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臺三十年:臺灣姓氏宗親來陝尋根

2020-11-22 華夏經緯

     臺灣姓氏宗親來陝尋根

   (一)臺灣姓氏宗親到陝尋根祭祖

    1994年 8月,全球董楊宗親文化研究會邀集臺灣、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楊姓代表84人來華陰隆重紀念先祖楊震逝世1870周年。

    1998年10月,臺灣魏氏宗親會由魏開匾率領40餘名魏氏宗親來陝參加魏徵墓整修竣工典禮。

    2002年春,臺灣南部100多名李氏宗親在民進黨李金億率領下,從甘肅天水祭祖之後,又來陝西尋根祭祖。

    2002年 5月,海內外楊氏尋根團一行80餘人來華陰謁祖皈根,團員中年齡最大的為來自臺灣87歲的楊有惠。

    2005年4月,臺灣馬氏宗親總會理事長馬鶴凌率臺灣馬氏宗親總會尋根祭祖團一行30人,與馬來西亞馬氏宗親總會一道來到楊凌區和扶風縣,拜祭先祖馬援。在畢公村馬援祠立碑,在馬援墓前栽植松柏。

    2006年9月,臺灣世界梁氏宗親總會在西安舉辦世界梁氏宗親懇親大會,臺灣130多名梁氏宗親出席活動。

    2007年9月,包括臺灣的近千名劉氏後裔代表在西安漢城遺址舉辦祭拜漢高祖大典、世界漢文化論壇系列活動,共敘連根情意。

    2008年10月由臺灣兩岸關係發展促進會主辦的世界鄭氏太始祖桓公祭祖活動在華縣舉行,臺灣工黨主席鄭昭明率臺灣鄭氏宗親,與海內外近千名鄭氏宗親,在華縣西關街上的鄭桓公墓前祭拜先祖鄭桓公。

     2008年10月,來自臺北、高雄、臺南、基隆、嘉義等9個代表團90餘人,在武功縣出席第七屆世界蘇氏懇親大會暨恭祭蘇武活動。臺灣蘇氏宗親總會副理事長蘇克福等代表臺灣蘇氏宗親敬獻花籃、上香奠酒、恭讀祭文,還帶來連戰、吳伯雄、劉兆旋等為第七屆世界蘇氏懇親大會的題詞。

    2010年10月,臺灣李姓宗親代表在禮泉九嵕山唐太宗昭陵,舉辦「弘揚貞觀文化,輝煌盛世中華」的大唐貞觀文化朝聖活動。

    2011年9月,臺灣李氏宗親總會理事長李常盛帶領李氏宗親代表13人,在西安出席大唐貞觀文化朝聖大典暨國際李氏文化研討會,在開幕式上作主題發言,並和與會李氏宗親會共同發表了《西安宣言》。

    2011年11月,國際白氏宗親尋根祭祖暨白起墓揭碑盛典在陝西省西安、鹹陽、渭南三地舉行。臺灣白氏宗親與海外白氏宗親以及內地17省市120餘名白氏宗親代表參加盛典。11月1日上午在鹹陽舉行了白起墓揭碑儀式,2日在渭南白氏陵園舉辦2011年國際白氏尋根祭祖大會和大型尋根問祖參拜祭祀活動。

    2011年12月,臺南新田裡池王宮組織以李姓為主的7人尋根訪祖團來米脂、橫山尋找根基。2012年6月新田裡和池王宮組織了27人的尋根拜祖團,攜帶李自成像到橫山龍眼溝、米脂李家站、富縣太平村拜祖認親。

    2012年4月,壬辰年世界劉氏宗親祭祖大典活動再次在西安舉行,臺灣劉氏宗親與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以及內地劉氏宗親齊聚西安漢城湖,祭祀劉氏先祖。

    2012年4月,臺灣40多名蘇氏與海內外400餘蘇氏宗親再次相聚武功縣參加世界蘇姓懇親、蘇武文化藝術節,恭祭蘇武。

    2012年9月,臺灣世界郭氏宗親總會及臺北、高雄、臺南、嘉義郭氏宗親會40人來陝參加壬辰年中秋郭氏宗親公祭大唐汾陽王郭子儀典禮。

    2012年11月,臺灣詹姓宗親會總會一行12人專程到詹姓發源地的西安市長安鎬京村尋根問祖和考察。

   (二)臺灣陝西村鄉親故裡行

    2012年7月9日至16日,由臺灣彰化縣秀水鄉陝西村村長林棟樑帶隊的19位「鄉黨」組成「臺灣陝西村鄉親故裡行」參訪團回陝西尋根。

    (三)臺灣客家人宗親組織來陝出席22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

    2008年10月,第22屆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以「炎黃根、客家情、促和諧、謀發展」為主題,臺灣12個客屬社團233名代表到西安參加懇親大會,省委書記趙樂際,省長袁純清,中華僑聯副主席董中原,全國臺聯副會長林明月,臺灣世界客屬總會會長吳伯雄委託代表劉盛良等出席開幕式。劉盛良代表吳伯雄致辭。

 

 

責任編輯:黃楊

相關焦點

  • 臺灣姓氏宗親團紛紛來豫尋根參訪
    (臺灣潘氏宗親到鄭州尋根)    4月18日,臺灣潘氏宗親一行來到鄭州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查找潘氏的姓氏起源資料,尋找潘氏發源依據。    臺灣潘氏宗親總會秘書長潘金嶧說,多年前在臺灣自家祖墳墓碑上發現,潘姓來自「榮陽」,後來通過讀書學習和來大陸交流,才知道自己是「河洛郎」,祖籍河南。尤其是來到河南後,才知道「天下潘姓,根在滎陽」,這也糾正了祖碑上「榮陽」的錯字。根在這裡,我是中國人,「兩岸一家親」。他表示,回臺北後,將收集臺灣潘氏族譜捐獻給鄭州市地方史志辦公室收藏,用于姓氏研究。
  • 臺灣大順堂李氏宗親故裡行參訪李自成故裡
    臺灣大順堂李氏宗親到橫山縣李家坪村龍眼溝李自成祖廟拜謁  華商播報訊(記者 陳琳)10月11日到13日,臺灣臺南市新田裡村的30位李氏宗親臺胞來到陝西米脂縣和橫山縣,參訪拜謁了明末「闖王」李自成故裡和祖廟。
  • 臺灣應氏宗親平頂山尋根
    臺灣應氏宗親平頂山尋根 2017年03月21日 16:18:00來源:中國臺灣網 >   中國臺灣網3月21日平頂山訊 3月15日至16日,世界應氏宗親總會秘書長應振泉陪同臺北市應氏宗親會常務理事應君國、格蘭國際旅行社董事長應福民等一行4人到平頂山市尋根祭祖。
  • 臺灣蕭氏宗親總會到汕尾尋根問祖
    10月11日至12日,臺灣蕭氏宗親總會總會長蕭國光一行13人前來我市尋根問祖,受到了汕尾市、陸豐市兩級臺辦及汕尾市蕭氏宗親的熱情接待。蕭國光總會長對汕尾市臺務部門的熱情接待表示感謝,他說自己第一次來汕尾,了解到汕尾有良好的地理優勢和優越的投資環境,表示願意為家鄉做好牽線搭橋的工作,為家鄉的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這次前來汕尾尋根問祖,是為了強化兩岸同宗、同文、同根的紐帶關係以及源遠流長、血濃於水的骨肉情誼。
  • 臺灣各姓氏宗親「認祖歸宗」有依據了!
    臺灣各姓氏宗親「認祖歸宗」有依據了!  這些族譜絕大部分修纂於清代和民國年間,記錄了一個個家族的傳承與變遷,詳細記載了姓氏源流、堂號、世系表、家訓家規、家傳、先輩藝文著述、祖先圖贊、風水圖等,體例完備且富含閩臺民間特色。  全國臺聯副會長楊毅周表示,《臺灣族譜彙編》的出版不僅為學界提供了詳實的文獻資料,也為臺灣同胞尋找自己家庭的來源提供了方便,將讓臺灣各姓氏宗親尤其是年輕宗親能夠真正的「認祖歸宗」。
  • "族譜展" 閩臺姓氏源流網助力兩岸宗親尋根
    廈門市姓氏源流研究會會長陳淑娥沒想到,短短三年時間,研究會創辦的閩臺姓氏源流網瀏覽量就達到660多萬人次,幫助許多兩岸宗親找到自己的祖源。陳淑娥表示,以前研究會在兩岸也辦過不少場次的族譜展,人潮不斷,但苦於辦展時間短暫,參展族譜也不多,無法滿足各姓氏宗親的需求。每次看到有臺灣宗親千裡迢迢的往返於閩臺之間,尋求協會幫助查閱對接族譜,陳淑娥總是既感動又感慨,「要是能讓臺灣宗親通過網絡查閱族譜,辦一場永不落幕的族譜展多好」。
  • 臺灣呂氏宗親在福建尋根祭祖
    我們經常組團回來祭拜祖先,就是為了讓在臺灣的宗親們都記住這一點。」   10月8日至9日,由臺灣著名人士呂傳勝率領的臺灣呂氏宗親一行51人在福建省南靖縣進行了一系列尋根祭祖活動。據悉,這已是臺灣呂氏宗親第五次組團前來尋根祭祖,其中,近一半的人是首次回到南靖。
  • 臺灣學子漳臺族譜對接館「尋根」
    臺灣學子漳臺族譜對接館「尋根」     漳臺族譜對接館內收藏有漳臺姓氏譜牒  5日,臺灣明道大學、屏東教育大學、朝陽科技大學、大葉大學的24名師生來到漳臺宗親文化族譜對接館「尋根」,繼續2013閩南文化尋根之旅。  在展館裡,張源修認真地聽取介紹,並在張姓名人的展板前駐足良久。「回到臺灣後,我也要登陸漳臺族譜對接網站,希望能將家人的族譜對接上漳州祖先。
  • 在陝臺胞赴黃帝陵祭祖 感悟炎黃文化
    6月25日,來自西安、鹹陽、渭南、銅川、安康等地的26位陝臺婚姻家庭代表歡聚一堂,參加由陝西省臺辦主辦、西安市臺辦承辦的「長安一片月·相約大西安」2020陝臺婚姻家庭交流聯誼活動。為進一步了解陝西,同時增強民族認同感、凝聚力,參加此次活動的臺胞臺屬來到陝西黃帝陵尋根祭祖。在景區講解員的帶領下,大家認真聆聽講解,參觀黃帝手植柏、黃帝腳印石、毛澤東祭文碑,並瞻仰了軒轅殿,拜謁了黃帝像,了解黃帝的故事,感受中華民族遠古時期奠定華夏的歷史輝煌。 記者了解到,這些臺灣朋友,大都有著深厚的「黃帝陵情結」。
  • 臺灣宗親石獅蚶江水頭村尋根謁祖
    ­  8月5日上午,由臺灣臺南市北門蚵寮保安宮常務監事王靖仁帶隊的尋根謁祖團回到家鄉蚶江鎮水頭村,受到了水頭宗親的熱情歡迎。他們一回到水頭村,就在水頭村委會和老年協會有關負責人以及一批上了年紀的宗親們陪同下參觀了水頭村的王氏、洪氏、李氏、吳氏等祠堂、祖廟,實地參觀了鎮封宮、白虎館、玉協館、關帝廟、象峰寺以及福安館、鎮安館、福寧館等,在祠堂和祖廟裡,兩岸宗親共同敬拜先祖,感受兩岸的血脈情深。而水頭村樸實的村民用親切的「鄉音」即閩南語與臺灣鄉親進行問候、交流,讓遠道而來的臺灣宗親倍感親切,感受到同根同源的親情。
  • 臺灣李氏宗親六度赴閩終圓「尋根夢」
    閩臺李氏宗親在「順興樓」前對接族譜 李萬宅 餘丹 攝   中新網漳州1月29日電 題:臺灣李氏宗親六度赴閩終圓「尋根夢」  作者 李萬宅 餘丹  「5年了,我們終於找到根了。」
  • 臺灣佛教界知名人士見類法師一行蒞陝參訪
    陝西省臺辦副主任何銳與臺灣見類法師一行合影留念    5月15日,陝西省臺辦副主任何銳在西安會見了來陝參訪的臺灣佛教界知名人士見類法師一行。    何銳副主任對見類法師一行12人來陝參訪表示熱情的歡迎,他向參訪團成員全面介紹了陝西的歷史文化、經濟社會發展情況、漢傳佛教在陝西的傳播歷程和陝西豐富的佛教文化資源,回顧了「2010臺灣陝西周」活動在臺灣中臺禪寺舉辦過程中的難忘經歷,感謝中臺禪寺對「2010臺灣陝西周」活動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對促進陝臺佛教文化交流做出的突出貢獻,表示希望陝臺佛教界能夠繼續加強往來交流,共同把佛教文化發揚光大
  • 在陝臺商臺生參加第27屆楊凌農高會
    (陝西臺辦供圖)10月22日,由陝西省臺辦舉辦的「在陝臺商臺生走進農高會」系列活動正式拉開帷幕。由來自西安交通大學、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陝西師範大學等七所高校的在讀臺灣學生及部分在陝青年臺商代表組成的參訪團開始了為期4天的參訪交流活動。
  • 新疆鄧氏宗親河南鄧州圓尋根夢
    日前,鄧匯川、鄧濟川兩兄弟來到鄧州,最終圓了祖輩們尋根的願望。鄧姓文化研究會副會長、市文廣新局局長閆富傳,炎黃鄧氏宗親聯誼總會副理事長鄧香雲對他們到鄧州尋根表示熱烈的歡迎,並陪同參觀考察。期間,鄧匯川兩兄弟認真查閱了鄧氏族譜,在「鄧國春秋園」祭拜了鄧氏十九世祖吾離,又到花洲書院等處進行了參觀考察。
  • 臺灣錢氏宗親來杭尋根謁祖 趙洪祝等會見
    浙江日報杭州5月10日訊 (記者金波) 今天下午,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洪祝會見了前來杭州尋根謁祖的臺灣、美國錢氏宗親訪問團一行。  中國僑聯主席林軍,省領導龔正、湯黎路等參加會見。  錢純、錢煦、錢復為三兄弟,其父錢思亮早年赴臺,他們祖籍杭州,在學術界有較高地位。
  • 中國臺灣網-陝西省
    鄭小明:近年來,我省依託豐厚的對臺工作資源優勢,一方面積極邀請大批臺灣政界、工商界、教育界、文化界、宗教界人士以及基層民眾、青少年等來陝考察參觀;另一方面不斷創新入島交流模式,到臺灣島內開展一系列交流活動,無論是在交流人員層次、交流領域,還是交流成果方面都有新的突破,陝西與臺灣常來常往,越走越近。目前,我省赴臺交流的範圍、規模、層次在西北五省居首。
  • 陝西省臺辦主任:實幹興業 再譜陝臺交流合作新篇
    陝西省臺辦主任:實幹興業 再譜陝臺交流合作新篇 2013年02月04日 14:33 來源:中國臺灣網 字號:  小  中  大 轉發
  • 海外華人帶來姓氏尋根熱
    「中華姓氏文化節」於2004年在河南周口成功舉辦以來,中國不少地方出現姓氏尋根熱潮,許多地方紛紛建設姓氏文化園,舉辦拜祖尋根活動,並且開發姓氏文化產品。最近,幾項有關中國姓氏尋根活動的展開,把這個由海外華人帶動的「姓氏尋根熱」又推向新高潮。  ――全球首座以弘揚中華姓氏文化為內核的主題公園「中華姓氏尋根園」,近日宣布落戶深圳。
  • 尋根往事:中華毛氏宗親聯誼會赴周至縣尋根
    公元2018年9月14日上午10時,應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會、陝西周至縣毛氏宗親組織邀請,由中華毛氏宗親聯誼會副會長、湖北《枝江毛氏族譜》主編毛啟國率領的「中華毛氏宗親聯誼會赴陝西尋根團尋根團在村委會大樓廣場前合影留念後,西溝村毛氏宗親為尋根團每位毛氏宗親敬贈了一盒「毛家獼猴桃」,令尋根團宗親感動不已。 下午3點半,由西安市西周文化研究會和中華毛氏宗親聯誼會聯合主辦的「中華毛姓祖源學術交流研討會」在樓觀新鎮樓強假日酒店舉行。
  • 兩會速遞:人大代表呼籲加強兩岸姓氏宗親交流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二日電(記者林國瑞)全國人大代表巫秀美建議,加強兩岸姓氏宗親交流,可以讓更多的臺胞返回祖國大陸尋根問祖,繼寫家譜,增加對家鄉和祖國大陸的了解,認同「一個中國」。  來自福建的巫秀美稱,臺灣二千三百多萬的居民百分之八十以上祖籍地在福建,他們的祖先均是從福建各地遷移到以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