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為何不度玉門關?解讀玉門關的地理環境

2020-12-09 心悅文林

羌笛何須仰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中借玉門關表達了將士們駐紮在邊塞而產生的對家鄉的思念之情,也讓人們認識到了玉門關的荒涼,蕭瑟。

玉門關位於中國甘肅,漢武帝為了促進西域的開發,設置了河西四郡,為了方便玉石的運輸而建立此關隘,故名玉門關。玉門關處於河西走廊西端,是西域與中原的重要交通樞紐,玉門關的周邊環境由沙漠,戈壁,河流,湖灘組成,一眼望去,儘是青黃。

玉門關地處大陸乾旱區,屬大陸季風氣候,冬季嚴寒,全年乾旱少雨,西距羅布泊東部邊緣大約150公裡,因此綠植較少,更見不到對氣候要求較高的楊柳。

隨著絲綢之路的申遺成功,玉門關作為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得到了許多關注,現在的玉門關遺蹟,已經被很好地保護起來,同時也作為景點對外開放。

歷史的遺蹟,充滿了歲月的滄桑,而那玉門關,見證了千年以來的王朝更替,風雲變幻,孤獨的在那荒涼的西域,任北風肆虐,那經歷了風霜的遺蹟,仿佛在吟唱著一首昂揚壯闊的歌!

相關焦點

  • 詩詞地理——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遠遠奔流而來的黃河,好像與白雲連在一起,玉門關孤零零的聳峙在高山之中,顯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楊柳曲,去埋怨春光遲呢?原來玉門關一帶春風是吹不到的。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首唐代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大家都能倒背如流。詩中描繪出塞外的蒼涼以及戍邊士兵的思鄉之情,雖然鄉愁難耐有些哀怨,但為國戍邊也是責任所在,並沒有頹廢之情。因此,這首詩歷來為人們所喜歡的詩詞中的經典。我們今天要說的是玉門關在哪裡,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呢?
  • 為何「春風不度玉門關」,它和玉門關「有仇」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王之渙的一首詩,我們早就耳熟能詳,熟記於心了,把它稍微改動一下,中間缺一字,就可以變成一首詞:黃河遠上,白雲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在《涼州詞》當中,最著名的一句莫過於「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在氣象上,這又該如何解釋呢?首先,這裡的春風指的絕對不是春天的風,而是夏季風。其次,這裡的玉門關指的是甘肅省敦煌縣境內的一處重鎮。
  • 「春風不度玉門關」有關玉門的話語
    因此,對於我們來說,玉門不是與詩歌聯繫在一起,而是與石油聯繫在一起的。尤其是後來學習地理,中國著名的幾個油田,玉門油田,大慶油田,勝利油田。初中那年,家鄉的大禮堂放映了一部反映紅軍長徵過羌山的故事,因為電影在汶川拍攝,因此,放映時,萬人空港。不過,我卻被裡邊出現的那首古詩圈粉了。
  • 春風不度玉門關,為什麼玉門關在唐詩裡出現頻率這麼高?
    我們都熟知的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那麼玉門關是哪呢?它在今天的甘肅省敦煌市西北80公裡的戈壁灘上。今天的玉門關看上去可不怎麼起眼,只剩下一座小小的建築遺址,但在詩歌中,玉門關可不僅是一個現實中邊關哨卡的名字,更是一種文化符號。
  • 絲路之旅——玉門關:春風到底度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清:楊昌浚賦《恭誦左公西行甘棠》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裡,引得春風渡玉關。為什麼「春風不度玉門關」,又「引得春風渡玉關」呢?因為玉門關在歷史上是有變化的,玉門關變化的不僅僅是地址,還有歷史與民族文化心理。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三個玉門關,這春風不度的是哪個?
    提到玉門關,人們一般立即會聯想到「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唐人王之渙的《涼州詞》將徵夫的思鄉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也使玉門關成為難以抹去的時代記憶。玉門關是古代絲綢之路必經關隘,也是重要的軍事關卡。歷史上玉門關共有3處,分別是西漢玉門關、隋唐玉門關、五代宋初玉門關。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為什麼會如此荒涼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詩人王之渙的一首名作《涼州詞》,傳唱千古,經久不衰,還被多個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收入。王之渙是與岑參、高適、王昌齡齊名的唐朝「四大邊塞詩人」之一。根據史書記載,王之渙出身太原的名門望族,後來搬到絳州居住,「本家晉陽,宦徙絳郡」。不過。
  • 羌笛何須怨楊柳 春風不度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王之渙的《出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而又荒涼寂寞的景象。既然如此,歡動遊戲推出《黃金時代》的首組公測伺服器為何名為「玉門關」?或許正是因為王之渙這一首深入人心並廣為流傳的唐詩,那個時候正是大唐昌盛的歷史階段。而「玉門關」的名字也正因為如此,可謂是人人皆知。同時,「玉門關」也正是歡動遊戲推出《黃金時代》的一個開始,作為首組公測伺服器無可厚非。
  • 「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在什麼地方?它為何出現在很多詩中?
    玉門關在詩詞中出現的頻率是比較大的,其中最著名的還是王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戍守玉門關的將士是何等的孤寂荒涼?這句詩無論是從詩句本身的美感還是意境來說,李白的「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都要好很多。
  • 為何春風過不度玉門關?那些藏在詩歌裡的小百科,你知道嗎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注釋1、涼州詞:又名《出塞》。為當時流行的一首曲子(《涼州詞》)配的唱詞。2、黃河遠上:遠望黃河的源頭。遠上:遠遠向西望去。百科解讀《涼州詞》是唐代詩人王之渙的作品,詩歌寫出了戍邊士兵的懷鄉情,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這首詩有意思的地方在於「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兩句,明代著名的文學家楊慎曾經評論說:「此詩言恩澤不及於邊塞,所謂君門遠於萬裡也。」
  • 為啥春風不度玉門關?因為春風沒有錢!
    今天早晨一睜眼,就看見在大西北旅遊的紅顏發在圈子裡裡的消息:終於知道為啥春風不度玉門關,一定是春風沒帶錢出門!玉門關要買票噠!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唐朝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尤其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成為流傳千古的鄉愁佳句……因此,這個處在荒無人煙的戈壁灘上的一堵老牆,就成為人們嚮往的旅遊勝地。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玉門關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句詩出自唐朝詩人王之渙的《涼州詞》,描寫了邊塞涼州雄偉壯闊又荒涼寂寞的景象。王之渙這首詩寫戍邊士兵的懷鄉情。雖極力渲染戍卒不得還鄉的怨情,但絲毫沒有半點頹喪消沉的情調。
  • 「春風不度玉門關」歷史上的玉門關究竟在什麼地方?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悲壯蒼涼的《涼州詞》傳誦了千年,讓一代又一代中國人記住了玉門關這座古老的關塞。玉門關究竟身處何處?恐怕沒有幾個人能說得清楚。1000多年前,絲綢之路最繁忙的年代,玉門關就靜靜矗立在關外。那時,玉門關是一個繁華的邊關,處於絲綢之路的咽喉之地。
  • 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就是這裡
    ——季羨林敦煌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如今這個被沙漠戈壁雪山重重包圍的城市,以其獨特的地理、厚重的文化繼續書寫著它的輝煌與滄桑,莫高窟、鳴沙山、月牙泉、玉門關、陽關、雅丹魔鬼城......多少耳熟能詳卻又遙遠陌生的名字!
  • 來到敦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想像中的玉門關是
    來到敦煌: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你想像中的玉門關是什麼樣子?「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是王之渙的《涼州詞》成就了玉門關還是玉門關成就了王之渙?到隋唐之際,晉昌(今瓜州縣)到伊吾(今新疆哈密)的大道暢通,又是捷徑,便無需再繞行敦煌,故而玉門關隨之遷徙到了晉昌(今瓜州縣)。唐僧唐玄奘就是從這裡偷渡玉門關,夜過葫蘆河。從此,舊(漢)玉門關就逐漸衰敗了,關口湮沒,長城坍塌,路無人跡,終於淪為廢墟。2013年我到敦煌時,遊的就是漢時的玉門關。
  •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
    春風不度玉門關,不!這裡怎一個美字了得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這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人王之渙的詩,最後一句「春風不度玉門關」說的是,過了玉門關,春風就再也吹不到了!從漢唐到如今,玉門關都是中原王朝經營西域的必經之地,也是將士們戍邊的重要補給之地,更是從古至今我國絲綢之路必經之地!
  •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詩人筆下的「玉門關」在哪裡?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01千百年來,王之渙先生的這首抒寫邊關士卒懷鄉之情的名作,感染了一代代生活在這片熱土上的人民,讓我們一次次走進西北邊疆壯美風光的畫卷,去聆聽戍邊將士不得還鄉的怨情。全詩蒼涼慷慨,悲而不失其壯,情景交融,真乃千古絕唱。
  • 詩行天下|玉門關: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提及玉門關,許多人最先想到的大概就是王之渙的這首《涼州詞》了: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是我國古代西方羌人所吹的一種笛子。「楊柳」指的是羌笛吹奏的《折楊柳》曲。
  • 宋子偉丨春風不度玉門關
    春風不度玉門關作者:宋子偉涼州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涼州詞」是涼州歌的唱詞,不是詩題,是盛唐時流行的一種曲調名。開元年間,隴右節度使郭知運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譜,進獻給唐玄宗。玄宗交給教坊翻成中國曲譜,並配上新的歌詞演唱,以這些曲譜產生的地名為曲調名。後來許多詩人都喜歡這個曲調,為它填寫新詞,因此唐代許多詩人都寫有《涼州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