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銀行汪華:中小銀行發展金融科技優勢明顯 根植本地 踐行普惠

2020-12-06 中國電子銀行網

由中國金融認證中心(CFCA)聯合近百家成員銀行舉辦的「2019銀行數位化轉型高峰論壇」暨第十五屆中國電子銀行年度盛典於12月5日在北京舉行。本屆論壇的主題為「發現與創見」,300多位銀行高管、業內精英齊聚本次峰會,共謀銀行數位化創新發展之策。

甘肅銀行副行長汪華於論壇期間接受了中國電子銀行網的專訪,他以一個轉型實踐者的角色認為中小銀行應結合自身體制靈活、決策半徑短、區域網點多,覆蓋面大等優勢,走出一條特色化的轉型之路,更好的服務社會大眾。內容如下:

中國電子銀行網:在金融科技大潮之下,您認為中小銀行如何立足自身優勢,走出一條差異化、特色化、專業化的發展之路?

汪華:在面對新興技術快速迭代,並且與銀行業深度融合的背景下,中小銀行要積極發揮體制機制靈活、決策半徑短、貼近當地客戶、市場反應速度快的優勢,加強科技投入和對外合作,主動擁抱金融科技,提高服務水平和經營能力,提升銀行價值。

首先,在推動傳統業務線上化的基礎上,實施移動優先策略,利用移動客戶端打造安全、高效、便捷、開放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提升服務能力和客戶體驗。

其次,藉助金融科技推進大數據風控、精準營銷、產品創新、智能投顧、智能客服、開放銀行建設等工作,讓金融科技賦能轉型發展,提升營銷能力、運營效率和管理水平。

最後,充分發揮中小銀行根植本地、貼近客戶的優勢,對客戶進行精確分層,把握當地客戶需求,設計針對性、特色化產品,打造特色產業服務生態,在服務實體經濟、服務當地民生中提高自身經營業績。

中國電子銀行網:近年來,數字普惠金融發展迅速,普惠金融商業模式不斷創新,您認為中小銀行如何藉助金融科技發展普惠金融?

汪華:中小銀行有著在基層區域網點數量較多,覆蓋面大的優勢,在支持小微、三農企業發展和鄉村振興方面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為了深入踐行服務社會大眾、服務中小微企業的普惠金融理念,中小銀行需要利用金融科技加速智慧轉型,在業務創新方面進行探索,不斷積累經驗,實現「技術+業務」的雙賦能模式,不斷提升服務能力,滿足客戶更高的要求。

舉個例子,甘肅銀行基於客戶資產負債情況、現金流情況、公積金繳存信息、消費交易情況等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開發了」隴銀快貸」產品,通過智能風控系統,將整個貸款審批流程線上化,結合人臉識別、身份核查等人工智慧技術給予個人綜合信用評定,簡化整個審批流程,提升業務線上集約化處理能力,使得審批、授信、放款等環節一次完成,在帶來更好客戶體驗的同時,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也進一步拓寬了獲客渠道。

中國電子銀行網:在5G、物聯網、區塊鏈時代下,您認為中小銀行如何構建金融生態圈?

汪華:隨著網際網路發展,用戶對獲取服務的便捷性要求更高,中小銀行要緊跟用戶需求,圍繞客戶生活、生產、經營場景提供服務,實現銀行服務與客戶如影隨形,隨手可得。

一是不斷完善線上金融生態圈場景功能。從金融、生活服務、社交、電商、餐飲、出行等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開展與相應領域服務機構、金融科技公司的深度合作,拓展自身APP場景功能和服務能力,打造一站式自助服務、自動服務平臺,不斷壯大C端客群規模。

二是持續深化線上線下金融生態圈融合發展。充分發揮區域性本土銀行優勢,以搭建普惠金融生態圈、小微金融生態圈為抓手,與政府政務服務和涉及其他民生應用的平臺深化合作,在支付、結算領域發揮優勢,全面支持各項本地政務業務辦理,在民生繳費、智慧就醫、智慧校園、智慧旅遊等方面積極介入,提升服務實體、服務民生的能力。

中國電子銀行網:甘肅銀行在數位化轉型中做了哪些有益實踐?

汪華:甘肅銀行高度重視金融科技,確立了數位化轉型發展戰略,著力從數據治理、智慧網點、智能服務、金融生態、大數據風控、數字中臺、網上商城等方面推進數位化轉型。目前,已經初步建立了大數據平臺、數據倉庫、實時計算和機器學習等較為完善的大數據服務體系,並在客戶營銷、風險控制、移動運營等領域進行了積極的實踐應用。

隨著對大數據研究與應用的不斷深入,我們成功研發了網貸平臺,為客戶提供安全、便捷的線上貸款產品,有效促進各類客戶群體從線下向線上遷移。平臺上線以來,先後推出了 「隴盈快貸」 「安e貸」等線上貸款產品,得到客戶的高度認可。

下一步,甘肅銀行將在數位化轉型戰略引領下,持續推進金融科技與服務場景的融合,加速提升信息化、數位化建設能力,以科技驅動創新,踐行普惠金融,造福社會大眾。

相關焦點

  • 天津金城銀行吳志堅:中小銀行要藉助金融科技的力量
    來源:中國經營網原標題:天津金城銀行副行長吳志堅博士:中小銀行應借力金融科技踐行普惠金融本報記者:張漫遊 在 12月17日《中國經營報》主辦的「2019(第十一屆)卓越競爭力金融峰會」上,天津金城銀行副行長吳志堅博士表示,中小銀行在服務實體經濟中的作用不容小覷
  • 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崔瑜:中小銀行已經成為普惠金融的...
    24日,中新金融峰會召開金融科技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分論壇。城銀清算服務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崔瑜在主題演講中表示,中小銀行已經成為地方經濟發展和開展普惠金融的主力軍,應該在雙循環新格局中體現擔當責任,金融科技賦能中小銀行將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融入產業發展。
  • 農行首席專家許江:數位化助力大型銀行普惠金融發展
    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推進普惠金融發展五年規劃,國內普惠金融發展有了基本遵循。2020年是五年發展規劃的收官之年,回顧這五年,在各級政府和金融監管部門的大力推動下,國內普惠金融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普惠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顯著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大型銀行充分發揮了「主力軍」和「領頭雁」作用,持續加大小微企業、農戶等群體的貸款投放,普惠貸款增量和增速在銀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 微眾銀行始終踐行普惠金融,讓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客群
    微眾銀行是國內首家民營銀行和網際網路銀行,以「讓金融普惠大眾」為使命,在多變的經濟、金融市場中,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努力讓更優質的金融服務深入到更多人的生活中。微眾
  • 金融科技對普惠金融發展推動效用的實證分析
    (三)金融科技能夠提升普惠客戶滿意度金融科技在金融服務中的嵌入,也能有效提升服務的滿意度,因為金融科技自帶高效、便捷屬性,業務效率與以往銀行業機構總分支的審批模式對比,效率提升明顯,極大節省了客戶等待時間。同時,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很多金融服務客戶可以通過手機銀行APP、微信平臺獲得,不再需要前往銀行機構營業場所,省去了路程奔波。
  • 招商銀行丁安華:中小銀行應把握兩大結構性機遇
    此外,在小微貸款方面,相關要求國有大行增速達到40%,貸款利率要求更加普惠,對中小銀行形成明顯的競爭壓力,倒逼中小銀行進一步下調小微業務的定價水平,加之存款成本高企,中小銀行的息差降幅明顯高於大型銀行。除了疫情因素的影響,中小銀行還面臨著其他方面壓力。比如,資管新規過渡期內存量理財業務處理手段有限、壓降難度較大;監管部門嚴格規範不良貸款的認定標準;中小銀行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等。
  • 風雨八載邁新程 根植隴原譜新篇?寫在甘肅銀行成立八周年之際
    風雨八載邁新程 根植隴原譜新篇——寫在甘肅銀行成立八周年之際這是甘肅銀行永遠銘記的歷史時刻——2011年11月19日,甘肅銀行承載著金融服務甘肅發展的夢想和使命,在隴原大地上紮根生長,為甘肅金融業注入了新鮮血液
  • 固守本源 行穩致遠 萊商銀行踐行普惠金融成績斐然
    踐行普惠 制度先行2018年以來,萊商銀行先後制定出臺《萊商銀行2018年深化小微金融服務工作指導意見》、《萊商銀行深化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實施方案》和《萊商銀行「提升服務水平,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方案》等制度文件,在全行範圍內推出普惠金融業務「兩優先、兩優惠、兩提高、兩加強」的支持政策:兩優先即信貸資源優先供給和信貸項目優先辦理
  • 北京銀行金融科技子公司「北銀金融科技」揭牌
    5月16日消息,北京銀行旗下金融科技子公司北銀金融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成立儀式在北京銀行大廈舉行,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李妍、北京海澱區副區長李俊傑出席並致辭。北京銀行董事長張東寧表示,北京銀行對北銀金融科技公司未來發展充滿信心,將充分利用該行在企業文化、科技積澱、客戶基礎、數據積累等方面的優勢,在金融科技領域締造北京銀行速度。
  • 江西銀行踐行普惠金融 與正邦集團在供應鏈金融等領域展開合作
    「融資難、融資貴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發展供應鏈金融有利於增加小微、民營貸款投放,疏通短端利率到中長期利率的傳導,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服務實體經濟。」江西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  供應鏈金融解決的不僅僅是某一家企業的融資問題,它同時能夠惠及整個產業鏈上的企業,形成良性的產業生態圈。
  • 百位金融科技專家齊聚南京 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
    12月11日,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與蘇寧金融研究院聯合舉辦的「2020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研討會暨蘇寧金融研究院五周年論壇」在南京舉行。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聶振平,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陳新顏,建設銀行江蘇省分行副行長沈秋翔,紫金財產保險公司總裁陳加明,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副主任王弋,香港浸會大學副校長、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江蘇蘇寧銀行首席科學家郭毅可,江蘇省網際網路金融協會會長、蘇寧金融研究院院長黃金老等百位大咖雲集,共商江蘇金融科技與普惠金融發展大計。
  • 德勤: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將成為未來銀行業布局的重點
    作者:明超瓊5月7日,德勤發布了《砥礪前行,智啟新章:2019-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在傳統商業銀行領域繼續穩步發展,普惠金融與金融科技將成為銀行業未來重要的盈利增長點。
  • 渤海銀行:科技驅動線上線下融合 打造精益化普惠金融模式
    在這些機構中,渤海銀行立足自身、穩健經營、短期做大、長期做優,積極踐行普惠金融發展理念,切實加大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領域等薄弱環節的融資支持,準確把握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用力方向,走出了具有「渤海」特色的普惠之路。
  • 杭州銀行行長宋劍斌:中小銀行要在細分市場建立競爭優勢
    宋劍斌就中小銀行的發展提出了三點看法,包括「建立起細分市場的優勢,是中小銀行、中小金融機構要著力打造的一個主要且重要的發展路徑」「服務『雙創』經濟發展科技金融」等
  • 21金融研究丨增加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誰暫時領先?
    8月22日,銀保監會新聞發言人在答記者問時指出:「國有大型銀行在資金、網點、技術和客戶等方面有良好基礎,發展普惠金融也能形成其獨特優勢。特別重要的是,一些銀行加快數位化轉型,改進業務流程,創新服務模式,在普惠金融領域既有效挖掘了潛在需求,又明顯提升了風險管控能力。
  • 中國金融科技和數字普惠金融發展報告(2020)
    英國、美國、新加坡、中國香港、日本等重點國家或地區金融科技發展各有所長,整體穩定推進,依然發揮著示範作用。市場:產業規模持續擴張融資:投融資趨於理性監管:進一步嚴格金融科技重點地區發展美國:發揮金融科技優勢推動數位化發展英國:創新監管舉措尋求發展突破點新加坡:創新活動與監管方式激發金融科技發展活力中國香港:加強風險監管提高金融科技發展韌性日本:金融科技發展緩中求進2.
  • 德勤報告:數字普惠金融將成為未來銀行業布局重點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7日,德勤發布的《2019-2020中國銀行業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指出,2019年境內大型銀行快速推動金融科技的轉型,銀行結合自身優勢制定差異化的發展路徑,或將成為獲取更高市場估值的出路。
  • 雙循環背景下,信也科技助力中小銀行數位化升級
    近日,2020(第九屆)中小銀行發展高峰論壇年會暨第三屆「鐵馬」中小銀行頒獎典禮在深圳成功舉辦。為順應中小銀行理財淨值化轉型的投顧需求,促進中小銀行資管業務交流,全國200餘位中小銀行高管層、金融學術界、宏觀經濟界及信也科技CEO章峰等優秀金融科技企業領導出席了該論壇,共探雙循環背景下的中小銀行變革之道。
  • 比財集團持續構建開放銀行生態即將開展「漁英計劃」助推普惠金融
    為了進一步助推國家普惠金融的發展戰略,切實提升銀行金融服務的質量,比財集團通過財富科技線上線下齊發力,在銀行資產端與異業場景端不斷深耕布局,持續推進比財集團在銀行財富管理領域上下遊的全面覆蓋和縱深發展,進一步完善比財集團開放銀行生態體系建設。
  • 大型銀行「掐尖」?中小銀行被「擠出」?來看看銀保監會怎麼說
    截至5月末,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餘額超過10萬億元,增速明顯高於各項貸款增速。前5個月五大銀行新發放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平均利率較去年全年下降了0.65個百分點。在提升「能貸會貸」能力方面,銀保監會積極推廣一些大中型銀行、網際網路銀行做「小微快貸」的成功經驗。適度競爭可以更好幫助銀行改善服務在深化民營、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方面,今年以來,大型銀行積極發揮「頭雁」作用,小微企業貸款速度明顯增加。