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長安十二時辰》看「又見大唐」展

2020-12-19 東北新聞網

  壁畫《闕樓儀仗圖》

  唐彩繪騎駱駝俑

  核心提示

  「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引發觀展熱潮,遼寧的歷史、文化和國寶級文物讓國內外觀眾讚嘆不已。有不少觀眾和講解者把「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與前段時間引起熱議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聯繫起來,為觀展增加了不少趣味性。

  在文物研究者眼中,《長安十二時辰》中所出現的器物、場景都值得品味。瀋陽故宮博物院原院長、絲路文化學者武斌完整地看完了這部電視劇,也詳盡地觀看了「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他認為,唐朝文物和《長安十二時辰》結合起來,故事就更加精彩了。

  《闕樓儀仗圖》:皇家儀仗經過的熙攘集市

  大唐盛世,皇家出行均有儀仗護衛保障安全。壁畫《闕樓儀仗圖》描繪的便是唐朝懿德太子李重潤出行的場景。李重潤是唐中宗李顯長子,19歲時被武則天殺害。

  此畫是陝西博物館館藏600餘幅唐朝壁畫中最具皇家氣勢的一組。這幅用高科技手段複製出來的畫,高4米、寬8米,是本次展覽規格最大的展品,觀眾一進入展廳就被其宏大的氣勢吸引住。《闕樓儀仗圖》中有「三出闕」樓,一座母闕、兩座子闕,三軍儀仗,步兵、騎兵和車馬隊,共有196人仰首以待。也正是這幅大型唐代壁畫,讓當代人一覽「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展現《闕樓儀仗圖》時,演員郭濤和劉洋飾演了太子儀仗隊的兩個步兵:一個是長安本地通老兵李濤,一個是粟特人安倫。安倫的夢想就是繪製出「長安城旅遊攻略手冊」,他們在太子出朝儀仗隊伍集合前的兩個時辰裡,碰到了外賓車隊,欣賞了酒肆中跳著胡旋舞的胡姬,還抽空遊覽了熙熙攘攘的西市。而這個最熱鬧的西市就是《長安十二時辰》故事的開始,開場白:「汝等無論來自何方何國,只需一次勘驗入市,此後十二時辰內,皆可於坊間自由來往。」

  長安在唐朝時極為繁華和熱鬧,長安城最能承載車輛往來的朱雀大街有200米寬,兩邊是東市和西市居民區,劇中給長安城帶來最大危機的西市,便是國際貿易的集散地。瀋陽故宮博物院原院長、絲路文化學者武斌根據文獻統計過長安城外國人口的數量,約有十餘萬。

  武斌認為,大量來唐的胡人帶來的藝術形式和美食,對長安人的流行時尚影響非常大,他們的存在也為大唐詩人增添不少藝術創作的靈感和素材,如李白和王維經常去胡人開辦的酒館,詩歌中多次提到「胡姬」,其很多詩歌被留在鬧市酒館的「詩板」上,成為酒館招徠客人的風景。

  胡椒胡餅:文化飲食的融合

  「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中還有朝陽博物館館藏的唐釉陶崑崙俑、唐釉陶胡人俑,陝西博物館館藏的唐彩繪陶胡人男立俑,遼寧省博物館館藏的唐綠釉波斯胡瓶等,這些展品藏有大量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的貿易、服飾和人物信息。

  唐朝的「胡」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指外來的人和貨物;狹義上多指西方人或物,特別是波斯、大食、羅馬等。

  《長安十二時辰》開篇,張小敬被李必派人救出,他立即在長安街頭小吃攤叫上一大碗水盆羊肉,吃得觀眾口水直流。武斌告訴記者,水盆羊肉在唐代存在的可能性不大。根據邱龐同《中國菜餚史》考證,大唐時羊肉以蒸、炙為主流做法,如「渾羊歿忽」這道菜,「置鵝於羊中,縫合,炙之。」但劇中的胡餅是真實存在而且是主流食品。據黃正建《唐代的衣食住行》中記載,鑑真東渡日本時準備的海糧中有「幹胡餅兩車」。白居易的《寄胡餅與楊萬州》一詩中也有:「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

  那麼胡餅到底是什麼呢?武斌認為它是和芝麻燒餅類似的麵食,個頭更大一些。根據敦煌地區保存下來的唐朝寺院收支文書記載,當時,敦煌地區的僧人和工匠都吃胡餅,每個餅個頭很大。

  金幣、金指環:是當時的收藏品

  在「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最後一套文物中,有東羅馬金幣、首飾和戒指。這3件文物於1992年在朝陽市一座唐墓中出土。然而令觀眾忽視的一點是,金戒指在唐朝屬罕見之物,它與婚姻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缺少墓誌一類的文字性史料,至今,考古工作者沒有破解出這3件文物的主人是誰。

  而在《長安十二時辰》留下的懸念中,「幕後黑手」徐賓的金主到底是誰,他手中的薩珊金幣從何而來,也成了劇中最大的懸念,這與文物展品的背後故事暗合。戒指在唐朝稱為指環,史籍記載很少,也只出現在筆記小說中,且多有神秘學色彩,如晚唐穀神子《博異志》記錄楊知春與群賊盜墓,為取得墓主人指上玉環,以刀斷其指,結果群賊突然皆不相識,自相砍殺而死。

  據不完全統計,1990年至1997年8年間公布出土的127座唐代墓葬中,有釵者共11座墓,有簪者5座墓,有指環者只有3座墓。

  武斌說,在中國考古發現的國外金幣、銀幣時間跨度很大,從漢朝、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的墓葬都有發現,學術界的主流觀點認為,這些出土的金幣不作為貨幣使用,作為禮品、藏品的可能性更大。

  唐朝時,朝陽稱為營州,是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城市。考古工作者在朝陽市區已發現200多處唐朝墓葬,出土了少量的金幣和大量的唐俑,其中胡人俑生動地再現了奔波在絲綢之路上的西域商人形象。

  「又見大唐」書畫文物展的策展人、總策劃人、著名文化學者劉傳銘表示,目前文藝界用不同的藝術方式關注唐朝,是一個好的現象。但他認為「讓文物說話」是特別重要的做法,正如本次展覽,可以把觀眾帶回到那個歷史語境中反覆體會。

  (本文圖片由遼博提供)

相關焦點

  • 大唐不夜城「搬來」《長安十二時辰》鬥花車
    一邊是以巨鼓為背景的舞臺,代表來自西域的花車,車上帷幕輕飄,胡姬旋轉跳躍,腰鈴叮噹,充滿異域風情;另一邊則是「排燈」高照,大唐舞姬髮髻高聳,服飾飄逸,正在表演宮廷樂舞……這些似曾相識的場景,今年春節期間,從《長安十二時辰》「搬」到大唐不夜城了。
  • 長安十二時辰:大唐,到底是什麼樣子?
    時間不多,只有十二個時辰,你要面對的,是心懷叵測要顛覆大唐的境外勢力,是波詭雲譎的黨爭權鬥,是影影綽綽的宗教勢力,是地下黑手和朝中奸臣的勾結,是一個深淵一樣的大陰謀,是歷史的車輪在滾動,而你只有孤軍作戰。
  •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忠心大唐「登徒子」張小敬為何備受爭議
    《長安十二時辰》大結局,忠心大唐「登徒子」張小敬為何備受爭議?在《長安十二時辰》中,雷佳音扮演的忠心於大唐,呵護大唐子民的「登徒子」張小敬的角色人設備受爭議,觀眾們是一方面喜歡這個角色,另一方面又討厭這個角色,可以說得上是又愛又恨了,那麼我就帶領大家來深究一下原因!張小敬,一個被人成為五尊閻羅的人,我們從這個五尊閻羅的綽號中就可以看出,人們對張小敬是很敬畏的!
  • 《長安十二時辰》結局隱藏的含義,是對歷史的尊重
    《長安十二時辰》是近期在優酷獨播的一部網劇,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主演。這是一部古裝懸疑劇,以一個案件貫穿始終,在十二時辰內,講述不良帥張小敬和靖安司司丞李必聯手捉拿襲擊長安的恐怖分子的故事。恐怖分子是所有衝突和矛盾的來源。
  • 《長安十二時辰》,除了故事我們還可以看什麼?
    如今,這部48集的電視劇已經播出近四分之三,作為觀眾的我們,看《長安十二時辰》的時候,除了故事本身還可以看什麼?《長安十二時辰》海報(資料圖片)看文化:「煙火氣」的大唐伴著歌女彈唱的《短歌行》,天保三載上元節這一天的序幕被緩緩拉開。
  • 《長安十二時辰》收官 古風歌曲帶你夢回大唐
    8月12日,熱播一個多月的《長安十二時辰》迎來大結局,千萬觀眾一起經歷了一場盛唐時期的傳奇故事。《長安十二時辰》改編自作家馬伯庸同名小說,講述了唐朝上元節前夕,一個死囚與靖安司司丞攜手拯救長安的故事。紮實的故事、豪華的演員陣容、出色的製作班底,讓《長安十二時辰》備受關注,豆瓣22萬網友為該劇打出了8.6分的高分。
  • 《長安十二時辰》女主角喚您來西安!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8月11日下午4點《長安十二時辰》優酷VIP會員「仙」看會引爆西安、北京、上海、廣州等12城超1300位觀眾進影院共賞大結局女主角熱依扎空降西安特別場活動現場宣布優酷將聯合西安大唐不夜城打造三條線下沉浸式體驗街道將暑期檔的狂歡延續到線下《長安十二時辰》火爆暑期檔,有目共睹。
  • 從《長安十二時辰》,看唐朝子民的驕傲與哀愁
    帝國強盛至極,如太陽罩頂,底下往往伴隨著呼之欲出的陰影,如同《長安十二時辰》所點題,人性的善惡交雜、時代的華麗萎靡、文明的燦爛崩毀、長安的溫柔殘酷,在一天十二個時辰中盡顯無遺,生活在盛唐時代的人們各有各的欲望和心事,在一場追緝行動中,他們或大或小的選擇,左右了大唐由盛轉衰的方向。
  • 長安十二時辰是如何呈現大唐盛世上元燈節的?不愧是口碑好劇!
    口碑新劇《長安十二時辰》8月12號在收穫了一眾好評之後迎來了大結局。劇中這座長安城由劇組設計,並與影視城合作總投資5000萬元,花費7個月時間共同打造。開機後,劇中98%的場景都在此處拍攝完成。《長安十二時辰》將背景設置在盛唐年間。「熙攘繁盛,光耀萬年。
  • 想找《長安十二時辰》裡的同款?來西安就對了
    每一個中國人心中,都有一個盛唐都少不了一座長安城因此,小布相信每一幀畫面都「燃爆」長安的電視劇《長安十二時辰》吸引我們的,更多的是想知道在盛唐長安——《長安十二時辰》熱播後,大家對大唐長安的討論特別多,導演曹盾稱這是對唐文化的迷戀。曹盾是地道的西安人,他的心裡有著屬於他的長安,他直言「長安才是這部劇的主角」:「劇中人物眾多,從廟堂到街頭各色人等紛紛登場,不過這部劇的主角不是張小敬,也不是李必,而是長安。」
  • 《長安十二時辰》,大唐反恐內鬥24小時
    雷佳音和易烊千璽主演的懸疑歷史古裝劇《長安十二時辰》爆紅網絡。 《長安十二時辰》 《長安十二時辰》海報 ★時代設置 對於開篇便明示的大唐天寶三載,大多數觀眾只能GET到大唐這一時代信息
  • 看「長安十二時辰」,偉哉!讀懂大唐盛世最美詩詞
    「長安十二時辰」裡的盛世詩詞 文/月無心我是王和尚,一個愛才惜才的詩痴,如果有好文,敬請來投稿!「長安十二時辰」火了,朋友圈在刷屏,朋友們在討論,搞得我心痒痒的。擠時間,無心我一口氣看了15集,一個字:爽!
  • 《長安十二時辰》邀星粉齊聚長安~
    一杯咖啡 一場旅行暑假悄悄來臨你想好去哪旅行了嗎《長安十二時辰》低調開播卻高走古裝劇強勢刷屏微博熱搜「全國十二時辰」之熱榜的唐長安城你還不心動噓,別說話這個夏天 來一場別樣的西安之旅吧氣勢磅礴的長安建築宏大震撼細膩驚豔的「油畫」場景之外長安108坊布局建造大唐時期的民俗民風都淋淋盡致的展現了出來這裡我們也要點名下
  • 同樣以大唐盛世為背景的妖貓傳,與高口碑的長安十二時辰差距在哪
    最近在朋友圈裡被瘋狂討論的網劇要數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了,它是根據馬伯庸的同名小說改編而來,由雷佳音、易烊千璽等領銜主演的一部古裝懸疑劇,主要講述了在唐朝上元節前夕,長安城陷入危局,死囚張小敬臨危受命,與李必攜手在十二時辰內拯救長安的故事。
  • 「博物館邊的潮玩展」!雷佳音佟麗婭韓庚帶你十二時辰大秀長安!
    8月24日-9月6日大唐西市博物館·藝術品中心·南廳【爆!盛世潮玩】潮玩展這次展出是大型直播「十二時辰長安秀」中的一部分,由爆APP主辦,聯合娛悅文化和大唐西市,把現今潮玩圈最HOT的統統搬到西安城!眾所周知,大唐西市是絲綢之路的起點,是大唐風韻的源頭。而潮玩,則是當代藝術精神的結晶。兩種風格的美,在這次展覽上完美結合。誰說傳統和潮流非要各行其道?誰說玩具就是低齡和幼稚的代名詞?在【爆!
  • 被《長安十二時辰》捧紅的大唐西市到底啥樣?
    被《長安十二時辰》捧紅的大唐西市到底啥樣?歷史上真實的長安大唐西市究竟是啥樣?標籤:中國陝西人文歷史地理、陝西西安長安西市、大唐長安西市啥樣?中國歷史建築考古、歷史話題事件人物隨筆雜談散文《長安十二時辰》原本是一部唐代背景下懸疑風格的電視劇,熱播之後卻意外地讓大唐市井之風紅遍網絡。
  • 歷史劇這麼多,紅的為何偏是《長安十二時辰》?
    澎湃評論員 李勤餘《長安十二時辰》持續熱播,漸有「
  • 了解長安西市,你會更懂長安,看《長安十二時辰》更加精彩!
    大唐西市在《長安十二時辰》裡,很大一部分拍攝場景都來自於長安最熱鬧的地方——西市,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最繁華的城市,這首詩裡的「金市」就是《長安十二時辰》裡的西市,寫的是當時首都長安一群富家子弟的生活,他們騎著銀鞍白馬,在明媚的春風裡,結伴在長安城郊區踏青遊賞。當看完所有的景色再也找不到新的遊賞目標時,一起開心快樂的來到西市的胡姬酒肆,喝酒聊天,推杯換盞,在詩歌和酒裡,欣賞胡姬酒肆中美輪美奐的西域舞蹈。
  • 看《長安十二時辰》,品盛唐美景,也聊一聊大唐的美食
    首先我要發表一下自己的觀點,雖然很多人都認為過去的港劇武俠劇用心,但是實是說,這些感情很大意義上都是先入為主的看法,港劇很多地方都是極為不嚴謹的,包括並不僅限於布景、服飾、話語等,反而是大陸劇近些年在這些方面有了長足的進步,比如說近期熱播的《長安十二時辰》,該劇更是試圖還原一個更真實的宏大長安城
  • 西安:《長安十二時辰》帶火大唐西市 漢服快閃帶來一場「穿越」秀
    &nbsp&nbsp&nbsp&nbsp2019年7月27日,西安,在《長安十二時辰》帶火的大唐西市,一群穿著傳統漢服的青春帥男美女,冒著酷熱表演傳統禮儀和舞蹈,還乘坐電梯在唐風古韻的西市風情街悠閒逛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