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非人的意志所能意識到的狀態

2020-09-10 煤球青年

我是石頭,一個85後,酷愛解讀《遙遠的救世主》

在這裡每日一更。

如果可以,請給個關注。

擺一道茶,我們一起聊聊關於《天道》中的那些不易被常人理解的想法和思維


《天道》裡,神即道,道法自然,如來

像是一道無明的迷障,讓許許多多進入到《天道》之中,去參悟其中奧妙的人,不知所向。

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必然決定了非人的意志所能意識到的意識狀態。

論對錯,說魔說鬼都是一種妄念。其心動念之時,已然是無明之天,又何談天道?

1

《天道》可悟不可修,

修在求知,悟為明性

丁元英與智玄大師談經論道的時候,已經很明確地告訴了我們。

《天道》可悟不可修!

我們始終習慣揣著自己的知見去如實觀照《天道》中的一些觀點和人物的性格,與性格下的種種行為。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不符合我的喜好,不符合我的知見,不符合我邏輯的,通通都是錯的。

最後這些人,便止在了神即道的入門上了。

小丹曾經與王明陽探討過什麼是神這個問題。

神是境界,心是願望,神即是你自己。

那麼你所看到的一切美醜善惡,都是你的心境bian現出來的。你所認為的不堪,那也是你自己的心境所變現

研究《天道》的人,幾乎都在尋求可以造就強勢文化的真經,仿佛只要掌握了強勢文化的密碼,就可以像丁元英在股市開箱取錢一樣簡單。

可是這種文化密碼,在什麼地方才會有?

能夠達到寂空涅槃的究竟法門,可悟不可修。那參悟《天道》的真正價值又是什麼呢?

破解文化密碼需要更高層次的思維境界與之相呼應。就會變成葉馮劉與肖亞文面對同一件事,是卻做出截然相反的決定。

見路不走,即見因果。若此為境,符合境內的因果規律的路,就是正確的路。

2

待在什麼層次境界的人,便有什麼樣的活法

丁元英關閉私募基金,跑到古城躲清淨。在我們普通人眼中的是變態,是消極的,是不可取的。之所以有這樣的結論,那是我們待在我們的境界,那是我們的認為,我們的好惡。

小丹的生活狀態在外人眼中,也是個病態。按正常人的邏輯,小丹應該是從國外歸來的富婆,才符合大眾對她的理解。

這種從《天道》延伸出來的認識,對我們自己而言,便是對自我的如是觀照。

你待在什麼樣的境界,你就是什麼樣境界裡的人,你就屬於那個圈子裡的眾生。

不會因為你披上一層外衣,你便可以隨隨便便融入不同的圈子。不會因為你有了一層外衣,便有了點評其他圈子的權利。

丁元英躲在古城是消極的還是向上的,不是我們說了算,是他自己說了算。

這就特別像吃雞蛋,有人喜歡吃蛋清,不喜歡吃黃,有人喜歡吃黃,不喜歡吃蛋清,你不能因為這樣的差別就罵這個人有病。

有病的不是別人,而是你。你的認知判斷出現錯誤,出現了一種固定式的思維模式。

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只能客觀的,認識,遵循,不可思議。

3

想只管想的用,

每個條件,只管這個條件的用,不管別的用

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已經側面告誡大眾了,人要以客觀規律為戒,以戒施行。

用智玄大師的話說,能讓迷者進步的經,即為真經。

但覺悟並不是我想覺悟就能覺悟的事情。想只起想的用不起覺悟的用。

葉子農曾經對老九說了這樣一番話:如果你面對的不是正確,你跑一輩子也沒用,老天不會因為眾生心誠就把有志者都成全了。

條件的可能是啥,就是讓你想可想之想,能可能之能。你想了條件,不可能的,一分錢也是貪心,只要是條件可能的多少都正常。

想只管想的用,不會緣起其他的用。

我們可能更多的時間去再用一個哲學的眼光去探討《天道》中那些艱澀難懂,極其深奧的道理。

可是我們卻對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這樣的淺顯易懂卻不易操作的道理扔在一邊。

把更多的心思去放在彼此爭論不休上,各抒己見上。

最終的目的都是覺悟。

可是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並非因為我們每天在用功的學習努力的學習,如果方法不對,路的終點,終究是錯的,永遠達不到彼岸。

太多的道理太寬泛太原則。不是沒用,而是不起你的用。

劉冰以為拿著一個檔案袋,便等於掌握了可以成功的條件。但是他卻忽略了丁元英給他這個檔案袋的用,是讓他成功的用還是讓他覺悟的用?

劉冰根本都沒來得及看明白,便用想的用,去著手實施了。

什麼是想只管想的用?

劉冰的所作所為就是答案。


規律,又豈是人的思維能看到的。

誰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是見路不走。

相關焦點

  • 《天道》: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
    01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但我更認同丁元英的話,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什麼樣的結局,什麼樣的因果,什麼樣的路,並不是由丁元英決定的,而是道而是道法自然,規律如來決定的。最終都偏離了以客觀事實為依據的法則。我們所學所悟所證都是不究竟的,也是不可信不可取的。見路非路,即見因果!見相非相,即見如來。《金剛經》中佛說,不可以,以人相,我相,眾生相,壽者相見如來。
  • 《天道》: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
    1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丁元英在最後離開古城前,很多人對他給劉冰那個檔案袋的行為,有著極其大的爭議。但我更認同丁元英的話,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什麼樣的結局,什麼樣的因果,什麼樣的路,並不是由丁元英決定的,而是道而是道法自然,規律如來決定的。丁元英送給芮小丹的神話禮物,也並不是什麼所謂的實際意義的扶貧。
  • 《天道》:規律是不變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只能認識,遵循
    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們只能證實遵循不可思議。如果我們認可這條規則,世上就不會再有什麼,我聽了那麼多道理,卻沒有過好這一生的這句話了。2道法是規是律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如若上帝的救贖是永恆的計劃,那麼上帝只需要在人性中注入人的善性,那麼主就不需要這個永恆的計劃了。耶路撒冷如果也是上帝的作品。上帝也不能破壞耶路撒冷的規則。所以小丹才會對丁元英說了一個字,哭。解讀《天道》,並非讓你去有一個什麼思維上質的飛躍,或者讓你尋找總結出一套,所謂能改變命運的秘籍,其實這些通通都是妄念。
  • 《遙遠的救世主》: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
    不容,這就告訴你了,一加一等於二是規律,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只能認識,遵循,不可思議。——《遙遠的救世主》這是丁元英跟芮小丹所說的一句話,其中闡述的智慧就是:當規律存在的時候結果就會存在,這是容不得任何人思議的,也就是容不得任何人商量。
  • 《天道》:什麼是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見因即果
    或許因為如此,每個人對《天道》的解讀,始終不能超越他自己文化底蘊的底線。剝離自己的那雙眾生之見的眼睛與談何容易。1什麼是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用文化屬性為觀照,丁元英與小丹,不合適也不現實,也並不能長久。
  • 《素書》: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
    ,從不以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是道。所以個人的想法永遠主導不了事物的規則,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知且順應規則。在生活中經常有這樣一個現象,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想法總得不到實現,甚至認為明明自己很努力,為什麼結果總不如願。
  • 《天道》:客觀規律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容不得你思議
    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丫頭,不簡單啊。——《天道》01: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當芮小丹在執行任務時被炸傷雙腿,並且造成毀容之後,果斷選擇舉槍自殺,當丁元英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在萬分痛苦之下說出這樣一句「當生則生,當死則死,來去自如,丫頭,不簡單啊」的話,而這句話也是對芮小丹個性最好的形容。
  • 《天道》:眾生的意志能體現什麼?體現的是他的好惡和認知能力
    可人的意志並不決定規律的形態。人的意志如果決定了規律的發展,那麼人可以通過想,去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情。但現實的客觀規律,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實施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有丁元英存在,王廟村的文化屬性並不會改變,更不會因為一個神話就改變了王廟村的文化屬性。
  • 《天道》:眾生的意志能體現什麼?體現的是他的好惡和認知能力
    如果規律是人就能看懂的話,那規律就不是規律,真理也就不是真理了。可人的意志並不決定規律的形態。人的意志如果決定了規律的發展,那麼人可以通過想,去完成所有想完成的事情。但現實的客觀規律,會允許這樣的事情實施嗎?答案是否定的。即便有丁元英存在,王廟村的文化屬性並不會改變,更不會因為一個神話就改變了王廟村的文化屬性。我更認為王廟村的這次扶貧,像是一次革命式的思想運動。
  • 《道德經》: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不以意志為轉移
    這個進程從不以某個國家或個人的意志為轉移,這就是道:天地(球)變了,人也要跟著變,否則就要被淘汰。當下,很多的企業、組織和個人將精力放在關注事物的外在變化上,企圖一切回歸正常(從前)。卻不知道,接下來是事物的規則將發生改變,是一切將被重置。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認知且順應新規則。
  • 《天道》: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所謂的扶貧便是不治之治
    我認為不存在,這都是妄念。王廟村的窮,是一種文化屬性。文化屬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麼所謂的扶貧便是不治之治。不可違背的因果規律由何來因果的呈現?樂聖公司的失敗,林雨峰的自殺,都是因為違背了客觀規律的市場法則。不論曾經多麼輝煌,一夜之間化為烏有,誰犯戒埋誰。
  • 《道德經》:道法自然,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
    一、道法自然,每件事物的客觀主體,都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所有站在主觀角度的評價和認知,與客觀狀態都存在著背離,所以有這樣一句話,叫:一說就錯。一個人低等級的自我反省,是反省自己身上存在的問題,而高等級的自我反省,是反省這個世界存在的客觀規律,包括自己主觀認知上存在的誤區和狹隘。只有了解自身存在問題的時候,才能用一個相對標準和客觀的眼光去看待客觀存在的問題。
  • 何為天道?
    「天」是客觀的、先於人而存在的、空間和時間無限的、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的概念,在渺小的生於「天「」的人的心目中它的尊稱叫「上帝」。而「道」就是形上學,就是我們渺小的人類肉眼所能看見的形形式式的、易變的表象後面深藏著的、本質的、恆定的、規律性的「東西」。所以,簡言之,「天道」就是不以人們的意志而轉移的客觀規律。上帝萬歲!天道難明又難違。
  • 《天道》:遵循規律,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
    整部電視劇主要通過主角丁元英向人們層層剖析了什麼是天道,怎樣根據天道洞察人性,讓大家看到了文化屬性下的各種人生百態,同時,也向人們傳達了一種思想:做人做事都要依規律而行,遵守自然法則。1、天道,就是規律。天道,是指事物的發展變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規律。
  • 《天道》洞察人性與發現規律是人生大課題
    天道》改編自豆豆小說《遙遠的救世主》,一部涉及商業、文化、人性、宗教(神,佛,道),扒拉靈魂的作品,這部作品告訴人們世上沒有所謂的救世主,救世主就是你自己,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這部作品是圍繞王廟村扶貧一事展開,丁元英殺富濟貧的全盤布局就是對規律與人性的把控與運籌,而人生就是一門洞察人性,發現規律的大課題
  • 人真的有自由意志嗎?
    因為每個人都在為得到它而努力。晚霞如此美好但是,快樂的本質是什麼?這種快樂會不會是某種超級意志為了控制你的行動而扔給你的一根骨頭呢?任何人的行為符合了超級意志,它就會給予你快樂作為獎勵,如查違背了超級意志,它就會給你痛苦作為懲罰。於是整個人類社會就是在超級意志控制的方向上發展,當然也會有噪音,超級意志會用痛苦將它消除。這個超級意志就是基督教的上帝,道教的天道,佛教的佛祖,伊斯蘭教的真主。
  • 科學家發現人的自由意志可能源於腦電背景噪聲
    原標題:美國科學家發現人的自由意志可能源於腦電背景噪聲 根據腦電活動模式或可預測將要作的決策 人類可以不靠因果邏輯運算就作出決策,雖然有時會決策錯誤。但自由選擇的能力與對錯無關,只是自由意志的體現。據每日科學網站6月9日報導,美國加州大學(UC)戴維斯分校心智與腦中心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表明,人的自由意志可能來源於腦電背景噪聲的隨機波動。相關論文在線發表於最近的《認知神經科學雜誌》上。 「我們是如何獨立於因果規律的制約而行事的?這表明腦中有一種隨意的狀態,能顯著影響人們的意願決策。」
  • 天道:按規律辦事的人就是神,深度解讀規律與條件的關係
    ,而做到的人卻成了說鬼話,辦鬼事,倒行逆施。」    規律依賴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的條件下才能存在和發揮作用,一旦離開特定的條件,那麼原有的聯繫就會中斷,規律不為人控制,用《天道》裡面的話說就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 人是意志動物:意志對於人的作用與意義
    人作為精神的動物,還是一種有意志的動物,意志也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現象。所謂意志,就是人們追求某種目的和理想時所表現出來的自我克制、毅力、勇氣和頑強不屈等精神。無論是人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艱難、困苦和險阻,這就需要意志對行動的支配和調節。
  • 掌握規律的人就能掌握命運,厲害的人,大都參透了三條天道規律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天道大於人道。天道是自然的規律,也是萬事萬物運行的規律,當你懂得天道的時候,我們就能從自我的小世界中走出來,變得越來越厲害。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從生命的本質來說,天道就是大自然的運行規律,天道就是宇宙萬物運行的規律,當我們對天道掌握越清晰,我們就越能獲得生命的豐盛,而我們人生藉由對天道的了解,也能擁抱更好的人生。《易經》曾經有一句話叫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