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圈,明星客串本是一件平常的事情,劉德華作為從藝超過30年的大明星,客串的經歷自然是不少,不過,相對於其他明星而言,劉德華還是有一些不同的,那就是他不但客串的次數多,還在七部電影中演過自己,下面,就請大家跟著筆者一起來回憶下吧!
(以時間上映為序)
《小小小警察》
許多人認為香港電影的「無釐頭文化」始於周星馳,這樣的說法不能說不對,但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曾志偉執導並主演的《小小小警察》便出現端倪,只不過這部電影的賣點比較集中體現在超強的明星陣容,間接影響了觀眾對於笑點的重視程度,而有意思的是,在這部電影上映之後,觀眾覺得影片中雖然有大量的明星露臉,但僅僅是客串,所以大呼受騙,影片最終的成績也並不理想,不過,後來這部影片在錄像帶出租市場倒是獲得了不俗的成績,從某種程度上也算是為曾志偉追回了一口氣吧!
劉德華在本片中身穿一身警服出場,雖然沒有一句臺詞,但是舉手投足間盡顯英氣帥哥本色,最後的敬禮,筆者倒真的覺得可以做宣傳圖,至於「劉德華神來一掌」這樣的臺詞倒真的有點兒無釐頭的味道。
《豪門夜宴》
筆者覺得,無論時代再怎麼變化,如果提到香港電影的歷史,《豪門夜宴》這部電影是永遠也繞不開的存在,儘管它的劇情顯得老套並且不夠嚴謹,儘管演員的表演顯得浮誇,但就衝著電影衝著慈善,衝著湊齊幾百位演員不分你我,合力在極短的時間內拍攝出一部電影它,都值得被稱頌,更何況,那是在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代,風華正茂如張國榮、梅豔芳、張曼玉、周星馳等等,恐怕,真的不會再有了。
從更加嚴格的角度來說,劉德華不算是電影中的角色,但這終究是香港藝人的一次忘我大行動,排進來也無妨,而短短幾句主持詞從正當年的劉德華口中說出,的確夠型。
《金雞》
從全球範圍而言,女性電影從數量上處於巨大的劣勢,香港自然也不例外,所以吳君如主演的「金雞系列」就顯得彌足珍貴,當然,這裡的珍貴並不是單純說影片的出現有利於填補女性電影在市場的空白,更加強調的是作品本身的質量的確夠好,用一個小人物的視角來記錄社會的變遷,既有酸甜,又有苦辣,所謂笑中帶淚,不外如是。
劉德華在這部電影中雖然只是客串,但戲份不像其他作品中那樣少,而且為了體現電影的主題,不但要半裸出鏡,還要在電影中「傳授」給吳君如謀生的重要方法,極盡表演之功力,讓觀眾看到了這位天王的另一面,實屬難得,如此看來,倒是真的給現實中的朋友吳君如面子。
《給他們一個機會》
說起香港影壇以街舞為主題的電影,可能許多朋友想到的都是《狂舞派》吧,但攝製更早的《給他們一個機會》其實涉及的更早,只不過上映之時並沒有掀起熱潮,其實,作為一部真人真事改編的作品,故事性還是有的,但可能對於邱禮濤而言,對於青春、勵志這樣的主題而言,掌握的並不嫻熟,所以街舞的片段以及角色的心態變遷以及情緒表達都不是非常到位,很難讓人感覺深刻。
本片劉德華有份投資,所以露臉客串了一下,情節就是一個採訪,這沒什麼好說的,都太熟悉了。
《金雞2》
自打《金雞》火了之後,吳君如就跟阿金這個名字密切聯繫在一起,第二部開拍便也成了順理成章的事情,但筆者感覺雖然在脈路上有對第一部的承繼,某些情節也著實深刻,但似乎少了些阿金身上那種特有的魅力,顯得散了一些,反倒是張學友扮演的表哥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面部表情,獨有又恰當好處。
劉德華在本片中戲份要比第一部少,但在情節上顯得非常有意思,因為他雖然還是劉德華卻已經成為了特首,這也承襲了劉德華「民間特首」的梗。
《金雞SSS》
導演從趙良駿換成鄒凱光,還能稱之為「金雞系列」嗎?筆者覺得可以,因為從某種程度上說,只要吳君如還在出演阿金,它就是金雞系列,儘管這一部的風格已經跟前兩部大相逕庭,更偏向於搞笑的部分,劇情更迭顯得流程化,但依然是時代在變遷,苦楚在身邊,而阿金依然在哭過之後奮勇向前,以小見大的功力,正是如此。
雖然在這部電影中,劉德華的出現稱得上是一個彩蛋,但終究是一個延續。
《我的少女時代》
《我的少女時代》稱得上是近幾年臺灣青春片的代表作,雖然在搞笑方式上並沒有很強烈的革新意識,但不得不承認導演和編劇將少女心事研究的非常透徹,也著實選對了演員,從而使整部影片的故事性既有邏輯又耐看,尤其是節奏,該緩時緩,該快時快,流暢度極佳,這大概是影片能夠取得高票房的原因吧,當然,另外一個原因恐怕是,每一個少女心中都曾經有一段刻骨銘心戀愛吧!
坦白說,這部電影雖然描寫少男少女的故事,但間接解答了劉德華在臺灣有多紅,而本尊的驚喜現身在某種程度上解答了為什麼三十年他還沒有過氣,也是對少女時代結束的最好鋪墊,筆者相信許多朋友在未來的某年某月,還是會回看這部電影,因為它就是青春該有的樣子。
以上就是筆者的總結,不知各位是否全部看過,歡迎大家一起來探討劉德華的各類作品,等你哦!
圖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