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碑步行街中心
解放碑步行街交出品質提升靚麗「成績單」作為重慶著名地標、城市形象窗口,解放碑自古以來商賈雲集、人文薈萃,是重慶本地人心目中的「城」和外地人眼中的「重慶城」。2018年底,解放碑步行街入選商務部首批11條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試點一年多來,渝中區立足將解放碑步行街建成「環境優美、商業繁榮、文化濃厚、管理規範」的國家級步行街總體定位,紮實推動改造提升工作。
如今,漫步在解放碑步行街頭,琳琅滿目的特色門店和別具匠心的城市景觀隨處可見。每當夜幕降臨,在燈飾點綴下,整個街區流光溢彩,時尚氣息濃鬱,南來北往的市民、遊客穿梭其中,打卡、消費,商旅文城融合發展魅力凸顯。
古馳西部旗艦店
四級聯動聚合力 改造提升有保障
解放碑步行街是全市唯一入選商務部首批步行街改造提升試點街區,渝中區嚴格按照商務部「一個目標、六大任務」總體要求,進一步完善「部、市、區、街」四級聯動機制。
部級層面,商務部多位領導親臨現場,指導工作,為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指明方向。
市級層面,重慶市委、市政府將其作為「一號工程」加快推進,印發《重慶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方案》,協調解決問題20餘個。
區級層面,成立由渝中區區長擔任主任的中央商務區開發建設委員會,按照「開發區」模式,推進解放碑中央商務區開發建設。
街區層面,著力優化強化解放碑步行街管理機構職能職責,強化解放碑中央商務區管委會統籌能力,推動一批重難點項目加快落地。
步行街花卉景觀
分類引導業態升級 商業更繁榮
引導空置載體改造盤活、加快存量商場轉型、推動傳統門店轉型升級……這一年多來,解放碑步行街綜合運用招商引資、政務服務、政策引導等方式,引導商家對商業載體提檔升級。
在空置載體改造盤活方面,完成了1089藝術美麗中心、鴻德181等8.3萬平方米空置項目改造盤活。
在存量商場加快轉型方面,持續引導八一廣場、國泰優活城市廣場、大都會東方廣場、重百大樓等開展「二次升級」,加快向運動、潮流、休閒等主題商業轉型。
在門店提檔升級方面,傳統門店紛紛向體驗店、跨界店、概念店、全品類店等新業態、新模式轉型。其中,古馳升級為西部旗艦店;千葉眼鏡蝶變為千葉美術館;中國移動推出5G智能體驗館;麥當勞打造為全新風格概念店。
國泰藝術中心
編制1+N規劃體系 環境更優美
賞心悅目的環境,是優化消費體驗的重要方面。這一年多來,解放碑步行街通過編制步行街改造總體規劃和景觀、交通、業態三個專項規劃,拓展佔地面積,延伸純步行街區長度,全面開展品質提升行動。
在景觀設施方面,優化提升街面綠化、座椅、花缽、標識等城市景觀設施,升級改造樹池花臺,擺放鮮花綠植,新增景觀花缽、休閒座椅。
在交通配套方面,將八一路、五四路、青年路等人車混流道路調整為純步行道路;完成大同路、五一路、民生路等道路鋪裝改造;新建解放碑——洪崖洞過街天橋,形成「快旅慢遊」的交通體系。
在建築風貌方面,完成大都會東方廣場等商業立面改造以及若瑟堂等沿線老舊樓宇立面改造。
在夜景燈飾方面,完成國泰廣場、世貿大廈等重點廣場、樓宇的燈飾升級,城市夜景更加靚麗。
5G智慧生活館
推動商旅文城融合 文化更濃厚
依託優良的資源稟賦,這一年多來,解放碑步行街始終將歷史文化作為促進消費的核心資源,商旅文城融合聯動作為升級高品位步行街的主攻方向,街區商旅文城融合發展勢頭良好。
通過「選點」「連線」「擴面」,完成韓國光復軍司令部舊址、中英聯絡處舊址等一批文物修繕並對外開放,加快魯祖廟、戴家巷等一批重點風貌區、老街區建設,打造沉浸式、體驗式商業街區。
利用山城、江城、母城特色資源,大力發展雲端經濟、后街經濟、夜市經濟等特色業態,打造會仙樓觀景平臺、雲端咖啡廳、餐酒吧等創意休閒空間,發展特色文化旅遊消費。
依託新店開業、新品發布、新片首映、外事資源集聚等優勢,舉辦迦達國際時裝中國首秀、《中國機長》首映發布會、西部國際鐘錶節、博鰲亞洲論壇理事會第二屆亞歐合作對話會議等高品質首發、首秀特色節會以及國際經貿活動,步行街作為對外開放窗口的作用不斷顯現。
建設智慧商圈 管理更規範
城市管理事關城市形象。解放碑步行街積極推動大城智管、大城細管、大城眾管,持續扮靚城市客廳、開放窗口。
在大城智管方面,步行街以建設5G示範街區為綱,核心區實現了免費公共WIFI和5G信號全覆蓋。在加快智慧場景應用方面,先後開發了解放碑大數據平臺、微信(支付寶)小程序以及智慧找車系統。
同時,在解放碑步行街13條主次幹道,40餘棟樓宇,均設置街長、路長、巷長、樓長、店長,通過「馬路辦公」、工作例會等機制,及時對責任區域的市容環衛、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廣告店招、亂停亂放、戶外宣傳以及群眾舉報、督查督辦等事項進行巡查發現和協調處置,確保責任區域市容整潔有序。
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步行街在全市率先啟動復商復市、出臺幫扶措施,率先開展商業促銷、搶抓線上消費。目前,步行街經營秩序全面恢復,客流量恢復至去年同期的85%左右,營業額回升至去年同期的70%左右,成為全市步行街經濟復甦的典範。
解放碑步行街改造提升總「成績」
改造提升前
佔地面積:0.92平方公裡
純步行街區長度:近1000米,核心區零售商業面積約100萬平方米,集聚品牌1300餘個
年人流量:1.2億人次
年營業額:180億元
改造提升一年後
佔地面積:拓展至1.2平方公裡
純步行街區長度:延伸至1500米,累計完成16萬平方米商業調整改造
年人流量:超過1.6億人次,同比增長34%
年營業額:突破200億元,同比增長14.8%
單項「成績」
科目一 商業繁榮
引入阿迪達斯品牌全球中心等首店、首牌25個。
新增離境退稅門店11家。
舉辦各類首發、首秀活動30餘場。
科目二 環境優美
累計新增休閒設施60餘處、鮮花綠植11萬株。
改造地面鋪裝3.97萬平方米。
立面整治3.19萬平方米。
修建音樂噴泉2處。
改造樓宇燈飾4棟。
科目三 文化濃厚
完成中英聯絡處舊址等一批文物修繕並對外開放。
加快推進魯祖廟等傳統風貌區建設。
4大劇場(國泰藝術中心、洪崖洞巴渝劇院、山城曲藝場、拾樓小劇場)2019年累計演出268場次,創歷史新高。
科目四 管理規範
創新實施城市管理「五長制」。
完善消費服務設施。
完善聯合執法長效機制。
科目五 智慧商圈
投入5000餘萬元,新建5G基站169個,升級改造公共WIFI亭85個,步行街核心區實現了免費公共WIFI和5G信號全覆蓋,全市首個5G通話在解放碑撥通。
(作者: 黃清嫻)
(作者單位: 重慶市渝中區融媒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