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有句著名的諺語:「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說的河北四大稀世珍寶,這四寶堪稱奇蹟一直保存至今。1930年代中國營造學社到河北做古建築調查時,對這句名諺非常重視,考察了這四處名勝。
今天來說第三寶——正定菩薩。
正定隆興寺銅菩薩像,中國北宋銅鑄佛教造像。在河北正定隆興寺大悲閣內。寺又名大佛寺,即得之於寺內的大悲觀音像。北宋開寶四年(971)七月,宋太祖駐蹕正定時,因城西大悲寺及銅像先毀於契丹,繼又毀於後周顯德年間,遂命在寺內鑄造大悲菩薩銅像,寺院建築也因之擴建。
大悲菩薩銅像矗立於大悲閣內,通高22米餘,下有 2.2米高的石須彌座,僅次於西藏 扎什倫布寺的強巴佛像,是國內現存銅造像中最高者之一。大悲菩薩又稱 千手千眼觀音,造像形式為像體周匝與胸前共有42臂。據寺內一通詳細記載鑄像過程的宋碑,可知宋代鑄造時 42 臂均是銅鑄,雕木為手,而現在僅當胸合掌的兩臂為銅質,像體兩側的40手臂已在清代換為木製。造像體型纖細頎長,比例勻稱,衣紋流暢,腰部以下尤為出色,富有宋代藝術風格。須彌座的上枋、門內和隔間間柱上有伎樂、飛天、盤龍等精美雕刻。
神話故事:修建菩薩像
關於這座觀音像當地還流傳著一個傳說:當年鑄到觀音像的脖子時,因為太高,銅漿到了頂層就凝固了,於是被迫停工。一天,有一個白鬍子老者從這裡路過,工匠們感覺他是位高人,就向他請教。老人說:我已是土埋到脖子的人,能有什麼辦法?說完飄然而去。工匠們細細琢磨老者的話,悟出了屯土施工的方法,於是齊著觀音像的脖子築起了20多米高的土堆,然後在上面煉銅,很快就鑄好了觀音像的頭部。這土堆形成了一個很大很長的斜坡,一直堆到三裡之外。正定城東一個村子叫三裡屯,據說就是由此而得名。
傳說有杜撰的成分,但「屯土增高,分節鑄造」凝結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卻是真實真切的。
公交車
從石家莊市區坐快177路到大佛寺站下車。
計程車
石家莊市內打的直接到隆興寺。
自駕車
自駕車沿107國道一路向北,107國道旁有景區引導牌。
門票
大佛寺成人票為50元。
學生、老人、宗教人士、本地人(僅認身份證,不可以用戶口本等其他證件證明)半價。
免費政策
2020年2月,為了致敬奮戰在防控一線的廣大醫務工作者們,石家莊市所有A級旅遊景區自恢復運營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對全國持有醫師證、護士證的醫務工作者實行免費遊覽。(第一門票免費,景區內的溫泉、索道、演藝、電瓶車等消費項目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