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長江再說黃河 史詩紀錄片《黃河》將開拍

2020-12-04 北方網

  黃河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也要拍攝紀錄片了。昨天下午,40集大型史詩紀錄片《黃河》召開發布會,宣布這部紀錄片將於明年正式開拍,並爭取2008年播出。

  紀錄片《黃河》不是按照過去拍攝長江從源頭到入海口的空間思路拍攝,而是將空間與時間融合在一起,既有沿著黃河流域拍攝的空間概念,也深入挖掘某地歷史故事的時間概念。總導演韓軍說,例如在寧夏,有一個古羅馬帝國軍隊的後裔組成的村落,這個村子從西漢時期開始存在,當時羅馬帝國軍隊被突厥擊潰,一支部隊進入了中國境內,當時的西漢王朝收留了這支部隊,並且賜予了封號和土地。關於這段故事,我們會採用情景再現的手法將其展現給觀眾。韓軍還介紹說,40集的紀錄片將分成4個段落,每個段落的主題都不太一樣,這樣不會給觀眾帶來太多觀看上的疲勞。

  在《百家講壇》中以主講「論語心得」而贏得觀眾喜愛的北師大教授於丹擔任該片總策劃。

  據了解,這部紀錄片的籌備前後歷時三年,總投資額2000多萬元。

相關焦點

  • 40集大型紀錄片《黃河》將開拍 投資2000多萬
    26年後重現《新絲綢之路》的大型紀錄片、20年後重現長江的大型紀錄片《再說長江》在近期掀起中國觀眾對大型紀錄片的推崇,又是兩載後,40集重現黃河的大型紀錄片《黃河》即將開始拍攝,昨日採風一年多的《黃河》紀錄片總導演韓軍向媒體表示,「不同於20年前央視版的黃河紀錄片,這一次我要拍的不是政治性紀錄片,而是一部可觸摸的活黃河。
  • 40集紀錄片《黃河》講40個故事
    本報訊(記者趙文俠)繼《再說長江》、《絲綢之路》等大型紀錄片播出之後,昨天,又一部聚焦黃河文化的40集大型史詩紀錄片《黃河》在人民大會堂宣布啟動。  此次拍攝黃河,組成了由生態環保專家、民俗學專家等為主體的專家委員會。攝製組以中央電視臺和中國紀錄片製作精英組成團隊為平臺,集合了當今中國優秀而富有經驗的主創人員。
  • 2016大型人文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正式啟動
    4月25日由CCTV-7《美麗中國鄉村行》 欄目發起,禾中集團獨家支持的大型人文紀錄片-——《黃河流過的村莊》,在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正式啟動。
  • 江河再對唱 「長江回信」春日來——《黃河黃河 我是長江》
    河南文藝界創作的歌曲《長江長江 我是黃河》,記錄和表達了河南人民對武漢人民的關切和支持。武漢人民把河南人民和全國人民守望相助的真摯情義銘記於心,在疫情減輕後,武漢音樂學院青年作曲家姬驊聯合劉春龍重新作詞、作曲,武漢音樂學院著名歌唱家李歌含淚演唱《黃河黃河,我是長江》,表達武漢人民對河南人民和全國人民的深深謝意。
  • 黃河入海:一部壯麗的精神史詩
    黃河在山東匯入浩瀚海洋。這是一次偉大的徵途,孕育了諸多壯美的景象,譜寫出一部中華民族的精神史詩。  三江源自然保護區  黃河不是始終咆哮奔騰的,在她的源頭,是一片精美的景象。  位於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區,平均海拔3500~4800米,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腹地,為孕育中華民族、中南半島悠久文明歷史的世界著名江河:長江、黃河和瀾滄江的源頭匯水區。  黃河就是從這裡發源,向東奔流,直到大海。
  • 音樂史詩《黃河入海流》將首演
    本報訊(記者 邱禕) 大型原創交響音樂史詩《黃河入海流》將於20日在山東劇院上演,整場音樂會集交響樂、合唱、獨唱、多媒體舞臺技術等多種藝術形式於一體。
  • 發現長江黃河新源頭
    查看原文:www.bundpic.com  發現長江黃河新源頭  「中華民族第一大河」長江和「中華母親河」黃河,以及亞洲唯一一條連通六國的國際河瀾滄江的源頭在哪兒?由青海省政府組織的史上最大規模「三江源頭科學考察」,對長江黃河的源頭提出新說。
  • 泰伯公仲雍公從黃河來到長江,夫差公連接了長江與黃河
    公元前486年,也就是在吳王壽夢自封為王的一百年後,吳王壽夢的曾孫吳王夫差開鑿邗溝,溝通了長江與淮河。邗溝開通兩年後,夫差在艾陵(山東萊蕪,距渤海約二百公裡)打敗了齊國。然後,夫差在宋國境內開鑿深溝,連接濟水和泗水、沂水,至此,長江與黃河就通過邗溝與深溝,連通起來。
  • 舞蹈史詩《黃河》入選黃河流域舞臺藝術優秀劇目展演展播
    本次展演活動於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發表重要講話1周年之際舉辦,是廣大文藝工作者貫徹落實講話精神,挖掘黃河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積極開展黃河主題舞臺藝術作品創作的階段性成果集中展示,旨在發揮好優秀舞臺藝術作品的示範引導作用,引領更多的文藝工作者講好「黃河故事」,傳承黃河文化,弘揚黃河精神。
  • 【黃河長江守望相助 共同戰「疫」詩歌展播】黃河長江,是我液體的故鄉!
    詩從黃河來情向長江聚《黃河長江守望相助》        我曾到過三江源頭,黃河長江同根同源,就像親兄弟一樣!>桑老說黃河長江共同孕育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燦爛文明這次黃河對長江的支援就是一場手足間親密無間的鼓舞和幫助就像他
  • 組詩:長江黃河協奏曲
    第一章 寫給長江黃河>第二章 長江!長江!我是黃河長江!長江!我是黃河我在嵩山之頂向你訴說長江的中部是湖北黃河的中部是河南英雄的大別山將我們連在一起美麗的丹江水讓我們血脈溶合荊楚大地遭受病毒侵擾長江 奔流吧!黃河奔騰吧!長江你似萬馬奔騰的浩蕩場面在波濤洶湧的咆哮中永往直前奔流吧!
  • 郝軍:贊黃河長江
    亙古不竭黃河頭,猶龍昂首雄赳赳。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的約古宗列盆地,自西向東分別流經青海。黃河,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黃河,中國的母親河,若把祖國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雞,黃河便是雄雞心臟的動脈。它見證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偉大的發展。
  • 從黃河到長江 原創鋼琴協奏曲《長江頌》在滬首演
    中新網上海新聞12月20日電(王子濤)「從黃河到長江——中國原創鋼琴協奏曲專場音樂會暨原創鋼琴協奏曲
  •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
    為什麼長江黃河的淡水都匯入了大海,不能在長江黃河流域儲存嗎?現在如果遇見雨水很少的年份或者季節,咱們國家很多地方依舊會出現水量短缺的情況。著名的南水北調已經說了很多很多年,但是利用人力改變自然又是何其艱難的事。
  • 黃河黃河,我是長江!大渡口作為長江流域文化特邀代表參加黃河流域文化活動
    8月24日至30日,「保護傳承弘揚·相約幸福黃河」2020年黃河流域群眾文化聯展聯演聯講活動在陝西省西安市高陵區舉行。大渡口區文化館作為特邀承辦單位之一、長江流域文化的唯一代表參加此次活動。,大渡口區組織近年創作的20餘件優秀書畫作品參展,彰顯了長江流域民族文化特徵。
  • 舞蹈史詩《黃河》在內蒙古首演
    11月22日,由山西省歌舞劇院演出的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在內蒙古烏蘭恰特上演。據了解,《黃河》是中國首部「舞蹈史詩」作品,由著名藝術家張繼鋼導演,此次演出是該劇在內蒙古的首次演出。該劇有感於黃河的力量,本著講好中國故事,凝聚中國力量,鍛造中國精神,回望崢嶸歲月,感悟苦難輝煌並存的中國歷史,充分展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紮實推進文化和旅遊深度融合,唱響新時代中華兒女的主旋律。
  • 君不見,大型舞蹈史詩《黃河》震撼襲「濟」!
    12月10日、11日張繼鋼導演作品——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將亮相山東省會大劇院歌劇廳為泉城濟南的市民朋友們傾情演出大型舞蹈史詩《黃河》全國巡演時場場幾乎座無虛席,精彩的節目贏得了現場如潮的掌聲,演出結束時,觀眾們久久不願離席。
  • 韓國文化電視臺即將播出大型紀錄片《黃河》
    新華網首爾2月21日電(記者幹玉蘭 李拯宇)為紀念中韓建交15周年,韓國文化電視臺將於24日起播出由韓國文化廣播電視公司製作的10集大型電視紀錄片《黃河》。  韓國文化廣播電視公司21日在首爾CGV劇場舉行電視紀錄片《黃河》試映會,韓國文化廣播電視公司社長崔文洵、中國駐韓國大使寧賦魁、攝製組全體成員及近百名觀眾出席了當天的試映會。
  • 中國人言必稱黃河長江,而水量遠大於黃河的珠江為啥不算母親河?
    黃河和長江都是中國的母親河,華夏文明就發源於黃河和長江流域,尤其是黃河,中國人對黃河的感情是無法割捨的。單純論河水徑流量,黃河確實不如珠江,珠江年徑流量3300多億立方米,居全國第二位,僅次於長江,是黃河年徑流量的7倍,覆蓋人口也超過了一個億,其上遊的發電價值和下遊的通航價值都很大。相比之下雖然黃河水量就要小很多,也幾乎無法通航。由於黃河下遊河段是地上河,雖然水量不大,但每逢暴雨季節卻總是泛濫,形成受災面積巨大的黃泛區。
  • 長江和黃河都發源於青海,誰流經的省區最多?
    我國的每一條河流都非常重要,不過要說我國最有代表性的兩條河流,那應該就是長江與黃河了。今天就講講與長江和黃河有趣的事情。先說這兩條大河都流經了哪些省份。長江全長約6397公裡,是亞洲最長的河流,在世界上僅次於非洲的尼羅河和南美洲的亞馬孫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