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舉行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新聞發布會

2020-12-18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原標題:12月15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有關情況

  2020年12月15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市場監管局、省營商局發布介紹全省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宋健:

  各位記者朋友,大家好,歡迎參加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有關要求,今天我們請到省市場監管局和省營商局就持續推進「放管服」、進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和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等有關內容進行發布介紹,並回答大家提問。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有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惠銀安先生,省營商局副局長李順和先生。下面,首先請惠銀安局長介紹有關情況。

  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惠銀安:

  各位新聞媒體的朋友們,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省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對大家長期以來給予市場監管工作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

  大家都知道,優化營商環境,對於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重大意義。省委、省政府將營商環境建設提升到事關遼寧振興發展的戰略地位,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遼寧考察時和在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具體行動。

  「十三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領導下,省市場監管局圍繞「放管服」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力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營商環境,積極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境。

  在辦事方便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持續壓縮企業開辦時間。通過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流程,完善一窗受理機制,加快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建設和應用,企業開辦實現各類信息即時共享交換、準入多環節同步辦理,全省將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天以內。其中,大連市、瀋撫新區等地區企業開辦時間已壓縮到0.5天。截至2020年11月底,我省實有市場主體總量達402.66萬戶,其中,企業107.29萬戶,是2015年年底的1.93倍。5年間,全省新增市場主體295萬戶,日均新增市場主體1588戶,且呈逐年增多趨勢。

  不僅總量在增加,市場主體結構也在持續優化。我省投資向第三產業聚集,截至2020年11月底,全省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第一產業佔比3.43%,第二產業佔比9.87%,第三產業佔比86.7%,其中,第三產業佔比比5年前提高了1.91個百分點。全省企業第一產業佔比3.18%,第二產業佔比20.46%,第三產業佔比76.36%,其中,第三產業佔比比5年前提高了7.67個百分點。

  新興產業發展迅猛,成為經濟發展新引擎。截至2020年11月末,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企業達到8.7萬戶,是2015年末的2.39倍;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達到5.54萬戶,是2015年末的1.79倍;文化、體育和娛樂業企業達到1.93萬戶,是2015年末的3.86倍;教育業企業達到0.7萬戶,是2015年末的10.14倍。

  二是深入推進「證照分離」「多證合一」改革。我省已全面實行「32證合1」,企業只需向一個窗口提交一份材料,領取營業執照後即可生產經營。2019年12月1日起,遼寧自貿試驗區3個片區啟動實施「證照分離」改革528項全覆蓋試點,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按照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四種方式開展改革試點,進一步破解「辦照容易辦證難」「準入不準營」等突出問題,現已取得顯著成效。

  截至目前,遼寧自貿試驗區62項審批事項實現當場告知、當場承諾、當場審批,已直接取消審批業務4541筆,佔全部審批業務的12.25%,惠及企業3810戶,佔涉及審批企業總量的44%。已辦理相關備案業務2273筆,惠及企業2032戶。同時,以告知承諾和優化審批服務為重點,通過簡化審批手續程序辦結相關業務37061筆,審批用時較法定時限平均壓減70%以上。

  三是積極推動行政許可事項「四減」工作。針對企業登記、重要工業產品、特種設備生產、檢驗檢測機構、計量標準器具、法定計量檢定機構、保健食品及特殊醫學用途配方食品廣告等行政許可事項,採取「最多跑一次」「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一網一門一次」等便民舉措,形成行政許可事項清單,讓改革紅利惠及每個服務對象。截至目前,實現「減時限」每項事項平均減少75.26%,「減材料」每項事項平均減少24.83%,「減環節」每項事項平均辦理環節為3.45項,「減次數」辦事者到辦事地點最多次數為1次/項。

  在法治良好方面,積極探索實踐「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將參與聯合監管的部門由16個部門擴展到36個,實現了涉及市場監管的省、中直部門全覆蓋,減少了對市場主體的非線索性直接檢查和多頭檢查。推動公平競爭審查,梳理存量政策措施9.1萬件,廢止、修改了94件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同時,為保護企業重塑信用、合規發展的積極性,建立了信用修複製度,已累計為780多家符合條件的嚴重違法失信企業進行了信用修復。

  在成本競爭力強方面,以標準化引領創新發展,全省累計9472家企業,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自我聲明公開企業標準38548項,涵蓋58190種產品。近期,制定發布國內第一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指南》市級地方標準。此外,連續3年開展「百億送貸行動」,投放貸款315.1億元,惠及市場主體約10萬戶。開闢CCC免辦綠色通道服務進出口貿易,提速辦理有效免辦證明1442張,惠及企業169家,為穩定供應鏈發揮積極作用。開展涉企違規收費專項整治,僅2020年就為企業挽回損失5千餘萬元,惠及市場主體3萬餘戶。

  在生態宜居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嚴格遵循習近平總書記「四個最嚴」要求,區域性、系統性重大食品安全風險得到有效控制,較大的食品安全隱患基本消除,群眾對食品安全的安全感、滿意度進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整體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基本相適應。

  「十四五」期間,省市場監管局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聚焦市場主體關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既立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更多採取改革的辦法,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一是推進涉企審批制度改革,實現「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企業開辦「一網通辦」「跨省通辦」。

  二是提升企業註銷便利度。探索開展長期吊銷未註銷企業強制註銷試點。深化企業簡易註銷登記改革,拓展企業簡易註銷登記適用範圍,壓縮企業簡易註銷公告時間。

  三是加大住所與經營場所登記改革力度。在全省範圍內開展公司制企業住所與經營場所分離登記試點,穩步推行企業住所自主申報承諾制,進一步釋放場所資源。

  四是開展商事主體登記確認制改革試點,提升市場主體準入效率。

  五是出臺《遼寧省市場監管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實施辦法》,探索對於不具有主觀惡意、危害後果較小、通過監督整改等行政監管措施能夠及時糾正的一般違法行為,依法不予處罰,引導創業創新型企業在發展中規範,在規範中發展。

  六是將「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與企業信用風險分類管理結合起來,建立以企業信用風險分級為基礎的「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使監管既「無事不擾」又「無處不在」。

  最後,我代表省市場監管局鄭重承諾:我們將牢固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理念,努力當好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振興發展的踐行者、服務者、守護者,為促進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謝謝大家!

  宋健:

  感謝惠局長的情況介紹。接下來,請李順和局長介紹情況。

  省營商局副局長李順和:

  2020年,省營商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9·28」重要講話精神以及關於營商環境建設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加快打造「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全省營商系統以當仁不讓的「主人翁」意識,責無旁貸的「踐行者」情懷,堅定不移的「建設者」信心,不斷增強大局觀念,提升創新意識,強化服務意識,發揚鬥爭精神,在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中走在前、實在幹、作表率、強推動。我省優化營商環境取得階段性成效,企業群眾獲得感逐步提升。

  一是全力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開展「一網通辦百日攻堅戰」,推動企業和群眾「進一張網、辦全部事」「一次登錄、一次辦好」。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可網辦率達到100%,全省實際網辦率顯著提升。除涉密等特殊原因外,省級40個部門、660項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651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應進必進」「應上必上」的政務服務事項100%實現「進廳上網」。政務服務「好差評」實現省、市、縣、鄉四級100%全覆蓋。省級電子印章實現100%全覆蓋。「遼事通」便民服務事項加速上線,2052項高頻便民事項可在「遼事通」辦理。

  二是持續深化簡政放權。取消下放調整省級行政職權1005項,全速推進自貿區精準賦權工作。優化再造政務服務流程,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間縮減比例79.62%,平均辦理環節2.39個,減少23.15%;平均跑動次數0.44次,減少60.54%;即辦件38.70%,增加176.43%。

  三是加快推進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構建了全省統一的「一支隊伍服務、一張藍圖統籌、一個窗口受理、一張表單申報、一個平臺監管、一套機制保障」審批服務體系。項目從立項到開工,最長的政府投資房屋建築類項目不超過65個工作日,最短的5G類項目不超過5個工作日,審批時限平均壓縮了50%以上,申報材料平均減少了60%。

  四是持續推進誠信政府建設。建立失信行為專項整治工作信息管理平臺,進一步推動各地區摸底清查失信問題情況,研究解決措施,按照「一事一策」的原則,逐個問題確定完成時限及解決步驟。

  五是創新開展營商環境改革試點工作。推動葫蘆島「零證明城市」,瀋陽市、鐵嶺市「政務服務驛站」,本溪市「政務服務流程再造」等改革試點,不斷強化試點工作以點帶面、輻射全省的示範引領作用。

  六是聚焦標準化建設,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在全省開展各級各類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建設,夯實首問負責、容缺受理、否定備案等服務制度。對全省各市「項目管家」臺帳實行動態管理,實現服務企業和項目全覆蓋、無盲區。截至目前,全省共配備項目管家7284人,覆蓋了19349個重點企業和重大項目,為重大項目及相關企業累計協調、解決各類問題16841個。

  七是聚焦解決企業群眾訴求,充分發揮8890平臺作用。實現群眾投訴建議的受理、轉辦、反饋、回訪、監督、評價全流程「閉環式」管理。截至11月底,省、市8890平臺累計受理企業和群眾有關諮詢、投訴和建議309萬件,辦結295.7萬件,辦結率96%,好評率92%。

  八是強化完善營商環境法規制度。積極推動各地區貫徹落實國家《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深入開展法規清理工作,廢止4件省政府規章,對6件省政府規章的部分條款予以修改。

  九是強化營商環境輿論宣傳。積極協調中央及省級主流媒體,全方位、多層次、多角度地報導我省營商環境工作蓬勃向上的發展態勢,同時,對反面典型案例予以公開曝光,形成了震懾效應,向社會傳遞了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的決心。

  十是強化營商環境考核評價。制定完善年度營商環境工作考核指標。落實國家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中國營商環境評價報告2020》中,瀋陽市被列為示範引領的15個標杆城市,瀋陽、大連共有4項指標被評為最佳實踐標杆城市。

  明年,省營商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持體制機制創新,破解企業群眾辦事難題,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理念,全力建設「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為各類市場主體投資興業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生態。

  一是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持續精簡行政審批,開展向自貿試驗區、瀋撫示範區賦權,做好下放行政職權承接落實,定期開展「放管服」改革「回頭看」。

  二是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動「一網通辦」,全面提升「不見面審批」覆蓋面,推進「遼事通」應用全覆蓋,全面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全程網上審批,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增加應用場景供給,推進電子證照電子印章應用,深入推進政務服務「好差評」。

  三是深化審批制度改革。深化流程再造,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辦」,推進「零證明城市」建設,積極推行容缺受理、告知承諾和以函代證改革,深化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成果,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深層次改革。

  四是規範政務服務中心建設。嚴格落實「三集中、三到位」,積極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智能化建設,確保政務服務制度落實落地,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強化電子監察。

  五是打造服務型政府。支持指導各地為企業提供「店小二」式服務,進一步發揮8890平臺綜合服務主渠道作用,強化營商環境投訴辦理,加快「政務服務驛站」建設推廣,持續開展「營商環境建設突出問題」專項整治。開門建設營商環境,在全社會營造「人人建設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濃厚氛圍。

  六是打造誠信法治政府。加大兩個《條例》貫徹落實力度,推進法律法規和政策規章的「立改廢釋」,持續開展「政府失信」專項整治,加大對破壞營商環境問題處理力度。

  七是建立營商環境評價體系。構建符合我省省情的營商環境評價體系,引進第三方社會評估機構全面開展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強化結果運用。

  宋健:

  感謝李局長的情況介紹。下面,請記者朋友們提問,提問前請先通報下所代表的媒體。

  中國消費者報記者:

  惠局長您好,能否介紹一下2020年遼寧省市場主體的發展情況?

  惠銀安:

  截至2020年11月,全省實有各類市場主體402.66萬戶,同比增長7.98%。在全部實有市場主體中,企業107.29萬戶,同比增長8.14%,佔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的26.65%。其中,內資企業105.67萬戶,同比增長8.27%;外資企業1.62萬戶,同比增長0.41%;私營企業95.21萬戶,同比增長8.94%,佔全部實有企業的88.74%。實有個體工商戶288.41萬戶,同比增長8.07%,佔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的71.62%。實有農民專業合作社6.96萬戶,同比增長1.92%,佔實有市場主體總量的1.73%。

  北國網記者:

  請問李局長,在樹立「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理念上,省營商局將如何通過有效的活動打造遼寧特色的營商文化?

  李順和:

  省營商局在制定全省營商環境建設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過程中,積極吸收商協會、營商環境監督員、專家智庫、企業和群眾的意見和建議;通過8890綜合服務平臺,對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問題實時反饋,舉一反三,形成制度性成果;強化輿論正向引導,形成營商環境建設齊抓共管、同頻共振的良好氛圍;積極構建「親」「清」政商關係,培育重商親商的營商文化。同時,省營商局將結合推進落實營商環境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廣泛開展各項活動,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濃厚氛圍。

  一是以評促改,強力推進深化改革。通過評選「優化營商環境最佳實事」,深入挖掘和總結提煉深化改革的好舉措、制度創新的好做法、解決問題的好經驗、服務群眾的一招鮮,形成改革創新的制度性成果,統籌推動全省各地區、各部門開展營商環境建設工作。

  二是以評樹優,打造服務型政府。通過開展「營商環境優秀窗口(崗)」評選,推進「綜合窗口」改革和政務服務中心標準化、智能化建設改革,進一步夯實首問負責、否定備案、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改革成果,解決企業和群眾辦事繁、辦事慢、辦事難等問題。強化窗口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崗位意識、職責意識、服務意識,樹立服務窗口的良好形象,倒逼政務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三是取計於民、開門問策。通過組織開展「打造遼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金點子徵集評選活動,圍繞制定營商環境「十四五」規劃、落實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改進服務等方面,積極挖掘和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建議,廣泛動員,廣開言路,讓人人都成為營商環境的建設者和監督者。

  人民網記者:

  惠局長您好,能否介紹一下推進登記註冊全流程便利化方面的舉措?

  惠銀安:

  一是在優化企業開辦服務。我們會同營商、發改、公安、人社、住建、稅務等部門研究出臺《關於進一步做好優化企業開辦服務工作的通知》(遼市監聯〔2020〕25號),完善企業開辦「一網通辦」平臺功能,實現企業登記、公章製作、申領發票和稅控設備、員工參保登記、住房公積金企業繳存登記在線上一次身份驗證、一表填報申請、相關信息實時共享交換、準入多環節同步辦理。一般性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2個工作日。

  二是實現名稱自主申報全覆蓋。對企業名稱自主申報平臺進行升級改造,適用範圍擴大到企業分支機構和個體工商戶。通過名稱自主申報程序新設企業15.59萬戶,新登記冠「遼寧」名稱企業2.59萬戶。

  三是全面推行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為企業提供更加規範、便利的登記服務,推動了登記註冊、審批許可與事中事後監管的有效銜接。通過經營範圍規範化登記市場主體33.6萬戶。

  四是持續提升全程電子化登記水平。加強平臺升級改造,方便群眾網上辦事。1-11月,全省網上核准佔比72.37%,網上設立登記佔比91.59%。

  遼寧日報記者:

  我們注意到,我省通過大力開展「一網通辦」百日攻堅戰,「一網通辦」水平得到顯著提升,請問李局長,企業和群眾能從此項改革中獲得什麼實惠?

  李順和:

  推進「一網通辦」是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設數字政府、服務政府的重要途徑。伴隨「一網通辦」的全力推進,政務服務越來越規範化、智能化,企業和群眾辦事越來越輕鬆便捷。

  一是依託「一張網」,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全省各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全部在政務服務網上公開了辦事指南,提供了網上諮詢、申報、受理和反饋渠道,實現了統一身份認證和統一電子監察,可網辦率達到100%。全省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平均辦理時間縮減79.62%,平均辦理環節2.39個,減少23.15%;平均跑動次數0.44次,減少60.54%;即辦件38.70%。全省數據共享加快推進,全省第一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已梳理完成,共涉及30個省直部門,其中17個部門已掛載結構化數據87項,新增數據量1.7億條,為企業、群眾辦事時減少重複提交材料打下基礎。

  二是加速建設「遼事通」APP,打造不打烊的「掌上政府」。推進政務服務移動端整合工作,推動民生領域公共服務事項全面接入「遼事通」,推動各地區、各部門已上線運行政務服務移動端全部與「遼事通」對接,實現「遼事通」應用全覆蓋。截至目前,「遼事通」上線高頻便民事項2052項。其中,省(中)直部門149項、各市1903項。

  三是線上線下融合,打造政務服務「實體店」。目前,除涉密等特殊原因外,省級40個部門、660項事項進駐省政務服務中心,651項事項實現網上辦理。省人社、醫保、公積金等服務中心均成為省政務服務中心分中心。各市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100% 進駐各級政務服務中心,全部實現「進廳上網」。依託瀋陽市渾南區、鐵嶺市調兵山市鄉鎮(街道)、村(社區)政務服務中心、郵政網點、金融機構等設立「政務服務驛站」,推動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向基層延伸,實現政務服務「就近辦」。

  四是政務服務「好差評」全覆蓋,服務效能由企業群眾評價。截至目前,政務服務「好差評」覆蓋省、市、縣、鄉四級2109個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入庫各中心100%全覆蓋,並依託省8890綜合服務平臺,建立了差評投訴整改落實閉環管理機制。

  宋健:

  由於時間關係,今天現場提問就進行到這裡。請各位記者積極做好本場發布會新聞報導工作,今天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開封市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健康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開封市優化營商環境營造健康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新聞發布會舉行 2020-12-03 19: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遼寧舉行朝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22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朝陽市優化營商環境建設有關情況  2020年12月22日10時,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廳召開新聞發布會,請朝陽市發布介紹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主要做法和具體工作舉措,並回答記者提問。
  • 遼寧舉行全省政法機關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新聞發布會
    原標題:12月10日遼寧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政法機關打造法治化營商環境有關情況  12月10日,遼寧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新聞發布會,請省委政法委副書記吳言軍、省法院副院長姜鳳武、省檢察院副檢察長呂景文、省公安廳政治部主任王念洪、省司法廳副廳長姚明偉、省營商局副局長吳娟、
  • 天津市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
    天津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辦、局:  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將《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若干措施》印發給你們,請照此執行。
  • 山東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通知
    12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全文如下:   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   魯政辦發〔2020〕23號
  • 河南出臺23項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了《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共推出21項措施,旨在著力破解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堵點痛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加快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 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 魯政辦發〔2020〕23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
  • 優化營商環境 遼寧實現政務服務「好差評」全覆蓋
    中國網12月15日訊 優化營商環境對推動遼寧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具有重大意義。為此,遼寧省政府新聞辦15日召開發布會,就本省的營商環境階段性工作進行介紹。有效活動打造遼寧特色營商文化明年,省營商局將按照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在全社會形成「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個個都是開放形象」的理念,並通過諸多有效活動,全力建設「辦事方便、法治良好、成本競爭力強、生態宜居」的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
  •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
    各省轄市人民政府、濟源示範區管委會、各省直管縣(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門:  《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已經省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 山東再出15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12月10日,山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以下為全文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魯政辦發〔2020〕23號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 山東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共15條
    本文來源:山東省政府網站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
  • 培育優化營商環境 讓市場主體茁壯成長——「營商環境」成臨沂代表...
    「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紮實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總門戶上線運行,新登記企業總量和增幅連創新高。報告提出,2020年,要聚力流程再造,培育優化「少高優強」營商環境。重點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和發展民營經濟兩個方面狠下功夫,推動服務理念、制度機制全方位深層次變革。
  • ——鞍山市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努力打造有利於發展的市場環境等重點,構建黨委和政府與企業互動、與群眾互動、與基層互動的「三個互動體系」,加快建設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推動落實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不斷保護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 市發展改革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
    11月30日下午,市發展改革局在市政府新聞發布廳舉辦優化營商環境專題新聞發布會。發布會由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總經濟師朱輝萍主持,市發展改革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幫甫、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盧昌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梁建斌、市市場監管局四級調研員程世民出席並介紹有關情況。市直有關單位代表及清遠廣播電視臺等3家媒體記者參加了發布會。
  • 太和縣為紮實推動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制定重點事項任務清單
    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造審批最少、流程最優、效率最高、服務最好的營商環境。近日,太和縣出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清單》。清單圍繞「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簡化企業生產經營審批和條件、優化外貿外資企業經營環境、降低就業創業門檻、提升涉企服務質量和效率、完善優化營商環境長效機制等6類事項制定了52條重點任務,逐一明確任務牽頭及責任單位,嚴格完成時限,落實落細實施措施,紮實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各項舉措落到實處。
  • 貴州省政府下發通知:九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近日,貴州省人民政府辦公廳下發《關於印發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若干措施的通知》。
  • 【書評】優化營商環境的案頭書
    《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一書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的基礎上,首次對這些問題進行了開創性的梳理和分析,釐清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時代脈絡,完成了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的理論溯源和體系構建。通過閱讀本書,有利於加深對上述問題的理解,有利於更好地把握和貫徹黨中央關於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提升水平、更上臺階。
  • 【優化營商環境】海南區:集中開展「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
    海南區持續深化「放管服」優化營商環境強化市場主體服務,激發市場活力,增強發展內動力,促進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區委組織部適時開展了「優化營商環境 提升服務效能」主題黨日活動,助推全面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
  • 山東出臺十五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12月10日,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通知,確定採取15條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包括推進投資項目前期審批流程再造、大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深入推進「多規合一」「多測合一」等。近年來,山東省營商環境明顯改善,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薄弱環節。今年5月,山東省出臺了《關於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從全面提升企業便利化水平、著力打通企業難點堵點痛點、精準提供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著力打造透明穩定的政策環境等方面推出18條政策措施。
  • 河南出臺21項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河南出臺21項措施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 2020-12-11 16: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