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的下午,小小的咖啡館裡,Winter正在調製一杯奶茶……
(一)
TK推門進來,迫不及待地說:
『Winter,外面好冷啊,趕緊給我來一杯暖和點的東東』
『喏,剛剛調好的奶茶,暖胃又不上火』
『等一下,你這裡的奶茶是不是和那些珍珠奶茶一樣,用什麼奶茶粉和香精勾兌的?』
『那絕對木有,完全是紅茶衝泡之後加上牛奶調製的,連植脂粉末都木有,只有紅茶的芳香加上牛奶的爽滑,完全可以放心飲用』
『好吧,我嘗嘗先』
(二)
擦了擦嘴,TK滿足地放下杯子,說:
『嗯,這下暖和多了。為啥奶茶總是用紅茶呢?綠茶應該也可以吧?』
『其實也有綠茶調製的奶綠,只是不多見』
『那是為啥呢?』
『呃?這個問題問得好,據我琢磨是有兩個原因,首先是外觀,紅茶加了牛奶之後看上去偏暖,奶綠的顏色就差了一些』
『其次呢?』
『其次,應該是口感的原因。紅茶醇厚,多有果香,調入牛奶之後不但降低了紅茶的澀感,更增加了奶香,相得益彰。綠茶清淡,未經發酵,有其獨特的苦澀味,調入牛奶之後也無法減弱,所以綠茶更適合單獨品味』
(三)
『那紅茶都有啥說道呢?』
『紅茶屬於全發酵茶,是以適宜的茶樹新牙葉為原料,經萎凋、揉捻、發酵、乾燥等一系列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的茶,因其衝泡後的茶湯和葉底色呈紅色而得名。不過英文名字是黑茶(Black Tea),聽說是因為幹茶的顏色黑而得名的』
『這就是文化差異了唄?英國人根據初始狀態命名,中國人根據最終結果起名』
『分析得很有道理耶。嚴格地說,紅茶不是指茶的品種,而是一種茶葉的加工工藝。紅茶的種類較多,自然產地也就較廣,按照其加工的方法與出品的茶形,一般分為三大類: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小種紅茶就是人們常說的正山小種唄?』
『小種紅茶是最古老的紅茶,也是其它紅茶的鼻祖,其他紅茶都是從小種紅茶演變而來的。它分為正山小種和外山小種,均原產於福建武夷山地區。其中著名的正山小種產於武夷山市星村鎮桐木關一帶,所以又稱為『星村小種』或『桐木關小種』,特點是琥珀色、松煙香、桂圓味』
『聽上去很美啊』
『喝著也很巴適』
(四)
『工夫紅茶呢?』
『工夫紅茶是中國特有的紅茶,比如祁門工夫、坦洋工夫等等。這裡『工夫』兩字有雙重含義,一是指加工的時候較其它紅茶下的工夫更多,二是衝泡的時候要用充裕的時間慢慢品味』
『祁門工夫是不是傳說中的『祁紅』?』
『完全正確,工夫紅茶都以產地命名,比較有名的包括祁紅(安徽祁門、至德及江西浮梁等地)、滇紅(雲南佛海、順寧等地)、霍紅(安徽六安、霍山等地)、蘇紅(產於江蘇宜興)、越紅(浙江紹興一代)、湘紅(湖南安化、新化、桃源等地)、川紅(四川馬邊、宜賓、高縣等地)、英紅(廣東英德等地)、昭平紅(廣西昭平縣),其中尤以祁門紅茶最為著名,位列世界四大紅茶之一』
『世界四大紅茶?』
『嗯,包括我國的祁門紅茶、印度的阿薩姆紅茶、大吉嶺紅茶、斯裡蘭卡的錫蘭高地紅茶』
『既然小種紅茶只有武夷山有,工夫紅茶又是中國特有的,那麼剩下的三大名茶就應該是什麼『紅碎茶』了唄?』
『推理正確!』
(五)
『紅碎茶按其外形又可細分為葉茶、碎茶、片茶、末茶,在國內產地分布較廣,遍於雲南、廣東、海南、廣西,主要供出口』
『也就是說咱們國家主要是喝工夫紅和正山小種,那些碎茶都出口給老外了』
『呃?貌似可以這麼說』
『那你剛剛做的奶茶用的是哪種呢?』
『這個有點複雜』
『怎麼說?』
『我用的是立頓茶包,應該屬於紅碎茶,但是國內生產的立頓又是用祁紅做原料,你說該腫麼算呢?』
『那就是工夫紅碎』
『醬紫也行?』
『我覺得行就行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