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的種類

2020-10-12 中華網佛教頻道



念佛是淨土宗主要的修行方式,念佛也就是指對佛表示歸敬、禮拜、讚嘆、憶念之意,由念佛之功德,能使貪嗔痴不起,可生於天上、得涅槃。念佛方法雖然有很多種,公認的有持名念佛、觀像念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四種。這四種念佛方法是宗密在《普賢行願品疏鈔》中提出的。



一 、 稱名念佛


稱名念佛,指一心稱念佛之名號,如《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中云:


有一行三昧,若善男子、善女人修是三昧者,亦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善女人慾入一行三昧,應處空閒,舍諸亂意,不取相貌,繫心一佛專稱名字,隨佛方向所端身正向,能於一佛念念相續,即是念中能見過去未來現在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不思議。


現代高僧印光大師在《淨土聖典序》一文中說:


唯持名念佛,下手最易,成功最速。倘能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必於現生親證念佛三昧,臨終決定往生上品。



稱名念佛可依稱念者的心態,分為定心念佛、散心念佛。

定心念佛,謂止息散亂之心而專注念佛。如《般舟三昧經》云:「一心念之,一日一夜七日七夜,過七日已後見之。」

《觀佛三昧海經》云:「齊整衣服結跏趺坐,繫念一處,隨前眾生,繫心鼻端,繫心額上,繫心足指,如是各種隨意繫念,專置一處,勿令馳散使心動搖。心若動搖,舉舌拄顎,閉口閉目,叉手端坐,一日至七日令身安隱,身安隱已然後想像。」

散心念佛,又名散心稱名,即以散亂心稱念佛名。即不澄心、不緣理、不觀佛之相好,唯以凡人之散心口唱名號。

《萬善同歸集》云:「大品經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畢苦,其福不盡。」

《往生要集》亦云:「散業,謂行、住、坐、臥散心念佛。」

對於散心念佛是否能夠往生,祖師大德各自有不同的見解。依淨影慧遠所說,散善力微弱,不能滅除五逆重罪,亦不得往生。善導大師則認為以本願之念佛即散心之中稱名號,主張唱佛號者,由於願力必可得往生。

二 、觀像念佛


指觀如來等像。如《大寶積經》卷八十九所載,大精進菩薩見比丘所繪的佛像,乃發心出家,持畫疊像入於深山觀察,觀此畫像不異如來,遂悟得諸理,成就五道,獲知普光三昧,見十方佛等。


三 、觀想念佛


指靜坐而觀念佛之相好功德,可分為二類,一者明一相,即隨三十二相中,若觀一相,則重罪皆滅。如《觀佛三昧海經》所述,佛為父王說白毫觀,但觀眉間的白毫相,婉轉右旋猶如秋月,十稜成就,內外通明如白琉璃筒,亦如暗夜中的明星,不論觀成或觀不成,皆滅九十億那由他恆河沙微塵數劫生死重罪,常蒙攝受。二者明全身,如《坐禪三昧經》所言,若行者求佛道,入禪先當繫心念佛生身,莫念地水火風、山樹草木、天地萬類及諸餘法,但念佛身處在虛空,如大海清時,有金山王相好圓滿,出無量清淨光明於虛空相青色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諸佛悉在目前,若心餘處緣還攝令住,則可除無量劫罪。


四 、實相念佛

實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指觀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實相,乃無形無相,猶如虛空,而心及眾生本來平等。如是之 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續,則三昧現前。

《文殊般若經》說,不生不滅、不來不去、非名非相是名為佛,如自觀身實相,觀佛亦然等。

《大智度論》雲,以不念色身及相好,以佛身自無所有故,以無憶故是為念佛。


祖師大德對念佛的分類


古代的祖師大德根據自己對修學淨土法門的體驗,將念佛分為不同的類別。

天台智顗法師五方便念佛門舉出五種念佛法門:


一、指行者於念佛時,則必生起願生淨土之心。


二、觀相滅罪念佛三昧門,即一心觀想佛之相好光明,以此光明照觸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滅。


三、諸境唯心念佛三昧門,指所觀之佛,乃從自心而起,別無境界。


四、心境俱離念佛三昧門,指觀想之心,亦無自相可得。


五、性起圓通念佛三昧門,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識,蒙十方佛之加被護念,於此,則智門興起,任運無礙,成就圓滿功德。



澄觀法師在《華嚴經疏》卷五十六中舉出五種念佛法門,即:


一、緣境念佛門


二、攝境唯心念佛門


三、心境俱泯念佛門


四、心境無礙念佛門


五、重重無盡念佛門


飛錫法師在《念佛三昧寶王論》中舉出三世佛通念法,即:


一、念現在佛,專注一境 而圓通三世。


二、念過去佛,知佛與眾生乃迷悟之別,然二者之因果相同,無有二致。


三、念未來佛,生起一切眾生平等而皆為未來諸佛之心。



蕅益大師在《蕅益宗論》卷七中將念佛分為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三種:



1、念他佛

念他佛,即如念阿彌陀佛功德莊嚴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門、實相等,稱為念他佛。



2、念自佛

念自佛,即觀現前一念介爾之心,無體無性,離過絕非,具足百界種種性相,與三世諸佛平等無二,若觀至歷歷分明而一心不亂,則三昧功成,豁然破除無明之障,而頓入明心見性之境。



3、自他俱念

自他俱念,即觀心、佛、眾生三無差別,了知眾生乃諸佛心內之眾生,而諸佛即是眾生心內之諸佛,二者感應道交,自他不隔。

分享此文的一切功德

皆悉回向給原作者及各位讀者

敬請常念南無阿彌陀佛

一切重罪悉解脫

圖文皆來源於網絡,內容僅做公益性分享,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焦點

  • 念佛是究竟的懺悔
    今天的分享將按照罪業障礙解脫、懺悔能消業、懺悔的種類、念佛是究竟的懺悔這樣的主線來敘述三、懺悔的種類據《心地觀經》可將懺悔分為事懺和理懺。「事懺」是在事相上來懺悔,藉助一定的對境,通過一定的儀軌,比如對佛菩薩或大眾表白禮懺等。「理懺」也就是實相懺,即是證悟真如實相第一義空,開發無漏智慧,悟得真如理體,生起真實的般若智慧,即通常所說「罪業如霜露,慧日能消除」。
  • 印光大師:念佛治病的關鍵在哪裡?
    資料圖(來自網絡)問:念佛能治病嗎?關鍵在哪裡?印光大師開示:在《念佛四十八法》中,還有「病中持名」一法,現摘錄如下:病者,死之機也。死者,凡聖淨穢之關也。對此,印光大師解釋說:「念佛人有病,當一心待死。若世壽未盡,則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業,業消則病癒矣。」《摩訶止觀》卷二也說道:「若坐疲極,或疾病所困,或睡蓋所覆,內外障侵奪正念心,不能遣卻,當專稱一佛名字,慚愧懺悔以命自歸。」淨土宗的教導是先出離,往生淨土,待留學畢業後,乘願再來,救度眾生。
  • 聽地藏菩薩講:平時念佛、臨終念佛的利益,智圓法師開示!
    現在和未來時代裡的一切眾生,天或人,男或女等的各種種類的眾生,只要能夠念得一個佛的名號,都能得到無量的功德,何況念多個佛的名號?就像一種妙藥能發生一種作用,多種妙藥能發生多種作用,一種補品能提供一種營養,多種補品能提供多種營養。像這樣,佛名號實際是能讓眾生受用無量安樂的妙法,是大如意寶,所以,能這樣稱念諸佛的名號,將會得到無量的功德。
  • 淨宗緣起,教起所因 | 勸父王行念佛三昧
    勸父王行念佛三昧三者勸令父王行念佛三昧④。父王白佛:佛地果德,真如實相,第一義空,何因不遣弟子行之?佛告父王:諸佛果德,有無量深妙境界,神通解脫,非是凡夫所行境界,故勸父王行念佛三昧。【注 釋】①十二部經:乃佛陀所說法,依其敘述形式與內容分成十二種類
  • 「實相念佛」才是真正的念佛
    念佛必須要達到實相念佛。實相就是無相無不相,在念佛的當下,了解萬法都是空無自性的。
  • 念佛感應錄:念佛,坐著往生
    宜蘭有一位年老菩薩,每天都念佛十萬聲。她很簡單,只念佛,因為她不識字,其他的什麼誦經都不會。老菩薩原來是一般民間信仰,每年會跟著人家搭遊覽車,到臺灣島繞一圈去拜拜,叫「進香團」,也就是一般所稱的世間善人。
  • 佛教:在家念佛,持名念佛最為方便
    念佛功夫再往上提升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十法界就沒有了。淨土法門確確實實能幫助我們一生當中圓滿超越六道十法界,一次完成。我們念佛方法可以小聲念默念,但除念佛外,不起別念,念佛不用很大聲,大聲容易傷氣。印光大師交給我們十念法,這個大家都了解,以十句阿彌陀佛為單位,以三三四的節奏念阿彌陀佛。心理不用刻意去記數,也不用刻意手指去數。
  • 《念佛》跟我來一起念佛
    《念佛》   讓我們以一顆清淨之心共享佛歌,體悟菩提智慧的清涼、清音之美。吉祥的佛音送給您,同時回向給一切有緣的眾生!願您能永葆吉祥如意!
  • 念佛感應錄:靜坐念佛,氣功回流
    於是兩人面對面打坐,淨閉目念佛;但為了看他是如何灌氣,故有時開眼窺伺,便又閉目念佛,如此多次。過了幾分鐘,由於一點也沒感覺,便睜開眼睛,見 他已不再作灌氣的動作,而兀自地坐在對面。淨說:「我毫無感受」,他也不解地回答:「是!因為氣都在我手掌與你身體之間來回,一直進不了你的身體。」
  • 為什麼別人念佛靈,我念佛就沒用?
    很多人都講,末法時代,就該修習淨土宗,因為適合不同根器的人來修,只要一心念佛就好,將來就能夠得佛接引,做起來沒有困難,人人都會,人人都修得。但卻有不少人有這樣的疑題:為什麼別人念佛靈,得佛護佑,還有感應,我念佛怎麼就沒用?
  • 念佛好處多:佛友念佛得子
    淨土法門易行難信,佛友的經歷以及我接觸過的很多法師的經歷,都是從不知到深究,從疑惑到摯信,乃至全副生命奉獻教門,這是給後來念佛行者的信心與榜樣:彌陀救度永不改變,念佛行者也唯有信受彌陀救度,專稱彌陀佛名,乃可酬答善知識恩惠於萬一。
  • 劉素雲老師修行念佛語錄-念佛偈
    《劉素雲老師念佛語錄念佛偈》做人要正,做官要清,學佛要像(佛)。記住「中」字,就是讓我們閉住嘴巴,少說話。我心裡只裝阿彌陀佛改過比念佛重要,改過、改習氣,一定要把這個放在第一位,念佛你都可以放在第二位。
  • 念佛一支香丨這樣念佛才有效!
    跟本源法師一起念佛一支香視頻容量較大,建議在WIFI下觀看、收聽真能念佛,放下身心世界,即大布施。真能念佛,不復起貪瞋痴,即大持戒。真能念佛,不計是非人我,即大忍辱。真能念佛,不稍閒斷夾雜,即大精進。真能念佛,不復妄想馳逐,即大禪定。真能念佛,不為他歧所惑,即大智慧。
  • 你一定要念佛,趕快念佛!切記!切記
    看這個眾生怎麼說:我們一窩蜂上來了,你的婆婆念佛,一念佛身上就發光,渾身透亮,我們不得不全散開了。我們遇到冤親債主,或者遇到災難,不要驚慌失措,不要害怕,也不要恐懼,要趕快念佛。這時候我們要大聲地稱念阿彌陀佛,就會使很多亡者看見光明、看見救星,他們就會跟著我們念佛,一念佛冤親債主全部離開了。
  • 宏圓法師:怎樣念佛才能得念佛三昧?
    要使念佛的聲音合乎你信願的心,使你的心念隨著專注於念佛的聲音,念久了以後,自然可以讓種種妄想的思緒澄清下來,然後,達到能念的心與所念的佛皆不可得,而又了了分明,如此即能證入念佛三昧。然而平日必須多念佛,從千句到萬句,心無間斷,這樣做,根器最容易成熟,如果以意識心強迫要他一心,反而不能一心。」這一段是覺明妙行菩薩對我們的開示。
  • 念佛問答:念佛時心裡需要想什麼嗎?
    南無阿彌陀佛  問:1、念佛時心裡用想什麼嗎,嘴裡念心裡想阿彌佗佛我往生淨土;2、一天就晚上回向一次還是念完一次就回向一次往生淨土;3、念佛能求先開悟後往生,還是求了往生修淨土總有一天就能開悟?
  • 念佛漫畫丨小兒念佛,退羅剎鬼
    【念佛漫畫】小兒念佛,退羅剎鬼從前,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國家和羅剎國比鄰而居。羅剎鬼殘暴無比,經常越過邊境,到這個國家任意吃人。於是,國王被迫下令:從今日開始,每家輪流送一個人去羅剎國,免得全國百姓都被羅剎鬼枉殺光了。
  • 念佛計數
    念佛計數 生活工具 大小: 19.5MB
  • 淨土法門: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淨土念佛法門是仰仗阿彌陀佛的慈悲接引而橫出三界,靠的是他力,而不是自力。這不是說眾生不需要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就等著別人幫助。而是因為自己在了生脫死的大事上做不了主,所以才依靠阿彌陀佛他老人家幫忙。總有好事之徒或閒著沒事之人譏諷念佛人,說有念佛的工夫還不如去行善。他們哪裡知道,念佛就是積德,教人念佛就是行善。
  • 真心念佛與金剛真心念佛有什麼區別?
    有人發心,發的是真心,名利現前,馬上改變了,遇到逆境他就生怨恨,遇到念佛感應,他追求這個感應,對感應開始執著、嚮往,這個心不是金剛真心。金剛真心,如如不動。即使釋迦牟尼佛現前,告訴我們有一部比《無量壽經》還好、還妙的經要介紹給我們,我們也不要了,就認準念佛法門,一門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