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發布《關於表彰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獲得者的決定》,授予全國80名(其中追授5名)同志「全國中醫藥傑出貢獻獎」稱號。其中,貴州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主任醫師、「國醫大師」劉尚義獲此殊榮,也是貴州唯一的獲獎者,將於10月25日在北京召開的全國中醫藥大會上接受表彰。
《決定》指出,新中國成立7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全國中醫藥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心支持下,中醫藥事業得到長足發展,在健康中國建設和服務社會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湧現出一批為中醫藥事業傳承發展作出傑出貢獻,在全國產生重大影響、示範引領作用突出的模範人物,特予以表彰。
劉尚義是貴州省唯一一位「國醫大師」,國家級名老中醫、教授、主任醫師,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醫療教學工作,熟諳中醫歷代各家學說和醫案,具有堅實、寬廣的中醫藥理論基礎,學術造詣高深。2014年獲全國第二屆「國醫大師」榮譽稱號,是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多次獲得「貴州省名中醫」稱號,是經國家人事部、衛生部、中醫藥管理局確定的第三批、第四批全國200名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導師。
劉尚義教授1966年畢業於貴陽醫學院中醫系,從醫五十餘載,醫德高尚,醫術精湛,教書育人,青藍相應,是貴州醫林的領軍人物,在業界德高望重。
劉老長期致力於中醫理論及臨床研究,在中醫雜病、腎病、脾胃病、中醫外瘍科的診療和丸散膏丹的研製方面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他繼承吸收前人經驗,揣測領悟,對歷代醫家學術經驗兼收並蓄,汲取發展,無論《內難》、《傷寒》還是《臨證指南醫案》、《王孟英醫案》等深入研究,在辨證施治上,承接古人遺緒。
他提出「引瘍入瘤」的診療理念,首創「從膜論治」的思想,奉「以人為本,濟世活人」為圭臬。他擅經方活用治療疑難雜症,治法強調「平衡陰陽,損有餘,補不足,內外修治」。
「窮醫道精髓,獻仁術愛心」。雖已古稀之年,劉老仍堅持每周出診四次,醫院對他每次出診限號,但慕名而來者絡繹不絕,多年來診治病人逾數十萬次。
弘國醫精粹,力推中醫發展。他積極培養中醫學子,執教多年,培養人才數以千計,許多已成為中醫藥事業的棟梁和骨幹。
他心系貴州中醫事業整體發展,積極建言獻策,參加社會活動,開展學術講座、健康講座百餘場,為貴州乃至周邊地區中醫事業做出巨大貢獻。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楊國軍
編輯 張元斌
編審 陳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