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藝術史中,很多傳奇畫家,都為人類保留下大量的稀世珍品。在中國有《清明上河圖》《富春山居圖》,在國外就有《向日葵》《蒙娜麗莎》等全球最知名的繪畫作品。尤其是最後一幅畫,直到今天依然為人們所津津樂道,因為關於它的謎團還有不少。
對於《蒙娜麗莎》這幅曠世奇作的作者,想必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這就是達文西。他被譽為是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在繪畫、建築、音樂、數學等多個領域,都有不凡的成就。在文藝復興時期,又跟米開朗基羅、拉斐爾被並稱為文藝復興三傑。除了這幅作品外,他還有另外不少名畫傳世,比如說《最後的晚餐》等。
蒙娜麗莎甚至不止是繪畫史上的奇蹟,甚至都成為了科學界飽受關注的一幅畫作。哈佛大學神經科的專家,一位博士認為蒙娜麗莎的微笑在不同的人眼裡有不同的樣子,有時候在微笑著,有時候又面無表情。這樣的變化其實不是因為這幅畫上被施了魔法,還是因為和人體的視覺系統有關。因為光線角度以及主體的差異等等不同的人去看蒙娜麗莎的微笑,都會有不同的感覺。
為了證實這個觀點,研究人員們開始運用現代的機器對這幅畫加以分析。研究機構採用的辦法是把我們用作醫學作用的x光片來檢查畫面的塗層顏料。結果發現,蒙娜麗莎的嘴唇的部位,顏料的層數多達40層。每一層都很薄微不可查,但是疊加起來就會有非常奇妙的效果。達文西當年應該沒有用畫筆,而是用了手指把一層一層的顏料塗抹上去的。這也大概就是為什麼整幅畫耗時十年,而嘴唇就畫了八年的原因吧。
義大利的一個學者把這幅畫放大了3.14倍。不放大不知道,一放大嚇一跳。無論是蒙娜麗莎的眼睛裡,還是背後的背景裡的拱橋上,都有很多小小的字符。像字母又像數字。學者到現在也沒有弄明白這些字符和數字真正的含義到底是什麼?
蒙娜麗莎的微笑狀態其實不像正常人。這是一個法國的腦外科專家提出的觀點。他覺得蒙娜麗莎可能是一個中風患者,因為中風了,所以五官七歪八斜,才造成了一種在微笑的錯覺。還有一個外科大夫,發現蒙娜麗莎的左眼有一個小肉瘤,髮際線也不是很友好,像程式設計師一樣有一點靠後的趨勢。醫生表示這樣的症狀很可能是一個甲狀腺功能低下的患者。
蒙娜麗莎的微笑跨越了藝術界,甚至延伸到了科學界,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一直穿梭千年,但是仍然讓人有著不停去探尋的欲望,這可能是人們對藝術美好幻想的追尋,也可能是對達文西高超繪畫技藝的膜拜,也有可能是對神秘未知事物的嚮往。但總之,這神秘的微笑在500年來一直都蒙著一層面紗,等待著人們去徹底的解開它。不知道這神秘的微笑覆蓋的面紗,到底由誰來揭開。我們都期待著,這幅羅浮宮裡的傳世名作,能夠向世人展現他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