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2020-12-11 富龍

若問佛山景區的頭把交椅是哪個,答案當然必須得是西樵山。

「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6000多年前,史前人類便已在西樵山採石,建設了我國華南史前時期最早的石器製造場,開創了珠江文明新紀元,可以說西樵山是中國南方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珠江文明的燈塔。

如今,西樵山被譽為廣東四大名山之一,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國家5A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等眾多榮譽加身,是佛山和廣州人的後花園。西樵山之所以聲名遠揚或許還有另一個原因,那就是它足夠大,山上自然風光優美,山下萬畝桑田,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為保護單位,譽為「世間少有的美景」。智者樂水 仁者樂山,像我這種的人肯定是山水都樂,來到佛山,自然而然就會去西樵山。

很早很早以前的西樵山是一座巨大的古火山,熄滅了四萬五千年的火山成就了曠世佳作,山裡有湖、湖裡有山,水在山中、山在水裡,形成了眾多巖洞、多個泉眼、若干天湖、無數瀑布,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造就了西樵山眾多美妙景觀,有天湖公園景區、白雲洞景區、碧玉洞景區、翠巖景區、石燕巖景區、九龍巖景區、桃花園景區、黃飛鴻獅藝武術館等,美侖美奐,引無數文人墨客、遊士學子駐足西樵,吟詠山水,留下精彩佳作,每一句詩中,都能看到不一樣的西樵山。一批理學名家先後在此建立書院,開壇授徒,「理學文化名山」的美譽也由此而來。

山是那種撥開雲端的山,登至半山腰,即能俯瞰繁華市區,幾乎沒有半點遮擋。

從北大門進入,乘觀光車上山,好看的景點都在山上。山名有點土氣,但景色卻很雅致,我們遊覽的第一個景點是碧玉洞,也叫「玉巖珠坑」,位於兩個峽谷之間,谷底有一湖,湖水清澈,可見遊魚如織,有兩三石拱橋,貫通兩岸,有涼亭數座,以供遊人休憩。

湖四周雜樹紛陳,積翠成蔭,林間有小道,通往暗藏的險峻、奇特之景。

幽綠、蒼青與瑰麗,是西樵山的特點,即使只是看上一眼,也會為之傾心。

「誰信匡廬千嶂瀑,移來一半在西樵」,山上最不缺的就是水了。山巒疊翠,碧水如鏡,這幅天然形成的「水墨畫」,比任何畫都更富詩情畫意。

這景色也太好看了吧,嗯,我壓壓自己激動的心。

依導遊圖繼續前行,來到了碧波瀲灩的天湖,天湖原是西樵山西北面的一個火山口,水面約120畝,如今疊山倒影,三面翠峰環抱,北面為一水壩,壩兩端建有靈巧的龍珠亭、問龍亭、依天亭和水月軒,東西湖岸還分別建有待月亭、伴月亭和鴛鴦閣,景色美不勝收,文青們最喜歡來這裡泛舟賞月。

湖的東面有條長長的九曲橋,似玉龍臥波,又像是擺在綠洲上的一把琴弦,四季如畫,分外妖嬈。任何一個角度張望,都是滿眼翠綠,空氣中瀰漫著負氧離子的味道。

眼下碧水澄靜,每當龍舟賽期間則波浪歡脫,互競風流。早在明代,西樵山就有「半山扒龍船」的民俗活動,湖的南面那一座「觀龍樓」就是看龍舟賽的最佳平臺。

離開天湖,拾級而上,來到寶峰寺。

我怎麼對寺名好熟悉呢,想起來了,家鄉也有一座寶峰寺,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還曾擔任過主持。

此寶峰寺為南粵四大名寺之一,初建於明永樂甲申年(1404年),成化己亥年(1479年)重修,眼前的是易地重建。走在寺院的每一處都聽到了「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這佛教音樂太洗腦了。

東晉時,西樵山便是全國道教中心之一,明清兩代為佛、道並存之地。這裡流傳著許多與道教淵源深厚的傳說,呂洞賓遊歷南粵,曾左腳踩羅浮、右足踏西樵,留下了仙足、仙床、試劍石等仙人遺蹟,到了明代,西樵山佛教鼎盛之際同時有寶峰寺、雲巖寺、接承寺、白雲寺等多座寺廟,香火極旺。

我與燒香的芸芸信徒不同,不能信宗教的我來寺廟是為了欣賞它的「勾心鬥角」的建築藝術,可惜這裡沒有我要看的。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寶峰寺明亮精緻,一磚一瓦都不染塵囂。

「三雕」中我最佩服的是石雕中的浮雕,老費功夫了。

藏寶閣裡到底有什麼寶貝,有木有月黑風高之夜潛進去探寶的?

啥叫「五體投地」,眼前有標準答案。

告別寶峰寺,朝山頂而去,在登頂的石階上,被六個可愛的女大學生劫住了,如果你認為她們是看中了我的帥,那你想多了,除非她們瞎了眼,她們是發現了我手中的神器。

我是靜靜,

靜靜的站立石臺,

等風,

等愛,

也等你。

拍的不好看,辣眼睛,我是渣渣技術,事實上我的內心獨白是:重要的是顏值,如果對面站的是範爺,哪怕是直男拍出來的也會好好看。

擺脫她們的糾纏,向最高峰大仙峰進發,山頂上有南海觀音。

迎面聳立著一座六柱五門牌坊,牌坊後是一個廣場,建有影壁,用優質花崗巖雕築。

影壁上刻有觀音六字真言,漢文由九華山住持仁德手書,藏文由西藏活佛親筆題寫,影壁上還刻有韋陀法像。

影壁後是放生池,池四周用白石欄杆圍著,欄杆上雕著蓮花。

灰瓦白牆的格調,

少許雕紋點綴,

就是這份簡單,

讓原本浮動的心,

也開始有了一片淨土。

觀音高高在上,異常奪目,眾生只有仰拜。

往常見的觀音是站著的,站累了的觀音是頭一回看到,這是世界上坐姿觀音之中最高的。

聽說凡是想分手的情侶,都會來到這座觀音像前,回家後就心想事成了。

還有這種操作?!

原來,言傳觀音為未婚女人,看不得情侶秀甜蜜,於是施咒,令來此的情侶分手,從此大仙峰成了分手勝地、情侶的死亡地帶。

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損觀音,瞬間觀音人設崩塌了。

觀音表示:這個鍋,我不背!

事實上,觀音本為美貌男子,只是佛教傳到中國後加上了中國特色,將他變了性,成了一尊女神,由此,觀音成了雌雄同體的神仙,集男女於一身的他大可不必為凡塵的情緣大動肝火。因此,觀音施咒讓情侶分手之說難以自圓其說。

還是將目光聚焦在美麗的風景上吧,不要糾結於不實的傳言中。

「捨得」,在我們俗人詞典裡是一個詞,而佛家眼裡它是兩個反義字。

不討論了,我們三個大男人轉場桃花園,電視劇裡的三生三世十裡桃花,西樵山也有,此園是珠三角最大的觀賞性桃花園,雖然此時不是桃花朵朵開的季節,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觀賞的興致。我是一個有情懷的人。

重點是此處有「桃花源」,哈哈,不是陶公筆下的虛幻世界,而是凡人的餐館,午餐就在山上的這家農家樂享用,現殺一隻雞,120大洋,肯定不可能是土雞囉。

補充了能量就是走得快,路過劉公祠遺址,無人問律,而我特意停頓了一會,純屬個人感情因素。

旁邊的觀音堂的待遇完全不一樣,香火還燃著。

茶花園裡栽種著六角大紅茶花、鴛鴦鳳冠茶花、帕克斯茶花、複色粉卡特茶花等50多個品種,面積250餘畝,開出來的花色有白色、紅色、粉紅、白紅混色等多種,不過要等每年的11月至次年3月才開花。

不光花好看,果子也特大,這得榨出多少油啊。茶油,是世間最健康的食用油。

你以為茶花園裡只有茶花,那太天真了,園內的景色之美要超杭州的太子灣、蘇州的耦園。

只有「無篤螺」顯得有點突兀......

再前行是一片國際友誼林,說明我們的朋友遍天下,願友誼常存,天下和平。

這是正版的寶峰寺,但是現在僅存斷牆殘壁,空留一個遺址讓富龍我遐想。

這口水塘不一般,叫浸佛塘。

走了半天,沒碰上一個行人,突然閃現一位美女,會是什麼反應?

場面失控,我的兩個夥計的兩眼立馬都放光了。

請把視線轉到這邊來,你看「寶峰勝處」這四個字又逎勁又飄逸,多好看啊。

好景不斷,前方是「四方竹園」,因園中遍植四方竹而得名,是個十分小清新的景點。

蘇軾云: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一走進竹園,就聞到淡淡的竹子香。四方竹,看上去是圓的,但手握過去明顯有方形感,是一種珍貴的觀賞竹,西樵山的獨家產品,你若想移栽到外地,不出三年,竹身便打回圓形。

要誇一個人的高風亮節,往往用什麼物體來形容?

「九龍巖」不是一塊山巖,而是有紫姑廟、春風亭、湛子洞、湛子講學巖等景點,這裡谷深洞異,樹茂石奇,是西樵山自然山水的最美代表。

西樵山大著吶,呂洞賓採摘靈芝的白雲洞、四季瀑布長流的翠巖、黃飛鴻獅藝武術館,因時間緊,我們都沒能去,暫時存著,下次來打卡。

選擇往西樵山的南大門方向步行下山,這段路無限的長,半途連連後悔沒坐觀光車下山,到達山腳時兩腿已經走癱了。

出了山門,左邊有南海博物館,凡是叫館的,其建築外形都是奇奇怪怪的。

山腳下還有座影視城,仿北京故宮而建,聽售票的人說城內還有香港街、廣州街、上海外灘,想必裡面拍過很多影視劇吧。門票小貴,差錢的我趕緊捂住錢包飛身離去。

相關焦點

  • 珠三角桑基魚塘起源西樵
    原標題:珠三角桑基魚塘起源西樵其發展曾領先全省,對研究中國生態文明史具有重大意義「桑茂、蠶壯、魚肥大;塘肥、基好、蠶繭多。」這是西樵老一輩常掛在嘴邊的話,描繪的是桑基魚塘的耕種模式。
  • 帶你走進理學名山,道佛勝地的西樵山,仰望全世界最高的觀音坐像
    我是ENZO一個行走在中華大地的95後旅行家「南粵名山數二樵」 ,「二樵」中的西樵說的就是位於佛山市南海區西南部的西樵山。西樵山不高,主峰海拔僅有344米,放在祖國的名山大川中幾乎可算是「微不足道」,但這座不以「會當凌絕頂」取勝的小山,卻有著不遜於其他名山的人文底蘊與自然風光。「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的民諺道出了西樵山的悠遠歷史。這是一座誕生於距今4500~5100萬年前白堊紀中後期的古死火山。
  • 廣東西樵山觀音誕萬人上香祈福
    廣東西樵山觀音誕萬人上香祈福/5) "← →"翻頁 10月23日,適逢民俗觀音誕,數萬民眾來到廣東省佛山市西樵山焚香祈福
  • 佛山西樵山「觀音開庫」 超30萬人「借富」祈福
    (圖片來源:南方都市報 攝影:鄭仲)[原標題] 佛山西樵山「觀音開庫」 超30萬人「借富」祈福農曆正月廿六,民間傳說「觀音開庫」的「吉日」。熱鬧,年年相似。生菜會、萬人齋宴、「借庫」、「燒大炮」……這一天,西樵、容桂、龍江、獅山等地民間活動接連舉行,佛山市民都在趕赴一場盛大的千年民俗祈福之約。
  • 廣東西樵山「大仙誕」呂祖巡遊吸引大批民眾觀看
    廣東西樵山「大仙誕」呂祖巡遊吸引大批民眾觀看 2015-05-31 21:39:03}責任編輯:   中新網佛山5月31日電 (程景偉 梁雅芳 關蘊琪)為期三天的「山水休閒·健康養生」2015廣東南海西樵山
  • 龍舟說唱、西樵山傳說你聽過沒?
    龍舟說唱不但豐富了廣東舞臺曲藝,還給大家帶來了龍舟說唱創作文化;而西樵山依靠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西樵,有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包括省級1項,市級7項,區級8項,傳習所10個、傳承人16人。西樵文學「先有西樵山,後有珠三角,珠江流域原始文明的燈塔就是西樵山,西樵山文化是我們南中國一個典型的文化。」
  • 八仙下凡、福祿壽齊聚……今天的西樵山好熱鬧!
    更有福祿壽三星和財神爺也到場祝賀何仙姑大受歡迎傳說相傳農曆四月十四日那天呂洞賓來到羅浮山與西樵山的上空左足踏上羅浮山右足踏在西樵山在西樵山留下腳印獅舞龍騰方陣今年巡遊展示和表演融合西樵山傳統文化、道教文化、嶺南民俗文化、南獅、武術文化和現代新鮮時尚元素更具觀賞性和藝術性同時讓更多年輕人關注並體驗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
  • 西樵山旅遊攻略 西樵山遊玩攻略
    西樵山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同時也是佛山市內唯一的5A級風景旅遊區,到這裡遊玩你可以盡情的領略山上的自然風光,其中最為壯觀的就是山上那座高達60多米的南海觀音像,來這裡燒香祈願的遊客很多,那怎麼去西樵山呢?西樵山門票多少錢呢?不妨跟著小編一起看看西樵山旅遊攻略。
  • 西樵山——山不在高 有仙則名
    自然風光 西樵山位於廣東省佛山市南海區的西南部,是廣東四大名山之一,自然風光清幽秀麗,旅遊文化底蘊厚重,民俗風情古樸自然。明清以來,文人雅士,群賢畢至,旅人遊子,紛至沓來,使秀美的西樵山成為名噪南粵的旅遊熱點。
  •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
    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西樵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國家森林公園和國家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西樵山自然風光清幽秀麗,旅遊文化底蘊厚重,民俗風情古樸自然。東晉時,西樵山是全國道教中心之一,明清兩代為佛道並存之地。我是1月20日左右去的西樵山,從直接去那裡買的門票是70塊,可以走路和搭觀光索道上去,觀光索道單程是20如果你還要坐觀光索道下來的話就一共是30,但是觀光索道五點半就會下班。所以一定要在五點半之前去到索道。
  • 上西樵山祈福,到漁耕園捕年魚,廣東人春節這種過法最有年味
    今年春節,廣東人可以來到佛山市南海西樵,上西樵山祈福,到西樵山下的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捕年魚。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位於西樵山南麓,是中國保存最好的桑基魚塘,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保護單位譽為「世間罕有美景,人類生態典範」。西樵坐擁北江與西江,境內河網交錯,孕育出了歷史悠久的蠶桑文化、漁耕文化,及五花八門的捕魚方式。
  • 這是西樵山內幾個主要景點,構成了風景優美的西樵山
    雲泉仙館在西樵鎮「白雲峰」西北麓。 「雲泉仙館」原名「攻玉樓」,因館內有「小雲泉」故稱「雲泉仙館」,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南海石崗鄉李攻玉創建,道光二十八年(]848)擴建為雲泉仙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重建。
  • 全國百家網媒聚焦飛鴻故裡,西樵彰顯「5A城市」魅力
    中國功夫看佛山,佛山功夫之魂在西樵,這裡是黃飛鴻故裡。從空中俯瞰城鎮,南粵名山西樵山如翡翠般點綴在連片的桑基魚塘之中。環山而瞰,一路風景如畫:南有連片的桑基魚塘,東有氣派的影視基地,北有寬敞的村級工業園,西有遼闊的百畝聽音湖。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 廣東遊記:去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感受嶺南名山的恢弘氣勢
    你有多久沒有呼吸過山裡的新鮮空氣了?多久沒有運動了?小彤今天要給大家分享一個特別適合爬山鍛鍊的地方,廣東四大名山之一的佛山西樵山國家地質公園。西樵山是一座有幾千萬年歷史的死火山,主要是粗面質火山機構和火山巖地貌景觀,早在華南時期這裡就用於開採製造石器。由於這裡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也是吸引了不少文化傳播者來這裡學習修煉。
  • 這個國慶來南海西樵山,發現秋天該有的樣子
    西樵山景區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保證景區安全、平穩、有序開放的前提下,舉行「金秋送爽樵向繽FUN」2020西樵山秋天該有的樣子系列活動——上研學課堂、賞精英醒獅、遊國潮醒獅展、購網紅山花餅、尋採石古道等,西樵山從遊、玩、購全方位承包整個國慶假期,吸引不少珠三角地區的遊客。
  • 西樵山賦(文賦)
    4、西樵山是一個奼紫嫣紅,而且文化底蘊深厚的風景區,在這裡,山茶花、桃花、桂花和杜鵑花「四大名花」笑迎賓客;釋、道、儒三派和諧互處,相融共榮。5、作為珠三角地區兩大神誕之一,西樵山大仙誕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為紀念農曆四月十四日誕生的八仙之一的呂洞賓。大仙誕,西樵山將舉行大仙誕文化節,文化節將持續一周,活動內容包括八仙賀誕巡遊等豐富活動。
  • 2018西樵山「大仙誕」文化節5月27日開鑼!
    「文旅小鎮 休閒勝地」2018年西樵山「大仙誕」文化節在5月27日至28日在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舉行,本屆文化節有呂祖巡遊、大仙誕民間民俗廟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山水休閒遊等項目,其中最受關注的呂祖出巡的隊伍除了有八仙,包括「眾仙賀樵」、「文旅興樵」、「產業強樵」、「生態美樵」、「
  • 西漢年代發明的農具耒耜在佛山展出,就在西樵山下的漁耕文化園
    新石器時代,南粵名山西樵山就是華南地區最大的石器製造場,石器是最古老的農具。中秋國慶假期,廣東珠三角地區的街坊可以去位於西樵山南麓的漁耕粵韻旅遊文化園尋找農具記憶了,佛山首個農具漁具博物館紮根文化園。
  • 西樵山:雙肩石器文化
    據考證,大約距今6000年前,佛山市南海區的西樵山已有原始聚居的部落出現,西樵山更是新石器時期南方一個大規模的採石場和石器製造基地。1958年發現的西樵山文化遺址牞主要分布在西樵山東南坡、中部,是我國新石器時代三大石器製造場遺址之一。經中山大學、廣東省博物館等單位多次發掘,出土遺物非常豐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錘、琢錘,石器生產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錛、石鏟等。
  • 探訪珠三角最後的繅絲廠
    珠三角是魚米之鄉,這裡的桑基魚塘生態模式成為人類與自然和諧共處的典範,南海、順德是嶺南著名的絲綢之鄉和「海上絲綢之路」重鎮,曾創造「一艇生絲去,一艇白銀回」的輝煌。   位於南海腹地的西樵鎮自古以來便是蠶桑絲綢業最為集中的地方。1873年,陳啟沅在西樵簡村創辦中國第一家蒸汽繅絲機廠;享譽海內外的香雲紗,其白胚紗的織造技藝,則誕生於西樵民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