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李谷一那年流行「黃色歌曲」

2020-12-14 手機鳳凰網

這麼大的共產黨,怎麼可能讓我一首歌就給唱垮了呢?

■本刊記者 吳虹飛

實習記者 陳琛 李鵬

落座對面的這位女士,現已年過六旬。最著名的晚會歌手之一,一次次浮現水面,所有的風光都有跡可尋。20世紀下半葉,「妹妹找哥淚花流」,曾經揉碎了多少中國人多情的心。正式走下舞臺後,她的記憶裡搜尋到的並不全是轟轟烈烈的掌聲與燈光,也有滄桑磨礪後的一聲嘆息:我是藝人中最不幸運的一個。

她幾乎在所有的中央領導前引吭高歌過,也背著背包下到農村、礦山、前線去演出過。無論是給什麼人演出,她都心存感激,一視同仁。最令她震撼的,是多年前在老山前線演了200場。「在剛落完炸彈的最前沿,那些敢死隊的小戰士,頭髮都剃光了,很快就要上前線了……」她至今難以釋懷。

「一級演員」李谷一,在臺上雍容華貴,挺拔豐潤,可是在臺下,卻是尋常家的女人,脂粉全無,瘦,個子也不高,偏偏是管家的好手。「家裡的裝修,全是她一人管的。」她家的那口子說,「家裡誰生個病,她親自給注射針劑。」她這樣打點著裡裡外外,臺上的妝,有時是自己化的,演出的禮服,也是自己挑的。

「別人旁敲側擊,我則開門見山、單刀直入。」她快言快語、愛憎分明。「超女嘛,地方臺搞超女是可以,但你中央臺去搞這個名堂?要注意國家形象啦!」

採訪過程中她會唱上兩嗓子,興致來了,還走走臺步,一招一式都有舞臺感。整個過程她的先生都坐在一旁陪著,時不時幫妻子說上幾句。當記者說「請肖先生談一下對李谷一的感覺」,他趕緊擺手,「我不談,我補充。」李谷一似笑非笑地斜了他一眼,「所以俗話說,一個成功的女人後面都有一個好男人。」

令我們意外的,是她竟然還學會了QQ聊天,而對方並不知道她是李谷一!「聽到那些20多歲的女孩子罵的痞話,好可怕,好像女孩子不罵痞話就不時髦了似的。」她也了解什麼是博客,關注網絡上新近發生的有爭議的事件。

這位當年的中國輕音樂團團長,其實並不是一個保守派。一個簡單的例子,20年前,一個「很樸實很執著很可愛的」小夥子帶著吉他在煤礦學院的禮堂上聒噪,才唱到第二首,禮堂裡的150個局級幹部就表示,如果該小夥不消失,他們將一起退場。

李谷一團長趕緊上臺「息事寧人」,「藝術流派是多樣性的,剛才演出的是搖滾,也是輕音樂裡一門獨特的藝術。暫時欣賞不了,時間長了肯定就能欣賞了。」

該愣頭青小夥就是崔健——後來的中國搖滾教父。

「黃色歌女」

1976年,李谷一為電影《南海長城》配唱主題曲《永遠不能忘》。得緣於為電影配唱插曲的大量實踐,她發明了一種「應景」的「氣聲」演繹方式。

「你的聲音,你的歌聲,永遠印在我的心中。昨天雖已消逝,分別難相逢,怎能忘記你的一片深情……」就是這首氣聲唱法處女作《鄉戀》,在1980年一經李谷一唱出便風靡大江南北。誰會想到,歌唱者要經受暴風驟雨般的批判。

谷建芬回憶說, 「王酩寫了《小花》,李谷一唱了《鄉戀》,都被點名批評。當時團中央搞了一個『15首歌』評選,《鄉戀》得15萬張票。有人說,這15萬張都是流氓投票,這是流氓喜歡的歌。」

李谷一回憶說,「中央有個戰地工廠在中科院做報告說臺灣有個鄧麗君,大陸有個『李麗君』。」一夜之間,李谷一就成了大陸的黃色歌女,歌曲磁帶被封殺。

「說什麼靡靡之音、黃色之音、亡國之音、亡黨之音——太過分了!當時我想,這麼大的共產黨,怎麼可能讓我一首歌就給唱垮了呢?」一切始料未及,她委屈得無以復加。「想想唱過的歌,都是歌唱祖國歌唱解放軍的,《鄉戀》也是思鄉曲,一首愛情歌曲都沒有。我覺得我是最革命的。」

她決定找個機會讓領導來評理。聽說鄧小平同志要來參加她在人民大會堂的演唱會,她就想把這首歌唱給小平同志聽,讓他評評理:這首歌到底是不是反動的、黃色的?結果演唱那天,小平同志沒有來,中央樂團的領導卻下了逐客令,「如果你以後還這樣,就請到適合你的地方去唱」。

周磊

相關焦點

  • 改革開放:靡靡之音戰勝《怎樣鑑別黃色歌曲》
    1979年,李谷一在電視片《三峽傳說》裡演唱了插曲《鄉戀》,這是一首表達了漢代女子王昭君離別故鄉時對鄉土的依依戀情的歌曲。但在這首歌裡,因為李谷一模仿、借鑑了鄧麗君的氣聲唱法,也遭來了「《鄉戀》是資本主義的靡靡之音」的強烈批判。  1980年4月,一些老資格音樂人在北京召開了一場專門針對當下流行音樂取向的討論會,稱為「西山會議」。
  • 80年代奇書教你怎樣鑑別黃色歌曲
    這條新聞猛然讓人記起,在中國,對歌曲的「鑑黃」與「反黃」堪稱年代久遠,甚至還是一門專業。「深藍財經網」為大家翻出了一本80年代奇書——《怎樣鑑別黃色歌曲》,要與大家一同學習一下關於鑑別黃色歌曲的相關知識。  上世紀80年代之處,「黃色歌曲」曾引發熱議。港臺及外國流行歌曲的大量輸入和流行,引起了不少社會人士的警覺,激發了人們對曾經風靡一時的「黃色歌曲」的再研究。
  • 李谷一央視怒評尚雯婕:這是傳統文化舞臺,為什麼要唱法語歌曲
    文-Chuanye李谷一是中國女高音歌唱家,國家一級演員,1964年的時候就開始在湖南花鼓戲劇院做演員,演唱花鼓戲被觀眾熟悉。1980年她演唱了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是央視春晚正式登臺演出的第一位歌手,是中國流行樂壇師奶級的人物。
  • 專輯8: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
    點擊藍字獲取更多信息李谷一《日本歌曲》李谷一《日本歌曲》專輯是李谷一1981年為廣州太平洋影音公司灌制的卡帶,編號為P-2028,由廣東歌舞團樂隊伴奏,蔣衍指揮。這張李谷一用中文演唱的日本歌曲,選的幾乎都是當年日本最流行的歌曲,全部為日本原創歌曲,除了較早傳入中國的《四季歌》外,唐亞明參與了所有歌曲的譯配工作。配器工作由蔣衍完成,配器在當年來說十分新潮,就是現在聽也不過時。
  • 唱出當代通俗歌曲第一首的李谷一,從小受薰陶,最愛《難忘今宵》
    李谷一說, 她演唱了無數歌曲,最喜愛的歌就是《難忘今宵》。這也是她逢晚會必唱的歌曲,每次演唱都會給她本人帶來新的感受。李谷一對中國歌壇有發言權,她唱了中國當代通俗歌曲的第一首。一時,李谷一的所謂氣聲唱法在文藝界引起一陣軒然大波,一場圍繞通俗歌曲的爭論便在全國展開了。報刊、雜誌紛紛介人了這場論爭。1980年2、3月份,《北京音樂報》連續發表11篇文章,就《鄉戀》展開討論。
  • 李谷一的一首歌曲《難忘今宵》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
    歌曲《難忘今宵》成為了經典中的經典,幾乎在每年的春晚上都會聽到。這首經典歌曲的演唱者就是歌唱家李谷一,她輕柔的演唱方式給每個人帶來來年無限期待和期盼,這首歌很吸引人,回味無窮。李谷一在她的職業生涯中非常成功,成為了央視春晚的「常青樹」。因為她低調,所以很少有人知道她的愛情生活。實際上,她一生中有兩個丈夫。那年,年僅20歲的李谷一因電影《 補鍋》而獲獎,一時間,風景無限,成為了金鐵霖的得意學生。
  • 李谷一:歌聲乘著春風來
    李谷一 (資料圖片)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陳薇 一位歌者,一曲經典,一個時代。 1980年,她的《鄉戀》應時而生,扣人心扉,被稱為「中國內地第一首流行音樂」;改革開放40年中,她的《難忘今宵》陪伴幾代人成長,成為春晚主題。
  • 李谷一從藝50年坎坷路(組圖)
    在50年從藝生涯中,李谷一演唱了700多首歌曲,其中廣為流傳的達上百首。當晚,她為老友們演唱了《鄉戀》《春之歌》《知音》《我和我的祖國》《心中的玫瑰》《故鄉是北京》《我的小路》等經典老歌。另外,張也、常思思、雷佳、曲丹等李谷一指導過的學生登臺演唱了由李谷一原唱的影視歌曲,包括《妹妹找哥淚花流》《年輕的朋友》等。
  • 中國大陸流行音樂發展史(一)
    可是,這樣的歌曲,一度被批為「靡靡之音」 ,受到官方抵制。  1982年,《人民音樂》出版了文集《怎樣鑑別黃色歌曲》 ,鄧麗君翻唱的歌曲《何日君再來》赫然在列。  歌曲中採用人稱代詞「你」「我」,李谷一模仿鄧麗君的「氣聲」唱腔,深情傾訴:  「我的情愛,我的美夢,永遠留在,你的懷中。明天就要來臨,卻難得和你相逢,只有風兒,送去我的一片深情。」
  • 1980年,聽眾喜愛的15首歌,李谷一獨唱4首,《絨花》險些被拿掉
    不知各位是否還記得,在上個世紀80年代初,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與《歌曲》雜誌社共同舉辦了一次群眾的歌曲評選活動。本次活動共評出「聽眾最喜愛的歌曲」十五首。其中包括《祝酒歌》、《妹妹找哥淚花流》、《絨花》、《泉水叮咚響》、《太陽島上》、《青春啊青春》等。著名歌唱演員李谷一所演唱的歌在其中就佔了4首。
  • 李谷一的「十個第一」
    李谷一的「十個第一」著名歌唱家李谷一開創了一代歌風。她從藝近六十年,演唱歌曲800多首,她注重民族聲樂的傳承弘揚和創新發展,為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作出突出貢獻。李谷一為一百多部電影配唱了插曲,當年有「每片必歌,每歌必李谷一」的說法。2005年上海電影節,李谷一榮獲「當代中國電影音樂特別貢獻獎」。三、1979年,李谷一演唱《鄉戀》,被譽為內地第一首流行歌曲,雖然當時遭遇了很大的阻力,但終成為中國文藝改革的破冰之作。在首屆春晚上,應廣大觀眾強烈要求,李老師演唱了這首備受爭議的《鄉戀》。
  •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 」—李谷一專輯 上
    《中國文藝》「向經典致敬」李谷一專輯 上集1964年一部花鼓戲電影《補鍋》,讓李谷一走進全國觀眾的視線;1980年她演唱的中國內地第一首流行歌曲《鄉戀》引發廣泛關注;1983年她在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上演唱九首歌曲
  • 李谷一:開創一代歌風 情動華夏大地 之一
    李谷一不僅對我國民族聲樂,而且對中國現代流行音樂的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導和推動作用。李谷一的現代唱法和演唱技巧,深刻地影響了我國幾代歌唱家和歌手的成長、發展。李谷一深情、流暢、甜美、婉轉的歌聲,風靡祖國大地,遠播到世界華人心中。30年來, 她演唱過的各類歌曲600餘首,其中有許多膾炙人口、廣為流傳的經典好歌。
  • 王酩、李谷一和電影歌曲《妹妹找哥淚花流》的往事
    錄《知音》的時候,李谷一在前面唱,王酩在後邊聽一句喝一口酒。聽到差不多了,他那個酒也快喝完了。歌曲就酒,越聽越興奮,王酩覺得自己這個曲子寫的好,而他最欣賞的歌唱家李谷一唱的也非常好,等酒喝完了。人也在錄音室門後面喝醉睡著了。歌錄完了,錄音室關了門上鎖,都不知道他在哪裡。
  • 李谷一:一路芬芳滿山崖
    新華網北京1月15日(趙碧清)從藝57年,演唱歌曲近800首,她用歌聲見證改革開放的豪邁壯舉;她演唱的《鄉戀》被譽為「改革開放後中國內地第一首流行歌曲」,《難忘今宵》成為觀眾熟知的「春晚符號」;她結合西洋發聲,融合中國戲曲、民歌、流行唱法,開創了一代中國歌曲歌唱新風……她就是我國藝壇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女高音歌唱家李谷一。
  • 李谷一:我長得抒情但很剛強 難忘今宵唱32年不膩
    她於1979年年底錄製的歌曲《鄉戀》被稱為「新時期中國大陸的第一首流行歌曲」。由於歌曲中「半聲」唱法的運用,她在長達兩年的時間裡被批為「靡靡之音」「黃色歌女」。1983年,首屆央視春晚上,迫於大量觀眾來電要求,《鄉戀》成為李谷一當晚演唱的第9首歌曲。一個時代的禁忌,從此打破。  74歲的李谷一,穿著寬鬆的格子襯衫,瘦瘦小小、腳步輕而密。
  • 李谷一 放歌半世紀
    演唱會主持人白巖松說,李谷一在50年的藝術生涯中,演唱過700多首歌曲,其中,影視歌曲176首。許多年的時間裡,她的歌聲老人愛聽,年輕人也愛聽,工人愛聽,知識分子也愛聽。這在今天像是個神話。   李光曦說,李谷一的為人令人敬佩,在生活中,像李谷一那樣愛憎分明的不多,尤其是在演藝界。有時出去演出,為了滿足群眾的要求,她聲帶都唱出了血,但她依舊沒有任何怨言。
  • 李谷一:鳳陽花鼓(李谷一演唱的影視歌曲87)
    李谷一:鳳陽花鼓《鳳陽花鼓》是一首安徽民歌,歌曲反映了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的悲苦。1978年李谷一老師在北影攝製的反映治淮故事的電影《巨瀾》中為女主人公配唱了《鳳陽花鼓》。結合劇情,歌詞有對舊社會的控訴,有對共產黨領導治淮大軍治理淮河的事跡的讚美。李谷一老師的演唱有悲苦有激情讚美。
  • 世上有朵美麗的花 那是青春吐芳華(李谷一《絨花》1 影視歌曲 65)
    李谷一《絨花》世上有朵美麗的花,那是青春吐芳華,錚錚硬骨綻花開。瀝瀝鮮血染紅它……」 電影《小花》的插曲《絨花》以新穎的視角、清新的音樂風格深入細緻地刻畫了女主角內心世界的情感美。歌曲旋律優美抒情,情深意篤。
  • 電影《苦果》插曲《我已經愛上你》(李谷一演唱的影視歌曲107)
    節選自:乘著歌聲的翅膀 聆聽美妙的合聲  肆——歌與人生•李谷一的音樂故事之十四李谷一獨唱版(李初建):我心裡有個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