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鵰俠侶》又又又又要翻拍了!
由徐克導演的電影《神鵰俠侶》三部曲,正在全球招募楊過與小龍女的演員。
大家都為選角操碎了心:當今演藝圈,誰最適合演楊過小龍女?
今天再跟大家聊聊那些年看過的經典金庸劇。
書劍恩仇錄
1955年,30歲的查良鏞以「金庸」的筆名,開始連載《書劍恩仇錄》,從此踏上武俠小說的創作之路。
《書劍恩仇錄》也成為迄今為止改編成影視劇最多的金庸小說。
1976年:鄭少秋、汪明荃版
1976年,TVB開拍首部金庸武俠名作《書劍恩仇錄》,鄭少秋一人分飾三角
金庸迷都知道,香香公主才是金庸筆下的第一美女。
狄波拉飾演的玉如意,拉姑年輕時不愧是香港一枝花。
1993年:黃海冰、曹穎版
內地觀眾最為熟知、評分最高的版本。
1993年,徐克的夫人施南生特來內地選角。
黃海冰的電視劇首秀,演活了玉樹臨風的陳家洛
2009年:喬振宇、周麗淇版
30年後,鄭少秋又演「書劍」了,不過這次他只演乾隆。
喬振宇是學古典舞出身的,所以他演陳家洛更為精妙到位。
碧血劍
1956年,《香港商報》全年連載《碧血劍》,全港人人爭讀,金庸名氣大漲。
這是金庸的第二部長篇,從「金蛇郎君」夏雪宜的故事展開,情節跌宕起伏,國恨家仇和兒女情長相互交織。
1956年:林家棟版
這個版本進行了逆天改動,唯一的亮點就是江華演的金蛇郎君。
江華把夏雪宜的孤傲偏激和殘忍邪魅表現得淋漓盡致,同時又不失鐵漢柔情,賦予了超越原著的魅力。
2007年:竇智孔版
2007年大陸版的《碧血劍》集結了一批俊男靚女,竇智孔、焦恩俊、黃聖依、孫菲菲……
昔日風度翩翩的「小李飛刀」,變成了邪魅狂狷的「金蛇郎君」。
蕭淑慎演繹的何鐵手風情萬種,不愧是昔日的「寶島第一美人」。
孫菲菲的阿九,可能過於漂亮,有點搶戲。
金庸說這是把原著還原最好的作品,也是導演張紀中自己最滿意的金庸作品。
射鵰英雄傳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的第一部大長篇,眾多角色次第登場,層層遞進,暗藏伏筆。在金庸的所有作品中,《射鵰英雄傳》是影響最大、讀者最喜愛的作品之一。
1983年:黃日華、翁美玲版
83版射鵰是首部引入內地的金庸劇,一播出就引起轟動,成為了最早的經典武俠劇,也讓很多不知道金庸是誰的人,開始關注金庸武俠
黃蓉就是射鵰的全部靈魂。拍攝前,TVB花了一個月時間海選黃蓉,前來試鏡的美女很多,但都不盡如人意,直到翁美玲的出現……
翁美玲的黃蓉,嬌俏一笑,頓時春花失色
翁姑娘紅顏早逝,多少人嘆惋失去了永遠的蓉兒……
黃日華的郭靖、苗僑偉的楊康……他們對金庸人物的詮釋都很到位。
周星馳、吳鎮宇、劉嘉玲、歐陽震華……可以說是史上最豪華的龍套陣容。
1994年:張智霖、朱茵版
1994年,TVB再次翻拍《射鵰英雄傳》,這也是90後最熟知的版本
張智霖版靖哥哥,大氣溫柔又大智若愚,外形上與原著人物也很貼切,娃娃臉讓他的單純渾然天成。
朱茵的黃蓉,是比翁美玲更甜美的一種俏皮可愛,聰明伶俐之外還有純真深情的一面。
2017年:楊旭文、李一桐版
最令人欣慰的是,新版的《射鵰英雄傳》用了《鐵血丹心》做背景音樂。
只是,當年看83版射鵰的觀眾如今大多已為人父母,當熟悉的音樂旋律響起,觀眾已經是他們的子女。
神鵰俠侶
《神鵰俠侶》是金庸先生於1959—1961年間創作的武俠小說,是金庸「射鵰三部曲」系列的第二部。
1983年:劉德華、陳玉蓮版
1983年,《神鵰俠侶》在香港創造了空前的收視狂潮,也讓劉德華大紅大紫。
但這版神鵰最令金庸先生滿意的,是扮演小龍女的陳玉蓮。
陳玉蓮天生自帶小龍女氣質,冰清玉潔,惹人憐愛。
多年後劉德華接受訪問仍「念念不忘」,說陳玉蓮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令他戲假情真的女搭檔。
1995年:古天樂、李若彤版
1995年版神鵰,可能是迄今為止最經典的金庸武俠劇之一。
楊過這個角色簡直就是為古天樂量身定製。古天樂年少輕狂的經歷和楊過桀驁不馴的氣質不謀而合。
唇紅齒白,面冠如玉,白古時期,俊美無敵。
李若彤的小龍女,一襲白衣似仙子從天降,一出場就讓人驚豔。
十六年之約,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許?
多少人曾希望現實中他們是一對啊,放到今天也還是第一CP。
2006年:黃曉明、劉亦菲版
劉亦菲的小龍女近乎完美。她跟本不需要演,她往那裡一站就是小龍女。
此版楊過尊重原著,斷了右臂,十六年後黃曉明一臉滄桑、兩鬢微白的神鵰俠,總算是有了大俠的味道。
2014年:陳曉 陳妍希
該版無法做出評論。
倚天屠龍記
連載完《神鵰俠侶》後,金庸開始寫《倚天屠龍記》,並用兩年時間為「射鵰三部曲」劃上了圓滿句號。
1978年:鄭少秋、汪明荃、趙雅芝版
1978年的《倚天屠龍記》,是TVB的第二部金庸劇。
當時趙雅芝剛獲得港姐最上鏡小姐,作為新人出演周芷若,憑藉這個角色一炮而紅。
汪明荃的趙敏英氣十足,但少了些嬌美。最坑爹的是編劇最後還安排趙敏死了……
鄭少秋不愧是俠士的不二人選,金庸先生還為他題字:螢屏俠士,颯颯英風,家洛無忌,入人夢中。
1986年:梁朝偉、黎美嫻、鄧萃雯版
1986年,TVB第二次翻拍《倚天屠龍記》。
很多年輕人大概不知道,梁朝偉曾經演過「張無忌」,那年他24歲。
1994年:馬景濤、葉童、周海媚版
1994年臺灣臺視的《倚天屠龍記》足足有64集,可見編劇大大把原著改得有多厲害
就連「咆哮帝」馬景濤也安靜了許多,只是葉童的趙敏讓觀眾覺得「不夠美」。
2001年:吳啟華、黎姿、佘詩曼版
黎姿的梨渦淺笑,豔麗張揚,像一朵盛放的玫瑰。
所以黎姿的趙敏極為傳神,霸氣又不失嬌俏的少女情態。
2003年:蘇有朋、賈靜雯、高圓圓版
臺灣版的《倚天屠龍記》獲得了很大成功,於是,有了2003年蘇有朋主演的《倚天屠龍記》。
這也是為什麼周海媚的周芷若有一顆眉心硃砂,高圓圓也有一顆的緣由。
蘇有朋很適合這個角色,張無忌的優柔寡斷和老實、多情,全都寫在蘇有朋的娃娃臉上了。
《倚天屠龍記》是被翻拍最多的金庸作品之一,總的來說各版本各有千秋,若要說最理想的陣容:
蘇有朋的張無忌,黎姿的趙敏,周海媚的周芷若,邱淑貞的小昭……
雪山飛狐
有人說,1991年孟飛主演的臺視版《雪山飛狐》,只用一首歌就秒殺其他版本了……
連城訣
《連城訣》是比較另類的作品,講的是世道的險惡和人心的貪婪、醜陋。
六小齡童老師由大師兄變成了二哥,演反派也是那麼的出彩。
搶劫殺人無惡不作的血刀老祖,給當年稚嫩的童心留下了陰影。
俠客行
大詩人李白有一首詩叫《俠客行》,金庸的《俠客行》書名就是由李白的詩而來,並且小說的故事也和這首詩密切相關。
1989年,梁朝偉出演了他在TVB的最後一部戲《俠客行》。
天龍八部
《天龍八部》,金庸的巔峰之作,從1963年開始連載,整整寫了4年。
這期間還有一段趣聞:金庸去歐洲一個月,讓倪匡暫時代筆,並囑咐他千萬別把裡面的人寫死了。
倪匡不喜歡阿紫這個人物,又不能讓她死,就把她的眼睛寫瞎了。
金庸回來怒了,倪匡耍賴說:不是我弄瞎的,是丁春秋弄瞎的。
1982年:梁家仁版
80年代初,TVB集中人力物力開拍《天龍八部》,這也是為什麼這個版本無論是主角還是綠葉都光芒四射。
當時的黃日華還不是喬峰,而是小和尚虛竹。
不過最讓人稱道的,還是「輝黃」為這部劇創作的《萬水千山縱橫》《兩忘煙水裡》,太經典了!
1997年:黃日華版
1997年 ,TVB再次翻拍《天龍八部》,也叫「97版天龍」,創造了那年的亞洲收視率第一。
從虛竹到喬峰,在黃日華身上體現的不僅是年齡的增長,還有演技的日益成熟。
2003年:胡軍版
在金庸武俠劇裡,《天龍八部》是公認最難拍的作品。
胡軍的蕭峰也沒有讓大家失望,他外形貼切,豪邁大氣又不失北方爺們的柔情。
林志穎的段譽,劉濤的阿朱,陳好的阿紫,蔣欣的木婉清……都貢獻了精彩的表演。
80年代王語嫣和小龍女都由陳玉蓮演,90年代都由李若彤演,到了央視版金庸劇,則都由劉亦菲來演。
若你真正看透了《天龍八部》,明白了阿朱對蕭峰的仰慕和痛惜,就會聽懂《寬恕》裡的悽婉。
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屬於金庸後期作品,小說沒有時代背景,卻有很強的象徵寓意。
1984年:周潤發、陳秀珠版
你可能不知道,周潤發在小馬哥之前曾演過令狐衝,那也是電視劇史上第一部《笑傲江湖》。
有人說,金庸的小說人物,尤其是男女主角總能捧紅演員,唯獨令狐衝這個角色,讓無數男星競折腰。
這話也包括周潤發。發哥夠英俊,但終究不適合古裝扮相,相反那個風衣白圍巾的上海許文強更令人著迷。
1996年:呂頌賢、梁佩玲版
英俊聰慧,瀟灑不羈,痴情忠孝……金庸小說裡無數男主角的優點,似乎都能在令狐衝身上找到。
而呂頌賢的令狐衝也很貼合原著,無論是扮相還是演技都無可挑剔。
梁藝齡當年也是大美女一枚,可惜她的任盈盈形象一直不討觀眾喜歡,反而被劇中扮演小師妹的陳少霞、扮演儀琳的何美鈿搶了風頭。
1994年:李亞鵬、許晴版
金庸曾表示,如果央視能把拍94版《三國演義》的態度來拍自己的作品,他只收一元錢版權費。
張紀中團隊用一塊錢拿到了《笑傲江湖》的改編權,也才有了李亞鵬主演的版本。
當時在萬眾期待下,這部劇的收視率很高,央視真正把它的文化內涵拍了出來,無數不在空鏡頭一展祖國的大好河山。
比如曲洋和劉正風琴簫合奏《笑傲江湖》的鏡頭,配以名山大川做背景,意境開闊,情意悠遠。
許晴的任盈盈,有聖姑的霸氣和任性,也有盈盈的嬌柔和嫵媚,有多人是因為這個角色而喜歡她的?
在眾多版本《笑傲江湖》中,任賢齊、袁詠儀主演的臺灣版,馬景濤、范文芳主演的新加坡版,劇情改編實在太大,更像是衍生劇。
到了霍建華版,硬是把東方不敗拍成女一號,一眾金庸迷和武俠迷差點用口水把於老師給淹了……
新版《笑傲江湖》因為劇情慘不忍睹,更是刷新了金庸劇的評分下限……
回過頭來大家才發現,以前的劇是真的好啊。
鹿鼎記
1972年9月,金庸在完成《鹿鼎記》後決定封筆,不再創作武俠小說。
1984年:梁朝偉版
上世紀80年代初,鬼馬喜劇風靡全港,梁朝偉憑藉《鹿鼎記》中又痞又壞的韋小寶一炮而紅。
當時,香港坊間有句「無人不識韋小寶」,就連梁朝偉走在街上都會被人認出來:快看,韋小寶!
初出茅廬的梁朝偉,耍滑頭、拍馬屁、追女仔,把古靈精怪的韋小寶演得活靈活現。
金庸也稱讚,梁朝偉的韋小寶是我最滿意的。
1998年:陳小春版
韋小寶這個角色,梁朝偉、張衛健、周星馳、黃曉明等都演過,但很多觀眾最喜歡的,還是陳小春的版本。
小寶之前,陳小春已經憑藉《古惑仔》的「山雞哥」走紅,對於表演混混、痞子的角色他最拿手不過。
聰明、圓滑、雅痞、義氣、花心……此後觀眾對陳小春的印象不是山雞,就是韋小寶。
還記得小寶的七個老婆嗎?全部認出來算我輸。
金庸的小說不僅是電視劇改編的大熱門,也是電影改編的寵兒。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的水中豪飲。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的馬上回眸。
《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的古琴合奏。
《東方不敗之風雲再起》的盛世美顏。
《東成西就》的搞笑,《東邪西毒》的深情……
時光固然帶著情懷和濾鏡,以至於我們給過去的作品加分。
然而時間也是一張濾網,是經典還是糟粕,時間是最好的答案。真正的經典,多少年後都會被人討論和懷念。
翻拍或許可以再出經典,但世上卻不會再有第二個金庸。
古龍(左一)和金庸(右二)罕見同框
「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
金庸曾在17年間裡,寫了15部長篇武俠小說,這14個字也是對他的一個總結。
在金庸的粉絲裡,不乏各界名人,馬雲便是其中之一。
馬雲剛創業時,「十八羅漢」裡有17個都喜歡讀金庸。阿里巴巴壯大後,馬雲用人首要不是看人學歷,而是看人讀不讀金庸。
如今馬雲要隱退了,金庸先生也已經94歲高齡,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長壽。
金庸的武俠世界,仍在陪伴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長。當年陪你看金庸的人,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