到新生兒科就住進了保溫箱。在隨後的1個多月時間裡,她陸續闖過了「呼吸關」「黃疸關」「餵養關」「體溫關」「感染關」。

  「最難過的就是『呼吸關』『餵養關』和『感染關』,因為寶寶肺部發育不成熟,又出現了呼吸暫停,我們對其先後給予低流量吸氧、呼吸機輔助通氣等治療,而且嬰兒胃腸道發育不成熟,還出現消化道出血和嘔吐的症狀,需要不斷調整方案,精細地進行治療護理。」謝士軍表示,最後是「感染關」,寶寶還曾出現過顱內出血,經過嚴密觀察和及時處理,都一一順利「過關」,讓所有的醫護和孩子父母都鬆了一口氣。

  11月30日,經過醫護人員49天的精心治療,女嬰終於順利出院了。女嬰出院時各項生命體徵平穩,體重已有2030克,出院後將繼續隨訪監測各項生長發育指標。抱著寶寶回想起這一路走來的不易,林女士終於展露出笑容,她感謝醫護人員的高超技術和對寶寶的精心照顧。

  子癇前期嚴重影響母嬰健康

  妊娠期高血壓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子癇前期又是該病的嚴重狀態,嚴重影響母嬰健康,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林女士頂著巨大風險,竭力生下這個女兒,但個中驚險,值得孕媽們警惕。

  蘇放明表示,有的孕媽在懷孕的過程中會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和水腫,血壓太高會造成意識模糊、肝臟腫大、眼底出血、肝功異常、大腦病變等,嚴重時會產生子癇,類似於癲癇發作。剛開始只是血壓升高,腳踝略有浮腫,化驗尿常規發現有少量尿蛋白,這叫「子癇前期」。如果前期不控制,病情就會迅猛發展,急劇惡化,會出現各種症狀:面部肌肉痙攣、手足抽搐、兩眼上翻、口吐白沫、面部發紅髮紫、昏迷等。

  蘇放明提醒,子癇前期復發率很高。因此,建議高齡、有子癇前期家族史、多胎妊娠、慢性高血壓、糖尿病、腎病、自身免疫疾病以及其他內科合併症等人群在妊娠後,進行子癇前期檢測和幹預。

相關焦點

  • 孕婦疫情期間遭遇「重度子癇前期」
    2 月 22 日,正是疫情高發期,盛女士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產科行常規產檢,發現血壓高,考慮重度子癇前期,病情危重,一旦發生子癇,將威脅母兒生命,醫生建議立即住院治療。因為事出突然,盛女士有些猶豫,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陽耐心仔細地跟產婦及家屬解釋病情,得到夫妻兩人的信任,並住進產科病房。
  • 上饒五院:重度子癇前期孕婦平安產子
    中國江西網訊 通訊員龔玲劍報導:33歲的蔣女士,懷孕36周左右時被診斷患有重度子癇前期。慶幸的是,她成功在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剖宮產產下一名男嬰。  據了解,蔣女士在35周左右時,出現了頭痛、頭暈的情況,當時整個人都「腫」了。
  • 孕婦遭遇「重度子癇前期」 醫護人員一路護航母嬰平安
    2月22日,正是疫情高發期,盛女士來到長沙市第四醫院產科行常規產檢,發現血壓高,考慮重度子癇前期,病情危重,一旦發生子癇,將威脅母兒生命,醫生建議立即住院治療。因為事出突然,盛女士有些猶豫,產科副主任、主任醫師張陽耐心仔細地跟產婦及家屬解釋病情,得到夫妻倆的信任,並住進產科病房。
  • 雙胞胎早產+重度子癇前期 義烏一孕婦鍥而不捨為子求生
    兇多吉少 二胎媽媽患上重度子癇前期小雪懷孕8個月的時候,就出現了「浮腫」症狀,被查出了重度子癇前期,而這項只有2%—5%發生率的疾病,卻是造成許多孕婦、胎兒死亡的第一號殺手。此時,她的肚中已經有2個已經33周的脆弱的小生命。
  • 孕期疾病:子癇前期從天而降,孕媽到底該怎麼辦?
    子癇前期很多人不太了解,但對於懷孕的女性,這種疾病一定要提前了解,謹慎對待。 什麼是子癇前期? 孕 20 周以後出現血壓升高並伴隨蛋白尿,或者隨機尿蛋白 13 陽性,並可能出現持續性頭痛、上腹痛、頭暈、噁心、嘔吐等症狀,即為子癇前期。 引起子癇前期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高危人群主要是孕婦年齡偏大或偏小、有家族遺傳史或懷孕前就患有慢性疾病等,目前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主要是控制病情,爭取延長孕周。
  • 壽光市婦幼保健院成功救治一例重度子癇前期高齡產婦
    開始孕婦也只以為自己是簡單的保胎治療,夜班田小慧副主任巡視病房時了解到產婦孕前基礎血壓在80-90/50-60mmH左右,雙下肢水腫2周,加重有1周,結合產婦入院血壓141/78mmHg,產婦剛回歸的尿常規結果示尿蛋白2+,考慮產婦為重度子癇前期。
  • 重度子癇前期 荊門二醫助高危產婦化險為夷
    重度子癇前期 荊門二醫助高危產婦化險為夷發布時間:2018年11月15日 11:47 來源:中新網湖北 然而,剛懷孕1個多月便因「先兆流產」在胡集衛生院行保胎治療。「到了25周時,我們最擔心的事——妊娠期高血壓還是出現了:血壓升高,雙下肢水腫。」杜啟玉說,生大女兒時就是因為高血壓病在二醫做的剖腹產。  從懷孕25周開始妊娠期高血壓的併發症便如影隨行。
  • 三胞胎早產+重度子癇,一不小心就一屍四命,孕婦鍥而不捨為子求生!
    據北京電視臺報導,化競在懷孕5個月時被查出得了重度子癇前期,而這項只有2%——5%發生率的疾病卻是造成許多孕婦、胎兒死亡的第一號殺手。而更令人為化競感到擔心的是,她的肚中同時還有3個脆弱的小生命,稍不注意很有可能一屍四命。同時醫生考慮到如果化競繼續選擇妊娠可能突然發生心衰,因此建議她終止妊娠。
  • 3小時聯動搶救 重度妊娠子癇前期產婦母女平安
    近日,孕35周的李娟(化名)突發重症妊娠子癇,血壓飆升至180/110mmHg,當地醫院向長沙市第三醫院請求支援後,迅速反應,該院僅用時3小時,完成危重孕產婦轉移與緊急手術救治,幫助李娟轉危為安並順利產下一女。6月18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目前寶寶情況良好,正在新生兒科進一步觀察治療中。
  • 孕媽遭遇「產科死神」 鬼門關走了一遭!這種病最喜歡找這些人!
    前不久,浙大一院婦產科急診來了一位孕33周的女士,遭遇了被稱為「產科死神」的重度子癇前期,著實是在鬼門關前溜了一圈。重度子癇前期!這個產婦有點險第一次懷孕分娩的阿沁(化名),某晚凌晨3點左右,被緊急轉院到浙大一院。
  • 什麼是子癇?發生子癇會出現哪些症狀?
    什麼是子癇?子癇是一個妊娠期疾病,還有就是子癇前期加重的基礎上,發生的一種比較嚴重的疾病。病人會發生就是抽搐,還有四肢強直、口吐白沫,甚至昏迷,有可能抽搐醒了以後也可能會再次發作,再次抽搐。這個就是先天發育的原因;2、血管內皮損傷;3、遺傳因素,因為也有好多病人,特意就是詢問她,比如父母有高血壓,可能還是有這個原因;4、營養因素,經過多方面研究發現,維生素C缺乏也可能導致高血壓;5、免疫調節機制,當然這個免疫調節機制也是比較時髦的一個學說,我們也做過好多研究,但是免疫調節機制到底是如何引起子癇,也還沒有明確的研究結論。
  • 妊高徵並發子癇,孕婦情況危急!醫生與死神賽跑保平安!
    二、分型1.妊娠引起高血壓懷孕前血壓是正常的,但懷孕後測量收縮壓大於140mmHg、舒張壓大於90mmHg,稱為妊娠高血壓疾病。如果懷孕後期出現的高血壓,沒有合併蛋白尿,產後3個月可恢復正常。2.慢性高血壓懷孕前就已經有高血壓,但有些平時治療高血壓的藥物對胎兒有一定的影響,當高血壓女性得知自己懷孕後,建議帶藥到醫院諮詢,醫師來調整不傷害胎兒的藥物。因為高血壓藥物屬於長期作用,必須吃一段時間才會對胎兒產生影響,只要在發現懷孕後立即調整即可。
  • 孕媽遭遇「產科死神」,鬼門關裡溜一圈
    重度子癇前期!這個產婦有點險 她叫阿沁(化名),紹興人,這是她第一次懷孕分娩。 我很快將病情匯報至婦產科(產科)副主任李央那裡,她果斷確認病情,緊急聯繫肝膽胰外科、麻醉科、兒科進行多學科會診,判斷阿沁是重度子癇前期繼發肝包膜下血腫,子癇前期會導致全身小血管痙攣,肝包膜和肝纖維等較為脆弱、容易出血。
  • 孕婦頭痛眼花上腹痛 警惕子癇前期
    來源:廣州日報子癇前期及子癇是妊娠期特有疾病,嚴重威脅母嬰安全。子癇前期主要表現為妊娠20周以後出現高血壓、蛋白尿,可累及多個器官,導致多器官功能障礙,發生率為5%~8%。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王志堅介紹,及時識別子癇是預防子癇及其嚴重併發症發生的關鍵。子癇的臨床表現複雜,個體差異大,發病可以在不同時間,有38%~53%子癇發生在產前,18%~36%發生在產時,還有11%~44%發生在產後。以孕晚期發作的子癇最為常見,而且隨著預產期臨近發作更加頻繁。
  • 科學研究發現間充質幹細胞的新應用方向——治療子癇前期
    子癇前期:一種危害母嬰安全的疾病子癇前期是一種嚴重危害圍產期母嬰安全的妊娠期特有疾病,主要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是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全球發病率約為2—8%[1]。子癇前期主要影響孕婦全身小動脈的功能,具體的症狀有胎盤早剝、凝血功能異常、肝腎功能不全及早產等,嚴重者可發生抽搐、昏迷,甚至死亡;胎兒則表現由於胎盤供血不足引起的胎兒生長受限、胎兒窘迫及胎死宮內等[2]。子癇前期的病因和發病機制並未完全闡明,目前認為母體免疫功能失調是子癇前期發病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子癇前期的治療以對症支持及終止妊娠為主,尚缺乏針對發病機制的治療方法。
  • 孕前極端寒冷天氣與妊高症有關!華西學者超204萬孕婦分析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研究人員開展的一項研究表明,懷孕前和懷孕期間的氣溫與先兆子癇或子癇和妊娠期高血壓有關。研究者發現,懷孕前12周如果遭遇極端寒冷天氣(氣溫低於第5百分位),孕婦出現先兆子癇或子癇的風險增加22%。
  • sFlt-1/PlGF比值對子癇前期相關不良結局的預測能力
    sFlt-1/PlGF比值對子癇前期相關不良結局的預測能力 2020-12-14 11: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