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在歷史上,七夕並不是中國的情人節?

2021-01-18 不帥氣的William

親愛的觀眾朋友們,你們好,我是不帥氣的William。今天,是2020年8月25號,是一年一度的七夕佳節,但是,你知道嗎?在歷史上,其實七夕並不是中國版的情人節,而真正的的情人節應該是元宵節,為什麼呢?就讓我們來一看究竟吧。

自從改革開放之後,中國與其他國家的交往日益密切,各個國家之間的文化相互交融,很多具有特色的西方節日也開始進入了中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聖誕節和情人節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把中國的【七夕】當成了情人節,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在歷史上,【七夕】和情人節的關係並不大。

其實在漢代,七夕就已經出現了,到現在至少已經有了兩千年的歷史,那麼,在古代,人們是怎麼過七夕的呢?根據資料,我們可以看到,「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意思是說,漢朝的宮女常常在農曆七月初七這一天,在縫衣制裳的宮樓裡比賽穿針引線,民間也紛紛效仿。也就是說,最初的七夕其實跟愛情並沒有關係,只是女子們比拼、學習技能的日子,這種風俗叫作「乞巧」,因此,七夕節也叫作乞巧節。

但傳說中的織女又是和牛郎相伴的,於是人們便認為七夕這一天牛郎和織女會在鵲橋相會。但其實這個傳說僅限於牛郎織女之間的愛情,與民間並無關係。(天哪,我們普通人就不配擁有愛情嗎)

其實根據歷史,我們也能明白,在三綱五常等儒家觀念影響下的古代社會,女子出門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一件事,那中國古代真的沒有類似情人節的節日嗎?也不是,要說類似的情人節,還是有的,那就是元宵節。

對,你沒看錯,就是元宵節。元宵節的歷史也是十分悠久了,東漢末年就有了元宵節,元宵節也被稱為上元節,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每到這一天,大城市都會張燈結彩,唱歌跳舞。無論是達官顯貴,還是市井百姓,晚上都會出來觀燈賞月。

要知道,宋朝以前,城市有著嚴格的宵禁制度,如果晚上跑到街上會被官府巡夜的懲罰,唯獨上元節例外。這一天,也是女性少有的能出去遊玩的日子。姑娘們上街嬉戲,小夥子們也一起歡歌,年輕人們聚在一起,無論做什麼事都會無比快樂。

而且,宋代詩人辛棄疾也寫過一首描寫上元節夜晚場景的詩詞《生查子·元夕》,詩中「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兩句膾炙人口,講的就是上元節少男少女們晚上幽會的內容。所以,元宵節才是中國古代真正的情人節。

那麼本期文章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您的閱讀!

相關焦點

  • 七夕,不是情人節!
    許多人都認為,七夕是中國人的情人節!其實,這是十分錯誤的!七夕,不是中國人的情人節!說七夕是情人節,其實是商家在誤導國人,他們的目的是賺錢!這實質上是扼殺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為了尊重歷史,為了對未來負責,我建議打倒「情人節」!打倒情人節!
  • 「七夕」在古代不是情人節?原來歷史上叫女兒節,是女子的節日!
    七夕佳節將至是否有伴侶陪伴在你的身邊呢?七夕節是我國一個重要的傳統節日,但是因為這一天流傳著牛郎織女的浪漫愛情故事,所以人們往往會將七夕節和中國傳統的情人節劃上了一個大大的等號,甚至逐漸的取代了西方情人節在中國的影響力!
  • 七夕是情人節嗎?什麼是中國的情人節呢?
    七夕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而情人節則是西方的節日。七夕是每年的七月初七,所以每年都是不固定的,但西方的情人節則是在2月14日,是固定的。七夕是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在這浪漫的節日,慢慢的也就被人們叫成了情人節。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節?那是哪一天?
    最為人們追隨的,便是這2月14日的情人節。這天是西方國家為了紀念瓦倫丁和典獄長女兒的愛情所設立的節日。在這個節日傳入中國後,很多小情侶便也開始跟著「過節」了,並以此來紀念他們的愛情。但與此同時,很多人也開始注重我們自己國家的傳統節日,而且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中國的情人節是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七夕節,但其實,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的一種誤解,七夕節並不是真正的情人節。七夕節,在古代被稱作「乞巧節」,起源於漢代,是指女子拜祭紡織高手、女紅大師織女以乞求心靈手巧的意思。
  • 七月初七情人節?不要再被騙了,七夕絕不是情人節
    有那個國家一年過三次「情人節」答案是世界上只有一個國家一年之內過三次情人節,那就是中國。都說國外開放,可也沒見國外一天天的過什麼情人節,反觀國內呢?2月14日過洋人的情人節,好不熱鬧,飯店酒店旅館爆滿不是嗎?緊接著農曆正月十五又是「情人節」不累嗎?好了現在七月初七到了,好端端的傳了幾千年的七夕乞巧節有被包裝成了「情人節。」嗚呼哀哉!
  • 中國歷史上的冷知識,國產情人節不是七夕,總有一條你不知道!
    中國歷史上的冷知識,國產情人節不是七夕,總有一條你不知道!我國擁有著五千年之久的華夏文明,所以在歷史上的知識也是非常多的。我們今天就一起來看一下,在歷史上的那些冷知識,總會有一條是你不知道的!雖然七夕以及元宵被我們認為是中國傳統的情人節,但其實並不是。中國真正的情人節是每年的三月初三,上巳節。在這一天男女會互相約定出去玩,互贈芍藥。在春秋早期的時候,各個國家打仗是非常講究君子禮儀的。有一次楚國打敗了晉國,晉國在逃跑的時候車輪子陷入到了坑中。
  • 七夕並不是古人真正的情人節!
    七夕,原名乞巧節,在中國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傳說每年的七月七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在現代社會,七夕成了很多人眼裡的中國版情人節,然而真正意義上能被稱為中國版情人節的是上巳節。之所以稱七夕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情人節,是因為七夕更是女性真正自由的日子。只有在這一天,她們可以走出閨閣,大大方方地走在街上七夕這天。
  • 劉宗迪:「七夕不是中國情人節」
    24日在華中師範大學舉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宗迪提供的研究資料表明,當七月織女星升上天頂時,牽牛星就已經進入了人們視野。七月過後,高懸的織女星向西傾斜時,牽牛星後來居上升至最高點,歲序也就隨之進入仲秋八月了。
  • 七夕不是情人節?
    七夕節不是情人節那麼七夕在古時候到底是為了什麼而存在的呢?有什麼習俗呢?七夕又是如何演變為情人節的呢?七夕的歷史淵源如今提及七夕不少人賦予其新的色彩——中國情人節這首詞形容的是兄弟情而不是愛情。
  • 七夕其實並不是情人節,那麼中國古代的情人節到底是哪一天呢?
    隨著中國的蓬勃發展,有許多西方的元素也漸漸傳入了中國,例如西餐、披薩以及聖誕節和情人節等等的西方節日。而在如今的現代社會中許多的年輕人都熱衷於過這兩個節日,尤其是熱戀中的情侶。同時也隨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復興,有許多情侶也重視起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七夕節,在七夕節的當天互相傾訴愛慕之意和互送禮物。但是現實往往都很打臉,其實七夕節在古代並不是情人所過的節日。那麼七夕節到底是個什麼節日,古代的情人節又會是哪一天呢?
  • 七夕節與情人節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故事,歷史上的七夕節怎麼過呢
    對於單身貴族們而言,七夕節一定是個不友好的存在。打開朋友圈,被秀恩愛的虐;出去逛街被各種情人節情侶折扣活動虐;只要出門就可以看到情侶們成雙成對雙宿雙飛。但是現代的單身貴族們會在七夕節這一天被虐的遍體鱗傷,那麼古代的呢,歷史上的七夕節是怎麼樣的呢,七夕節和情人節之間的那些千絲萬縷的剪不斷理還亂的聯繫你都知道嗎?
  • 七夕這些歷史你知道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現在的中國情人節的?
    導語:七夕這些歷史你知道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現在的中國情人節的?8月25日,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是著名的傳統節日,現在的我們一般都把它當作中國情人節,但是其實七夕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作為情人節存在的。人們越來越關注傳統文化,從街上越來越多的穿漢服的小姐姐,再到把清明中秋列為法定假日的政府。傳統在延續同時也在發展,七夕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七夕的過去和現在吧。七夕是一個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的傳統節日,它起源於廣為流傳的牛郎織女的神話。
  • 七夕這些歷史你知道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現在的中國情人節的?
    導語:七夕這些歷史你知道嗎?是怎麼一步步變成現在的中國情人節的?8月25日,農曆的七月初七,也就是中國傳統節日「七夕節」。七夕是著名的傳統節日,現在的我們一般都把它當做中國情人節,但是其實七夕並不是一開始就是作為情人節存在的。
  • 從前七夕並不是「情人節」
    發源於中國,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關於七夕,人們最了解的就是牛郎織女的美麗傳說,但還有很多是你不知道的。七夕是情人節?根據《詩經》中的記載,七夕節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而關於七夕節的風俗習慣,最早的記錄是在漢代劉歆著、東晉葛洪輯抄的《西京雜記》中。都說七夕節是中國的「情人節」,其實古代過七夕節,和情人約會關係不大。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不是元宵節 古人這天過情人節
    公曆2月14日是歐美國家的情人節,國內很多商家看到了情人節巨大的商機,於是打造了「多個」中國情人節,最廣為人知的當然是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個概念被很多人接受。當然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因為這一天,男女都出來賞燈,也是約會的時候,但實際上,古人過的情人節並不是這兩個節日,這兩個節日就是七夕和元宵節,古人有自己的情人節,而且已經有兩三三千年的歷史。
  • 中國的情人節不是七夕,也不是元宵節,古人在這天過情人節
    公曆2月14日是歐美國家的情人節,國內很多商家看到了情人節巨大的商機,於是打造了「多個」中國情人節,最廣為人知的當然是七夕,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這個概念被很多人接受。當然也有人持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元宵節才是中國情人節,因為這一天,男女都出來賞燈,也是約會的時候,但實際上,古人過的情人節並不是這兩個節日,這兩個節日就是七夕和元宵節,古人有自己的情人節,而且已經有兩三三千年的歷史。
  • 七夕——中國情人節,吃什麼
    今天七夕,中國情人節,吃什麼?現在說起節日,往往第一句話就是「吃什麼」。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吃什麼」是文化,更是傳統節日的重要一環。七夕吃什麼?在膠東老家,是吃巧果。大人們烙一口酥大小的巧果,把十來個小果用棉線穿起來,尾端系上五顏六色的布條,高粱杆做把手,然後把一長串一長串的巧果繫到高粱杆上,小孩像舉燈籠一樣舉著,在巷子裡跑來跑去嬉戲炫耀。七夕文化代代傳做小果的卡子一般是桃木做的,取材容易又闢邪。現在某寶上很多,都是梧桐木了。
  • 「七夕」不是情人節
    不知道何時開始,興起了把「七夕」當做情人節,年輕人大秀恩愛,送玫瑰花的,太多太多。據說這個夜晚酒店爆滿,結對開房的情侶不計其數,酒店生意最好的一天就是七月初七這一天。不管是真情侶,還是野鴛鴦,這一天都會狂歡,縱情聲色,娛樂至死。把「七夕」當情人節,是沒有弄懂「七夕」的內涵。
  • 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說七夕的故事之前,先來糾正一個思維定式。七夕節,其實不是中國情人節。漢魏之際,這個節日被正式確定,主角是女子,主要任務是祈願自己心靈手巧,不要只做個粗線條的女漢子,所以叫乞巧節,也叫女兒節,最後,才順帶求個好姻緣。
  • 中國的情人節是哪一天,不是七夕,更不是2月14日!
    2月14日是外國人的情人節,後來傳到中國之後,居然風靡中國,成為中國年輕情侶們最喜歡的節日,以及單身狗們最落寞的一個節日。但是歸根結底,2月14日的情人節只是一個舶來品而已,當然我也不是呼籲大家抵制情人節,畢竟多一個節日,就能在這日益冷漠的社會裡多一點溫情,因此如果我不是單身狗,我也願意過情人節,在這個浪漫的日子裡,和自己的女朋友花前月下,來一段海誓山盟,相約白首看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