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開通以來,廣州南站每年到發旅客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長。2019年,廣州南站總到發旅客達1.88億人次,日均到發旅客已達51.4萬人次,是開站首年的20倍。
飛速發展的高鐵帶來了龐大流量,也推動廣州南站地區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樞紐門戶,更多高端資源在這片產業「窪地」正加速集聚。
十三五期間,廣州恆大足球場項目、萬科世博匯、李錦記大廈、佳寧娜商業中心、陳頭崗項目、屏山二村留用地合作項目等重點項目落戶廣州南站地區,投資金額接近500億元。廣州南站地區成為客商爭相投資的熱土和廣州最具發展潛力的地方之一。
廣州南站作為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匯聚龐大的客流、信息流、商流、資金流。廣州南站地區成為廣州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區域之一
石壁街位於廣州市番禺區西北部,是廣州南站所在地,轄內面積27.01平方公裡,下轄石壁、屏山等9個行政村和南站社區居委。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為番禺區政府的派出機構,與石壁街道辦事處合署辦公,負責廣州南站地區各項社會事務的綜合協調和管理工作。
佔據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核心區和廣佛都市圈的地理中心位置,手握廣州南站這張「王牌」,如何將龐大流量轉化為發展動能,讓商務旅客和優質產業留下來、發展好,是擺在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石壁街面前一道關鍵命題。
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黨組成員、常務副主任,番禺區石壁街黨工委書記張靖鷹接受廣州日報專訪時表示,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石壁街將認真落實省、市、區工作要求,謀劃將南站地區打造成為廣州城市名片、廣佛同城新的經濟增長極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高端服務業窪地,大力推進廣州南站地區融入粵港澳大灣區開發建設及「廣佛同城」一體化建設,推動轄區高質量發展,為廣州加快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貢獻石壁力量。
確保平安有序,將廣州南站打造為城市名片
廣州南站作為全國最繁忙的高鐵站,幾乎是流量的代名詞。去年10月1日,廣州南站單日發送客流達到42萬人次,創歷史新高。在疫情背景下,廣州南站今年依舊「頂流」。今年10月1日,廣州南站單發送客流43.7萬人次,再次刷新紀錄。
「很多外地人來廣州,下高鐵後,踏出的第一步,就在南站地區和石壁街,這裡是展現廣州形象的窗口。」張靖鷹表示,要把廣州南站地區要打造廣州城市名片,以平安有序、整潔美麗、便捷舒心為目標進一步提高高鐵樞紐區域的治理水平。
2014年張靖鷹到石壁街任職,當時廣州南站日均到發旅客量僅有20多萬人次,去年就翻了一倍,日均到發旅客已達51.4萬人次,「廣州南站提前10年超過了原來的設計流量,面對如此龐大客流,從城市綜合治理上來說,難度較大。」
在廣州南站安全有序運行和旅客服務方面,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及石壁街和駐站單位一起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人力,加強要素保障、淨化站場周邊秩序、完善配套設施,打造乾淨整潔的市容環境。接下來,將強化社會治理,優化監督考核措施,進一步提高南站核心區的交通組織、市容環境、工地管理、治安秩序水平。用心用情用功做好服務保障,提速廣州南站地區基礎設施等建設進程,優化完善智慧系統建設,整合公安、交通、城管等部門數據及社會單位信息資源,推動智慧城市管理綜合指揮調度平臺建設,運用科技手段,實現智能化城市管理,提升廣州窗口形象,將南站地區打造成為廣州城市名片。
「現在旅客送站難已基本解決,問題在於離站。廣州南站往北有地鐵2號線、往東有地鐵7號線,往南和往西方向的旅客疏散僅僅依靠地面交通,壓力較大。隨著廣州南站交通網絡的進一步完善,這個問題也將解決。讓每一個到南站、從南站出發的人都能感到有序、平安、舒心,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張靖鷹說。
高鐵樞紐溢出效應呈現,南站地區即將爆發
從華南地區綜合客運樞紐、廣州南部公共中心到如今的全國高鐵樞紐站城融合、產城融合發展的典範,大灣區全面合作的門戶樞紐。10年間,廣州南站定位不斷升級。
在最新的官方文件《廣州南站地區控制性詳細規劃深化》中,廣州南站定位愈發清晰:廣州IAB產業發展重要基地、泛珠產業協同創新示範區、粵港澳大灣區的樞紐門戶。同時,廣州南站地區作為「1+4」廣佛高質量發展融合試驗區啟動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對標南沙、前海、橫琴,打造成為支撐廣佛極點重大發展平臺、新時代全國同城化發展示範區。
「近年來,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廣佛同城化發展提速,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看好廣州南站地區。」 張靖鷹表示,一個重要原因是南站地區優越的區位,從這裡出發1小時可以到達大灣區所有城市,8小時聯通全國,同時這裡又處於南番順的地理中心。可以說,一條因南站而打通粵港澳大灣區「黃金走廊」正在形成。
廣州南站地區的發展,也依賴於交通更進一步打通。目前,正在加快推進佛莞城際鐵路、廣佛環城際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廣州地鐵22號線及7號線西延段、佛山地鐵2號線接入廣州南站等軌道項目。其中,佛莞城際鐵路已實現隧道全線貫通,正開展鋪軌工作,預計2021年6月建成通車;廣佛環城際廣州南站至白雲機場段已全面進場施工,預計2023年建成;廣州地鐵22號線土建工程已完成約60%,番禺廣場至陳頭崗段施工進入收尾階段,預計2021年6月先行通車運營;廣州地鐵7號線西延線正準備鋪軌工作,預計2021年下半年通車;佛山地鐵2號線接入廣州南站西廣場,預計2021年初完成土建工程,爭取2021年底建成通車。
在連通廣州中心城區方面,也正在加快實施東曉南路至廣州南站連接線和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工程,儘快啟動廣明高速增設南站出入口項目。其中東曉南路至廣州南站連接線南段已於2019年9月進場施工,整體工程預計2025年建成。廣州大道快捷化改造一期工程(洛溪橋南至廣州南站)已進場施工,正加緊建設。
石壁街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此外,張靖鷹還表示,隨著南站地區農村經濟發展、舊村全面改造推進,未來廣州南站地區即將迎來發展的爆發期。目前,部分村的留用地項目建成交付(如石一、石四村與萬科合作的項目),提高了村民的收入。廣州富力地產成功競得石壁一二三四村更新改造項目。韋湧村舊改項目已納入市城市、區更新項目庫,現正在編制招商文件階段,大大提高了村民對集約發展村建設用地的信心。
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石壁街高質量發展
目前,廣州南站商務區建設現場一片熱火朝天。廣州南站商務區地下空間項目建設提速,計劃2020年底基本完成建設任務,地下局部功能設施移交使用,2021年整體完成驗收工作並全部投入使用;「聯合嶺南匯」項目即將竣工投入使用;發現廣場、李錦記大廈、佳寧娜商業中心預計下半年竣工;富力國際醫院項目正加快建設,預計年內可部分竣工投入使用;南站喜街項目位於萬科世博匯4號地塊,目前已註冊項目公司,將於2022年初開業。
廣州南站地區經濟運行持續向好發展。2019年石壁轄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64%;2020年前三季度轄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5.6%,增速全區排名第一。
如何在好的勢頭上,實現更好、更高質量的發展呢?
張靖鷹表示,「十四五」是「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是南站地區開發建設重要階段,是石壁街發展的重要時期。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石壁街認真落實省、市、區工作要求,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和廣佛同城兩大歷史機遇,謀劃將南站地區打造成為廣州城市名片、廣佛同城新的經濟增長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高端服務業匯泉「窪地」。
在廣佛同城方面,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石壁街將加強與陳村鎮、南海區等地合作交流,建立產業招商聯動機制。配合好市、區進一步開展廣州南站核心區場地設計總圖及地塊規劃設計條件深化工作,在產業研究方面與三龍灣錯位發展,加快地塊出讓及開發建設。進一步完善交通樞紐功能,一方面要支持各種軌道路橋項目的加快建成和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要優化改善區域內交通微循環。加快石壁街九條村舊改和留用地開發招商進程,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同時,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成為廣佛同城新的經濟增長極。
2019年12月30日,廣州南站商務區國際招商推介活動舉行。推介會上,恆大文商體等12個項目籤約
同時,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石壁街按照省、市、區對南站地區的定位和產業規劃要求,積極主動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重大機遇,充分發揮南站地區綜合樞紐門戶和高鐵綜合效益,搭建面向港澳企業政務服務平臺,落實《廣州南站地區全球招商工作方案》。
今年5月20日,廣州南站商務區建築行業招商服務推介會舉行
具體來說,一是要積極開展面向國內外各種商會、協會的招商,尤其是香港中介服務業協會的招商,吸引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現代服務業及商協會落戶,形成若干個優勢產業集群,提升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水平,將南站打造成連接粵港澳發展的現代服務業發展平臺,構建粵港澳高端現代服務業協同發展示範基地。二是抓好平臺建設和支點項目(龍頭項目)的落地見效,如恆大足球場項目、廣佛薈項目等。
「一個龍頭項目會帶來產業鏈上下遊的企業,形成很好的集聚效應。」 張靖鷹表示,廣州南站地區管委會和石壁街將為有意向來廣州南站地區落戶的企業提供優質的服務,做到「引得來,留得下、服務好」。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 肖桂來 圖片記者 李波、肖桂來
通訊員 石壁街、孫成
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林傳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