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詩派是北宋時期一個很重要的流派,領軍人物正是大名鼎鼎的一代文宗黃庭堅,而且這一詩派有一個極為突出的特點,那就是講究用詞用典,無一字無出處,把盛唐時期的杜甫奉為祖師爺。那在當時這一詩派極為盛行,到了南宋時期才逐漸失去了影響力。最主要的一個因素,那就是由於這一詩派很多詩人的作品並沒有流傳開來,寫得太過於晦澀難懂,自然也就受到了詬病。可能有的朋友對於江西詩派會有誤解,會認為這一詩派全部的詩人都是江西人,其實並非如此,只要是學習杜甫的詩人,那都可以歸類到這一詩派。
黃庭堅儘管是江西詩派的領軍人物,但是很顯然他早期的作品並沒有流傳開來,人們對於他的詩作也並不是很熟悉,大概熟悉的也只是那首《寄黃幾復》,裡面有兩句詩也是經典:「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這一詩派除了黃庭堅之外,應當說還是誕生了很多了不起的詩人,譬如晁衝之,也是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位,尤其是他的首《春日》,那也是難得的佳作,通篇描寫得生動有趣,也是極為唯美,雖然同樣只是短短的幾句,但通篇也是美得猶如一幅山水畫。
《春日》宋代:晁衝之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
晁衝之,字叔用,北宋時期著名的詩人、詞人、文學家、思想家,今天山東人,而且他也是出身於名門世家,從小便是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由於他早年前師從陳師道,為此從而受到了江西詩派的影響,成為了這一詩派比較有影響的詩人。他的這首《春日》,所表現出來的正是一種惜春之感,這也是古人的一種通病。由於他們在春日裡看到處處繁花似錦,但對於他們來說,那也只不過是曇花一現,於是就有了悲春一說。
江西詩派儘管到了南宋漸漸地沒落,但是在兩宋期間很多的詩人都受到這一詩派的影響,儘管這一詩派最終沒有形成氣候,不過它在文學史上同樣佔據了一個很重要的位置,而晁衝之的這首《春日》,整首詩行雲流水,詩人正是淡淡著筆,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得極為唯美,讀來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
第一二句便是如詩如畫,詩人也正是以一種極為細膩的筆觸描繪得極為唯美,讀來也是朗朗上口,「陰陰溪曲綠交加,小雨翻萍上淺沙。「,遠處正好有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這與小溪兩旁的柳樹交相輝映,小雨淅淅瀝瀝地落到浮萍上,即使是在很遠的地方,那都是能夠聽得清清楚楚,讓人以為上面撒了一層細細的沙粒。
第三四句最是有趣,寫得也更為生動,」鵝鴨不知春去盡,爭隨流水趁桃花。「,那小溪裡面的鴨和鵝,它們是不會知道春天已經過去了,依舊還在那水中追逐水中的落下的桃花。最後這兩句詩人以一種充滿詩意的口吻來描寫,也令這兩句顯得別具一格,從而營造出了一種高遠的意境。
晁衝之的名氣雖然無法與黃庭堅相比,但這首《春日》,無疑也是一首難得的佳作,通篇也是描寫得極為生動,短短的四句,一共二十八個字,卻是寫出了很有韻味的春色美景,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骨子裡的悲春之感。而我們從這首詩中,除了能夠感受到詩人那份悲春之感,同時也能夠從這首詩感受到詩人的一片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