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同質化競爭日趨激烈,電商市場的火熱發展以及市場消費理念及習慣的悄然改變給商場帶來了極大的衝擊和挑戰。商業空間所承載的功能也不再僅僅是一個購物場所,而是一種新的生活社交方式。消費者們也希望到達商場後,除了購物之外,還能獲得一種全新的心境與體驗。在此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商業綜合體開始朝景區化、文旅化轉型,以求突破。
一個成功的商業綜合體不僅能給自身帶來可觀的人流量和經濟效益,還能帶動周邊街區商業的發展。最為重要的是,成為城市地標的商業綜合體,同樣有著很為旅遊目的地的潛力。
商業綜合體成了「打卡地」
商業綜合體,在空間領域可謂炙手可熱。商業綜合體,雖源自「城市綜合體」的概念,但是兩者有著明顯區別。商業綜合體,是將城市中商業、辦公、居住、旅店、展覽、餐飲、會議、文娛等城市生活空間的三項以上功能進行組合,並在各部分間建立一種相互依存、相互裨益的能動關係,從而形成一個多功能、高效率、複雜而統一的綜合體。
近年來,商業綜合體以漣漪蔓延的姿態,吸收並影響到周邊的建築與商業模式。譬如太古裡、SKP、嘉裡中心等商業綜合體,他們在保持原有的零售業態優勢前提下,還吸引到了新勢力品牌與新型生活方式首店,使整片區域擁有讓人流連的底氣,這樣既收割了人氣,也使其成為了城市地標,網羅消費力大漲的新一代年輕人到此打卡。
畢竟「買買買」早已不是他們進入商業綜合體的唯一目的,在很多城市旅遊的攻略上,拜訪當地人流量最大的商業綜合體,赫然在目。
商業綜合體之所以能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打開地」,首要原因是其滿足了年輕人的新消費需求。與網際網路一同長大的年輕一代,對於商業綜合體的需求絕非與往日相同的購物模式,他們更加看重消費體驗和場景營造,「夠潮、夠有趣、夠好看」才能吸引到他們,從而為商品買單。
此外,強大的流量和傳播力將商業綜合體的亮點和特色以最快的速度在大眾面前呈現,尤其是「網紅經濟」的熱度,實現了與商業綜合體的相互成就。
商業綜合體成為「打卡地」的幸運之處在於,趕上了新經濟與新傳媒的時代,但若只滿足於「打卡」,那就只是美麗的空中樓閣,終究難以持續。
商業綜合體+藝術
有些商業綜合體藉由藝術,打造了全新的藝術類綜合體,他們深諳Z世代的心理和審美,弱化了商業,將藝術凸顯,滿足了年輕一代消費中所追求的標籤化、個性化、潮流趨向話與顛覆精神。
對於年輕遊客而言,這裡除了「到此一遊」外,更是城市傳統景點外值得專程拜訪的新目的地。
案例一:北京僑福芳草地
芳草地應該是國內較早將商業與藝術結合的商業綜合體了,被譽為北京最具藝術範的商業空間,是一個有著當代畫廊和美術館的購物中心。與北京主打藝術的「798」不同的是,芳草地將藝術融入了商業,通過提升商業空間品質來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在留住了消費者的同時也提升了城市生活的文化品質。
芳草地於2012年正式開業,以超前的建築設計理念和豐富多元的藝術氛圍吸引了海內外人士的目光,芳草地有著金字塔的外形,商場的內部就像一個藝術展廳或博物館,是一個有著上千藝術品的商業空間,而且全都是真跡,可以走到哪看到哪,真正做到了藝術零距離。
芳草地做到了將商業與藝術完美融合,代表著藝術對於空間的另一種詮釋。在這裡隨處可以邂逅不同國家、民族風格各異的文藝精品,陽光從透明的房頂射入,空氣中特有的香氛伴著音樂,營造出一種獨特的氛圍。
案例二:杭州天目裡
天目裡位於西湖和西溪溼地之間,整體規劃設計由普利茲克得住倫佐·皮亞諾操刀,有人說它是一個不能被完全定義的多元空間,它是集寫字樓、美術館、藝術中心、秀場、書店、影院、酒店、設計師品牌買手店於一體的綜合性藝術園區。開業不到一個月,就廣積人氣,得到一致好評。
1號樓美術館、6號樓多功能廳以及17號樓的藝術中心,都大面積地使用了清水混凝土材質。帶著裸露、半成品感的清水混凝土在陽光的照射下,線條分明、明麗極簡,吸引了很多人拍照,將這一刻永久記錄。
世界級設計團隊的規劃設計,以藝術為主題的業態組合以及不輸於任何一個頂流商業的品牌合集,使天目裡成為一個藝術商業旅遊空間,成為了杭州的藝術文化地標,隨著天目裡的火爆,還成為了當地微度假旅遊目的地。
成功經驗
1. 空間的多樣性
無論是芳草地還是天目裡,它們有著一個共性特徵——多元混合空間的打造,除了建築外形極富設計感外,在建築內部還有著豐富的業態,容納了美術館、買手店、辦公場所、書店等等,這些業態都未刻意隱藏,而是大方地展現在公眾視野面前,營造了更多元、活潑的商業環境。
2. 營造「藝術輕度假」氛圍
對於熟悉網購的年輕人而言,傳統購物商場的吸引力在逐漸下降,相較於購物消費,他們更願意為了場景消費,更在意精神層面的觸動,因此夠好看才是王道。藝術氣息濃厚的商業綜合體對年輕人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在這裡,藝術被日常化,曾經要感受藝術得去圖書館、美術館、公園等地方,而在這個綜合體裡,這些場景都被聚攏起來,給大家帶來一種度假式的藝術體驗。
3. 引入話題度高的品牌
天目裡第一個出圈的話題便是有著「全球最美書店」和「森林圖書館」標籤的蔦屋書店開業了,這是它在大陸開業的首家門店。除了蔦屋書店外,天目裡還有許多與園區格調一致的「藝術首店」,吸引了一大批藝術家和追逐潮流的年輕人,強大的流量和傳播力讓天目裡迅速走紅,引起廣泛關注。
有著藝術加持的商業綜合體,給年輕人提供了符合其審美的餐飲、住宿、娛樂和體驗場景,為城市旅遊提供了足夠的社交空間。未來,藝術商業綜合體能否持續為城市旅遊注入強勁動力?能吸引多少年輕人為藝術買單?這些答案只能由年輕一代的消費者書寫,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素材來源 | 空間探秘、北京規劃自然資源、房地產觀察家
圖片來源 | Piqsels、Unsplash、攝圖網、天目裡公眾號
聲明 :我們致力保護作者版權,部分圖片來自網際網路,無法核實出處,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做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