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美國大選只有20天時間,美當局仍在推動對臺軍售。路透社13日爆料稱,白宮正在推進三項向臺灣出售先進武器的交易,已向國會遞交一份交易通知,待後者批准。川普政府4年來已七度對臺軍售,即使到了任期尾聲,還想從「臺灣牌」裡榨出點油水。事實上,美方近來在輿論上做了不少鋪墊。美國高官多次以所謂大陸「入侵風險」為由鼓動臺灣增加防衛開支,購買美國武器。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甚至要求臺灣變成「獅子不願吃的豪豬」。交慣了「保護費」的臺當局對美國一副照單全收的順從樣子,卻反誣大陸「對臺軍事威脅越來越嚴重」。他們難道忘了臺海局勢越來越緊張,不正是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勾結美國進行挑釁所造成的嗎?正如有的島內媒體所言:「兩岸和平,何需養戰鬥豪豬?」針對美方對臺售武舉動,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13日表示堅決反對,並強調「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做出正當、必要回應」。
中方將做出正當、必要回應
路透社13日援引5名知情人士透露的消息稱,白宮正在推進三項對臺出售武器的交易,並已在近日通知參眾兩院的外委會。計劃中的三項武器銷售已獲得負責監督對外軍售的美國國務院批准。據報導,這三項武器系統包括: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製造的被稱為「高機動性火箭炮系統」的車載多管火箭發射裝置、波音公司生產的被稱為SLAM-ER的增程型空對地飛彈,以及可將圖像和數據實時從飛機傳給地面站的F-16戰鬥機外掛感應吊艙。
《國會山報》等媒體隨後也確認了這一消息。報導稱,在周一的消息傳出之前,數家媒體曾在9月份透露,美國政府正準備批准價值70億美元的對臺軍售計劃。按路透社的說法,美國當局打算向臺灣出售多達七種主要武器系統,通知國會兩院外委會的是其中三項,計劃中的其他軍售通知預計將很快發出。
對於媒體曝光的軍售計劃,美國國務院一名發言人稱:「根據政策,在正式通知國會之前,美國不會確認或評論擬議中的國防產品出售或轉售。」臺「外長」吳釗燮13日稱,目前還沒有接到正式通知,過去這段時間大家看到,「我們所受到的中國軍事威脅越來越嚴重」,但美國政府依照對臺「六項保證」和「與臺灣關係法」,持續向我們提供防衛性武器,要向美國政府表達感謝之意。臺「外交部」發言人歐江安還特地強調,美國政府過去4年來已七度對臺軍售,「以實際行動展現美方對臺灣安全的堅定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如今出售給臺灣的武器已遠超防衛水平。臺灣風傳媒援引《紐約時報》此前的分析稱,這些軍售案中最敏感的武器是波音製造的增程響應型空對地飛彈,因為這項武器突破了「與臺灣關係法」的「防禦性武器」限制。戰機可在大陸防空系統範圍外發射這種飛彈,攻擊大陸內陸或海上目標。《華爾街日報》稱,新軍售案是川普政府對大陸加大政治和軍事壓力之際,拉攏臺北的行動之一。川普政府已向臺灣出售約150億美元武器,包括去年敲定的80億美元交易。而他的前任歐巴馬8年任期內,對臺軍售總額約140億美元。
「美國向臺灣出售武器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特別是『八一七公報』規定,嚴重幹涉中國內政,嚴重損害中國主權和安全利益。中方對此堅決反對。」針對美國對臺售武消息,趙立堅13日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充分認清美售臺武器問題的嚴重危害性,恪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立即取消任何對臺軍售計劃,停止售臺武器和美臺軍事聯繫。中方將根據形勢發展做出正當、必要回應。
美國的算盤
在推進軍售前美國已經做了不少鋪墊。9月,外媒曾報導,華盛頓期盼加強臺灣制衡力量,形容要讓臺灣像刺蝟一樣,渾身帶刺,難以攻擊。10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日本東京稱,絕不會坐視北京「武統」臺灣,作為臺灣安全的「最佳夥伴」會採取一切措施緩解緊張。7日,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警告大陸別輕易嘗試「武力犯臺」,聲稱兩棲登陸非常困難,同時鼓動臺灣應該在軍事上「把自己變成一隻豪豬……獅子一般不喜歡吃豪豬」。
外交學院教授李海東認為,美當局對一中政策的態度正放棄過去的模糊化處理,轉變為清晰化的處理,也就是逐步向臺灣極端政治力量的分裂選項靠攏。李海東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與過去美對臺出售以防衛性為主的武器相比,現在對臺出售武器的性能更先進,攻擊性更強。美方漸趨明顯的對「臺獨」等分裂勢力的支持,鼓勵臺灣和大陸永久分離的系列行動,讓其對臺政策變得更為危險。
美方舉動也引發島內許多人的擔憂。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上月表示,應先了解臺灣在亞洲所扮演的角色,不希望成為別人的棋子,反之應扮演橋梁,期盼能帶來和平,而非推向戰爭。
島內一些分析認為,除了利用「臺灣牌」牽制大陸,美國對臺售武還有一個顯而易見的直接目的,就是收取「保護費」。中時新聞網12日稱,美國國防部印太安全事務首席副助理部長海大衛此前在「美臺國防工業會議」上表示,臺灣明年防務預算決定增加約400億元新臺幣,方向正確但是還不夠,美國會持續鼓勵臺灣投資致命性能武器以保障安全。這顯示美方對直面臺海緊張根源,(上接第一版)以及臺軍面臨破產危機並無興趣,只在意如何鼓勵臺灣更多花錢買美制軍火。美中戰略競逐將長期化,臺海軍力動態平衡已向大陸傾斜,美國還不斷調高對臺灣的「保護費」。
「退役中將曝內幕:有用的不會給。」風傳媒網站13日稱,川普政府執政後對臺軍售規模大增,不過臺退役中將劉湘濱卻批評,美國不賣對臺灣真正有用的武器,且只要臺灣成功研發新的軍備,美國就會要求購買美國同級武器,影響臺自造武器。劉湘濱稱,臺灣基本上是在交「保護費」,美方心態就是盼臺灣替他們守住第一線,但不希望臺灣武器研發做得很好。
武裝成豪豬也無濟於事
正是美臺不斷的挑釁行動導致局勢越來越緊張。13日,蔡英文特別前往新竹偏遠山區視察臺空軍偵搜預警中心及防空連。她聲稱有信心取得先機,「成功抵禦來自空中的威脅」。值得關注的是,在「總統府」發布的影像中,出現常駐當地的美方人員身影。聯合新聞網稱,雖然美方人員常駐樂山雷達站屬於公開的秘密,但此前外界從未見當地美方人員公開露面。
與此同時,解放軍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也讓「臺獨」勢力感受到壓力。雅虎臺灣網站稱,解放軍演習遍地烽火,聯合登陸演習和海軍實彈射擊才結束,13日開始,又在福建省南部古雷半島的東側海域進行火炮操演。演習區域在金門71公裡外,12日一早在該空域偵察的空警-500,一度接近金門30海裡處。
《中國時報》13日稱,臺海局勢持續升溫,大陸自10月10日起3日內,接連發出4個航行警告。國臺辦前副主任、全國臺灣研究會副會長王在希接受採訪時指出,解放軍近期派戰機持續抵近臺灣近距離巡航飛行,確實是過去沒有發生過的,它向民進黨傳遞出一個極其重要的信號,就是「臺獨」分裂勢力不要錯估形勢,誤以為臺海發生戰爭美國會支持保護臺灣,有了美國撐腰大陸就不敢動武。
軍事專家宋忠平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美臺勾結,片面改變臺海現狀,不堅持「九二共識」,讓兩岸之間的危機管控越來越難。在這種狀態下,臺灣島內的「臺獨」勢力日益猖獗,美國也在縱容「臺獨」勢力不斷挑釁大陸。根本不是大陸不斷施壓導致臺當局購買更多武器裝備,恰恰是臺當局希望以武拒統,才從美國購買更多武器,而美國又希望從臺灣大把地撈錢,把臺灣當成「冤大頭」。美國並不想為臺灣一戰,它希望把臺灣武裝成刺蝟,武裝成豪豬。但豪豬也是有天敵的,面對大陸這樣一個強者也無濟於事,「臺獨」只能是死路一條,「臺獨」的天敵就是解放軍。
「兩岸和平,何需養戰鬥豪豬?」雅虎臺灣網站刊登的一篇評論稱,這兩年美國一直塞武器給臺灣,美方算盤早就打好,要讓臺灣把「國防預算」增加到GDP的3%,更讓臺灣從追求福利的社會走向戰鬥。奧布萊恩鼓動臺灣變成豪豬,「只是養頭戰鬥豪豬,每年要花多少軍費,蔡政府應體認美軍火販的如意算盤,因為只要兩岸和平,又何需被美牽著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