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遠呼喊是爆發的沉默沉默是無聲的召喚不論激越,還是寧靜我祈求,只要不是平淡如果遠方呼喚我,我就走向遠方如果大山召喚我,我就走向大山雙腳磨破,乾脆再讓夕陽塗抹小路雙手劃爛,索性就讓荊棘變成杜鵑沒有比腳更長的路沒有比人更高的山——汪國真《山高路遠》
這首詩《山高路遠》曾被譚維維演唱,歌頌一位失去雙腳堅持43年最終登頂珠峰的七旬老人。登山如此,人生又何嘗不是呢?
《山高路遠》表現了青年搏擊奮進昂揚向上,給人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導,進去執著,樂觀自信。
我有幸在高中就通讀了《汪國真詩集》,他的詩沒有高深華麗的辭藻,一切都是那麼質樸,大道至簡,將一切人生感悟都寫入這樸素的言語,一言一句都將對後來人的諄諄教誨鐫刻在紙上。
我不去想是否能夠成功,不去想身後是否襲來寒雨冷風,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汪國真是豁達的,不要去想結果,選擇了前行的目標,就執著於自己的遠方。很多人都沒有自己的目標,隨波逐流,追趕潮流,想要成功,卻在迷茫成功是什麼。
蔡志忠說「對於他自己而言,成功不是名片上的頭銜,成功不是銀行裡面的存摺,成功不是人生獲得了多少名利?而是做出了什麼,讓多少人多長時間獲益。」
餘秋雨也曾說過「成功有兩個層次,我比較接受的成功是把一件事做成功,而不是把別人比下去。」山頂人為峰
他們都在告訴我們什麼是成功,可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人追尋理想,像風一樣;有的人追求名利,取之有道。堅持自己的目標,無論道路多麼艱辛。
你若有一個不屈的靈魂,腳下就會有一片堅實的土地。
人生的路再長,追求者的腳步都能將之丈量;困難構築的大山再怎麼高,奮進者的雙腳都能夠攀登上去。不甘平庸,不甘寂寞,人生就應該朝目標奮進。
汪國真不僅給人生前行的動力,也陪我過了矯情造作的青春,在那個懵懂的歲月,他給了關於愛情最初的理解。
不是不想愛,不是不去愛,怕只怕,愛也是一種傷害。
是否我們有緣,只是源頭水尾,難以相見。
這大概是個敏感的男人吧,如同一顆含羞草,處之即閉。
對於愛情的羞怯和生命的奮進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和大部分文人都不一樣,每一句文字都朗朗上口,每一個字詞都直擊魂靈。他的每一首詩都不深邃拗口。
他這個人也如同一個平常人一樣,沒有鬍鬚沒有披肩長發,言談舉止如同芸芸大眾一樣。
他出生於五十年代左右,他是一代人的一個符號,他們經歷過我們不曾想像的苦難,遇到了挫折困難才會有「沒有比人更高的山」這種吶喊。同為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作家還有陳忠實、賈平凹、路遙,他們都經歷了太多苦難,都在描繪一個時代。
有人感謝苦難,有人抱怨困苦,生命不息,奮鬥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