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界玩奇石,是玩物喪志嗎?

2020-09-09 懷南會文玩玉石App

奇石作為文玩界的一分子,現如今已受到越來越多收藏家的喜愛。現在把玩收藏奇石,也早已成為一種盛世的文化現象。

那麼,什麼是奇石呢?奇石,係指天然形成的形狀不一般的石頭,其材質、造型、色彩及花紋不同尋常,能夠滿足人們的獵奇或審美習性,可供觀賞收藏把玩。

從廣義上來講,凡是具有觀賞價值的自然石,均可稱為奇石。

很多外行人都會很詫異,不就是玩個石頭嗎?有點玩物喪志吧,但是實際上玩家們,玩石頭還真不是玩物喪志,玩家們玩奇石,首先是奇石在視覺上的感官是比較特別的。

那難道奇石僅僅是視覺上帶給人的感覺不一樣,所以才受歡迎嗎?答案:NO!

1、 人們賞玩奇石頭是一種追求精神層面上的寄託和慰藉。人們通過賞玩奇石,可以轉移生活、經濟或者工作等方面的壓力。同時,也是一種健康的健身選擇,增加身體活動量,起到流汗排毒養顏、活動筋骨的作用。比起喝酒解悶、打牌消磨時間,往往既能充實精神生活,又能健身的方式會更容易被人接受,一舉多得。

2、 賞玩奇石頭也是一種追趕時髦的生活方式。在時代快速發展的潮流中,賞玩奇石成為了一種新風尚,為了凸顯自己的&34;,人們偶爾會興之所致,選購一些奇石來點綴生活。甚至也有的會把奇石贈送給親朋好友,多方面提高自己的品位和檔次。

三、還有一些玩法是收藏級別的投資盈利。人們賞玩奇石,其實也是在收藏一種文化、收藏一份樂趣。在賞玩奇石的過程中對其&34;有深刻的理解,並能與中國傳統的、時代的文化相融合,把選購和珍藏各類奇石作為對文化內涵的挖掘,研究及收藏,從中獲得足夠多的樂趣。同時他們了解奇石的市場走向,選購奇石以市場需求為標準,以利潤大小為取嚮往往會為&34;或交易順利而產生成就感,從而充實生活,豐富人生。

相關焦點

  • 致所有文玩圈外人的一封信,我們玩文玩,真的不是玩物喪志
    對於很多文玩人來說,除了文玩造假多,購買文玩難,文玩盤出問題等等各種苦惱的事情來說,還有一個問題,是讓很多文玩玩家最苦惱的,那就是文玩圈外人對文玩人的不理解,在他們口中,總是會有疑惑,你玩那些木頭,石頭,樹籽有什麼用呢?值錢嗎?花錢買這些沒用的東西,這不是玩物喪志嗎?
  • 年輕人玩文玩就是玩物喪志,不務正業裝逼麼?
    很多人覺得年輕人玩文玩是一件特別不靠譜的事情,可能會認為這些人在出洋相。我覺得這些都是偏見,有些人覺得年輕人你還年輕,知道什麼是文玩嗎?而且文玩我們知道是需要大量金錢投入的。能買下什麼好東西呀?我覺得這些人都還是帶著一種蔑視的眼光來看待年輕人玩文玩,帶著固有的思維來看待年輕人玩文玩,覺得自己是老人更有資格來批判年輕人。大致分這幾點:一、這個年輕人比較有錢文玩大家都知道是比較值錢的,因為大多是玉器、珍貴的木材,價值不菲。
  • 大家玩文玩嗎?你知道文玩圈的鄙視鏈嗎?
    大家玩文玩嗎?你知道文玩圈的鄙視鏈嗎?小編今天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這個有意思的現象,大家看看是不是這種情況?,玩南紅,蜜蠟,綠松石的認為那就是石頭,玩南紅,綠松石,蜜蠟的鄙視玩木頭的,感覺玩木頭不入主流,玩木頭的又鄙視玩菩提的覺得太能裝了。
  • 「鄙視」文玩的人,多讀點書吧,文玩有這8個好處,不是玩物喪志
    文玩人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能力購買文玩,靠自己的耐心玩好文玩,靠自己的精心保養文玩,卻總是受到一些不懂文玩的人的「鄙視」,不懂文玩的人總會有一種觀點,那就是玩文玩就是玩物喪志,花錢買那些什麼破木頭,破石頭有什麼用,有那些錢買排骨吃,它不香嗎?但是,玩文玩真的就玩物喪志嗎?
  • 「鄙視」文玩的人,多讀點書吧,文玩有這8個好處,不是玩物喪志
    文玩人們,不偷不搶,靠自己的能力購買文玩,靠自己的耐心玩好文玩,靠自己的精心保養文玩,卻總是受到一些不懂文玩的人的「鄙視」,不懂文玩的人總會有一種觀點,那就是玩文玩就是玩物喪志,花錢買那些什麼破木頭,破石頭有什麼用,有那些錢買排骨吃,它不香嗎?
  • 文玩如何玩?一位玩了20多年文玩玩友的文玩感悟
    經常能看到很多人帶著各種各樣的珠串,手上戴的,脖子上戴的,拿在手裡的手持;隨身攜帶的刷子,盤玩布袋。但是同樣也經常有人問的一個話題就是「你玩這東西能幹啥?能值錢?在不接觸文玩的人眼中,或許文玩是一種玩物喪志的東西,是石頭、是木頭、是玻璃珠子。對於我們喜愛文玩的人來說,文玩就像是一位文玩愛好者所說:「是自己通過把玩一樣可以承載歲月的東西,去記錄下我們歲月流淌的痕跡。」
  • 玩物喪志——窮人的口號
    最近大家都想著怎麼掙錢,玩手串的少了,文玩市場也冷清了。這時候還玩兒文玩,「玩物喪志」的指責聲音又多了起來。文玩火的時候正是兜裡有錢的時候,「玩物喪志」很少有人說。那時候沒見到誰因為玩物喪了志;現在兜裡沒錢了,玩文玩的少了,也沒見到誰志滿意得。
  • 奇石也可以文玩了,具備這4個特徵,都是文玩石
    奇石也可以文玩了,具備這4個特徵,都是文玩石。文|老馬談收藏相信很多人玩石頭都喜歡那些小巧的石頭,在空閒的時候拿出來把玩,這樣的石頭被人稱為「手把石」或者是「文玩石」。這些手把石在手裡把玩不僅可以鍛鍊身體,也可以陶冶情操。
  • 玩石頭並非玩物喪志,反而是好處多多
    在他們眼裡,石頭既不能吃,也不能喝,玩石頭就是一種玩物喪志的表現,是一件很令人費解的事情,那麼事實上,玩石頭真的就如這些人理解的那樣嗎?當然不是,玩石頭的好處有很多,比如 以下這些,都是玩石頭所帶來的好處。
  • 年輕人盤玩文玩並非玩物喪志
    現代文玩因為受到佛教文化的影響較為深遠其組成更多的是佛珠手串,現代文玩的崛起與金剛菩提盤玩後的紅潤包漿和通透玉化所展現的盛世美顏這件事兒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也正因為金剛菩提盤玩後變化的價高顏值揭開了現代文玩的盤玩風潮,如果說古代文玩充滿書生氣,那麼現代文玩則更具佛性!現代文玩除了極強的佛教文化背景以外,其還具有很強的裝飾性,盤玩、搭配、佩戴都能很好的展現出佩戴著的品味和個性!
  • 年輕人盤玩文玩這3種絕對是首選!看看自己玩對了麼?
    文玩佛珠手串如今處境尷尬確實是已經無法改變的定局,市場的崩盤並不代表這個門類在玩家心中的「破碎」,相反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也參與到了文玩佛珠手串的盤玩、佩戴的潮流之中,雖然文玩佛珠手串擁有著很強大的包容性,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品類都適合年輕人盤玩,那麼年輕人盤玩、佩戴的文玩又要如何選擇呢?
  • 玩石「玩物喪志」?那是還不了解玩石的這3個強大優點!
    時至今日人們的居住空間被大幅度壓縮,龐大的賞石自然難以大顯身手於是乎奇石的出現即繼承了傳統賞石的「瘦漏透皺」又發展出了自身的「美、奇、妙」備受玩家青睞,但是無論是傳統賞石還是現代奇石都需要玩家對於美有獨到的見解,然後老話說「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這樣的文化底蘊也就鑄就了玩石的道路註定了「知音難覓」!
  • 盤過的文玩還值錢嗎?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琢磨羅,今天我們聊一下文玩盤過之後還值錢嗎,這個話題。咱們先說一下文玩是什麼?之前我有問過很多身邊的年輕朋友,你們天天在群裡拼串的品質,共同分享自己的配飾和串珠搭配,天天講自己是文玩的行家,你們知道文玩是指什麼東西嗎?
  • 玩文玩到底玩的是什麼?此文說出了文玩愛好者的心聲
    提起下功夫玩文玩,這可能是咱們中國特色文化產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們玩的不是文玩,我們玩的是文化!是知識!是中國特色!串不離手,天下我走!對於文玩愛好者來說已經是一種生活常態和習慣,更是精神層面的一種依賴。
  • 文玩界也不可以「以貌取物」,有的反而越醜,價值越翻倍
    在文玩界,有時候的審美真的令人出其不意。本以為珍珠越圓潤,價值越高,誰知還有「巴洛克」這種奇形怪狀的珍珠存在,而且深受時尚圈的寵愛,價值不低;本以為和田玉要越白越油潤價值越高,誰料還有「狗頭籽」這種奇石的存在,被拍出1100萬的高價!
  • 文玩界的神豪大佬都怎麼玩文玩
    important}要提到玩文玩 那大家一定需要刷子 因為用刷子刷會使你的樹籽類文玩包漿掛瓷!這只是新手小白用的一次性刷子,作為一名專業的文玩人,不能浪費每一分鐘盤玩文玩的時間這是專業玩家用的可換毛玉竹刷,不但美觀好用還可以盤玩變色
  • 玩文玩一定要注意這些東西!
    雖說文玩是玩重要,但是也在在一定的範疇內把玩,今天小編就就講講文玩圈所禁忌的事情!不該玩的別玩,國家明令禁止的東西碰都不要碰想都不要想,保護大自然是大家共同的責任,別讓你的後代都不知道有這些東西的存在。
  • 男人熱愛文玩其實是命中注定!男人和文玩的關係「非同一般」
    03「玩物喪志」還是「玩物尚志」「別說盤玩佛珠手串的人沒出息,那些不盤玩佛珠手串的人也沒見得出息到哪?」這話是郭德綱說的,當然原話不是這樣這只是附和文玩的一種說法但是意思大同!玩文玩到底是「玩物喪志」還是「玩物尚志」這點完全在人,當然玩文玩這件事兒之中不缺瘋狂砸錢玩的傾家蕩產的例子,但是也有玩出品味、玩出產業的正面素材!凡事無絕對世間萬物皆是如此,而文玩也是這樣,玩兒這件事兒就是這樣,于謙老師也玩兒,文玩、花鳥、養馬、種花!
  • 文玩圈最邪門的幾種文玩,郭德綱也在玩,不怕出事嗎?
    來歷不明的奇石  玩奇石一直是文玩圈裡一部分人的愛好,撿奇石也是一種樂趣。但在這裡老盤還是要提醒你,來歷不明的奇石最好不要碰,尤其是去西藏旅遊的時候。    嘎巴拉  很多人玩文玩,追求耍帥,炫酷,玩得跟大家不一樣!於是嘎巴拉就進入很多人的視線,如果只是玩一玩牛骨仿製的嘎巴拉,倒也不是不行。
  • 文玩人最長情的告白:一生只夠盤玩一串文玩
    為什麼喜歡文玩的人大多都是中老年,因為文玩的氣質和中老年人的心境是符合的。中老年人,在社會中浮浮沉沉半個世紀,見過了太多時代變遷和自己的顛沛流離,人生的起起伏伏暗合社會的大浪淘沙,終於明白社會不總是公平正義,人情也有冷暖。寬容、坦然、冷靜,不卑不亢,社會的磨礪造就了這些優秀品德,一如文玩精美的包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