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實根莖都有毒,卻能賣高價,一斤30元,如今發展成致富作物

2020-12-19 農看農

在農村地區,有著豐富的花花草草,還有許多叫不上名字的高大樹木。這些豐富的野生植物,其中不少已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寶貝。就如當下很火爆的當季野菜一樣,只要到了收穫的季節,就會被人們一窩蜂地瘋搶。農民一直以來都保持這春耕秋收,除了勞作的收穫之外,還有春天吃野菜,秋天吃野果的習慣。但要有經驗的人才能辨別哪些安全可食用的野菜,野果。有些野菜只能吃根,有些野菜只能吃嫩莖葉,有些只能吃果子,這些都是農村世世代代積累的經驗。

當下在農村就有一種致富作物,它的果子不能吃,根莖卻是稀罕貨,接下去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

大家好,這裡是「農看農」,每天分享農村新鮮事,探討農村養殖/種植新項目,今天我們的主題是果實根莖都有毒,卻能賣高價,一斤30元,如今發展成致富作物。

類似於葛根、山藥等大眾經濟植物來說,黃獨在生活中還是不被人所熟悉的。但黃獨的外形長得有些酷似山藥了,特別是它的果實酷似山藥豆,沒有經驗的人絕對難以分辨。黃獨別名黃瑤、山慈菇、黃藥子,還是薯蕷科的植物,從這簡單的層面去了解黃獨,很容易讓人誤解黃獨的果實是一種可口的美味,如山藥豆一樣好吃。可實際卻非如此,黃獨的果實不但不能吃,而且還有毒。據過去農村地區誤食黃獨果實的案例表明,誤食黃獨的果實之後會出現 、腹瀉等常見中毒現象。

所以在很多農村地區,老人們總會告訴小孩子,山藥豆是不能吃得,以免我們在野地裡把黃獨當成山藥豆誤食了。

黃獨的果實被證實有毒,隨後在農村地區人們通過古書記載也了解黃獨的根莖也含有毒性,但它的根莖與果實卻遭受到不同的待遇,根莖在民間卻十分受農民青睞。據史料記載,黃獨的根莖在中藥領域被稱為黃藥子,其中《本草》、《本草原始》都有對黃藥子詳細記載,另外在清朝期間遺留下來的多本史書也都有對黃藥子這種植物做相關記載。《本草匯言》還記載到:黃藥子,解毒涼血最驗,古人於外科,血證兩方嘗用,具有很高藥用價值。可見這黃獨的價值早在過去幾百年間就有廣泛應用的。就當下而言,黃獨依舊在中藥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藥理研究表明,黃藥子對甲狀腺腫有對抗作用。

另外筆者從種植領域了解,黃獨在近年來也成了農民種植的經濟作物,其中發展最快的應該是壽寧縣,當地近年來重點發展黃獨種植,僅當地一個村的黃獨種植量就達到了30多畝地,而整個縣區發展極具規模了,成了當地的主要產業。隨著黃獨在藥用領域不斷擴大,黃獨的經濟價值不斷攀升,以去年黃獨的整體行情來看,一斤一品的黃藥子價格達到了30元。統貨的價格也在10元以上,這種中草藥種植已成當下農民種植的新方向,黃獨種植被發展成了致富作物。不知道你們認識這植物嗎?

黃獨屬於有毒植物,大家了解了解漲漲知識就好,切勿隨便親測用藥哦,如有需要請諮詢相關專業醫生!歡迎留言說說你們的看法!以上僅是個人看法,僅供參考!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它有毒,以前還當肥皂洗手,根莖30元一斤,挖沒了
    同樣是農村,但能住在山裡的農村不同。因為山高地遠,很多村莊要去集鎮或市中心,所以需要長時間爬山路。如果家裡條件不好,不能養牛馬,就不能及時在集市上交換自己打獵的好東西或種植的好東西,因此也無法獲取自己所需的物品。用最簡單的東西來說,平時我們都要洗手,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銀子的時候連肥皂都買不到,手總是要洗,所以農村人可以去山裡或田野的邊緣找起泡的野草,放在洗手池旁邊使用。
  • 農村一種草,被稱「缺德草」,如今賣80元一斤,成農民「致富草」
    農村一種草,被稱「缺德草」,如今賣80元一斤,成農民「致富草」在以前的時代,農村人很難接觸到書本,也大多沒有很高的文化水平,所以農村裡面的植物大多被農民朋友用一些接地氣的詞彙來取名,有些是按照植物的形象特徵來取名的,有些則是根據植物的功效,也有一些是根據這種植物能帶給人們何種價值
  • 果實小還有點澀,80後有吃過,如今經常被除,根莖30元一斤
    摘要:果實小還有點澀,80後有吃過,如今經常被除,根莖30元一斤。夏天這個季節,如果說到山裡的野果,也許很多的小夥伴們都會蠢蠢欲動,甚至是垂涎三尺,只要一有時間,恨不得跑去農村的山裡採摘一些。尤其是如今已經臨近暑假,相信不少的爸爸媽媽們都想趁著這個暑假帶著孩子們一起回鄉下體驗一下,畢竟夏天可是山裡各種野果的成熟期,不僅可以嘗試各種各樣的山珍美味,而且還可以避避暑。
  • 這種植物根似生薑果像紅棗,很多人以為有毒,如今卻賣30元1斤
    秋天一到,許多的新鮮水果都相繼成熟了。在其中在民俗就會有「七月棗八月梨,九月柿子餅擺滿集」的農諺,如今更是農曆七月份,是各種各樣大棗發售的時節,在其中較貴的就是冬棗了。前幾日小編在商場見到有冬棗出售,要12元一斤,確實是沒錢買。
  • 因果實獨特,常被放在路旁觀賞,殊不知,根莖80元一斤
    摘要:因果實獨特,常被放在路旁觀賞,殊不知,根莖80元一斤。其實像這類植物在我們家鄉的一些山坡路旁還是很多的,只要是長得比較漂亮的,不管是果實,花朵,還是葉片也好,村民們一般都會把它留下來。這種野生植物的名稱叫巴戟天,它是一種藤狀灌木,在農村除了山坡路旁會生長外,像林下,山谷,和向陽處等地都可以生長。
  • 田邊的一種黑「葡萄」,以前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卻賣80元一斤
    ,如今卻賣80元一斤對於很多農村長大的朋友來說,兒時最為難忘的零食必然有「野果」,要知道那個時候農村生活可沒有現在這麼好,想吃什麼零食都能去小賣部買,那時候基本上沒什麼零食吃,農村娃嘴饞了想解饞,就只能去野外採摘野果,或是可以吃的野草來解饞。
  • 有刺又有毒,種子卻是寶,如今很多農民種植,30元一斤常用來煲湯
    導讀:有刺又有毒,種子卻是寶,如今很多農民種植,30元一斤常用來煲湯在農村野外有著許多的野生植物,這些野生植物大都會結出果實來,其中有不少都很有價值,比如常吃的桑葚、拐棗、樹莓、八月炸等野果就是如此,除了可以食用以外,還有些野果還有著不低的藥用價值,但因為它的長相奇特,往往不被人們所喜愛
  • 農民種植一手指大小的瓜果,在市面上卻一斤上百元,成了搖錢樹
    農民種植一手指大小的瓜果,在市面上卻一斤上百元,成了搖錢樹現在農村裡農民們都會種植一些少見的作物,它們在市面上的銷量可能不及其他的作物好,但是價格普遍更高,在找準了銷售渠道之後,獲得的利潤也更高。許多少見的作物都時新引進的,它們在國外也很受重視,所以經濟價值高,現在吸引了許多人種植。今天分享的是農民們種植的一種瓜果,它的大小只有手指差不多,但是在市面上能賣到一斤上百元,就算是出口也很受重視,現在成為了農民們的搖錢樹,不妨了解一下。
  • 果苗賣6元一株,果實賣上百元一斤,種植卻虧本,是騙局?
    導讀:果苗賣6元一株,果實賣上百元一斤,種植卻虧本,是騙局?葡萄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吃的水果,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農民朋友們種植的葡萄品種也在更新換代。從巨峰葡萄、夏黑葡萄再到近幾年十分火爆的陽光玫瑰葡萄,在我國的水果市場上都極受歡迎。
  • 果實似豆子,種子有毒,既是水果也是菜,如今大量種植致富
    最近農村地區陸續結束春耕了,農民對於今年自己所選擇的作物都十分有信心。村裡有人選擇繼續種植柚子,也有人改種蔬菜,也有少部分人選擇一些比較有前景的中藥材。原本單一的種植因多年來柚子行情不好,逐漸發展成多樣化種植。
  • 農村一種果實似「子彈」的植物,根莖是珍貴藥材,80元一斤
    摘要:農村一種果實似「子彈」的植物,根莖是珍貴藥材,80元一斤。因為果實的大小和黃豆差不多,這麼可愛的果實,即便是沒有人吃食,除了摘下來玩耍外,它還被人們摘來當竹子槍裡的子彈用,對於這種竹子槍,不知道看此篇文章的夥伴們,可否有人玩過?筆者是這幾天都聽到噗噗噗的響聲,才想起來的,像這種能當子彈的植物果實,在農村裡也還有不少,比如珊瑚櫻也是可以當子彈的,只是卻卻是彈弓的子彈,這些子彈都是需要操作的。
  • 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
    導讀:山裡一種白「草莓」,兒時老人說有毒不能吃,如今30元一斤難見到夏季是水果大量上市的季節,很多水果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十分的豐富,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現在的水果價格也便宜,水果也會也基本上成了家家戶戶必備的一種日常食品
  • 院裡一種「怪樹」,果實一斤12元,樹幹的「刺」賣30元,認識嗎?
    院裡一種「怪樹」,果實一斤12元,樹幹的「刺」賣30元,認識嗎?在農村,農民光靠種田得來的收入,那是遠遠不夠生活開銷的,因此,很多農民都外出打工了,當然,還有一部分留在家鄉做起了其他副業,這也都是為了生活。
  • 曾經農民撿去餵鴨子,如今賣到30元一斤,野生的幾乎絕跡了
    曾幾時偶爾回憶過去農村那些常見的東西,一直都回憶不起幾樣東西了。當下農村資源越來越稀缺的時代,能回憶起來的東西早已經成了稀罕貨了。就拿過去拿常見的河魚、河蝦來說,現在找遍了整條河可能都很難找到幾隻了。再說那些山上的野味,能跑的已經銷聲匿跡,不能跑的野果也被砍掉種植作物了。
  • 農村這植物,根深蒂固,花開如毛蟲,農民討厭它,如今一斤20元
    今天介紹的是在農村很常見的植物,根深蒂固,花朵像毛毛蟲,農民討厭它,如今一斤20元。它就是構樹,又名褚桃,屬落葉喬木,抗逆性和適應性頑強,樹高可達5到15米,構樹像個頑固的老頭,種子飄到哪裡就在哪裡賴著不走,根莖又像糾纏不清的盤絲,斷截也能長出一大片,生命力頑強,繁殖能力強,對土壤條件要求不高,屬於見土就生,生長速度快,一年之內長到3米高也不足為怪,而且它紮根深而有力,石頭縫隙也能長,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
    畝產最高900斤,以前5元一斤沒人要,如今30一斤,農民:傻子才種以前的農民都是以種植糧食作物為生,不管收成為何,都能保證一家人不會被餓肚子,但不會給農民帶來什麼經濟收益。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飲食上也不再滿足於只是吃飽肚子,所以種地就滿足不了人們的正常需求了,越來越多的人都不願意在家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了,都選擇出去打工了,留在家裡的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種植糧食雖然不能發財,但是現在國家政府對農民也是相當重視,引導他們種植一些經濟作物,如果行情好就可以賺錢。
  • 600萬斤市場賣不動,地窖還有80萬斤,跌到8毛一斤,不值錢了?
    雪蓮果屬於菊科類的植物,當地的農民也叫菊薯,植株高達2~3米,葉子就有25~30釐米長,果實的外皮是紫紅色,與普通的紅薯長得有點像。在一些超市的攤位上,很多的消費者會把雪蓮果誤認為是紅薯。雪蓮果基本上是當年種當年就可以採收,它的外皮比較薄,果實水分充足,可以直接生食,也可以作為食材來做成各種美食,還可以加工成罐頭或果茶,應用在很多的方面。由於雪蓮果大多只是在雲南地區種植,在其它的一些地區,被一些商家炒到了天價,在浙江的一、二線城市,雪蓮果在一些水果店,曾賣到了12元一斤的高價。
  • 曾當作「病害」,如今被炒到上百元一斤,農民:種後卻賣不起高價
    今天咱們就來說一種曾被當作「病害」的東西,如今被炒到上百元一斤,農民:種後卻賣不起高價。這就是桃膠,它是桃樹的樹枝在破皮之後分泌出來的樹脂,兒時的時候,以為它是一種病害,那時候看到只有桃樹才會生長出來,有時候還會流到地上,感覺像是桃樹在流血一樣。
  • 長在地上的「楊梅」,遇到可以採摘回家,現在市面上一斤上百元
    長在地上的「楊梅」,遇到可以採摘回家,現在市面上一斤上百元說到楊梅我們肯定不會陌生,是在我們國家種植歷史悠久的水果,它的食用價值高,並且營養豐富能入藥等,在城裡的價格也不低,銷量也一直都很好。其實農村裡有許多的野果子長相和楊梅相似,以前介紹的楮實子,它也能食用,和楊梅一樣沒有果皮,味道酸甜,價值珍貴。此次我們分享的野果子,也是長相似楊梅的野果子,但是它通常都是生長在地上,很多人見到了也不會注意,以後遇到可以採摘回家,市面上一斤上百元。
  • 農村一形似竹子的野草,曾是農村娃的玩具,有人12元一斤用它致富
    下面筆者就給大家介紹這麼一種有意思的野草,它的果實曾是農村娃小時候的玩具,如今卻成了一些農民朋友致富的路子。可能很多朋友不了解或不認識杜若,但是看到它所結的果實之後,想必就會有印象了,在小時候,許多農村娃都會把杜若的果實摘下來當玩具玩,男孩子一般會把它的果實用來抓著玩或是打彈弓,而女孩子這會把這果實串成手串帶著,不知道有多少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小時候玩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