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奈是我非常敬重的一位西洋畫家,印象派的創始人雖然首推馬奈,但真正集大成,發揚光大的是莫奈。夏天到了,姥爺和我商議下周畫畫荷花,我們順便談論了印象派擅畫睡蓮的畫家莫奈。中國畫不同於西方油畫,但是我們如果能夠多了解西方藝術史,以後再去歐洲的時候就會對文化多一分了解與關注。
莫奈1840年誕生在巴黎,早年時莫奈在藝術方面便顯露出卓越的天分。16歲左右,他向大衛的學生奧哈德學畫。但是他真正的啟蒙老師應該是海洋風景畫家鄂簡·布丹,他因此熱衷於戶外作畫的樂趣,從此他的畫作中,風景畫佔大多數。1860年,他來到巴黎,進入葛列爾畫室。1870年,莫奈與卡米爾結婚。為了躲避普法戰爭,他跑到了倫敦,結果遇到印象派畫家的主要支持者畫商杜朗·魯耶。在這個階段中,包括塞尚,畢沙羅等人對他的支持,加上魯耶,莫奈得以專心作畫。
"印象派"這個詞,就此被定義在他參加畫展中的一幅畫《印象·日出》。印象派發揚光大者是莫奈,他對光影之於風景變化的描繪,簡直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甚至到最後,他對光色的專注力遠遠超過外在物體的形象,讓物體消失在畫布上的光色中。
在莫奈的眼中,大自然並沒有存在著單一顏色,不管是光亮面或是陰暗面,都有其色彩變化,總會隨著受亮度光亮的大小產生改變,所以在莫奈的畫中,所有外在的形體都會消失,消失在色彩和光影中。
《1878年6月30日,聖德尼街的節日》這幅畫,可以說是莫奈發揮印象派畫法最經典的作品,在整個畫面上,已看不到任何的形體,也沒有輪廓,可是卻能從一塊塊的色彩中看到建築物,人群,揮動的旗幟,強烈感受到歡慶和熱鬧。
自從莫奈在吉凡尼定居下來後,他就迷上了園藝,開始創作一連串的《睡蓮》。畫中色彩與光線幾乎融化成一片,但又可清晰辨認,波光粼粼更能觸動人的心弦。
我喜歡莫奈,不只是欣賞他的才華,更敬重他對於藝術的學習態度。
莫奈在吉凡尼定居後,將自己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刻意栽種的庭院中,對於外界所謂的"法國現存最偉大藝術家"的封號,他一點也不在乎。他只擔心沒有辦法透過印象派主義的手法,充分表達出他對事物的感受。他一直作畫到最後,即使深為眼疾所苦,也從不間斷,直到1926年12月5日,他在家中過世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