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孟兆頁妙筆詩畫潤泉城

2020-12-11 大眾網

  這就是趙孟頫最為著名的《鵲華秋色圖》。

  提起趙孟頫這個名字,濟南人恐怕沒有不知道的,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39歲的趙孟頫出任濟南路總管府事,從此與濟南有了難以割捨的情緣。700年前的這位濟南人的父母官,不僅為濟南的黎民百姓做過不少好事,而且還是一名才華橫溢的藝術家。趙孟頫在詩文、書法、繪畫等方面造詣深厚、成就巨大,但最受推崇的是他的繪畫。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鵲華秋色圖》是最著名的一幅畫作。
  趙孟頫有個才女夫人
  說起趙孟頫的夫人管道升,那也是個了不起的人物,稱得上是我國古代有名的才女。
  整整30年,這對詩、書、畫三絕的夫妻,在詩壇畫苑中相偕遊藝,在險惡的宦海風波中榮辱共守,相濡以沫,留下了許多感人的佳話。
  相傳趙孟頫官運亨通,一朝得志,年近五十卻慕戀年輕漂亮女子。當時名士納妾成風,趙孟頫也不甘寂寞想納妾。他不好意思向妻子明說,可文人有文人的辦法,他作了首曲子給妻子示意:「我學士,爾夫人。豈不聞:陶學士有桃葉、桃根,蘇學士有朝雲、暮雲。我便我娶幾個吳姬、越女,也無過分,你年紀已過四旬,只管佔住玉堂春。」
  他的意思是說,我為學士,你是夫人。你沒聽說陶谷先生娶了叫桃葉、桃根的兩個小妾,蘇軾先生也有叫朝雲、暮雲的兩個小妾。我便多娶幾個姬妾,也不過分,你年紀已經40多歲了,只管佔住正房元配的位子就行了。
  管道升看後,便寫了一首《我儂詞》給夫君——「你儂我儂,忒煞多情;情多處,熱如火;把一塊泥,捻一個你,塑一個我,將咱兩個一齊打破,用水調和;再捻一個你,再塑一個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與你生同一個衾,死同一個槨。」寥寥七十餘字,早年耳鬢廝磨,邇來夫妻情濃,似隨著喃喃吳語,躍然紙上。令人讀來,不免怦然心動,600多年以後,瓊瑤寫小說時還經常採用。趙孟頫看到夫人的詞寫得如此情深意重,深受感動,遂打消了納妾的念頭。夫妻和好如初,相偕白首,並成就一段佳話。


  A
  佳句成聯增色趵突泉
  7月11日下午,記者來到趵突泉公園內,從公園大門向北走大約200多米,就來到著名的趵突泉邊。在趵突泉的北岸,有一組較大的古建築群,通稱三大殿,最南的大殿叫做「濼源堂」。該殿為三間兩層,歇山飛簷,古色古香。在挹廈柱上,刻著一副對聯:「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如上圖)字體雄渾有力,詩句生動傳神,恰與眼前的波光水影交相輝映。而這副對聯就取自趙孟頫的著名詩作———《趵突泉》。
  據公園管理人員介紹,趙孟頫的詩文「清癯奇逸,讀之使人有飄飄出塵之想」,他在濟南的詩歌創作以《趵突泉》詩最為有名。此詩首聯寫的是趵突泉的形態別致,頷聯寫的是趵突泉的水量豐沛,頸聯寫的是趵突泉的氣勢恢宏,尾聯寫的是趵突泉的人文價值。全詩以泉抒懷,意在表達蕩滌世俗雜念、追求高尚情操的情感。其中,「雲霧潤蒸華不注,波濤聲震大明湖」兩句刻在趵突泉邊濼源堂前,已經成為吟詠趵突泉的千古佳句。
  濟南市社科院文史哲研究所所長王鐵軍介紹說,趙孟頫(1254年—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是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德芳之後。他雖為貴胄,但青少年時期南宋王朝已如大廈將傾,在坎坷憂患中度過。宋滅亡後,歸故鄉閒居。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趙孟頫等十餘人被推薦給元世祖忽必烈,元世祖讚賞其才貌,驚呼其為「神仙中人」,給予種種禮遇。延礻右三年(1316年),元仁宗將趙孟頫晉升為翰林學士承旨、榮祿大夫,官居從一品。至此,他的政治地位達到了一生中的頂峰。由於仁宗的青睞和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可謂是「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B
  詩書墨香遍灑濟南府
  王鐵軍介紹說,趙孟頫濟南任職期間,府事清簡,民間安靜。其間,他審理民事訴訟案件的水平高超,對於那些偷盜之類的訴訟案件,他就採取說服教育的方法予以平息,地方訴訟糾紛因此逐漸減少。同時,他「為政每以學校為先務」。
  那時候,歷城是濟南路總管府的所在地,歷城東有良田八頃,兩戶人家為這八頃良田的所有權爭執了數十年。趙孟頫問他們要地契,雙方都說毀於戰亂之中。既然無憑無據,趙孟頫就把這八頃良田全部充為學田,使府學的條件因此得到極大改善。
  他既注重教育,又獎掖文士,提攜學子。他每遇能為詞章者,就大加稱讚,使之名聲顯赫。他夜出巡查,聞有讀書聲,就記其住所,次日派人送來好酒以示慰問。他以自己擅長的詩書文化,積極地影響和薰陶濟南地方人文社會。在公事之暇,留心典籍,鑽研書畫,與濟南文人探討書法。他飽覽濟南山水風物,既為詩書文化創作積累了素材,也創作了優秀的詩書文化,增強了濟南的地方社會「文」的色彩,為濟南的地方文化做出了重要貢獻。趙孟頫與夫人管道升經常到趵突泉、大明湖等處遊覽。據傳,管道升每遇秋九,必手抄經書一卷,送至歷城南門外的福壽禪院祝福,然後攀登千佛山遠眺。
  史書記載,趙孟頫的官舍在濟南東倉,他可能還在「城北十裡」一帶(今北園鎮北小清河南岸)建有別墅,這裡與鵲、華兩山相望,園圃之中有泉,相傳趙孟頫用來清洗硯臺的泉水,故名「洗硯泉」。記者在踏訪中遺憾地得知,村民用上自來水後,該泉井漸趨荒廢,後拓寬街道時已填埋於路下。
  C
  鵲華秋色
  盡注思鄉情
  趙孟頫的才華表現在詩文、書法等各方面,但最受推崇的是他的繪畫。而在他的繪畫作品中,《鵲華秋色圖》是最著名的一幅畫作。說起這幅畫,因為其中有一段曲折動人的故事,而被人們稱為「思鄉之畫」。其間,《鵲華秋色圖》並非一幅平常的風景寫生畫,而是趙孟頫憑著對濟南的美好記憶和精湛的繪畫技能在家鄉浙江畫就的。
  1295年,趙孟頫回到了故鄉浙江,他的好友周密原籍山東,但從未到過山東,趙孟頫便為他敘述濟南的風光之美,並且畫了一幅畫相贈,名為《鵲華秋色圖》。該畫描繪了濟南郊區的鵲山和華不注山(華山)一帶的秋景,採取平遠法構圖。其間,趙孟頫用寫意筆法畫樹木,樹葉用墨隨意點成,筆法靈活,書法意趣濃厚;山巒皴法細密,青綠暈染;設色明麗清淡,風格古雅俊秀,創造性地將水墨山水與青綠山水融為一體。
  王鐵軍介紹說,該幅畫是描繪祖國大好河山的山水名畫。在畫中,趙孟頫將兩座山分置於畫面的一左一右,構圖左右平衡,鵲山漫圓,華山高聳,樹木茂盛,一派秋色美景,大氣古遠,被畫界譽為元代文人畫的代表作。此畫現存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對於趙孟頫這個與濟南頗有淵源的歷史人物,王鐵軍認為,他是文化人,更是藝術家。此外,從趙孟頫任職濟南來看,他簡政務、輕刑罰、重教育,與漢初的「與民休息」有異曲同工之妙。他使濟南百姓安居樂業,不為苛虐官吏所容忍,卻受到濟南百姓的愛戴,反映了元初新興統治者幼稚的管理理念和趙孟頫成熟的治理水平。

  ■相關連結




  這是趙孟頫的作品《滾塵馬圖》。7月16日結束的西泠印社2006年春拍會古代作品專場中,趙孟頫作品《滾塵馬圖》成交金額(包括10%的佣金)達到649萬元人民幣,成為古代作品專場的「標王」。
  新華社發

  相關專題詳見《生活日報》網上專題(http://www.dzwww.com/xinwen/xinwenzhuanti/jnby/)

相關焦點

  • 泉水潤泉城
    一個鄉下孩子,對泉城濟南的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機緣出現在十五年前。2005年初春,我調入省城工作,夢一樣走進了濟南。那時候,單位辦公樓在杆石橋一側,屬於市中心繁華地帶,往東數百米就是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珍珠泉、護城河和泉城廣場。周末,我懷著急切的心情,冒著寒冷走進趵突泉公園觀賞。趵突泉三股泉水的噴湧之勢令人驚嘆,相比之下,村裡山泉水的潺潺細流黯然失色。
  • 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畫境長恨歌》遊戲評測
    今有妙筆一支,殘卷一幅。願君揮妙筆,復殘卷,妙染丹青。方寸間,霓裳羽衣曲。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以詩和畫為媒介,以通俗易懂並流傳千年的《長恨歌》為引子,在遊玩中不僅只是感受它故事的動人,也能通過這扇窗戶,在情感、敘事與意象的交融間,感受到詩畫文化獨有的意境與魅力正所謂「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以「改畫」、「作畫」、「尋畫」三種極具東方美學的解謎玩法,通過遊戲的形式再現了中國古典詩詞的獨意境美。
  • 施朝暉詩 妙筆生花
    >迎春早放花急語玉蘭濃香春已深才見庭中蝴蝶蘭又聞遠山杜鵑盛方看紫薇百日紅又賞蓮荷夏曰風萬千紅紫鬥芳菲兩色金銀仲夏夢一秋香色輸菊下此花開罷再無恨迴風舞雪待來曰又著寒梅疏影橫我心似花鋪一路待你踏花知心恆詩者
  • 夏日豐臺的詩與遠方:尋味妙筆下的花好月圓~
    夏日豐臺的詩與遠方:尋味妙筆下的花好月圓~ 2020-08-05 17: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妙筆歌盛世 翰墨潤金秋」美術書畫作品展開展
    在這個充滿詩意、寓意收穫的美好時節,為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營造歡樂祥和的文化氣氛,從9月1日起,由玉林市群眾藝術館主辦,玉林市美術家協會、廣西科技書畫院玉林分院協辦的「妙筆歌盛世 翰墨潤金秋」美術書法作品展在玉林市群眾藝術館舉行,為廣大玉林人民獻上一場豐盛的文化盛宴。
  • 夢回泉城!本周五,百位網紅達人帶您打卡國潮泉城路
    由臨沂市人民政府、山東廣播電視臺指導,山東煎餅控股集團主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廣播音樂生活節目中心、臨沂市商務局、臨沂市商城管委會、臨沂市綜合保稅區管委會支持,山東省跨境電子商務協會、文化視界協辦,融合夜經濟、國潮文化、直播、電商帶貨的夢回泉城-山東電商直播節,將於8月28日在濟南泉城路正式啟動,活動力邀百位網紅大咖,精選品牌好物,以國潮
  • 最懂《繪真·妙筆千山》的玩家竟然是瑪麗黛佳!
    9102年,故宮不賣口紅開始做手遊了開年第一天,故宮×網易遊戲的國風手遊《繪真·妙筆千山》正式上線以王孟希《千裡江山圖》作為靈感勾勒出這副筆酣墨飽的工筆畫卷>一同穿越在畫聖「妙山」的畫中探尋「繪畫之真諦」但最終會發現妙山所畫其實是個「傲嬌畫聖求愛記」第一章·比翼篇劇情:在顛倒的山與海之間幫助落單的比翼鳥團聚
  • 詩畫泉城,有一個公園神操作,冬天唱著秋天的歌謠
    跟我來吧,到濟南這個叫泉城公園的免票公園走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別怪我。泉城公園,冬日裡的北方公園,一個免費性質的公園,1997年9月根據市委市政府指示,免費向社會開放,前身是濟南市植物園,可以想見園中的植物種類之多了吧。冬天,植物們妖嬈著,如同秋天還在延續,誘惑著過往的遊人,實在太過嫵媚了吧。
  • 泉城名勝「浮」現文化牆
    文化牆採用浮雕畫的方式,再現了大明湖內的歷下亭、超然樓、南門牌坊等代表性名勝古蹟建築,並輔以歷代文人墨客描述大明湖的詩詞文章,畫中有詩、詩抒畫意,讓遊客和市民陶醉其中。原標題:泉城名勝「浮」現文化牆值班主任:李歡【來源:舜網-濟南日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朱泰來:漫談妙筆生花的文字
    文/朱泰來妙筆生花,指高超的寫作技巧,比喻作家詩人有傑出的寫作才華。我認為,從司空見慣的景物裡寫出詩情畫意,是妙筆生花。從一件平凡的小事裡寫出感人肺腑的文字,是妙筆生花。從一個飄緲的思緒裡或閃爍的靈感裡寫出一首常讀常新的詩,也是妙筆生花。
  • 與金聖歎讀唐詩之九.妙筆寫來女郎憨
    孟浩然這首以女性為主題的詩,引出金聖歎關於描寫女性的表現手法論述。先是泛泛而言:「寫女郎,寫來美,是俗筆;寫來淫,是惡筆;必要寫來憨,方是妙筆。又寫女郎憨,寫女郎自道憨,是俗筆;寫女郎要人道其憨,是惡筆;必要寫女郎憨極,不自以為憨,方是妙筆。」
  • 泉水潤泉城(我與一座城)
    一個鄉下孩子,對泉城濟南的嚮往之情油然而生。機緣出現在十五年前。2005年初春,我調入省城工作,夢一樣走進了濟南。那時候,單位辦公樓在杆石橋一側,屬於市中心繁華地帶,往東數百米就是趵突泉、五龍潭、黑虎泉、珍珠泉、護城河和泉城廣場。周末,我懷著急切的心情,冒著寒冷走進趵突泉公園觀賞。趵突泉三股泉水的噴湧之勢令人驚嘆,相比之下,村裡山泉水的潺潺細流黯然失色。
  • 泉城,吐納著天真地秀,流動著生命的意蘊
    濟南,泉城,一個「泉」字就讓歷代文人騷客妙筆生花,詩文洋洋灑灑,如泉水流淌了上千年。濟南的泉真的是實至名歸,在城市最繁華喧囂的市中心,清澈的泉水終年奔流不息,來這裡的人,或腳踏在水中的磚石上跳躍而過,或脫掉鞋襪趟水而行,正所謂,「清泉石上流,人在水中走」,體現出古老泉城的特點
  • 「原創」七言三首·泉城之美
    《第一集》 文\王學成 (一) 泉城之美當濟南, 東西伸長南北寬。 七十二泉揚天下, 美景美食美英賢。 (二) 先來瞧瞧美景篇, 泉城路美暢淨寬。 省府駐地商鋪多, 附近連著四大泉。 (三) 豹突泉水潤濟南, 惠澤市民七百萬。 地下水脈保護好, 但願湧流冒不斷。
  • 山東詩詞學會聯合泉城詩社赴新泰市文化交流創作採風集錦
    山東詩詞學會聯合泉城詩社赴新泰文化交流活動簡報應新泰市委組織部和新泰老幹部局邀請,山東詩詞學會聯合泉城詩社,於2018年4月(新泰市丁立成盛情回詩一首。詩心佳話 陶醉在蓮花環繞的叢山中山石觀音拾翠雅集 猶抱蔥蘢蓮花座 禪緣復生天成觀音潤化
  • 信手拈來一幅「畫」 《古劍奇譚OL》「妙筆丹青」就這麼神奇
    古劍世界浩瀚壯闊,日月星辰,四季景致美輪美奐,置身其中的你何不使用「妙筆丹青」截圖功能,信手截出一幅「畫」呢?小工具,大用處「妙筆丹青」是《古劍奇譚網絡版》裡的截圖工具,進入遊戲,在右上角小地圖下方的位置,找到一個照相機小圖標,點開即可進入截圖界面。
  • 詩畫合一,淺聊「南畫之祖」王維及其代表作《雪溪圖》
    唐代宗李豫譽之 「天下文宗」, 杜甫贊之「最傳秀句寰區滿」,錢鍾書稱之 「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 而後人尊之「詩佛」、「南畫之祖」;若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那他就是人才,更是全才,不但富詩工書,而且善畫通樂,更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 王維。
  • 妙筆生花 91wan《畫仙》神農轉世栩栩如生
    《畫仙》網頁遊戲是由91wan網頁遊戲平臺運營的一款橫版半即時仙俠題材的RPG網頁遊戲精品。畫仙遊戲注入了多重人性化的交互、包括夥伴等特色系統也將呈現出新穎別致的體現,還有可愛俏皮的寵物;美侖美奐的法寶等等等等,種種驚喜,請鎖定91wan《畫仙》網頁遊戲。
  • 泉城文化的第一代言人竟然是他!
    濟南七十二泉詩晏璧,明永樂二年(1404)任山東按察司僉事,「以詩名於時」。為什麼要作七十二泉詩,他在《濟南七十二泉詩》序中說得很是明白:其一,他被濟南泉水之美所感染、所打動,「沐沐之暇,與大夫君子升高眺遠。凝眸而挹山色,洗耳以聽泉流。綺館繡錯,黛蓄膏淳,誠中州之奇觀也。
  • 詩畫中的濟南我的家鄉|瀟灑似江南
    如此便使濟南人敦厚豪放爽快的性格中又兼具婉約和精雅,孕育出泉城文化的形象大使宋代詞壇之「二安」。趙孟頫《鵲華秋色》畫出心中的濟南,《趵突泉詩》贊濟南的泉。春天大明湖疏柳飛橋水映天滄海桑田,風雲變換,文人騷客多匯於此,畫鵲華秋色水澤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