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在世界範圍內對於猶太人的評價聲褒貶不一,縱觀歷史上猶太人也受到諸多針對,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猶太人的確是公認的最聰明的民族。
猶太人的聰明並非僅僅在某一方面,而是全面開花,在金融業、影視新聞業、電子業、娛樂業等領域一直都牢牢佔據著領先甚至主導地位;在科研方面更是了不得,猶太人如今僅有1400萬人口,僅為全球人口數量的0.2%;然而就是這麼0.2%的人口,卻獲得了22%的諾貝爾獎,著實令人驚嘆。
我們這邊隨便列舉幾個猶太名人你們就懂了,愛因斯坦、卡門、弗洛伊德、奧本海默、費曼、赫茲……可以說我們在歷史書上、政治書上、物理書上、等等教科書上,隨手一翻的名人很多都是猶太人。
猶太人的聰明跟他們注重教育脫不開關係,他們非常注重幼兒的教育,在孩子剛能開口說話的時候,有關知識的內容就已經隨著語言灌輸進每個猶太孩子腦海之中;但猶太人的教育並非我們如今所盛行的"填鴨式"教育,而是更注重培養孩子們的思維能力,其實跟我們現在所說的素質教育有異曲同工之妙。
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大部分猶太孩子只是剛剛上小學的年紀,卻已經有了獨立的思考能力,他們對學習充滿了興趣,會主動去進行思考,探索自己喜歡什麼、適合什麼、又想要什麼,這樣的思維能力會使得他們離成功更近。
這裡舉一個非常簡單的例子,那就是猶太人的"賣豆子"思維,同時也被譽為是猶太人的"致富經"。
豆子雖然很普通,但卻是最好賣的;如果你今天沒有將它賣出去,沒關係,你拿回家後可以隨便澆點水,讓它發芽成豆芽後再去賣;如果豆芽還是沒人買,依舊沒關係,你可以拿回家再將其培養成豆苗後拿出去賣;萬一豆苗依舊賣不出去,你可以用一個好看點的盆子將其變成盆景,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願意將它帶回家。
可如果豆苗依舊賣不出去這怎麼辦?那就繼續培育,豆子的非常驚人,如果你願意等候一段時間並且悉心照料,你就會收穫更多的豆子,這樣大量的豆子如果零售賣不出去完全可以考慮批發到店鋪當中,甚至可以磨成豆漿上街去賣。
……
為什麼這個故事還沒講完我就用省略號作為結尾?因為這個故事本就沒有結尾,如果你願意可以一直不停地講下去,豆漿賣不出去但磨出來的豆渣可以去餵豬,也可以將其他的豆子拿去榨豆油、拿去做醬料、拿去釀醬油,只要你的思維夠廣闊,最普通的黃豆會擁有無限的可能。
有人說這個故事操作性一點都不強,等到黃豆培育成更多黃豆,指不定賣黃豆的人早就餓死了。很明顯這個故事並非讓你真的完全照搬去踐行,如果你真的按照故事中的行為去照做,那只能說你還沒讀懂這個故事,這個故事的真諦在於思維的發散性。
只要你的思維夠靈活,想到的寬度夠寬,深度夠深,那麼你總能找到最適合你的那個辦法,一時的失敗或者很多次失敗並不算什麼,很有可能在不停地失敗當中你就摸索出了一條最適合你的道理。創新性、靈活性、以及堅持,這就是猶太人的致富法寶。
猶太人的確在很多方面都擁有著大智慧,尤其是教育方面,之前曾有學者說過,世界上最注重教育的兩個民族,一個是猶太族,另一個是華夏民族。雖然我們跟猶太人的生活習俗等都不一樣,但在教育孩子以及培養自身思維方面,的確可以借鑑一下猶太人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