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海都記者 林寶珍
有人說,「一孕傻三年」,長樂的黃瓊(化名)生完孩子後,連臉型都改變很多,原來漂亮的她,現在顴骨突出,下巴縮進去,臉變長,一笑還會露出牙齦。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日前,黃瓊在省人民醫院口腔科得到明確診斷,這是「顳下頜關節紊亂」引起的症狀,需要正畸治療,效果不好的話還有可能要正頜外科手術。
生孩子後臉型變了?
黃瓊(化名)今年26歲,孩子剛滿1歲。據她自己說,以前她的臉型很漂亮,只是牙齒有些不整齊,上門牙比較「暴」,為此前幾年還在口腔診所做了牙齒矯正。可是生孩子之後,很多朋友都說她的臉型變化很大,好像換了一個人。她照鏡子也發現,自己的顴骨比以前突出,臉變長了,下巴變短還往裡縮,咧嘴一笑會露牙齦。看上去,比以前蒼老了十幾歲!不能接受「變醜」的事實,加上帶孩子勞累,黃瓊一度抑鬱寡歡。
日前,她在朋友的陪同下到省人民醫院口腔門診部,找到了有豐富正畸經驗的許潾於主任諮詢。許潾於詳細問診並檢查,發現黃瓊存在張口受限、張口疼痛等症狀,並給黃瓊拍攝了口腔CT,CT中可見她的髁狀突明顯吸收,因此可確診為「顳下頜關節紊亂」。
顳下頜關節紊亂改變臉型 需要較長時間來矯正
許潾於主任介紹,很多人對顳下頜關節脫位(俗稱下巴掉了)不陌生,但是對顳下頜關節紊亂,聽說過的人是少之又少。顳下頜關節位於耳朵的前方,是頜面部唯一的左右雙側聯動關節,在肌肉作用下產生與咀嚼、吞咽、語言及表情等有關的各種重要活動。
顳下頜關節紊亂症候群有很多表現,主要的表現有:1.顳下頜關節疼痛。關節紊亂時的疼痛早上起床時不明顯,會隨著日常活動及進食慢慢加重,重者會伴有牙疼、頭痛。2.關節功能發生異常。開口過大或者過小,或者在張口閉口時突然「卡住」了,還有的人張口時明顯看得出口角是歪的,這些都屬於關節功能發生異常。3.關節異響,在張口或者閉口時自己突然聽到「咯噔」般的聲音。而黃瓊常有顳下頜關節疼痛且張口受限,關節長期的勞損導致髁狀突明顯吸收、變小,韌帶鬆弛,所以下巴往後縮、變短,讓臉型產生明顯的改變。
引起顳下頜關節紊亂的原因也很多,有咬合因素,如牙齒過度磨損、磨牙缺失太多、不良的假牙、近期看牙時進行不良修復體或牙合墊過高使牙合間距離增大等;有創傷因素,如喜歡咬硬物、長期嚼口香糖、臉部受到寒冷刺激、與人打架傷到臉、去美容院美容導致微小創傷、突然咬硬物或者打哈欠時張開口過大等。精神過於緊張、情緒急躁激動等,也是誘發因素。
針對黃瓊的狀況,許潾於主任建議綜合治療,首先要調整心態,從抑鬱、焦慮的情緒中出來;其次,做正畸治療,矯正咬合關係,通過佩戴矯治器對關節進行再定位。這個過程需要較長時間,效果不好,還可以通過外科手術來達到調整目的。
□相關活動
省人民醫院口腔科舉辦正畸諮詢活動
據介紹,去年底省人民醫院與福建醫科大學附屬口腔醫院聯合開展口腔門診部,口腔醫院定期派口腔正畸、口腔修復、牙體牙髓及牙周病等方面的專家前往省人民醫院坐診。本次正畸諮詢活動的許潾於主任也是口腔醫院正畸科的副主任,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
活動時間:2015年8月12日上午
活動地點:福建省人民醫院門診6樓口腔科(八一七中路602號洋頭口立交橋旁吉祥山)
報名熱線:0591-8625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