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遍商丘民權篇」白雲禪寺 一座尊貴的皇家寺院

2021-01-13 猛獁耐聞

文/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成紹峰 圖/京九晚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魏文慧

視頻/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鵬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

閱讀提示

初冬時節,晴空萬裡。11月19日,京九晚報「遊遍商丘」大型採訪活動報導組來到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拜謁這裡的神秘千年古剎——白雲禪寺。

據歷史資料顯示,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白雲禪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康熙皇帝三下白雲禪寺

11月19日下午,陽光明媚。採訪組一行五人來到白雲禪寺前的廣場,站在平坦而寬闊的廣場上,心裡充滿著期待。遠遠看到白雲禪寺的山門,紅牆金瓦,金碧輝煌,更帶有一種神秘的色彩。

白雲禪寺坐北朝南,山門上由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先生題寫的「白雲禪寺」四個大字,金匾在陽光的輝映下熠熠生輝。進入寺院,講解員將我們帶到了第一個大殿——觀音殿。講解員說,觀音殿後面是大雄寶殿,這樣的建築布局在寺院的建築中似乎不太合乎禮制。凡是寺院都有一個規矩,只能建,不能毀。因為白雲禪寺最早叫「觀音堂」,先建的觀音殿,所以觀音殿就建在大雄寶殿的前面了,隨著建築規模不斷擴大,就形成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現象。相傳,白雲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由當時高僧傑安大和尚所創建,最初取名觀音堂。唐開元年間,第四任方丈一明大和尚主持擴建該寺之時,正值盛夏,酷熱難耐,無法正常施工。一明大和尚向佛祈禱,一時間煙霧繚繞,忽然一片祥雲如一把巨傘遮住了驕陽,工匠們得以正常施工,直到寺院建成後,祥雲方才散去,寺院由此更名為白雲禪寺。

康熙皇帝三下白雲禪寺尋父的傳說,在商丘一帶廣為流傳。也有人說,順治皇帝並沒有去世,而是出家當了和尚,最初是在山西五臺山的清涼寺。然而,許多人不知道的是,順治皇帝並非一直在五臺山,而是隨著其師傅佛定大師南下到了白雲禪寺,並在此終老。順治皇帝出家後隱修在白雲禪寺,康熙皇帝得知後三次南下到白雲禪寺尋父。第一次來,康熙未見其父,卻遇到一位自稱「八乂」的燒鍋老僧。康熙回京後與母后說起,聰明過人的母后將「八乂」二字合成一個「父」字。康熙恍然大悟,火速二下白雲寺,但老僧已不知去向。白雲禪寺遂被封為皇家寺院,成為白雲禪寺歷史上最鼎盛時期。

據史料記載,當時寺院佔地546畝,聚納僧眾千餘人,有佛殿、廊房、僧舍千餘間,寺院內僧樂繚繞,遊人如織。後來幾經黃河決口、兵戈戰亂等社會變革,寺院遭到破壞。金、明時期寺院兩次毀於兵火戰亂。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白雲禪寺大規模修葺,至今仍保存下來諸多古老建築。

古建築群氣勢恢宏

穿過觀音殿,映入記者眼帘的是大雄寶殿。古色古香的大雄寶殿,氣勢雄偉,金瓦金頂,與初冬的古樹黃葉交相輝映,渾然一體,煞是壯觀。

講解員介紹說,現存的大雄寶殿已經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整個建築群的主體建築,也是佛家寺院一般皆有的設施。殿內塑釋迦牟尼像,面闊5間,進深3間,單簷懸山頂,綠色琉璃脊,浮雕行龍和蓮花。黃色琉璃瓦覆頂,殿內有金柱8根,上為9架梁結構。大雄寶殿的屋脊,朝陽的一面是滾龍脊,背面是舞鳳脊,這是區別於其他寺院的主要特點,是皇家寺院的顯著標誌之一。

大雄寶殿右側為養心殿,後左側有禪堂,禪堂左右有廂房,均系清代建築。大雄寶殿背後牆上有康熙皇帝親筆御書「朲置」二字(同音「認知」),意思是殿堂要保持安靜,嚴守戒規。清朝時文武百官每到這裡,文官下轎,武官下馬。

大雄寶殿後,有一經棟,又名多寶塔。高4米,九級六稜,青石雕刻。塔身上刻有眾僧拜佛圖,六僧鼓樂誦經圖,《提婆呵》經文,一佛圖及日、月、鶴、蓮花等,刻工精細,古樸大方。

出了大雄寶殿,講解員帶我們來到玉佛殿殿前。殿前九塊殘缺不全的碑文講述著一個個古老的傳說。玉佛殿內的10餘尊玉佛,均是緬甸白玉雕琢,寶石嵌銀,形象逼真。特別是釋迦佛的入涅槃法相,長3米餘,為當前國內所稀有。講解員介紹說,這是傅作義將軍的姑母傅鳳英老居士從緬甸特意為白雲禪寺進獻的。白雲禪寺也是供奉玉佛最多的寺院。

神奇古樹「鐵鍋槐」

在大雄寶殿東側,有一棵大槐樹,長在一口大鐵鍋內,鍋體理於土中,稱為「鐵鍋槐」。這是白雲禪寺的一大奇觀。「鐵鍋槐」,鐵鍋口徑2.5米,腹深1.5米,樹幹周長2.4米,高4米,枝葉茂盛。原鐵鍋是僧侶施捨齋飯的用鍋,後鐵鍋棄置不用,鍋內淤滿土,槐樹根透過鍋底裂縫扎植於土內,以至於形成了鐵鍋內長出一棵大樹的迷人景象。又傳,鐵鍋內的槐樹種子為康熙皇帝所賜。據植物學家推測,「鐵鍋槐」樹齡已有幾百年。「鐵鍋槐」樹根朝西北方向,像羅漢朝拜;樹當中那個樹苞,遠看像觀音菩薩,近看像彌勒佛,並且胸間還有個「佛」字。

在觀音殿東側,還有一處石碑,乃是白雲禪寺的鎮寺之寶。相傳康熙皇帝二下白雲禪寺尋父不見,便向主持佛定和尚道出了隱衷,並拜佛定為師,親筆御書「當、堂、常、賞」四個字,以示獎賞。「當、堂、常、賞」這四個字全是和尚的尚字頭。因為康熙父親在這裡為僧,當時中國著名活佛佛定在這裡當方丈,所以他的意思是和尚應該高高在上。四個字代表和尚和廟宇。「尚」字頭下面的「田、土、巾、貝」,「田」代表可供人耕種的土地,「尚」和「田」組成的「當」字代表和尚和寺院也需要土地供他們生存。「土」是宅居的意思,「尚」和「土」組成的「堂」字,代表和尚們也要有房屋居住。「巾」代表服裝,「尚」和「巾」組成的「常」字代表和尚們不能沒有好的衣服穿。「貝」代表錢財,「尚」和「貝」組成的「賞」字,代表和尚們不能沒有錢財。這通碑刻代表了康熙皇帝對白雲禪寺僧眾的殷殷深情。

據隨行採訪的民權縣文化廣電旅遊局的同志介紹說,近年來,白雲禪寺人氣旺盛,遊客紛至沓來,絡繹不絕。僅今年國慶節期間,遊客就達10萬之多。

夕陽西下,採訪組離開寺院。回望這座千年古剎,在夕陽的映照下熠熠生輝。古剎雖歷盡滄桑,屢毀屢建,卻仍經久不衰,香火旺盛,千古不絕的傳奇故事,使得白雲禪寺更富傳奇色彩。

編輯:李德鵬

相關焦點

  • 商丘民權白雲禪寺:神秘的千年古剎
    據歷史資料顯示,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也是順治皇帝出家之地。1986年11月,白雲禪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商丘的白雲禪寺與睢縣有何淵源,你了解過嗎?
    關於河南的寺廟,大家去得多為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而與他們同為中州四大名寺的白雲禪寺,卻很少人知道,本地人甚至直言沒去過~白雲禪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村,距離鄭州138公裡,駕車需要1.5h車程。
  • 民權白雲寺正在翻修,遊客進寺必須這樣做!
    是方圓百裡燒香拜佛的最佳去處前天初一,去白雲禪寺上香的人絡繹不絕現在白雲禪寺西側正在翻修遊客從東邊的一側進入特殊時期進入白雲禪寺需要佩戴口罩民權白雲禪寺,始建於唐代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與嵩山少林寺、洛陽白馬寺、開封相國寺齊名同時是豫東地區最大的古建築群之一
  • 商丘白雲禪寺鎮寺之寶康熙御碑
    白雲禪寺,位於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白雲寺鎮白雲寺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627年至649年),為中原四大名寺之一,是清朝順治皇帝出家之地。 1986年11月21日,民權白雲寺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二批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商丘有座白雲寺,是中原四大名寺之一,不僅多玉佛,還有多寶塔
    商丘民權,白雲鎮白雲村有一個白雲寺。這個寺院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在明清時期名列中國四大寺之一。唐代時,這裡原本是一個供奉觀音大士的庵堂——白衣庵,後來圍繞著觀音殿不斷擴展,後來就發展成為一個寺院。夏秋兩季,寺院被白雲環繞,成為當地一道著名的風景,所以改名叫白雲寺。
  • 白雲禪寺的鐘聲,響了千年
    白雲禪寺的鐘聲流傳千年,響了千年泥塑的佛像,經過歲月的歷練像浴火中燒的鳳凰已經涅槃木魚聲聲一炷榆皮做成的香,燃起了火焰朝聖人,愛或者不愛都以簡單的姿態舉著太陽上路經風沐雨走進梵音嫋嫋的寶殿平常的日子,在暮色四合中讓經卷舒緩那棵遐邇聞名的鍋中槐,像是累了綣起疲憊的身軀,等待春天斑駁陸離的枝頭上燕泥的清香,浸潤著朝聖人的心田考古說,它已經不是一棵樹了在撲朔迷離的故事中早已化作了經幡化作了神仙一縷清風吹過日星月移,歲月流轉悠悠的白雲
  • 翠綠染金黃 層林逐麥浪——俯瞰民權之美
    白雲禪寺白雲禪寺一角白雲禪寺全景白雲禪寺新修建的廣場民權的美,不僅美得水潤甘甜,而且美得濃鬱芳香。這裡是文哲大師莊子、南朝才子江淹的故裡,這裡有中州四大名寺之一的千年古剎白雲禪寺,這裡流傳著宋庠、宋祁兩兄弟雙中狀元的種種傳說……文字記錄了歷史,文化傳承著血脈,這些在歷史中若隱若現的人和事,都在訴說著民權的人文之美。地靈必然人傑,人文悠然傳承。在極富文化的血脈傳承中,民權人把文化這種軟實力做成了看得見摸得著的硬實力。
  • 武漢唯一的皇家寺院——寶通禪寺勝境
    武漢寶通禪寺,位於風景秀麗的武昌洪山南麓,距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是武漢唯一的皇家寺院。 寶通禪寺始建於南朝時期,後經歷朝歷代多次損毀重建,形成如今從清末保存下來的建築。寺院歷來是皇家寺院,建築風格和北京故宮非常類似,為武漢四大叢林之一。
  • 「遊遍商丘永城篇」一座被孔夫子感動的山
    文\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宋亞威 圖\京九晚報全媒體首席記者 魏文慧視頻/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鵬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春秋末年,孔子周遊列國,去曹適宋,途經芒碭山,在此駐足避雨、曬書講學,在華夏民族璀璨的歷史長河裡,留下一段千古佳話,給漢韻遺風芒碭山增添無限色彩。
  • 常州寶林禪寺;觀世人之音,行菩薩之道梁武欽造 皇家寺院
    說到寶林禪寺就不得不提一個皇帝——梁武帝蕭衍。梁武帝一生精研佛教義理,秉持戒律,是水陸法會的開創者,《梁皇寶懺》更是因他而得名。梁武帝登基後,下令全國信佛,大興寺院,共建寺2846座,鼎盛時,僧侶達82萬人。
  • 普濟禪寺:普陀山最古老、最大的寺院
    普陀山的寺院有很多,但最出名的、規模最大的無疑是普濟禪寺。這座寺院前身是始建於唐代費「不肯去觀音院」。現在遊客們所見的則始建於清代康熙年間。儘管如此,這並不妨礙普濟禪寺在人們心中的地位。普陀山重大的活動通常在此舉辦,而這裡也經常擠滿了八方香客。
  • 「遊遍商丘虞城篇」古祠傲立千餘年 孝烈將軍傳威名
    文\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成紹峰 圖\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賈晶晶視頻/京九晚報全媒體記者 李德鵬 來源:商丘網—京九晚報閱讀提示在濟廣高速公路商丘虞城縣境內,有一個小站叫木蘭站。在這裡下路後約行10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座千年古祠,這就是為了紀念巾幗英雄花木蘭而建的孝烈將軍祠——木蘭祠。12月4日,「遊遍商丘」採訪報導組一行來到木蘭祠,拜謁這座千年古祠。每逢節日人爆滿在木蘭祠大殿的對面,還有著一道四柱三門石坊,坊額鑲嵌藍底金字的「木蘭陵園」。
  • 聚焦「商丘十景」評選,傳承五千年華夏文明
    「一城閱盡五千年」,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商丘,文化底蘊深厚,歷史遺蹟遺存星羅棋布。為促進文化與旅遊的融合發展,集中整合商丘市的旅遊資源,打造獨具特色的文化旅遊高地,近日,首批「商丘十景」出爐。、木蘭祠、白雲禪寺、長壽閣景區、萬畝梨園等十大景區,榮膺首批「商丘十景」。
  • 民間籌資建成的武漢歸元寺,受皇帝敕賜後算不算是皇家寺院
    這座寺院是因當年的白光、主峰兩位法師弘法行善,因感動眾生,由信徒們集資買地建造禪寺。 因此,歸元寺它是一座地地道道的民間寺院,但為何它會被冠以「皇家寺院」之美譽呢?首先,我們要了解一下皇家寺院的標準是什麼?
  • 河南省民權縣,原為考城縣,取孫中山三民主義中民權立縣
    民權縣隸屬於河南省商丘市,總面積 1221平方千米,總人86萬。 2016年,民權縣被授予「中國長壽之鄉」和「中國健康小城」稱號。 [3] 榮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3、1928年,河南省政府主席馮玉祥取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之「民權」之意,劃睢縣北三區、杞縣北五區,設「民權縣」治,是為民權縣之始。4、1948年移治隴海鐵路田莊車站,即今民權縣城。1949年屬商丘專區,1958年屬開封專區,1969年屬商丘地區,1997年屬商丘市。
  • 寶通禪寺是武漢市唯一的皇家寺院,黎元洪病逝後在這裡舉行國葬
    寶通禪寺原名東山寺,建於魏晉時期。公元1485年,明憲宗將重建後的寺廟更名為寶通禪寺,至今已有1600餘年歷史,是武漢市唯一的皇家寺院。山門上「寶通禪寺」四個鎏金大字為趙樸初題寫,是武漢市四大佛教叢林之一。
  • 武漢最古老的寺院,三楚第一聖地,還是歷代的皇家寺院
    作為武漢現存最古老的寺院,寶通禪寺它也是武漢市佛教四大叢林之一,更是三楚第一勝地,還是中南地區城市中佔地面積最大的寺院,在武漢武昌區規模之大、殿堂宏偉中諸剎之首。,但它一直以來是歷代皇家寺院的象徵,曾經還得到唐文宗等十位皇帝和六位王侯的大力扶持,也是最具典範的皇家寺院。
  • 亞洲建築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 河南汝南--南海禪寺
    河南省汝南縣南海禪寺藍天,白雲與寺院建築交相輝映,其風光讓人賞心悅目。河南省汝南縣南海禪寺藍天,白雲與寺院建築交相輝映,其風光讓人賞心悅目。亞洲建築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 南海禪寺亞洲建築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 南海禪寺
  • 武漢現存最古老的皇家寺院,曾得到十位皇帝護持,是三楚第一佛地
    武漢是個水上城市,在東湖和沙湖之間有個洪山區,洪山區是因洪山而得名,武漢唯一的皇家寺廟寶通禪寺就位於武昌洪山南麓。這座寺廟可不簡單,它歷史上曾得到過10位皇帝的護持,成為三楚第一佛地。不知道你們仔細看過武漢地理沒有,如果把武漢城區當成一條龍,那麼,第一峰喻家山是龍頭,梅子山則是龍尾,洪山則是龍身,騎龍在天,乘勢而為。
  • 武漢,賞秋好去處,它是一家皇家佛教寺院而且那裡有古老的銀杏樹
    武漢,賞秋好去處,它是一家皇家佛教寺院而且那裡有古老的銀杏樹最近一段時間,由於武漢持續的陰雨天氣,不僅讓深秋的武漢氣溫出現急劇下降,提前進入了初冬季節。然而,在武漢的這些眾多的旅遊景點當中,有這麼一個地方,它既是武漢市唯一的一座皇家佛教寺院,也是武漢賞秋的好去處之一。而大家現在看到的這片黃牆灰瓦、紅色復古長廊的建築,就是它的獨特的歷史人文景觀的一部分。可能好奇的朋友就會問了,這個地方到底是在武漢哪裡呢?那裡又有著哪些不一樣的風景呢?帶著這些疑問和好奇,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有關寶通禪寺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