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香
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油畫,都普遍喜歡使用暗淡陰鬱的赭色,而提香鬆散的筆觸和微妙的多色在西方美術史上是沒有先例的。他的繪畫色彩豐富、鮮豔大膽,筆勢豪放,他把油畫的色彩、造型和筆觸的運用都推進到了新的階段。而且由於當時威尼斯極盡繁華,社會風氣從宗教轉向了世俗,提香繪製的宗教人物畫不多,而且即使偶爾畫神,也是用世俗中的人物形象來畫,他還較早採用了真人做模特,這些對後期歐洲油畫的發展有很大影響。
提香出生於義大利東北部阿爾卑斯山地區的卡多列,10歲時隨兄長移居到威尼斯,在喬瓦尼·貝利尼的畫室學畫,與畫家喬爾喬內是同學。提香的早期作品受拉斐爾、米開朗琪羅,特別是喬爾喬內的影響很深,以至於模仿喬爾喬內的風格到了令人無法分辨的地步,所以喬爾喬內接到訂單後,會分一部分給提香去完成,直到喬爾喬內去世,提香才逐步完善了自己的風格。
提香的一生是平穩而幸福的,在世時就有較高的地位和收入。但是他並不熱衷於官名爵銜,在西方美術史上,提香可以說是第一位不依附於統治者的畫家,當他被選上威尼斯宮廷畫師的時候,他委婉地拒絕了。因為,威尼斯宮廷畫師的地位實際上並不比宮廷樂師、廚子、甚至小丑高多少,所以,他寧可放棄金錢,也要保持自己藝術和人格的獨立,以謀求更多的創作和心靈自由。他也從不屈從於某一個權貴,這也贏得了人們對他更大的尊敬。有一次,羅馬皇帝查理五世在隨從的簇擁下來到他的畫室,發現一支畫筆掉在地上,彎下腰為他撿起來,提香說:「我不值得你為我撿起一支畫筆。」查理五世風則趣地對他說「世界上最偉大的皇帝愷撒都應該服侍你。」
1576年,一場可怕的鼠疫襲卷了威尼斯,提香未能倖免,於8月27日與世長辭,享年88歲。因為他的巨大聲譽,他成為當時唯一一個得鼠疫,死後還能安葬在教堂的人。因為在當時得鼠疫去世的人只能消毒或燒掉後集體掩埋在郊外很遠的亂墳崗中。
目前,在國際拍賣市場作品現值累計過億的16位畫家當中,只有提香和魯本斯屬於傳統的古典主義畫家,而且,提香最貴的一幅畫排名也不過第28位,而魯本斯只有1幅作品剛好過億。因此,提香和魯本斯可以說是古典主義的絕唱。
當然,這不等於說古典繪畫不值得投資,恰恰相反,它們不僅值得投資,而且是投資的首選,但可惜的是,無論你有多少錢都很難買到它們。這是因為古典名畫大多屬於各個國家的國有資產、鎮館之寶,是不可能拿出來拍賣的,在世界最貴50幅名畫中,沒有早於公元1520年以前的作品,而創作年代在公元1520-1600年之間的也只有5幅,它們的作者都屬於文藝復興中晚期的畫家。所以,對於大多數古典名畫,我們就抱著欣賞的態度,不要奢望有任何收藏和擁有的機會。
提香
提香的繪畫技藝,無論布局還是色彩都可以說達到了古典繪畫的頂峰。但是自19世紀中葉以來(1850年以後),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一個畫家能夠通過繪製傳統古典主義風格和題材的繪畫而躋身「億元身價俱樂部」。雖然現在有部分國內畫家的油畫也取得了不錯的拍賣成績,但是要知道他們的油畫手法是傳統的,而內容卻是新穎的、東方的,例如:陳逸飛的油畫表現的大多是東方主題,如《潯陽遺韻》《麗人行》《雙橋》等。
其實古典繪畫和現代派繪畫各有各的特點,各有各的美,歷史是螺旋式上升的,或許將來在人們品嘗夠了「現代派」繪畫之餘,突然對「古典派」繪畫感興趣也是有可能的,不過,歷史絕不會簡單地重複,而必須是有新的題材和新的發展。
總之,提香給當代畫家帶來的最大啟示就是在繪畫技法和繪畫題材上的泥古、摹古再無發展前途。藝術的真諦在於不斷創新,藝術家絕對不是流水線上的操作工,總是重複一個動作(特別是重複前人已經做過的動作)是絕對沒有前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