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這一112歲阿婆,生活自理不在話下,還能穿針引線做手工

2020-12-18 騰訊網

112歲老人還能自己做飯打理生活起居,平日裡愛穿針引線,做點小手工送給鄰居、親戚,這位令人稱奇的老壽星叫林累,來自南安向陽鄉卓厝村。近日,南安市民政局發布《南安市民政局關於2020年百歲及以上老年人花名冊的公示》,截至2020年7月1日,南安共有百歲及以上老人122位,其中女性109位、男性13位,最長壽的老人便是這位出生於1908年的林累阿婆。

令人驚嘆

百歲老人五代同堂 穿針引線愛做手工

昨天記者驅車來到海拔800多米的南安向陽鄉,尋訪這位神奇的老壽星。

「你們來了,快進來坐一坐,喝口茶。」林阿婆聽到門外有人來訪,自己從屋裡走出來,一邊精神抖擻地招呼記者一行入座,一邊手裡還拿著東西,準備做手工活,看上去一點不像100多歲的老人家。

據悉,林累出生於1908年,年輕時曾幹過地下工作,至今每個月仍享受政府補貼。她育有三男三女,至今子孫後代有70多人,已是五代同堂。

「這個手工要用12條棕枝一起編,少一條都不行。這個硬幣用彩線包裹出來的,叫『錢寶』,給小孩子戴上,就會吉祥平安。」老人家拿出一隻微型編織袋告訴記者,年輕時她學過織布,「就是用棕條打煙包(裝土菸絲),我老家那裡,大人小孩都會這門手藝」。

平常,林累的兒孫都會採一些棕枝,煮好晾乾後,讓老人自己折騰,「她閒不下來,一有空就做些棕扇子、錢寶什麼的小手工,送給鄰居、親戚」。

老人在閒暇之餘總會做些手工藝品,送給鄰居、小輩。

一個插曲

去年111歲掛念女兒 徒步兩三公裡回娘家

「按閩南風俗算,老人家今年虛歲已是113歲了。目前,她就是耳朵有點背,身體其他方面都很好。如果我們不在家,她也能自己做簡單的飯菜!」老人的小兒子姚泰山透露,母親一直很健康,除了偶爾小感冒,「身體比一些年輕人還要棒!」老人感冒後,喝一些自己調理的中草藥,很快就恢復了,「山上能採到的草藥,像薄荷、石蘭、香薷什麼的,主要是清熱解毒的」。

林阿婆的娘家在永春外山鄉雲峰村,與向陽鄉毗鄰,距離兩三公裡。去年5月份的一天,大清晨家人發現阿婆突然不見了,「樓上樓下,還有鄰居家,找了好久,她已經111歲了,當時全家都急死了」。

後來,二兒子姚壩打電話到老人的娘家,才知道老人家掛念嫁到外山的女兒,竟然自己走路回娘家了,「從我們這兒到雲峰村雖然都是水泥路,但也有兩三公裡遠,老人家整整走了一個多小時,還好虛驚一場!」

長壽秘訣

早睡早起飲食清淡 菸酒不沾常年喝茶

112歲的高齡,一日三餐能自理,甚至還能穿針引線做手工,精氣神十足,這其中有何秘訣?

到現在,老人還能夠自己煮飯

「早睡早起,飲食清淡,菸酒不沾,常年喝茶!」談到老人家的長壽秘訣時,姚泰山一下子就總結出這12個字。他說,老人三餐一般喝稀飯,配的青菜也都是自家種植的,「動物油都不碰,像一些雞鴨的皮,她都要剝乾淨了才吃」。

他說,向陽鄉由於海拔達800多米,雖然已經通上自來水,但是仍有不少村民飲用山泉水,「植被茂盛,空氣清新,這種環境下生活,十分舒適。」老家人還有一個嗜好——喝茶,「茶葉都是自種自採的,每天她起床後,拿一小撮茶葉,往壺裡一放,就可以喝一整天了」。

「老人家愛看電視,特別是古裝片、戰爭片什麼的。」二兒子姚壩說,母親沒有上過學,不識字,每天打開電視,也只能看裡面的動作,「雖然是這樣,她還是很滿足」。

■東南早報記者 林福龍 吳嘉曉 通訊員 黃瑜鵬 施新麗 文/圖

相關焦點

  • 長壽老阿婆 112歲還能穿針引線做手工
    112歲老人還能自己做飯打理生活起居,平日裡愛穿針引線,做點小手工送給鄰居、親戚,這位令人稱奇的老壽星叫林累,來自南安向陽鄉卓厝村。近日,南安市民政局發布《南安市民政局關於2020年百歲及以上老年人花名冊的公示》,截至2020年7月1日,南安共有百歲及以上老人122位,其中女性109位、男性13位,最長壽的老人便是這位出生於1908年的林累阿婆。到現在老人還能自己煮飯。
  • 南安102歲阿婆自編30首閩南語歌謠 唱出百年人生
    兒孫滿堂歌謠一:「小弟3歲讀幼兒園,二哥9歲上學堂,大哥參軍守國門,保家衛國做英雄。」  黃阿婆鶴髮童顏,穿著一件紅色的中式夾襖,顯得十分喜慶。現在跟三兒子戴建昌一家住。見我們來,阿婆直問「這是誰啊?」
  • 海賢老和尚世壽112歲,在他100多歲時依然身體硬朗自食其力
    海賢老和尚世壽112歲,在他100多歲時依然身體硬朗自食其力。老和尚在寺裡種了些玉米,一天下午他在玉米地附近散步,突然發現一位村民在玉米地裡偷玉米,而村民也剛好也看到了老和尚。村民很不好意思,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老和尚慈祥的笑著擺擺手說:「莫著急,你要掰就揀大的掰。」
  • 巢湖104歲老人還能穿針引線 家人稱長壽秘訣是勤勞心態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巢湖烔煬唐嘴村有一位104 歲的老人,身體很硬朗,還能穿針引線。」近日,巢湖熱心讀者王先生向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如此反映。昨日上午,記者來到烔煬鎮唐嘴村,詢問能穿針引線的百歲老人,不少村民熱心地為記者指明老人住處。據悉,老人名叫孫秀英,如今和兒子宋之新生活在一起。提及老人的生活狀態及長壽秘訣,宋之新說母親幾乎頓頓不離肉,雖然有些耳背,但眼睛不花,穿針時拿得穩、手不抖,且一直保持早睡早起的習慣。孫秀英老人喜歡在家門口遛彎。
  • 112歲海賢老和尚經典語錄,使無數人開悟受益終身
    112歲老和尚行動自如,劈柴除草未曾間斷;112歲老和尚童心童趣,搬梯上樹採摘柿子;112歲老和尚勤儉持家,穿針引線縫補僧袍;112歲老和尚持戒修行,放生戒殺普度眾生;112歲老和尚花開見佛,滿園奇花瞬間綻放;112歲老和尚老實念佛,弘法利生淨土楷模;
  • 112歲老人能穿針引線 喜歡把當歸切碎拌糖吃
    「還有一百一十多歲的老人啊?看看報紙上登的是真的還是假的。」現年81歲的文長雲回憶,2013年3月份,曾有一位60多歲的寧鄉人途經株洲縣時,特意來到松西子社區打聽張雪梅老人的住處,一探虛實。據了解,張雪梅老人出生於1901年12月19日,是目前株洲健在的最年長老人。
  • 海口藏風苑小區一阿婆從19樓爬至16樓 不幸墜亡
    7月29日11時左右,有網友向南國都市報報料稱,目擊一名老人墜樓過程,據介紹,此事發生在海口市金鼎路金鼎中心商廈藏風苑小區,一名阿婆從小區19樓防盜窗爬出,隨後順著防盜窗一直往下爬,場面驚險,後因體力不支,墜樓身亡。
  • 長安區一93歲老太穿針引線做上百雙兒童繡花鞋
    歲老太穿針引線做上百雙兒童繡花鞋 (1/5) "← →"翻頁 在很多人看來,90多歲的老人已是需要人貼身照顧的了,可是在位於西安市長安區的邊防學院家屬院,93歲老人李香亭耳不聾眼不花,頭腦很清楚,現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繡花」。
  • 重慶103歲老人還能穿針引線 記憶力好得出奇
    (圖片來源:上遊新聞)重慶市綦江區橫山鎮,一座名不見經傳的高山小鎮,距重慶主城直線距離僅50公裡,就這樣一個戶籍人口不到1.5萬的山村小鎮,80歲以上老人就有440位,存世百歲老人有7位,數十倍超過聯合國「長壽之鄉」十萬分之一的高齡老人指標。
  • 87歲阿婆體內取出菠蘿大小的腫瘤,竟未留下一個手術切口!
    87歲高齡的她,在不久前經檢查發現患有子宮內膜癌,菠蘿大小的腫瘤可能進一步向直腸侵犯。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簡稱「中山一院」)專家團隊通過先進的微創技術,不僅為阿婆完整地切除了腫瘤,而且沒有留下手術切口,避免了術後切口疼痛,術後第三天她就可以下地活動了。日前,李阿婆已順利出院。
  • 瀏陽103歲老人,穿針引線都是「小意思」!
    但你要知道,湯桂華已經103歲了!頭腦清晰、身體健康,愛說愛笑、愛湊熱鬧,湯桂華憑實力穩坐家中「團寵」首席。能做家務,還能穿針引線走進巖前新村,只見山巒起伏,山道蜿蜒,空氣清新舒適。到達目的地時,湯桂華正在地坪裡掃地。要不是提前知道她的年齡,很難想像這樣一個身體健康、腿腳利索的老人已經有103歲了。「這個年紀算是很不錯了!」
  • 一雙100元,象山阿婆手工虎頭鞋成了網紅商品
    巧手阿婆黃閨女。 一雙雙嬰兒穿的小鞋,鞋面是大黃或大紅的綢緞,鞋頭繡著威風凜凜的老虎,根根分明的虎鬚,黑白相間的虎眼,小巧的虎嘴虎鼻上,還清晰地繡了一個「王」字……
  • 活動|穿針引線手工DIY織錦體驗
    為配合中國婦女兒童博物館《指尖經緯——南方少數民族織錦》展,繼續推出「穿針引線」手工織錦活動,本次活動為參與者提供小型織布機及各色毛線若干,由工作人員現場指導,讓小朋友在實際操作中感受我國織錦這一古老手工工藝的魅力
  • 60歲開始拄拐杖80歲竟健步如飛!貴州阿婆多年頑疾在深圳治癒
    60歲開始拄拐杖80歲竟健步如飛!貴州阿婆多年頑疾在深圳治癒文、圖/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俊 通訊員 林海濤 楊柳 楊婆婆已近耄耋之年,但因為腰椎管狹窄造成的腰腿疼痛、走路無力一直深深困擾著她的生活。
  • 94歲「花婆婆」:當年種百種花 如今「民俗花事通」
    「花婆婆」曾毛治在中心市區西街附近賣花62年,雖然已經94歲高齡,但依然耳聰目明,進貨、串花環,都不在話下。她說,兒孫孝順是自己長壽的秘訣。昨日,曾阿婆堅守花攤62年背後的故事一經報導(《94歲「花婆婆」 堅守花攤62載 兒孫孝順是長壽秘訣》),引發市民廣泛關注,不少市民特意前往買花。記者也再次探訪曾阿婆,了解如何買花用花。
  • 海寧這位阿婆火了!一針一線純手工縫製800個香包
    因為香包驅疾避兇,大人小孩都喜歡,但說到親自縫製,估計會做的人不多。   最近小編就在尋找,海寧哪裡有純手工的香包可以買?  有位粉絲給我推薦了一位阿婆,就在南關廂,她做的香包可是當季限量版。聽說去年也做了很多,有七八百個,到端午節那天早早賣空!  這麼厲害,小編要去看看。這位阿婆就在南關廂「心雲閣」店裡,店是她女婿的,她幫忙看著點。
  • 心梗救治日|94歲阿婆突發心梗化險為夷!因為這件事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收治了一名94歲突發胸痛患者,幸好老人家的子孫平日就有意識地學習急救常識,並全力配合醫院搶救,讓老人化險為夷。 94歲阿婆突發胸痛,幸得家人早有應急準備 94歲的潮汕人張阿婆家住廣州,平時除了血壓偏高,身體狀況還好,生活可自理,家人還請了保姆24小時照顧。
  • 101歲阿婆愛讀羅馬文聖經 獨自上教堂做禮拜
    這不,石獅寶蓋塘邊村101歲的黃喜阿婆就喜歡讀聖經,而且是羅馬文的。她20多歲就信了基督教,現在還經常獨自去教堂做禮拜。而且,她視力了得,這麼大歲數了,還能剪紙,送給有喜事的厝邊。惠安小岞東山村黃振宗老伯,同樣是101歲。他天天早起看報,外面的大事,沒有他不知道的。
  • 七旬婦腰痛40年加重無法行走,腰椎管術後5天恢復自理
    因對手術的不了解和害怕,許多患者選擇保守治療,但往往效果欠佳,嚴重影響了老人的生活質量。日前,深圳大學總醫院接診了一位70多歲的腰椎管狹窄症患者,阿婆40多年前就出現腰痛症狀,一直未能進行有效治療。到如今更是痛不欲生,無法下床。直到深大總院脊柱科陶惠人教授為其成功進行腰椎管徹底減壓、融合、內固定手術後,阿婆才恢復如常人。
  • 南安溪美街道一30歲左右按摩女租房內離奇死亡
    昨日,市民李先生致電24小時熱線96339稱,前天半夜11時許,南安溪美街道南大路溪美榮溪宮附近一棟民房內發生一起命案,一名30歲左右的女子離奇死亡。目前,當地警方已介入調查。  昨日,記者來到溪美街道南大路,在路人指引下穿過溪美榮溪宮旁的一條小巷,來到案發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