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童日記》

2020-12-09 中國臺灣網

《惡童日記》 [匈牙利]雅歌塔 克裡斯多夫 著 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定價:22.00元

  內容簡介

  一座被外國軍隊佔領的城市,由於糧食短缺,人民生活艱難困苦,一位年輕婦女只好帶著雙胞胎兒子們投靠住在鄉間的母親。這位「外婆」不僅不識字、骯髒、吝嗇、兇惡,甚至是一名兇手。兩兄弟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為了讓自己變得堅強,兩人每日以互相打罵對方、絕食等各種方式鍛鍊生存本領。他們將每天發生的事情仔細記載在一本大筆記本中。隨著日記一頁頁被翻開,一場冷酷的夢魘式寓言也逐步呈現。

  作者簡介

  雅歌塔·克裡斯多夫(Agota Kristof),1935年生於匈牙利的科澤格市(K szeg),1956年匈牙利發生暴動,於是隨夫婿避難至瑞士的納沙泰爾市(Neuchatel)定居至今。

  飽受烽火洗劫,嘗盡思鄉之苦的流亡生涯,孕育出雅歌塔作品中冷酷逼真、發人深省的特質。

  1986年其處女作《惡童日記》甫在法國出版即震驚文壇,獲得歐洲圖書獎。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於1988年、1991年相繼出版,成為著名的「惡童三部曲」。1992年《第三謊言》獲得法國圖書文學獎。其他重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昨日》,中篇小說《文盲》、《噩夢》,舞臺劇本《怪物》、《傳染病》等。「惡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譯成了35種語言出版。

  雅歌塔的作品充滿了獨創性、諷刺性與人性,是一位極具代表性的當代作家。

相關焦點

  • 《惡童日記》惡童三部曲
    《惡童日記》 [匈牙利]雅歌塔 克裡斯多夫 著 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定價:22.00元  內容簡介  一座被外國軍隊佔領的城市,由於糧食短缺,人民生活艱難困苦,一位年輕婦女只好帶著雙胞胎兒子們投靠住在鄉間的母親
  • 《惡童日記》三部曲
    1986年,她的小說《惡童日記》獲得歐洲圖書獎,而惡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譯成了40種語言出版。2009年,《惡童日記》及續篇《二人證據》、《第三謊言》的簡體中文版陸續出版。作者以自己獨特的構思探索愛與孤獨、欲望與失去、真相與騙局這些人類永恆的思索主題,她的表述方式雖然極為簡潔克制,但卻有內在的莊嚴與鄭重。她的書,給人們一個去經歷悲劇的契機,也促使人們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世界的荒謬與混亂。
  • 尋找童年:《惡童日記》
    ——法國傳真報《惡童日記》是惡童三部曲第一部,比黑暗更暗,比天真更真,異色世界中的惡童日記。他們的殘酷以天真作底,他們的惡行與世界為敵,是無可比擬的想像與震撼,值得反覆閱讀的絕版經典《惡童日記》衝擊全球千萬讀者黑色傑作,中文簡體版首次獨家完整推出獲986年歐洲圖書獎獲獎作品,已翻譯成35種語言,併入選時報「開卷」年度十大好書,長踞暢銷書排行榜十餘年。
  • 完整版《惡童日記》引進出版
    本報訊上海人民出版社昨天透露,匈牙利女作家雅歌塔·克裡斯多夫的長篇小說《惡童日記1986年出版的《惡童日記》讓雅歌塔獲得了歐洲圖書獎。  《惡童日記》以一對8歲雙胞胎男孩的口吻,以日記體的方式,記錄了他們在戰時被母親從大城市送到外婆家後經歷的殘酷生活的所有細節。雅歌塔以其獨特的簡單、冰冷、不帶任何感情的語言,精準表達出了兩個孩童用無畏精神面對困境的態度。  《惡童日記》最初是以法文創作的,而法文並非作者的母語。
  • 《惡童日記》的"簡單"和"曖昧"
    據書中的「作者介紹」,克裡斯多夫生於1935年,《惡童日記》是其處女作,出版於1986年,也就是作者51歲「高齡」之際。該書出版後反響熱烈,續集《二人證據》、《第三謊言》隨後出版,與《惡童日記》統稱為「惡童三部曲」。該「三部曲」如今已被翻譯成35種文字,分別獲得過不少重要的文學獎項。
  • 黑色傑作《惡童日記》中文版原貌出版
    ",有人會聯想到日本漫畫家松本大洋的漫畫以及後來改編的同名動畫《惡童當街》,或是當代藝術家奈良美智那吊梢眼、一抹不懷好意淺笑的惡童娃娃。然而更多人是從過去臺北小知堂文化出版的《惡童日記》及其續篇《二人證據》、《第三謊言》首次聽到這個詞。這套由匈牙利女作家雅歌塔o克裡斯多夫(AgotaKristof)創作的小說在法國出版後立刻創下驚人銷量,在英美廣受好評,在日本更是奇蹟般的暢銷。1993年小知堂的繁體中文版出版後多次再版,近期又推出了兩種不同版本。
  • 比黑暗更暗,比天真更真——《惡童日記》三部曲
    1986年其處女作《惡童日記》甫在法國出版即震驚文壇,獲得歐洲圖書獎。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於1988年、1991年相繼出版,成為著名的「惡童三部曲」。1992年《第三謊言》獲得法國圖書文學獎。其他重要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昨日》,中篇小說《文盲》、《噩夢》,舞臺劇本《怪物》、《傳染病》等。「惡童三部曲」至今已被翻譯成了35種語言出版。
  • 以《惡童日記》為例,解讀「另類反戰」電影的風格及思考
    01、主角與配角動作、心理的快速反轉,通過人物前後極大的反差來激發觀眾情緒與改變故事內容是這部電影的精髓之處《惡童日記》以日記本為主要線索,記錄了兩個孩子從溫室花朵因戰爭變成了強者的故事。這部影片沒有像其他反戰片那樣出現大篇幅的槍炮聲,有的只是角色因為戰爭而快速變化的另類劇情。
  • 《惡童日記》作者的故鄉克塞格,是匈牙利人的寶盒
    那是《惡童日記》裡的一句,「惡童三部曲」的作者雅歌塔·克裡斯多夫,就出生在克塞格,並在此度過童年時光。《惡童日記》的故事,發生在這裡嗎 1935年,雅歌塔·克裡斯多夫生於克塞格。1956年匈牙利事件後,她與家人被迫流亡,最後定居瑞士。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是一名流水線工人,過著機械單調的生活。
  • 惡童三部曲完結篇引進出版
    昨天,上海人民出版社透露,匈牙利著名女作家雅歌塔·克裡斯多夫的「惡童三部曲從《惡童日記》糾纏至《二人證據》,到了《第三謊言》,終於真相大白。 在《第三謊言》中,讀者發現越過邊境的不是克勞斯,而是用了克勞斯之名的路卡斯;留在原來國家裡的兄弟也不叫克勞斯,而是已經成為著名詩人兼評論家的「科勞斯」。通過兩人的交叉敘述,我們發現之前關於「外婆家」的說法僅是掩蓋童年真相的謊言,兩人原本生於一個和睦的家庭。
  • 《第三謊言》惡童三部曲
    隨著日記一頁頁被翻開,一場冷酷的夢魘式寓言也逐步呈現。  《第三謊言》是惡童三部曲完結篇。經過戰火洗禮的孿生兄弟,在分離了四五十年後,終於見面了。在多年的期盼之下,橫阻在兩兄弟間的距離卻無法因時間的消逝而縮短,到底他們之間在分離的歲月中各自遭遇了什麼事情?他們是否掙脫這場悲劇性的夢魘?
  • 電影《惡童日記》:為了生存,人類要泯滅多少良心,犧牲多少自我
    雅歌塔克裡斯多夫的《惡童日記》早已成為享譽世界的名著,但直到出版將近30年後,才由匈牙利導演亞諾斯薩茲爭取到搬上大銀幕的榮幸,讓全球無數書迷和從未拜讀過的觀眾,能透過忠於原著的具體影像,感受克裡斯多夫筆下的殘酷與震撼。
  • 惡童三部曲:永久典藏的作品
    《二人證據》 [匈牙利]雅歌塔•克裡斯多夫 著 世紀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定價:22.00元內容簡介「日記文學與欺騙在此完美融合 人人亟欲知曉的真相竟然是……本書為《惡童日記》的續篇。在上一部故事的結尾時,雙胞胎兄弟其中一位越過了邊境,留下來的叫做路卡斯(LUCAS),他守候著外婆的房子,卻因為兄弟不在,生活失去了秩序。寒冷的冬天來臨,他在河邊遇到了一名叫做雅絲蜜娜的女子,她正想將懷中的私生子丟入河中。路卡斯收留她和孩子在自己家中住下,努力工作照顧她們的生活。
  • 《惡童》作者克裡什託夫·阿戈陶去世
    三故事雖敘事角度有變,但人物、情節相連,並稱大筆記本三部曲,享譽世界,已有40種語言譯本問世,其中包括世紀文景在2009年出版的簡伊玲漢譯惡童三部曲:《惡童日記》、《二人證據》和《第三謊言》。    法新社說,克裡什託夫女士寫了23本書,只有九部得以出版,足見流亡作家用外語寫作的艱難。
  • 關於「惡童」的殘酷與悲傷
    □特約作者任瑜    從「兒童作文」開始    從1986年的《惡童日記》到1988年的《二人證據》再到1991年的《第三謊言》,雅歌塔·克裡斯託夫用六年的時間完成了她的「惡童三部曲」。    《惡童日記》是雅歌塔用法語寫出的小說處女作。對這位匈牙利籍的女作家而言,法語寫作並不是主動的選擇,卻是最有成效的選擇,就如同寫小說不是她最初的選擇,卻是最明智的選擇一樣。只有高中學歷的雅歌塔,從14歲起就開始用母語寫詩。1956年匈牙利革命失敗之後,因為丈夫曾參與反對蘇聯的政治活動,21歲的雅歌塔不得不抱著4個月的孩子隨著丈夫逃到奧地利,然後又逃到瑞士,以難民身份定居下來。
  • 《惡童日記》:條件有限、環境殘酷,雙面人生背後的智慧是什麼?
    前言:最近把二戰時期的經典片子又看了一遍,印象最深的就是《惡童日記》。這部電影根據已故作家歌雅塔·克裡斯多夫的匈牙利女作家震撼全世界的作品《惡童三部曲》的第一部《惡童日記》改編,由導演雅諾絲·薩扎茲執導。
  • 隱秘角落裡,行走在人間的惡童
    更加耐人尋味的圖景是,大人們看著「惡童」,一面細思極恐,一面津津有味。天真無邪與陰暗妒惡,這種反差讓惡童們看起來「迷人又危險」。大人們都曾經是「兒童」,可當他們長大之後,卻遺忘了很多兒童的「思想角落」。
  • 戰爭中惡童的惡是一種選擇
    雅歌塔·克裡斯多夫的《惡童日記》《惡童日記》出版於1986年,是匈牙利作家雅歌塔的晚成之作。她於1935年出生在科澤格市,親身經歷了二戰和冷戰時期,這是作家根據自己童年的真實經歷寫成的作品。小說在法國一經出版便引起轟動,獲得多項圖書獎,後來她相繼寫出續集《二人證據》和《第三謊言》,與本書合稱「惡童三部曲」。
  • 「惡童三部曲」作者雅歌塔:寫作是一種從日常苦難中解脫的方法
    1按:多數了解雅歌塔·克裡斯多夫(Agota Kristof)的讀者都是從閱讀她的處女作《惡童日記》開始的。在這部以二戰為背景的小說中,雅歌塔透過兒童的視角,揭露了一個反人性的戰後中歐社會。不久,該書的續集《二人證據》與《第三謊言》相繼出版,構成了著名的「惡童三部曲」。
  • 《光明共和國》:「邪典惡童」的身後,是成人世界的油膩和冷酷
    他開始了講述,那是關於「邪典惡童」的故事,那是他虛構的中美洲城市聖克裡斯託瓦爾,32個孩子為了「光明共和國」失去了自己的生命。前一天晚上精心準備的那些禮物,被「光明共和國」的那些「邪典惡童」們破壞殆盡。人們第二天早上開門之後看到的是,大米和麵粉的包裝被扔得到處都是,罐頭被打開並塞滿昆蟲……這是「一場名副其實的集體暴行表演」。就在幾天前,「邪典惡童」像往常一樣在超市進行「犯罪」,沒想到竟遇見當地罕見的警察巡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