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2月21日報導:郵票、信封都是真的,寄信的程序也合法,可郵局偏偏拒絕投遞。問及原由,郵局反問:你的郵票為啥不從我這兒買?
這樣的荒唐事近日發生在湖南省寧鄉縣郵政局。2月10日,這個郵政局在縣城很多地方貼出公告:「凡郵票反面未蓋『寧鄉』字樣印章的,視同無效郵資,郵局不予收寄」。
隨後的幾天裡,寧鄉師範學校的部分師生首先遭此「惡運」。2月15日至16日,這個學校相繼有110多封信被退回原址。在廣大師生的強烈抗議下,上級部門加以幹涉,這場影響惡劣的鬧劇才沒有延續。
鬧劇的策劃者是寧鄉縣郵政局營業中心主任喻天夫,他今天接受記者採訪時剛被免去職務,還扣發了一個季度的生產獎金。
談及此事,喻天夫滿腹苦水。據了解,從去年開始,不少外地郵票通過各種渠道流入寧鄉縣,導致縣郵政局去年流失郵票款100多萬元。今年1月,這個縣共送出12.3萬封平信,按每件0.8元的最低郵資計算,這一部分業務的收入應是9.84萬元,但當月這一部分實際營業收入卻只有3.5萬元。
「中間的差額都流入了郵票黑市,這也是我們縣郵政職工的辛勤勞動。如果任由這樣發展下去,職工們可能很快將會無法領到工資。」喻天夫說,「而我又想不出其它什麼好辦法,只好制定土政策,凡投寄信件使用的郵票如果不是在本縣郵政部門購買的,則一律將信件退回。」
按國家有關規定,只有郵政局和其批准的代售點有資格銷售郵票,郵局給予5%的返利,而不法郵商給代售點的代理費則高達30%。在相對豐厚利潤的吸引下,不少具備和不具備代售資格的零售點紛紛開始銷售甚至低於票面價值銷售由非法渠道流入的郵票。
寧鄉師範學校招生辦的孟慶龍老師是此次退信鬧劇的受害者,他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我們買的郵票都是國家郵政總局印刷的,寄信手續也符合規定,在這樣的前提下拒絕投遞是違法行為。不能因為郵局內部利潤分配不合理,就搞地方保護主義,造成消費者受損失。」
一位業內人士道出了其中的根源:這其實是某些部門小團體利益在作怪。按目前國家有關規定,地方郵政部門只需向國家郵政總局上交郵票面值3%至5%的印刷成本費,其餘部分留作地方郵政局的各項開支費用。而有些地方郵政部門私下裡低價跨地域大量銷售郵票,以賺取郵票差價,實際上是把外地郵政部門職工的勞動收益攬進了本部門的腰包。
(作者 劉濤 文遠竹 選稿 聶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